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17-2008 工业用二氯甲烷

GB/T 4117-2008 Methylene chloride for industrial us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17-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4-01
实施日期
2008-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SAC/TC 63/SC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二氯甲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甲醇氢氯化法工艺生产的二氯甲烷的生产、检验和销售。该产品主要用于溶剂、提取剂、清洗剂、发泡剂、脱膜剂等,并用作生产二氟甲烷(HFC32)及制药行业的原料。 分子式:CH2Cl2。 相对分子质量:84.932(按200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刘红秀、陈科峰、汤月明、张学良、宓宏、陈彩琴、谭显文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1.080.15k_….、

07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7—2008

代替GB/T4117—1992,GB/T4120.3—1992,GB/T4120.5〜4120.6—1992

工业用二氯甲烷

Methylenechlorideforindustrialuse

2008-04-01发布2008-09-01实施

发布

GB/T4117—2008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4117—1992«工业二氯甲烷、GB/T4120.3—1992《工业液体氯代甲烷类产品中

酸度的测定滴定法、GB/T4120.5—1992《工业液体氯代甲烷类产品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浊点法和

GB/T4120.6—1992《工业液体氯代甲烷类产品的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与GB/T4117—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范围由“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热氯化法和光氯化法生产的二氯甲烷”改为“本标准适用于甲醇

氢氯化法工艺生产的二氯甲烷"(GB/T4117—1992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技术要求中二氯甲烷质量分数优等品指标由$99.5%修改为$99.90%,—等品指标由

$99.0%修改为$99.50%,合格品指标由$98.0%修改为$99.20%;水分优等品指标由

<0.040%修改为£0.010%,一等品指标由W0.050%修改为£0.020%,合格品指标由

<0.060%修改为£0.030%;酸度一等品指标由£0.0008%修改为=0.0004%,合格品指标

由£0.0010%修改为£0.0008%;蒸发残渣一等品指标由M0.0010%修改为M0.0005%,

合格品指标由<0.0030%修改为£0.0010%(GB/T4117—1992的3.2,本版的3.2);

-试验方法中,纯度的测定引用GB/T21541—2008《工业用氯代甲烷类产品纯度的测定气相

色谱法。水分的测定取消浊点法,增加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法,并规定卡尔•费休库仑电量

法为仲裁法;增加了外观的试验方法(GB/T4117-1992的第4章,本版的第4章);

—检验规则与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分为两章编写(GB/T4117—1992的第5章,本版的第5

章、第6章);

——增加了“有毒品”标志(见6.1)

——增加了“安全”一章(见第7章)。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秀、陈科峰、汤月明、张学良、宓宏、陈彩琴、谭显文。

GB/T4117、GB/T4120.3、GB/T4120.5.GB/T4120.6于1983年首次发布,1992年第一次

修订。

T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