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1/T 187-2024 公共基础数据整合服务规范

DB5101/T 187-2024 Public basic data integra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01/T 187-2024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05
实施日期
2024-08-05
发布单位/组织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35.240.01

ICS

CCSL70

5101

四川省成都市地方标准

DB5101/T187—2024

公共基础数据整合服务规范

PublicBasicDataIntegrationServiceSpecification

2024-07-05发布2024-08-05实施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1/T187—202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整合范围...........................................................................2

内容...........................................................................2

整合目录.......................................................................3

5整合方式...........................................................................5

6整合流程...........................................................................5

流程图.........................................................................5

数据准备.......................................................................6

数据库表创建...................................................................6

数据归集.......................................................................6

数据规范化.....................................................................6

逻辑关系建立...................................................................7

数据入库.......................................................................7

7整合质量成果.......................................................................7

质量要求.......................................................................7

成果内容.......................................................................7

8数据服务..........................................................................56

服务分类......................................................................56

服务目录......................................................................56

服务提供要求..................................................................56

服务使用要求..................................................................56

服务监测要求..................................................................56

附录A(规范性)数据项描述方法与规则................................................57

附录B(规范性)代码表..............................................................59

参考文献.............................................................................75

I

DB5101/T18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写。

本文件由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提出并组织实施。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提出、归口和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成都市大数据中心、成都市标准化研究

院、成都市智慧蓉城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数字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仪

电双杨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都云恒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秀富、郑军、罗健、杨治川、宋曦、康岩龙、吕建洲、陈全雄、赵鑫、陈力

瑶、李洪、张洁、刁一佳、龙德云、刘洋、尹旭、虞遥遥、李皓杰、刘莎、李茂春、左汪敬、王婵、白

玲玉、陈娜娜、龚辰辰、贾莉娟、郭飞、王珊、秦之湄、杨昕、姚晓明、李鸿鹏、杨小华、刘少月、周

海涛、章建兵、徐松林、陶超、蒋晓玲、程勇。

III

DB5101/T187—2024

公共基础数据整合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都市公共基础数据整合范围、方式、流程、质量成果及公共基础数据服务的相关

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基础数据整合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1.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2261.2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

GB/T2261.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3部分:健康状况代码

GB/T2261.4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4部分: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

GB/T2659.1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658学历代码

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

GB/T4762政治面貌代码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

GB/T6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GB/T7408.1日期和时间信息交换表示法第1部分:基本原则

GB/T8561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GB11643公民身份号码

GB11714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12402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12403干部职务名称代码

GB/T12406表示货币的代码

GB/T12407职务级别代码

GB/T16180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16835高等学校本科、专科专业名称代码

GB/T17798—2007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19488.1—2004电子政务数据元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GB/T19488.2电子政务数据元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目录

GB/T20091组织机构类型

GB/T30319—201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GB/T31594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规范

GB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33782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教育管理基础代码

1

DB5101/T187—2024

GB/T35648地理信息兴趣点分类与编码

GB/T39725信息安全技术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

GB/T41195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项规范

GA214.12常住人口管理信息规范第12部分:宗教信仰代码

GA240.1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第1部分:案件类别代码

GA/T543.6公安数据源(6)

GA/T2000.22公安信息代码第22部分:人口迁移(流动)原因代码

GA/T2000.27公安信息代码第27部分:户口性质分类与代码

GA/T2000.36公安信息代码第36部分:兵役状况代码

GA/T2000.37公安信息代码第37部分:血型代码

GA/T2000.64公安信息代码第64部分:社会关系代码

JY/T1001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

SF/T0052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数据元和代码集

WS/T363.4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4部分:健康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公共基础数据publicbasicdata

指自然人、法人、地名地址、电子证照等数据。

公共基础数据资源目录publicbasicdataresourcecatalog

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对公共数据资源的描述进行编码的一组信息,用以描述各项公共基础数据资

源的特征,以便于对公共基础数据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

公共基础数据库publicbasicdatabase

公共基础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输出、更新等管理、维护与

分发功能的软件和支撑环境的总称。

[来源:GB/T30319—2013,3.2,有修改]

数据元dataelement

用一组属性描述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来源:GB/T19488.1—2004,3.2]

实体entity

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类。

[来源:GB/T17798—2007,3.7]

4整合范围

内容

整合内容包括散落在各市级部门的自然人信息、法人信息、地名地址信息、电子证照等信息。

2

DB5101/T187—2024

整合目录

4.2.1自然人库整合目录

自然人库整合目录见表1。

表1自然人库整合目录

序号中文名称提供机构

1出生信息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

2身份信息市公安局、市民政局

3人口登记信息市公安局、市民政局

4户籍人口信息市公安局

5户籍迁移信息市公安局

6地址信息市公安局

7联系信息市公安局

8教育信息市教育局

9就业信息市人社局

10公积金信息市公积金中心

11社保信息市人社局、市医保局

12不动产信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

13荣誉信息市级相关单位

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执业

14执业资格信息

资格实施部门

15纳税信息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

16行政处罚信息市市场监管局等具备行政处罚职权的行政执法机关

17司法信息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等司法执行机关

18健康信息市卫健委

19婚姻登记信息市民政局

20死亡信息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

21其他信息市级相关单位

4.2.2法人库整合目录

法人库整合目录见表2。

3

DB5101/T187—2024

表2法人库整合目录

序号中文名称提供机构

1法人基本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等单位

2法人资本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

3法人变更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

4法人注销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

5法人吊销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

6法人信用监管信息市法院、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7法人许可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等具备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

8法人备案信息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等单位

9法人资质信息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等资质颁发机构

10法人社保信息市人社局、市医保局

11法人公积金信息市公积金中心

12法人年检年报信息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

13企业关联组织基础信息市市场监管局

14企业股东及出资信息市市场监管局

15法人不动产信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6法人司法信息市法院等单位

17法人税务登记信息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

18法人纳税信用评级信息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

19法人行政处罚市市场监管局等具备行政处罚职权的行政执法机关

20其他信息市级相关单位

4.2.3地名地址库整合目录

地名地址库整合目录见表3。

表3地名地址库整合目录

序号中文名称提供机构

1地名地址信息(点)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区划实体(面)市民政局

3小区院落实体(面)市住建局、市委社会工作部

4房屋楼栋实体(面)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4

DB5101/T187—2024

表3地名地址库整合目录(续)

序号中文名称提供机构

5兴趣点(点)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

6其他信息市级相关单位

4.2.4电子证照库整合目录

电子证照库整合目录见表4。

表4电子证照库整合目录

序号中文名称提供机构

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委、

1电子证照基本信息

市人社局、市水务局等

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委、

2电子证照附件信息

市人社局、市水务局等

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委、

3电子证照目录信息

市人社局、市水务局等

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委、

4电子证照服务事项

市人社局、市水务局等

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委、

5电子签名信息

市人社局、市水务局等

6其他信息市级相关单位

5整合方式

对分散存放、格式不一的自然人、法人、地名地址、电子证照信息进行规范、整合,构建统一的自

然人库、法人库、地名地址库、电子证照库的信息数据元标准。数据项描述方法与规则详情见附录A。

6整合流程

流程图

数据整合服务流程见图1,包括数据准备、数据库表创建、数据归集、数据规范化、逻辑关系建立、

数据入库。

5

DB5101/T187—2024

图1公共基础数据整合流程图

数据准备

自然人、法人、地名地址、电子证照相关信息的各数据提供单位按本规范成果要求整理本单位原始

数据,并仔细核验数据的格式并审核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库表创建

涉及自然人库、法人库、地名地址库、电子证照库的数据库表,建立数据字典,数据库表创建应满

足以下要求:

a)应充分考虑分布处理数据的能力、多维度查询数据的能力、大型在线事务处理能力、基于数据

分析能力等选择数据库类型;

b)按照第4.2章节数据资源目录、7.2章节数据元设计,可根据实际调研和分析情况增加数据目

录和数据元,对每类数据进行物理空间的分配和相关参数的设置,创建数据表,建立数据表关

联;

c)数据归集、交换等全生命周期过程应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能够完整描述所属信息系统的对外

服务方式。

数据归集

数据提供单位按照已确定的数据资源目录进行数据采集,根据本单位软硬件条件与数据量的大小,

选择合适的归集方式。数据归集有四种基本方式,包括库表、消息队列、接口和文件对接方式。技术要

求符合DB5101/T124.2规定要求。

数据规范化

6

DB5101/T187—2024

按照7.2章节整合内容要求对自然人、法人、地名地址、电子证照信息进行整理,并对相关数据信

息进行梳理,同时对缺漏的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形成自然人库、法人库、地名地址库、电子证照库的

标准化整理成果。

逻辑关系建立

通过对规范化整理的成果进行一致性处理、冗余数据剔除等操作,分别利用公民身份号码、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实体码、证照源标识等信息建立自然人库、法人库、地名地址库、电子证照库的关联关系,

形成符合本标准规范要求的自然人、法人、地名地址、电子证照数据以及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实现自

然人、法人、地名地址、电子证照等公共基础数据的关联。

数据入库

将整合关联后的自然人、法人、地名地址、电子证照信息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数据进行入库,建成支

撑智慧城市相关服务平台运行的公共基础数据库,数据入库应满足以下要求:

a)数据入库要进行全面的信息复核,保证入库的数据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b)按照元数据的要求填写所建数据库的元数据。

7整合质量成果

质量要求

7.1.1准确性:汇聚的数据应反映真实的情况。

7.1.2规范性:数据内容应符合与之对应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7.1.3完整性:数据表述全面,无字段缺失、漏项;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破坏,应有数据完整性

的保障措施,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应进行必要的修复;对于有时间跨度的数据,应不间断汇聚。

7.1.4及时性:当数据发生变化后,数据提供单位应快速更新数据并将更新后的数据及时向公共基础

数据库汇聚。

成果内容

7.2.1自然人库数据元目录

自然人库数据元目录见表5至表24。

表5出生信息数据元

序号名称标识符格式说明

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共10位。第1位是英文字母,代表所在的省、自

1出生医学证明编号CSYXZMBHC10

治区或直辖市,后9位是阿拉伯数字,只是一个证

件号码的流水数字

未来将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名称,

2新生儿姓名XSEXMC..30

应符合GB/T19488.2的规定

3新生儿性别代码XSEXBDMC1人的性别代码,应符合GB/T2261.1的规定

7

DB5101/T187—2024

表5出生信息数据元(续)

序号名称标识符格式说明

人的基本生理特征,性别名称,应符合GB/T

4新生儿性别XSEXBC..12

2261.1的规定

新生儿出生的接生机构所在区(市)县的数字代

5出生地点CSDDC..450

码,符合表45的规定。

出生证签署的,并在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

6新生儿出生日期XSECSRQYYYY-MM-DD

档案中记载的日期,应符合GB/T7408.1的规定

7出生孕周CSYZC9新生儿出生时母亲妊娠时长,计量单位为天

8出生体重CSTZC..4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计量单位为kg

9出生身长CSSCC..3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信息,计量单位为cm

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名称,应符合

10母亲姓名MQXMC..30

GB/T19488.2的规定

由特定机构颁发的可以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的名

11母亲身份证件类型MQSFZJLXC..50

称,应符合GB/T19488.2的规定

身份证件上记载的、可唯一标识个人身份的号码,

12母亲身份证件号码MQSFZJHMC..18应符合GB/T19488.2的规定,若证件类型为居民身

份证应符合GB11643的规定

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名称,应符合

13父亲姓名FQXMC..30

GB/T19488.2的规定

由特定机构颁发的可以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的名

14父亲身份证件类型FQSFZJLXC..50

称,应符合GB/T19488.2的规定

身份证件上记载的、可唯一标识个人身份的号码,

15父亲身份证件号码FQSFZJHMC..18应符合GB/T19488.2的规定,若证件类型为居民身

份证应符合GB11643的规定

新生儿出生的接生机构名称,须经登记机关或批准

16接生机构JSJGC..100机关所核准,一般使用机构的全称,应符合GB/T

19488.2的规定

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名称,应符合

17助产人员姓名ZCRYXMC..30

GB/T19488.2的规定

在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姓氏名称,应符合

18接生人员姓名JSRYXMC..30

GB/T19488.2的规定

8

DB5101/T187—2024

表5出生信息数据元(续)

序号名称标识符格式说明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的名称,须经登记机关或批

19出生证明签发机构CSZMQFJGC..100准机关所核准,一般使用机构的全称,应符合GB/T

19488.2的规定

表6身份信息数据元

序号名称标识符格式说明

由特定机构颁发的可以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的名

1身份证件类型SFZJLXC..50

称,应符合GB/T19488.2规定

身份证件上记载的、可唯一标识个人身份的号码,

2身份证件号码SFZJHMC..18应符合GB/T19488.2规定,若证件类型为居民身

份证应符合GB11643的规定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