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4850-2010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24850-2010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efficiency grades for flat panel television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在电网电压下正常工作的普通用途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以下简称平板电视),也适用于主要功能为电视的不具备调谐器的液晶或等离子电视显示设备。其他类型的平板显示设备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
2010年06月
-
2013年06月
-
2020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赛宝(总部)实验室、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南京LG新港显示有限公司、松下电器
- 起草人:
- 张新、吴昕、陈海红、阮卫泓、李爱仙、宋丹玫、王清金、王平松、李欣研、张江英、韩秋峰、单明圣、堵光磊、朱军、胡宏祥、阳昔杨、黄丹阳、辛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24850-2010《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4850-2010《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Minimumallowablevaluesofenergyefficiencyandenergy
Minimumallowablevaluesofenergyefficiencyandenergy
Minimumallowablevaluesofenergyefficiencyandenergy
efficiencygradesforflatpaneltelevision
efficiencygradesforflatpaneltelevision
efficiencygradesforflatpaneltelevision
内容
内容
一、标准制定的原则
二、标准的特点
三、标准的性质
四、标准内容
1.产品范围
2.评价参数
3.评价体系
4.技术要求
5.测量方法
6.检验规则
一、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标准制定的原则
作为国家系列节能政策的基础,平板电视能效标准需要尽可
能做到:
公平性:不在显示面积、亮度等规格,及显示方式上产生倾向;
严谨性:数据可重复,杜绝可以投机取巧的漏洞;
先进性:推动节能新技术发展,促进高效产品普及。
二、标准的特点
二、标准的特点
1.亮度与功耗相互权衡
提出用包含亮度和功耗因素的“能效指数”作为
评价参数,直观地反映出平板电视的电光转换效率。
选择亮度这个参数与功耗相互权衡,更有利于节
能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从而推动我国平板电视行业平
稳、健康发展。
二、标准的特点
二、标准的特点
2.不同产品具有独立的评价体系
标准的产品范围包含液晶和等离子两种显示方式的
平板电视。标准充分考虑到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各自的
技术特点,区别对待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本着尊重
差异、公平对待的原则,在统一测试方法的前提下,分别
评定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能效指数。
标准中评定方法的演变:
EEI
LCD
能源效率能效指数
消耗功率
EffEEI
EEI
PDP
二、标准的特点
二、标准的特点
3.标准对被测样机的工作状态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过调整亮度和对比度,将显示屏调整到可以准确
表现灰阶层次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相对唯一的)。
该设置也与我国平板电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确保能效
测试与性能测试状态相同,充分体现在不丧失性能的基
础上提高能源效率的原则。
对测试状态的明确规定可以保证将每个同一类型的
平板电视产品的能效指数放在一个公开、公平的平台上
进行比较,直观地反映产品在节能方面的技术水平。
二、标准的特点
二、标准的特点
4.为防止采用过度提高亮度的方法来提高能效指数的
问题,标准在引入亮度参数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对
测量状态输出亮度的限制,使测试状态的亮度不高
于350cd/m2。
亮度限制可以引导产业在在保证合理的亮度输出
的前提下,降低消耗功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标准的性质
三、标准的性质
本标准是平板电视产品能源性能标准,属于终端用能设备
能效标准范畴,为部分条款(能效限定值)强制性标准。
强制条款:
4.2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
4.4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限定值
四、标准的内容
四、标准的内容
1.产品范围
2.评价参数
3.技术要求
4.评价体系
5.测量方法
6.检验规则
1.产品范围
1.产品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在电网电压下正常工作的普通用途的液
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以下简称平板电视),也适用于主
要功能为电视的不具备调谐器的液晶或等离子电视显示设
备。其他类型的平板显示设备可参照执行。
酒店等公共场所用于信息及广告显示的平板电视,属
于本标准适用范围。用于制作拼接屏幕的平板电视单体可
以参照此标准执行。军用产品和工业用机械上配套使用显
示器(安装在机械上与机械配套销售)不属于本标准适用
范围。
2.评价参数
2.评价参数
平板电视能效指数
在本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下,平板电视能源效率测量值与基准值
之比。简称能效指数。
能源效率
平板电视屏幕的发光强度与平板电视能耗(开机状态与信号处理
能耗之差)的比值,单位为坎德拉每瓦(cd/W)。“能源效率”物
理意义是指屏幕法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和能耗的比值,即平
板电视将每瓦电能转换为法向光通量的效率。
被动待机功率
在本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下,平板电视在被动待机状态下测得
的有功功率,单位为瓦(W)。
3.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平板电视能效等级
平板电视能效等级分为3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
能效指数能效等级
(EEI)1级2级3级(强制)
液晶电视(EEILCD)1.41.00.60
等离子电视(EEIPDP)1.21.00.60
等级划分的原则
等级划分的原则
一级为节能产品的目标值,原则上应定在当前市场同类产
品的最高水平;
二级为节能产品评价等级,指标设定应高于产品市场平均
水平;
三级为市场准入等级,指标设定主要用于淘汰市场上高耗
能产品。
参数制定原则
参数制定原则
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通过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接受企业送样测试和企业自行测试的两种方式收集数据,并直接用
于后续平板电视能效标准指标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LCD平板电视能效等级分布PDP平板电视能效等级分布
能效等级台数比例%能效等级台数比例%
1级22.41级14.6
2级910.82级627.3
3级6072.33级1359.1
不合格1214.5不合格29.0
3.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限定值(强制条款)
生效时间2012年1月1日之前2012年1月1日及之后
被动待机功率(W)≤1.0≤0.50
4.评价体系
4.评价体系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强制条款)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所要求的最低能效指数为能效等级的3级。
•使用外部电源的平板电视,所使用的外部电源应同时符合GB
20943中能效限定值要求。
平板电视节能评价值
•平板电视节能评价值所要求的最低能效指数为能效等级的2级。
•使用外部电源的平板电视,所使用的外部电源应同时符合GB
20943中节能评价值要求。
适配器要求
适配器要求
GB20943-2007《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
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平均效率限定值,空载状态效率限定值
平均效率节能评价值,空载状态效率节能评价值
2009年12月1日之后,原节能评价值变为限定值。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平板电视能效标准。
5.测量方法
5.测量方法
能效指数
需测量:
2
•L—屏幕平均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
2
•S—屏幕有效发光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P—开机功率,单位为瓦(W)。
k
需确认:
•P—信号处理功率,单位为瓦(W);
S
•能源效率基准值。
被动待机功率
5.1测量条件
5.1测量条件
•环境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电源
电压为交流220V(±1%),频率为50Hz(±1%),总谐波
失真度应不超过2%。
•测量场地
为了避免杂散光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测量应在暗室中进
行,且暗室应满足以下条件:杂散光照度小于等于1lx。
5.2测量信号格式
5.2测量信号格式
模拟信号
GB3174(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标准清晰度数字信号
GB/T17975.1~GB/T17975.3(MPEG-II)
GB/T14857(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
视频信号格式:720×576i/50Hz
高清晰度测量数字信号
GB/T17975.1~GB/T17975.3(MPEG-II)
GY/T155(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视频信号格式:1920×1080i/50Hz
音频:立体声,1kHz
5.3测试通道的选择
5.3测试通道的选择
平板电视能效测量信号输入端采用射频输入接口(若有一个以上射
频接口,应分别进行测量,选取最差结果进行能效等级的评定),
模拟射频信号调制方式按GB/T17309.1-1998的规定进行设置,数
字射频信号调制方式按相关信道标准进行设置。
使用数字测量信号时,高清晰度电视机的视频信号格式为
1920×1080i/50Hz,标准清晰度电视机的视频信号格式为
720×576i/50Hz。
若没有射频输入接口,则采用YPP分量接口进行测量,分量信号接
BR
口应符合SJ/T11333的规定。音频测量信号输入采用RCA(L、R)
接口。在频率为1kHz时,额定输入电压为500mV(有效值)。
测量接口、信道调制方式、信道参数、射频信号电平、数字单路视
频信号码率等信息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
5.3.1模拟射频通道设置
5.3.1模拟射频通道设置
按照GB3174《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和GB/T
17309.1-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1部分:一般
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的规定。
•图像信号调制方式:振幅调制,负极性;
•图像调制度87.5%;
•图像与声音功率比:10:1(开路),15:1(有线);
•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的间距:6.5MHz;
•伴音调制方式:调频;
•伴音调制度:27k;
•载波电平:70dBμV。
5.3.2数字射频信道的设置
5.3.2数字射频信道的设置
•目前没有数字信道平板电视的产品的性能测试标准,因此平
板电视能效标准没有对数字射频信道设置进行统一规定;
•数字电视机工作在高清条件下,信道模式和信号码率的改变
对其开机功率几乎没有影响;
•数字电视机工作在标清条件下,信道模式和信号码率的改变
对其开机功率几乎没有影响;
•射频输入信号电平不同时其开机功率的变化在0.5W以内。
DTMB信道设置(高清)
DTMB信道设置(高清)
•信道编码符合GB/T20600的规定;
•频道标称带宽:8M;
•有效带宽:7.56M;
•滚降系数:α=0.05;
•输入电平:50dBµV;
调制方式
符号星座前向纠错静码率
调制方式载波方式图映射帧头码率符号交织(Mbps)
7C=132QAMPN5950.872025.989
DTMB信道设置(标清)
DTMB信道设置(标清)
•信道编码符合GB/T20600的规定;
•频道标称带宽:8M;
•有效带宽:7.56M;
•滚降系数:α=0.05;
•输入电平:50dBµV;
调制方式
载波方符号星座图前向纠错静码率
调制方式帧头符号交织
式映射码率(Mbps)
1C=378016QAMPN9450.47209.626
DVB-C信道设置(高清)
DVB-C信道设置(高清)
•信道要求:信道编码符合GY/T170的规定;
•单路视频码率:2Mbps~25Mbps;
•符号率:3.52M~6.89MS/s;
•包长:188byte;
•调制方式:64QAM;
•卷积交织深度:I=12;
•滚降系数:α=0.15;
•频率:110MHz~862MHz;
•标准输入电平:60dBµV。
DVB-C信道设置(标清)
DVB-C信道设置(标清)
•信道要求:信道编码符合GY/T170的规定;
•单路视频码率:2Mbps~15Mbps;
•符号率:3.52M~6.89MS/s;
•包长:188byte;
•调制方式:64QAM;
•卷积交织深度:I=12;
•滚降系数:α=0.15;
•频率:110MHz~862MHz;
•标准输入电平:60dBµV。
DVB-S信道设置(高清)
DVB-S信道设置(高清)
•信道编码符合GB/T17700的规定;
•单路视频码率:2Mbps~25Mbps;
•符号率:2~45MS/s;
•包长:188byte;
•内码码率:3/4;
•卷积交织深度:I=12;
•滚降系数:α=0.35;
•射频频率:950~2150MHz;
•被测接收器的输入电平:-40dBm。
DVB-S信道设置(标清)
DVB-S信道设置(标清)
•信道编码符合GB/T17700的规定;
•单路视频码率:2Mbps~15Mbps;
•符号率:2~30MS/s;
•包长:188byte;
•内码码率:3/4;
•卷积交织深度:I=12;
•滚降系数:α=0.35;
•射频频率:950~2150MHz;
•被测接收器的输入电平:-40dBm。
5.4样机工作状态设置
5.4样机工作状态设置
1.色温
色温置于出厂位置,如果没有预置的位置设置,应调整到最佳图像质量。
2.图像(质量增强)控制或开关
控制开关置于出厂位置,如果没有预置的位置设置,将其调整到关闭状态。
3.彩色(饱和度和色调)控制
控制器置于出厂位置,如果没有预置的位置设置,将其调到中心位置。
4.音频控制
如果有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则将音频控制作如下调整:
—若有音调控制,应调到中心位置或获得平坦的音频响应输出位置;
—若有立体声平衡控制,则应将左右声道的控制调整到平衡位置。
—音量控制调节到前置喇叭输出50mW的位置。对于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1042-2009 白蜡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2009-03-09
- DB13/T 1037-2009 河北省主要林木品种审定标准 2009-03-09
- DB13/T 1051-2009 葡萄白腐病测报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09-03-09
- DB13/T 1028-2009 无公害食品 草鱼苗种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2009-03-09
- DB13/T 1033-2009 朱顶红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2009-03-09
- DB13/T 1049-2009 农产品生产记录规范 果品 2009-03-09
- DB13/T 1043-2009 国槐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2009-03-09
- DB13/T 1040-2009 刺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2009-03-09
- DB13/T 1025-2009 淡水养殖鱼类赤皮病防治技术规范 2009-03-09
- DB13/T 1041-2009 中华金叶榆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200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