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939.2-2022 老年人营养改善服务指南 第2部分:失能老人辅助进餐
DB42/T 1939.2-2022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al Improvement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 Part 2: Assistive Meal Provision for Disabled Elderly Pers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55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939.2—2022
老年人营养改善服务指南
第2部分:失能老人辅助进餐
Guidetonutritionimprovementservicesfortheelderly—
Part2:Auxiliarydiningforthedisabledelderly
2022-11-03发布2023-01-03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1939.2—2022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个性化餐饮卡片和食谱制定...........................................................2
6适老化餐具使用和食物加工...........................................................3
7辅助进食...........................................................................3
附录A(资料性)个性化餐饮卡片.......................................................5
附录B(资料性)一天带量食谱示例.....................................................6
附录C(资料性)咀嚼吞咽障碍老年人的食物加工制作方法和建议...........................9
参考文献.............................................................................10
I
DB42/T1939.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42/T1939《老年人营养改善服务指南》的第2部分。DB42/T193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老年人营养供餐;
——第2部分:失能老人辅助进餐。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荣爽、刘爽、谭伟、叶青松、周莉、李菁菁、李永刚、陆梓健、严何。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系电话:027-87823667,邮箱:
hbwjwsac@163.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武汉大学,联系电话:18571727264,邮
箱:rongshuangwhu@。
III
DB42/T1939.2—2022
引言
为贯彻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推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指导养老机构为失能老人提供科学、合理、
营养、安全的辅助进餐和喂食服务,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在充分调研湖北省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生理特点、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等主要问题的基
础上,经过专题研究和专家论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编写而成。DB42/T1939《老年人营养改善服
务指南》为系列标准,拟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老年人营养供餐;
——第2部分:失能老人辅助进餐。
V
DB42/T1939.2—2022
老年人营养改善服务指南
第2部分:失能老人辅助进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失能老人的膳食服务总体要求、个性化餐饮卡片和食谱制定、适老化餐具使用与食物
加工方式、辅助进餐操作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为失能老人提供照护服务的养老机构的辅助进餐和喂食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21922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GB29922-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
GB/T35796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WS/T556老年人膳食指导
3术语和定义
GB/T29353、GB/Z21922、WS/T5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养老机构seniorcareorganization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来源:GB/T29353-2012,3.1]
失能disability
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生活或社交能力的丧失。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失能老年人是指因年迈虚弱、残疾、患病、智力低下、严重精神疾病等而不能独立完成吃饭、穿衣、上
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任何一项活动的老人,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
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营养素nutrient
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
些物质,将导致机体发生相应的生化或生理学的不良变化。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
维生素五大类。
[来源:GB/Z21922-2008,2.1.2]
带量食谱quantifiedrecipe
1
DB42/T1939.2—2022
以餐次为单位,用表格形式提供的含有食物名称、原料种类及数量、供餐时间和烹调方式的一组食
物搭配组合的食谱。
[来源:WT/T554-2017,2.2]
适老化餐具elderly-orientedtableware
为避免老人在就餐过程中由于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进食障碍而设计的辅助性进食餐具,能最大限
度帮助老人实现自我进食。
4总体要求
养老机构应配备提供膳食服务的专职人员,其应具备相关技能并持有健康合格证。此外,膳食服
务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合理配餐和食品安全技能培训,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确保相关从业人员自
身无传染病风险。
食品加工、储存及供餐场所的配置、环境、经营与管理应符合GB/T35796的要求。食品卫生、食
品质量、添加剂使用、留样等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
养老机构应根据失能老人生理特点、身体状况提供平衡膳食,并为失能老人提供相应的辅助进餐
服务。此外,还应对失能老人营养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价,尽早发现老人营养不良的风险,并
针对营养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改善,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应符合WS/T552的要求。
5个性化餐饮卡片和食谱制定
为失能老人建立个性化餐饮卡片,与老人本人及家属、医生进行讨论后确定卡片的初始内容,包
括饮食喜好、患病情况等,详见附录A。
定期评估老人身体状况,当老人发生口腔、消化、血糖等功能或指标异常时,工作人员及时与医
生及家属沟通并适时调整包括饮食计划等在内的卡片信息。
配餐时,配餐员根据卡片检查老人的餐食情况,并将卡片放在其餐盘上后一并交付给送餐及护理
人员,再由护理员在进行餐饮护理服务时进行二次核对,确保卡片与本人匹配。
尊重老人的民族风俗和饮食习惯,按照WS/T556的要求编制一周带量食谱,食谱每周更新一次,
且一周内不重复,编制完成后进行公示,不同类型失能老人的一天带量食谱示例可参考附录B。
食谱制定时应了解食物的分类和烹饪要点,实施合理的搭配和烹饪,并满足不同体质人群的营养
需求,各营养素摄入量不应低于该人群平均需要量,不同营养素摄入量可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
考摄入量(2013版)》。
对于特定失能类型或生理状况异常的老人,根据其个性化餐饮卡片,结合老人的生理状况、活动
强度及失能类型,进行不同特点老人的食谱调整:
a)对于进食困难如咀嚼、吞咽功能受限老人,应采取少食多餐,如三餐三点制的进餐模式,并注
意补充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草莓等新鲜水果,躯体功
能尚佳的老人可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
b)对于躯体功能障碍不能自主行走的老人,可适量减少食物总摄入量,适当选择维生素D含量较
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加强钙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
c)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中、重度失能或长期卧床的老人,应少食多餐,适量补充含维生素D和钙
元素较高的食物。若体重过轻或BMI低于20.0kg/m2,则应增加其总能量摄入,增加加餐或零
食作为能量补充;
2
DB42/T1939.2—2022
d)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或处于老年特殊疾病状况的老年人,应在临床营养师或医生指
导下,选用合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并按照GB29922-2013中3.4.3执行营养管理。
6适老化餐具使用和食物加工
为帮助和鼓励失能老人自主性地进餐,餐桌上的摆盘尽量简单化,不放容易阻碍取食的物件。
将食物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方便取食;餐具尽量简化,食物在餐具中要突出,可用强烈颜色反
差来加以区分。
选择适老化餐具,如握柄较粗的餐具(手指不灵活的老人可通过其进行较大的动作幅度进食)、
配有绑带的汤勺(手指僵硬的老人可以通过手臂来进食)以及佩戴弹簧的筷子和弯曲的调羹等,且应使
用不易碎餐具。
根据失能老人存在不同程度进食障碍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食物加工、烹饪及制作方式。食物成品
包括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膳食、流质膳食、特殊膳食。具体烹调制作方法和要求详见附录C。
7辅助进食
送餐
7.1.1养老机构应配备送餐工具或专用保温送餐车。送餐人员每日应做好送餐前准备工作,并检查送
餐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
7.1.2送餐人员应准备好器皿,分餐、装车。装车后,再次核对餐品和数量。
7.1.3送餐人员应按照规定路线和时间,将餐饮送到餐厅或老年人居室。
7.1.4送餐人员应身着洁净的工作服,佩戴口罩和工作帽,分餐、发餐时应佩戴手套。送餐人员应按
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不应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
具。
护理人员在老人就餐前核对老人与卡片、卡片与配餐是否相符,评估老人的病情、进食能力及用
药情况。
护理人员应常配备食品温度计,保证固态食物入口温度在40℃~45℃为宜,流质食物在35℃~
38℃为宜。
护理人员协助老人餐前排便、洗手。就餐前及就餐时宜将电视关闭,勿与老人谈笑,勿催促老人
加快进食速度,用餐前后注意对老人口腔进行清洁。
护理人员每日应分次、定时督促或协助老年人饮足量温开水,水温在40℃~45℃为宜,每日饮
水量不低于1200mL,以1500mL~1700mL为宜。
根据不同失能类型的老人应对其采取不同辅助进食方式。
a)进食障碍如咀嚼、吞咽功能异常的老人:
1)喂食时,动作应轻缓,避免呛咳、噎食;
2)帮助其剔除食物中的骨头、鱼刺。软食、流质食物应交替喂食;
3)不宜喂食圆形、过于光滑或带粘性的食物;
4)在老人进食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呛咳、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
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随后记录在册,交接班时应提醒接班人员重点关照。
b)躯体功能障碍的老人:
1)鼓励上肢肌力及吞咽功能良好的老人自行进餐,并密切观察失能老人用餐情况,给予老人
鼓励与肯定,必要时予以进餐示范;
3
DB42/T1939.2—2022
2)就餐前应协助坐轮椅的老人坐稳,必要时采取在腰部扣上安全带等安全措施,固定轮椅,
把轮椅的脚踏板收起,使老人双脚放于地面,或在脚下垫置硬物,避免双脚悬空;
3)偏瘫老人在患侧手臂下垫软枕支撑,支起轮椅上的餐板或将轮椅推至餐桌前,将食物送到
偏瘫的老人口腔的健侧,以便能顺利的吞咽。注意观察老人的吞咽情况,小口慢喂,避免
老人发生呛咳或噎食;
4)对于半卧床老人,应协助老人呈半卧位坐稳(抬高床头30°~45°),在其膝下垫软枕
支撑,在床上放置餐桌及适老化餐具,密切观察失能老人用餐情况,有需要时予以喂食。
c)不能自理的中、重度失能或长期卧床的老人:
1)采用半卧位呈30°~45°,或侧卧位呈30°左右,使老人面向护理员侧卧,小口慢喂,
一次性进食、饮水不应过量,避免饱胀引起不适;进食、饮水不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S/T 1177-2017 铝渣 2017-11-07
- QB/T 5186-2017 制鞋机械 真空缩模机 2017-11-07
- YS/T 1179.1-2017 铝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2017-11-07
- YS/T 1178-2017 铝渣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 2017-11-07
- QB/T 5187-2017 柠檬酸氢钙 2017-11-07
- YS/T 1180-2017 锗精矿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2017-11-07
- QB/T 5188-2017 酿造红曲 2017-11-07
- QB/T 5185-2017 制鞋机械 皮革冲孔机 2017-11-07
- YS/T 1179.3-2017 铝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碳、氮含量的测定 元素分析仪法 2017-11-07
- YS/T 1179.4-2017 铝渣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硅、镁、钙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