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6/T 19-2019 昭通市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技术规程
DB5306/T 19-2019 Virus-free seed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potato in Zhaotong Cit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 起草人:
- 宋维际、李灿辉、张清凤、胡 祚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21
DB5306
昭通市地方标准
DB5306/T19—2019
代替DG5306/T19—2014
昭通市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9-11-15发布2019-11-15实施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6/T19—2019
前 言
本规程按照DB/T1.1-2009《规程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云南省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规程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宋维际、李灿辉、张清凤、胡祚。
本规程代替了DG5306/T19—2014。
I
DB5306/T19—2019
昭通市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马铃薯脱毒核心苗、基础苗、栽培苗的生产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昭通市马铃薯脱毒核心苗、基础苗、栽培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
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
NY/T1212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
NY/T1606马铃薯种薯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YY0569生物安全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脱毒核心苗
通过茎尖剥离获得的符合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再生苗。
3.2基础苗
用核心苗扩繁的苗,基础苗一般为核心苗第一代起继代扩繁22代±2代,即核心苗在保苗期间继代5
代~7代,基础苗在扩繁栽培苗期间扩繁继代15代±2代。
3.3栽培苗
用密封、透明、耐高温的材料如玻璃瓶、耐高温塑料袋作容器,以生产为目的,快速繁殖后可用于
移栽的马铃薯脱毒苗。
3.4培养基
为马铃薯脱毒苗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物质的支撑物。
3.5母液
将培养基的成份配制成相应浓度的溶液或混合溶液。
3.6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处理好的植物组织材料放置到培养基上的操作过程。
1
DB5306/T19—2019
4脱毒种苗生产
4.1仪器、器皿与试剂
4.1.1仪器设备与器皿
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0.01g感量天平、0.0001g感量天平、空调、光照培养箱、冰箱、光照
培养架、紫外灯、枪状镊、专用组培剪、接种器械电热灭菌器、培养室、温度计、培养皿、带透气盖的
组培瓶、烧杯、量筒、医疗手推车、周转用箱。
4.1.2试剂
75%酒精、甲醛、高锰酸钾、泛酸钙、氢氧化钠、盐酸、MS培养基(MurashigeandSkoog,1962)
所含试剂。
4.1.3培养基制作
培养基制作按附录A进行,质量标准按附录B执行。
4.2房间安排及要求
4.2.1灭菌室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高压灭菌锅、空调、配制培养基的不锈钢桌、灌装机、电磁炉、水池、拖把池。
墙面及房间顶部贴墙砖,地面铺白色防滑地板砖。
4.2.2接种室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超净工作台、接种器械电热灭菌器、空调、医疗手推车、40W紫外灯1~2盏。
接种室须设缓冲间于进门处与室内间距≧100cm,用5mm白玻璃隔断,隔断玻璃上贴警示彩条,进培养
室的门须与隔断门对角开;玻璃窗为双层密封窗,雨天降雨0.5h后可开窗换气;墙面、地面处理同4.2.1。
4.2.3光照培养室
4.2.3.1光照培养室建设
培养室宜建成四面为落地窗、顶部布≧50%比例玻璃的密闭环境,墙面刮腻子灰滚白乳胶漆或贴白
墙砖;地面铺白色防滑地板砖;如顶部为全玻璃,须安装75%遮阳网,夏季加盖一层50%遮阳网;顶部
安装FFU;门的密封性要好,以免灰尘进入。如整体房间≥100㎡,应用玻璃隔开,隔断玻璃上贴警示
彩条,每个单元安装一台立柜式空调,以便节能。
4.2.3.2培养架制作和摆放
用万能角钢(表面喷白色漆)制作成层高40cm,长宽依光照培养室大小设计制作,层隔板用≥3.8mm
白玻璃;培养架之间摆放间距为60cm。
4.2.4药品室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药品柜、天平、冰箱,墙面、地面处理同4.2.1。
4.2.5洗涤室
2
DB5306/T19—2019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洗瓶机、洗涤池、不锈钢桌,墙面、地面处理同4.2.1。
4.2.6贮藏室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货架,墙面、地面处理同4.2.1。
4.2.7培养基储备室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空调,货架,墙面、地面处理同4.2.1。
4.2.8病毒检测室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酶标仪、洗板机、冰箱、解剖镜、显微镜,墙面、地面处理同4.2.1。
4.2.9生化室
室内主要仪器设备是光照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冰箱,墙面、地面处理同4.2.1。
4.3脱毒核心苗的获取
4.3.1选材
选择种植在≧2500m高海拔地区、具有本品种特性的优良健壮单株的薯块,或本品种的原原种50
个以上,待芽长出1cm以上时备用。
4.3.2高温处理
将选中的带芽薯块放置于于37℃~37.5℃的光照培养箱内9周~10周,在高温处理过程中及时拣
出腐烂或芽已全部死亡的薯块。
4.3.3茎尖剥离
4.3.3.1外材消毒
切下芽顶部(0.5cm),放置于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过的烧杯中,上用干净纱布封口,置于自
来水下冲洗数小时;将冲洗过的茎尖用75%酒精消毒3s~5s,置于0.1%升汞(HgCl2)溶液中消毒5min。
然后在无菌水冲洗8次~10次。
4.3.3.2茎尖剥离
在超净工作台上、40×双筒解剖镜下用烧红冷却后的解剖针挑取茎尖顶部0.1mm带1~2个叶原基的
组织。
4.3.4茎尖培养
4.3.4.1培养基
MS+0.05mg/LNAA+0.05mg/L6-BA
4.3.4.2培养条件
将培养瓶放置于≥3000lux的洁净光照培养室内,温度22℃~25℃,光照≥12h/d。
4.3.5扩繁
待长成带4个~5个真叶的小植株进进行扩繁出5瓶~8瓶,每瓶10苗。操作按附录C执行。
3
DB5306/T19—2019
4.3.6送检
将扩繁后的瓶苗送检,检测对象为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所列的病原物。
4.3.7扩繁微型薯
将合格的数个茎尖苗扩繁后在防虫网室中各生产微型薯100粒以上。
4.3.8田间签定
对各茎尖的微型薯在春季种植在二年内未种植过马铃薯的大田中进行品种真实性签定。
4.3.9扩繁基础苗
根据计划所需苗量和栽苗时间扩繁基础苗。操作按附录C执行。
4.3.10基础苗检测
在扩繁栽培苗前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抽取1%~2%的基础瓶苗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GB
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附录的要求。确认无检测对象后,方可扩繁栽培苗。
4.4栽培苗的培养与炼苗
4.4.1培养
把接种好的瓶苗置于222℃,光照强度3000lux~50000lux,光照时间≥14h/d的培养室内进行
培养。3月~9月培养20d左右、10月~翌年2月培养25d左右,可获得具有5片~6片小叶、高6cm左右
的小苗
4.4.2炼苗
将室内培养的苗在移栽前5d~7d置于有遮光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6/T 108-1991 烤烟烘烤技术规程 1991-12-01
- DB36/T 109-1991 烤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991-12-01
- DB36/T 110-1991 烤烟试验调查记载标准 1991-12-01
- DB36/T 107-1992 春植甘蔗栽培技术规程 1992-01-28
- DB36/T 098-1991 温州蜜柑保鲜技术规程 1991-11-11
- DB36/T 099-1991 稻瘟病圃调查规程 1991-12-01
- DB36/T 014-1991 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方法 1991-06-29
- DB36/T 009-1991 桑园建设及管理技术规程 1991-04-20
- DB36/ 106-1992 特级小麦粉 1992-01-28
- DB36/T 011-1991 江西省红壤旱地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99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