GB 16368-1996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 16368-1996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gauges containing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6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市放射卫生防护所
- 起草人:
- 王时进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68一1996
Radiologicalprotectionstandardsfor
gaugescontainingsealedradioactivesourc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使用含密封放射源(以下简称密封源)的检测仪表(简称检测仪表)的放射防护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含密封源强度测量型检测仪表。
本标准不适用于GB13367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规定豁免范围内的检测仪表。
2引用标准
GB4075密封放射源分级
GB4076密封放射源一般规定
GB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8703辐射防护规定
GB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GB13367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
GB14052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
3术语
3.1源容器
放置密封源使其处于正确的几何位置,并提供足够的屏蔽防护,以使周围辐射水平低于规定值的容
器。源容器上还可设置控制有用线束通和断的源闸以及辐射状态指示器等。
3.2有用线束
通过源容器的窗、光栏、圆锥孔或其他形状准直器件的辐射。
3,3含密封源强度测量型检测仪表
通过探测有、无待测物时粒子注量的变化或探测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粒子的注量来
检测有关量的一种仪表,如料位计、厚度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皮带秤等。
对源容器的放射防护要求
用于支持和容纳密封源的部件必须做到既能牢固、可靠地固定密封源,又便于密封源的装拆。
:{
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检测仪表的源容器必须符合GB14052规定的相应级别的源容器漏射线剂
量当量率、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源闸耐力及抗火能力等项安全性能要求。
4.3源容器应有由外表面不可直接视见的隐式组装结构,或具有使用特殊的专用工具时才能组装、拆
卸源容器的零部件。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一05一23批准1996一12一01实施
GB16368一1996
4.4当源容器设有限束器、源闸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当透射式检测仪表的探测器处于距密封源最远的使用位置时,以密封源为中心的有用线束的
立体角不宜超出无屏蔽体探测器或探测器的屏蔽体,以使穿过探测器或其屏蔽体的漏射线满足表1的
要求。
b.源闸应在“开”、“关”状态分别锁定位置,并有明显的“开”、“关”状态指示。
4.5邻近密封源的部件应选用散射线、韧致辐射线少,耐密封源辐照的材料。
4.6源容器对电离辐射的屏蔽设计应符合最优化原则,使透过源容器外表面的漏射线不仅满足
GB4792规定的剂量限值,而且达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辐射水平”。
4.7对于发射a、低能A、低能x射线的密封源,距附录A(补充件)所示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
小于2.5}ASV/h,
4.8除4.7以外的检测仪表,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附录A(补充件)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
剂量当量率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检测仪表的使用场所和相应的泄漏射线控制量
}fArrhh下辰而面丽
检测仪表的使用场所当t率H控制值,ASv/h
5cm100cm
对人员的活动范围不限制H<2.5H<0.25
在距源容器的1m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2.5-<H<250.25‘H<2.5
在距源容器外表面3m的区域内不可能有人进入,或放射工作场所划
出了监督区和非限制区25GH<2502.5蕊H<25
只能在特定的放射工作场所使用,并按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分区
H-025<<100025GH<100
管理
4.9源容器外表面必须有牢固的标牌并清晰地标明下列内容:
a.符合GB8703规定的电离辐射标志;
b.制造厂家、出厂日期、产品型号和系列号;
c.核素的化学符号和质量数、密封源的活度及活度的测量日期;
d符合GB14052规定的检测仪表的类别和安全性能等级的代号。
5对检测仪表的放射防护要求
5.1密封源必须符合GB4075和GB4076的要求。
5.2源容器必须符合第4章的要求。
5.3当需要以远距离控制的方式把密封源输送到源容器外部时,检测仪表应
a.具有在控制台和源容器上醒目显示密封源工作状态的指示部件;
b配有监视密封源工作状态的剂量仪器。
5.4检测仪表的随机文件必须包括:
氏检测仪表技术特性的文件中应列出与4.2和4.6-4.9条有关的内容与技术数据;
b.检测仪表的放射防护检验合格证;
c.有关密封源和源容器安装、拆卸、检修、运输、贮存及退役、放射事故预防、异常事件应急处置、
检测仪表使用许可登记等放射防护注意事项;
d.当检测仪表在工作状态时相应于2.5teSv/h剂量当量率的曲线或图、表。
GB16368一1996
6生产、使用检测仪农的放射防护要求
6.1密封源选择
在满足测量需求的条件下,应选用活度低、贯穿能力弱、放射毒性低的密封源。
6.2贮存要求
密封源、含密封源的源容器的贮存和安装、检修检测仪表时含密封源的源容器的临时存放应同时满
足下列要求:
a.具有防盗的贮存条件和管理措施;
b.具有屏蔽防护措施,使非放射工作人员可能到达的任何位置上的剂量当量率小于2.5邓v/h;
c.存放处设有醒目的“电离辐射”标志。
6.3运输要求
密封源、含密封源的源容器的运输必须遵守GB11806
6,4生产要求
在下述情况下,应按7.1条规定的放射防护检验项目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投产前;
b.连续生产中的产品,每两年不应少于一次;
c.间隔一年以上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T 10466.7-1993 设计评审指南 1993-12-17
- JB/T 5570-1991 卧式滚齿机 精度 1991-07-09
- SJ 20217-1992 WJ24型螺杆驱动非线绕预调电位器详细规范 1992-11-19
- DL/T 662-2009 六氟化硫气体回收装置技术条件 2009-07-01
- JB/T 8093-1999 高压水射流设备 1999-07-12
- HB 0-89-1976 发动机专业常用技术量符号 1976-01-01
- HB 6145-1988 飞机液压系统隔离式油箱通用技术条件 1988-02-03
- JB/T 7664-1995 压缩空气净化术语 1995-06-20
- SJ 20728-1999 低频/甚低频发射机通用规范 1999-11-10
- HG/T 3040-1988 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选择、贮存、使用和维修指南 198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