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907-2019 丰产桑园栽培技术规程

DB50/T 907-2019 Fengchan mulberry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重庆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0/T 907-2019
标准类型
重庆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3-30
实施日期
2019-07-01
发布单位/组织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重庆丰产桑园桑树栽培管理和良种繁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纤维检验局、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起草人:
王万华、蒋贵兵、黄传书、肖志洪、何勇、田云、龙莎、张明海、胡文龙、李洪元、郑琳、雷霆、郭铭建、王顺斌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61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907—2019

丰产桑园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highyieldmulberry

2019-03-30发布2019-07-01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907-2019

I

DB50/T907-2019

目  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桑苗培育.........................................................................................................................................................2

5桑园建设.........................................................................................................................................................6

6桑园田间管理.................................................................................................................................................7

7桑叶收获.........................................................................................................................................................9

8桑园病虫害防控.............................................................................................................................................9

II

DB50/T907-2019

前  言

本技术规程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程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程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纤维检验局、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本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王万华、蒋贵兵、黄传书、肖志洪、何勇、田云、龙莎、张明海、胡文龙、

李洪元、郑琳、雷霆、郭铭建、王顺斌。

III

DB50/T907-2019

丰产桑园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术语与定义、桑苗培育、桑园建设、桑园田间管理、桑叶收获、桑园病虫害防控。

本规程适用于重庆丰产桑园桑树栽培管理和良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9173-2010桑树种子与苗木

GB/T19177-2003桑树种子与苗木检疫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定义与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实生桑种

桑树经自然授粉而产生的种子,简称实生种。

3.2实生桑苗

用实生桑种直接繁育的桑苗。

3.3杂交桑种

按规定的组合经杂交所产生的桑种子。

3.4杂交桑苗

用杂交桑种直接繁育的桑苗。

3.5嫁接桑苗

应用嫁接方法繁育的桑苗。

1

DB50/T907-2019

3.6种子发芽率

在适宜条件下,规定日期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3.7种子净度

样品种子去掉杂质、坏种子(破损、发芽、发霉、空瘪的种子)后的好种子重量占样品种子总重量

的百分率。

3.8品种纯度

桑树品种种性的一致性程度。

3.9根颈

树木根与茎交界处。

3.10苗径

桑苗根颈部(根颈交接处)直径,嫁接苗苗干长出处上方10mm处的苗干直径。

3.11叶位

以顶芽已开的小叶为第一叶位算起,桑叶所处的位置。

3.12砧木

桑树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桑树。

4桑苗培育

4.1实生苗培育

4.1.1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水源方便、泥土疏松、不易板结积水、无检疫性病虫害及恶性杂草的土

地,以沙壤土或壤土最佳。

4.1.2土地整理

育苗前深耕,结合深耕每667m2均匀施入500kg~700kg腐熟人畜粪、过磷酸钙20kg,然后整细

耙平,起高10cm~15cm、宽120cm的厢,厢间留10cm~15cm、宽25cm~30cm操作沟。

4.1.3种子选择

重庆市推广的桑品种或杂交桑组合。

2

DB50/T907-2019

4.1.4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用青水浸泡种子24h,或用水催芽,催芽期保持种子湿润,上下翻动,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

种。

4.1.5播种

4.1.5.1适期

春季3月~5月、秋季9~10月。以春播为主,高寒地区不宜秋播。

4.1.5.2撒播

将处理好的种子,按1:5比例拌沙后均匀地撒在厢面,覆盖一层细土,用稻草或遮阳网遮盖后浇水,

使田间保持70%~80%持水量,保持苗床湿润至出苗。播种量每667m2为500g~750g。

4.1.5.3条播

按行距18cm~20cm,开宽5cm~6cm、深1cm~2cm的播种沟,用扁担或木条轻压沟底,或用水

淋湿沟呈浆状,将处理好的种子按1:5比例拌沙后均匀点播沟内,覆盖一层细土或草木灰遮盖种子,用

稻草或遮阳网遮盖后浇水,使田间保持70%~80%持水量,保持苗床湿润至出苗。每667m2播种量约500g~

650g。

4.1.5.4肥球及营养钵育苗

4.1.5.4.1苗床制作:选择通风透气平整土地,制作长6m、宽1.2m、四周筑20cm高埂的苗床,床

底垫10cm~15cm的细土。

4.1.5.4.2肥球或营养钵制作:选无杂物、质地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的壤土、沙壤土作肥球基土,

按土壤500kg加过磷酸钙4kg~5kg混匀、碎细,加草木灰10kg、土杂肥或鸡粪50kg混匀,用薄

膜覆盖10d~15d腐熟制成营养土。将制作好的营养土用水调和至“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再用手

捏或肥球器制作成高5cm~8cm、直径4cm~5cm肥球,整齐将肥球排列在苗床,或将营养土装入深

5cm~8cm、直径4cm~5cm营养钵,用细土填满肥球缝隙,敷平、轻压、喷湿土表。

4.1.5.4.3点播种子:将处理好的桑种子,按每个肥球或营养钵均匀摆布2粒~3粒桑种子并轻压,用

细土盖没桑种子0.5cm~0.8cm厚,补湿表面见水不流水。用竹块做50cm~70cm高的拱,拱上盖好

薄膜、四周压实。

4.1.5.4.4苗床管理:苗床内温度保持25℃~30℃为宜,超过32℃要揭开两头薄膜;及时补湿,保

持肥球土表不发白;注意青枯病、根腐病和蝼蛄、地老虎等病虫害防控;2片~3片真叶时用清粪水补

肥;4片~5片真叶时,按行、株距30cm×20cm移栽到苗圃,或按一步成园栽植规格栽植。移栽苗木

前5d~7d开始炼苗。

4.1.6苗期管理

4.1.6.1灌溉、排水

播种以后,要注意补湿,保持苗床持水率70%~80%;出现积水要及时排除。

4.1.6.2间苗、补苗

幼苗长出2片真叶进行第一次间苗,长出5片~6片真叶进进行第二次间苗。间苗在土壤湿润时进行,

拔去部分过密弱小苗,带土移栽至空缺处,并淋水固根。

3

DB50/T907-2019

4.1.6.3除草

出苗前,发现杂草及时清除;出苗后,除草结合间苗进行,一手按住表土一手除草,防止根际土壤

松动。

4.1.6.4施肥

幼苗长至10cm时,淋施稀释5~8倍的腐熟粪水,以后视长势隔10d~20d淋施1次;苗高15cm~

20cm时,每次每667m2施1000kg~1500kg腐熟粪水、尿素3kg~5kg(或复混肥4kg~10kg),也

可在下雨天土壤湿透后撒施尿素,或阴天撒施后立即淋水使尿素溶解渗入土中,不要将尿素粘在芽叶上。

4.2嫁接桑苗培育

4.2.1接穗采集

芽接穗条在12月下旬至次年1月采集品种纯正、枝条充实、芽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双面

削穗条选择品种纯正、没有损伤及病虫为害、芽的鳞片颜色至少50%达到该品种的固有色、髓部充实的

枝条,剪掉先端未木质化部分,去掉叶片,保留叶柄0.5kg,粗细与嫁接袋口大小吻合最佳。

4.2.2接穗保存

穗条可放在室内、室外和冷库贮藏。在5℃~10℃、相对湿度70%的冷库可贮藏30d;将穗条用薄

膜包好或沙埋,放在10℃~18℃阴凉避风的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可存放10d~20d。双

面削穗条夏秋季随采随用,也可用薄膜密封存放阴凉保湿处3d~5d或5℃~10℃下20d;冬春季采

收后失水1d~2d后使用,或失水1d~2d后用薄膜密封存放于5℃~10℃,20d~30d。要保持接

穗新鲜,不发芽、干瘪、霉烂。

4.2.3春季简易芽接

4.2.3.1芽接时间

在2月下旬~3月下旬进行。

4.2.3.2划袋口

在砧木离地3cm~5cm处光滑面,切断皮层呈半月形或“∩”形,轻压弯苗干,形成袋口;或将砧

木干根茎部成45度斜面剪断,捏开皮层成袋口。

4.2.3.3削芽片

选健壮饱满、无病虫害、冬芽未萌动、与砧木匹配的接穗,第一刀去叶痕、芽褥,第二刀在叶痕下

方距芽基0.5cm~1cm处横切一刀至木质部,第三刀从芽与枝条间在芽尖稍下方向下纵切,推削至第二

刀处。所削芽片不带木质,切面呈现“三颗米”,削面平整清洁。

4.2.3.4插芽片、剪砧木

扳开砧木袋口,将芽片削面贴向砧木袋口皮层,轻轻插入袋口内,插深插紧,微露芽尖,不破皮层,

插好芽片将砧木回复直立。从嫁接部位上方6cm~8cm处剪去苗干。

4.2.4冬季简易芽接(切皮芽接)

4.2.4.1芽接时间

4

DB50/T907-2019

在12月~次年2月上旬进行。

4.2.4.2切皮

在苗干离地5cm~8cm处光滑面,自上而下切开砧木皮层2.5cm~3cm长,切去接皮上部的3/5,

保留2/5在砧木上。切口要求平滑、干净、见木不带木。

4.2.4.3削芽片

与4.2.3.3相同。

4.2.4.4插芽片

将芽片削面对砧木切口木质部,芽片两边或一边与砧木切口边缘对准,插入切皮接口内,深达切口

基部。

4.2.4.5捆扎

用1cm~1.5cm宽薄膜带,自下而上将嫁接处包扎,露出芽,其余部分包紧包好;在嫁接部位上方

5cm处剪去苗干。

4.2.5双面削嫁接

4.2.5.1嫁接时间

在4月下旬~9月下旬进行,注意避开35℃以上的高温。

4.2.5.2剪砧木及切接口

在选定嫁接部位以上5cm~10cm左右剪去砧木上部。切皮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