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T 7233-1987 Methods for ultrasonic testing and for specifying quality levels of steel casting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7233.1-2023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233-198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87-02-04
实施日期
1987-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标准局
归口单位
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沈阳铸造研究所
起草人:
覃本德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嘴9.15-1翻.57

:620.179.16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7233-87

Methodsforultrasonictestingandforspecifying

qualitylevelsofsteelcastings

木标准系铸钢件超声探伤的通用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厚度等于或大于30mm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的超声探伤方法;以及根据超声探伤

的结果对铸件进行质量评级的方法。所用的超声探伤方法仅限于八型显示脉冲反射法。

在定货时,由供需双方商定铸钢件超声探伤的以卜要求:

a.检测的区域及使用的探头;

b.纵波f-1探头探伤灵敏度;

c.铸钢件质量的合格等级,允许对平面型缺陷和非平面型缺陷提出不同的质量等级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少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的检测。

1术语

1.1平面型缺陷(Planardiscontinuit户: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一个缺陷,如果只能测出它

的两维尺寸,则称为平面型缺陷。属于这种类型的缺陷有裂纹、冷隔、末熔合等。

1.2非平面型缺陷(Non-planardiscontinuity):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检ill一个缺陷,如果能够侧

出它的三维尺寸,则称为非平面型缺陷。属于这种类型的缺陷有气孔、缩松、缩孔、夹砂、夹渣等。

1.3透声性(Permeabilitytoultrasound):M声纵波q.直入射到测试面与其背面平行的无缺

陷的铸钢材料!},,超声波在其中往返传播一次所引起的声压降。单位为分贝(dB)。通常用纵波直探

头测试的第几次与第一次底面回波幅度所差的分贝数表示。

2仪器、试块、摇合剂

2.1仪器

仪器应符合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2.2探头

2.2.1纵波直探头的晶片自径在10一30mm的范围,当被检测铸钢件的探伤面较粗糙时,建议使用

有软保护膜的纵波直探头。

2.2.2应使用在钢中的折射角为45、60',70。的横波斜探头,或使用K值为1,1.5,2,2.5,

3的横波斜探头。

2.2.3纵波双晶探头两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2.3仪器系统的性能

仪器系统的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的测试应符合ZBJ04001-86((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

上作性能测试方法》的规定,并满足F列要求:

a.使用2一2.5MHz的探伤频率,纵波直探头测试的灵敏度余量不得小1'3odB,横波斜探头测

试的灵敏度余最不得小于50dH。

b.在相应的探伤频率范围,纵波直探头和横波斜探头测试的分辨力应满足表1的规定。

国家标准局1987-0204批准1987-1001实施

GB7233-87

表1仪器系统分辨力的下限值

探头种类纵波直探头横波斜探头

探伤频率,MHz2~32~5

分辨力,dB

2.4试块

2.4.1对比试块用铸造碳钢或低合金钢材料制做,其超声衰减系数应与被探伤铸钢件材料的衰减

系数相同或相近。

制做对比试块的材料必须预先进行超声探伤,不允许存在等于或大于同声程02当量平底孔的缺

陷。

对比试块侧面要标明试块的名称、编号、材质、透声性。

2.4.2供纵波直探头用的ZGZ系列对比试块见附录A(补充件)。当被探伤铸钢件的厚度大于

250-m时,要制做最大探测距禽等于铸钢件厚度的试块。

ZGZ系列对比试块仅在用谈契调整纵波直探头探伤灵敏度时才使用。

2.4.3供纵波双晶探头用的ZGS对比试块见附录B(补充件)。

2.5祸合剂

通常可选用机油、水溶性辆合剂、机油与黄甘油混合剂、水或浆糊作为藕合剂。

藕合剂不得在铸钢件成品上造成不允许的锈蚀。

调整仪器、校核仪器和检测铸钢件必须使用同种祸合剂。

a铸钢件

3.1探伤面

3.1.1铸钢件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超声探伤,铸钢件解伤面及其背面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

物质应予清除。

8.1.2铸钢件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机械加工表面,Ra等于或小于1OPMo

b.铸造表面,Ra等于或小于m+25.11o

3.1.3如机械加工之后铸钢件的形状妨碍超声探伤时,应在加工之前进行检测。

3.2铸钢件壁厚层次的划分

3.2.1按交货时铸钢件的外形,将铸钢件的截面厚度划分为三层:外层、内层、外层。铸钢件的厚度

或截面尺寸小刊Omm者,各层各占厚度或截面尺寸的三分之一。铸钢件的厚度或截面尺寸等于或大丁

90mm者,凡是距铸钢件某一表面30mm以内的范围为外层,其余部分为内层。

3.2.2经供需双方商定,允许对铸钢件检测区域规定专门的分层要求,也允许规定铸钢件的某一

厚度范围或某些区域为质量严格要求区,并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

3.3透声性

a.3.1Nil定铸钢件的透声性时,将纵波直探头与铸钢件上探伤面和背面平行而无缺陷的部位a合

接触,仪器的抑制置零。选用与纵波直探夕探伤时相同的频率测试,调整仪器,使第一次底面回波的

幅度达到垂直满刻度的50,记录衰减器的读数。再调整衰减器,使第二次底面回波的幅度达到垂直

满刻度的50,记录衰减器的读数。两次衰减器读数之差即该测量点的透声性。

在铸钢件厚度相同的区域内,测量点不得少于三点。以各点透声性的平均值表示铸钢件该区域的

透声性。

GB7233-87

3.3.2如铸钢件没有背面与探伤面平行的足够大白铡深测部位,可以在铸钢件仁适当位置预制一处

这样的平面,也可以用与生产铸钢件相同的工艺制做平面试块,并以在其上侧定的透声性代表铸钢件

的透声性。

3.4铸钢件超声探伤适应性的判断

仪器的抑“制”置零,使用2一2.5MHz中的一种频率测试。在铸钢件的最大探测距离处,用纵

波直探头测试。如选定为纵波直探头探伤灵敏度的参考平底孔的回波幅度比同声程噪声信号的幅度高

8dB以上,则该铸钢件适合超声探伤。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可降低频率至1MHz测试,满足要求的,可以用这种频率探伤,并在

探伤报告中说明。

如降低频率测试的结果仍不能满足超声探伤适应性的要求,则应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改善铸钢件的

透声性,并在满足超声探伤适应性的要求后进行超声探伤。

4检测

4.1仪器的调整

4.,.1一般调整

抑“制”置零,探测深度取适当值。不论使用哪种探头,都要求调整零点,使时基线原点右边的

示波屏时基线刻度与探测距离成正比。

4.1.2探伤灵敏度的调整和核查

4.1.2.1纵波直探头探伤灵敏度的调整

纵波直探头探伤允许采用413、Qti4、06当量乎底孔二种灵敏度。供需双方应规定铸钢件每个

区域的探伤灵敏度。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调整探伤灵敏度:

a.用AVG曲线板调整。把与检测条件相符的AVG曲线板(设衰减系数为零而绘制的)嵌人.r

波屏,衰减器预置足够的储备量。将纵波fj探头与铸钢件r探伤面和背面平行而无缺陷的部位祸合接

触,调整仪器,使第一次底面回波的幅度达到AVG曲线板上“B一xxdB”线标明的幅度,按“B一

xxdB”,减小衰减量xxdB。利用曲线板上被选定作为探伤灵敏度的参考平底孔的距离幅度曲线

进行透声性补偿,画出已经透声性补偿的距离幅度曲线。

透声性补偿方法见附录C(补充件)。

b.用对比试块调整。利用附录八中具有选定作为探伤灵敏度参考平底孔的一套试块调整。6先,

将铸钢件与探测距离等于或最接近于铸钢件厚度的对比试块相比较,求出表面粗糙度补偿值与透声性

补偿值的代数和,衰减器预置的储备量不得小于上述代数和的值。其次,在这块对比谕央上测试,调整

仪器,使、日氏孔的回波幅度达到垂直满刻度的10%一20%。不改变仪器的参数,对探测距离较小的一

系列试块逐一测试,建立距离幅度曲线。在这条曲线},对透声性予以补偿,得到已经透声性补偿的

距离幅度曲线。最后,调整衰减器,进行表面粗糙度和透声性补偿。

透声性补偿方法见附录C。

4.1.2.2纵波双晶探头探伤灵敏度的调整。衰减器预置的储备量不得小于表面粗糙度补偿量。测

试不同探测距离的平底孔,调整仪器,使其中最高的回波幅度达到垂直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的

参数,对探测距离不同的平底孔逐一测试,建立距离幅度曲线。调整衰减器,补偿表面粗糙度损失。

4.1.2.3横波斜探夕月军伤灵敏度的调整

将横波斜探头与铸钢件探伤面稠合接触,调整仪器,使噪声信号的幅度达到1一3mmo

如果仪器在最高灵敏度时,噪声信号幅度仍不足]mm,则以最高灵敏度探伤。

4.1.2.4探伤灵敏度的核查

探伤中,应定期核查探伤灵敏度。发现探伤灵敏度改变时,要重新调整,并对前次核查以来完成

的探伤上作重新进行探伤。

探伤l_作结束时,应核杏探伤灵敏度。

GB7233-87

4.2扫查

探伤人员要选择有规律的扫查路径进行探伤,相邻两次扫查应相互重叠约为探头晶片尺寸的15%.

扫查时,探头移动的速度不得大m-/0f5.s1

横波斜探头探伤全少要存探伤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扫查,在扫查的同时,应不断偏转探头,

wf转角度不得小于150。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