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496-2017 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指南

DB41/T 1496-2017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496-2017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06
实施日期
2018-03-06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P6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496—2017

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指南

2017-12-06布2018-03-06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496—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基本规定..........................................................................1

3总体设计..........................................................................2

4横断面布置........................................................................3

5路线..............................................................................9

6路基工程..........................................................................9

7排水工程.........................................................................10

8防护工程.........................................................................11

9路面工程.........................................................................12

10桥涵及交叉结构物................................................................13

11隧道工程........................................................................15

12交叉工程........................................................................17

13交通标志........................................................................19

14绿化工程........................................................................20

15沿线设施........................................................................21

16交通机电工程....................................................................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服务(停车)区选址报告..........................................25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不同生态区域使用植物............................................26

I

DB41/T149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战军、王世杰、汤意、李斐然、金晨光、李昕、柴啸龙。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卫中、阮飞鹏、曹豫涛、柴玉卿、孙志欣、杨博、杨胜、李峰伟、岳军委、

李进勇、常亚洲、王宏伟、张栋、李明、张军伟、李清泉、梁营力、王忞俣、张兴达、张家祥。

II

DB41/T1496—2017

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干线公路设计的基本规定、总体设计、路线,和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桥梁涵

洞、隧道、交叉、绿化、交通机电等工程及交通标志的设计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国道、省道公路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公路项目立项的城际快速

通道、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络道路、城镇化社区道路也可参照执行。

2基本规定

2.1技术等级

普通干线公路技术等级选用应根据路网规划、公路功能、交通量,并结合建设条件论证确定,同时应

遵循下列原则:

a)作为次要干线公路的国道应选用一级公路,交通量较小,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时,经论证局

部路段可选用二级公路;

b)作为次要干线公路的省道宜选用一级公路,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时,可选用二级公路;

c)作为集散公路的国道、省道应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时,作为次要

集散的省道经论证可采用三级公路。

2.2交通量

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络道路、城市出入口道路方向不均匀系数和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应有相应的分析和

论证。

2.3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的选用应根据道路功能和技术等级,结合地形、工程经济、预期的运行速度和沿线土地利用

性质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a)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平原微丘区路段宜采用100km/h,过城镇路段交叉道路密集时,可采用80

km/h;山岭重丘区路段宜采用80km/h,特殊困难路段且因新建工程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

论证可采用60km/h,但长度不宜大于15km,或仅限于相邻两互通式立交之间的路段;

b)作为集散的一级公路应采用8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采用60km/h;

c)作为干线的二级公路宜采用8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采用60km/h;

d)作为集散的二级公路应采用6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经论证局部路段可采用40

km/h;

e)改(扩)建普通干线公路应不小于原设计速度,且符合a)~d)原则。

3总体设计

1

DB41/T1496—2017

3.1干线公路应做好总体设计,满足公路使用功能、质量、安全、环保、节约的要求,同时与项目自然环

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使主体工程、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以及主体工程各专业间相互

协调配套,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和项目总体功能。

3.2各专业设计方案应充分比选,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综合考虑建设、养护、管理等成本效益和安全、环保、

运营等社会效益,选用综合效益最佳方案。

3.3穿越或临近城镇非机动车、行人密集路段应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需求,可根据交通组成情况设

置非机车道和人行道。

3.4以公路项目立项的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络道路、城市出入口道路、城镇化社区道路应根据道路的使用功

能和城镇规划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式,明确公路工程与市政工程的界面划分与衔接。

3.5应充分重视安全设计,特别是下列路段:

a)运行速度大于设计速度的路段,视距、安全设施等宜满足运行速度的要求;

b)在长直线、长大下坡,以及隧道进出口、易结冰或较大横风的桥梁、多雾等特殊路段应采取路侧、

路面等警示和诱导措施;

c)位于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服务区或停车区,应设置降温池、加水站、车况检查区等安全服务设施;

d)当设计阶段进行第三方安全性评价时,设计文件应论述安全性评价结论的执行情况。

3.6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服务(停车)区的选址报告。服务(停车)区的设置与选址应在对项目区域路网

服务设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沿线城镇、路网、人文景观、旅游区分布和规划情况,以及地形、地物

和供水、供电等建设条件综合确定。选址报告的主要内容见附录A。

3.7管理站区、养护工区选址与设施设置应征求管理单位意见,结合管理模式,在对项目区域路网管理设

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定。

3.8对被交道路的改移和归并,应结合实际充分研究,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案。被交道路的

改移应征得主管单位的同意。

3.9干线公路改(扩)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对原路进行系统的勘察和检测,收集原路历年的管养资料和交通事故资料,在对原路进行符合

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原路的工程缺陷和交通安全隐患;

b)平原区路段宜采用双侧整体加宽,尽可能避免短距离的同向分离;山岭重丘区路段应综合研究论

证原路状况、建设难易程度、现有设施和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拼接加宽结构的安全性、工程实施

对原路及区域交通的影响,以及改(扩)建实施后的运营安全等因素,合理采用改(扩)建方案;

c)应充分利用原路,设计应明确拆除材料的利用方案;

d)应作保通方案设计,需要分流绕行时,应评估分流路线的通行能力,如需要对分流路线进行维护,

应将维护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3.10树立品质工程和绿色公路理念,做好环境、生态的保护和恢复,积极采用节能、环保设备。

4横断面布置

4.1一级公路

4.1.1整体式路基

4.1.1.1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一般路段路基宽度41.00m;设计速度80km/h一

般路段路基宽度40.50m,见图1。

2

DB41/T1496—2017

单位为米

41.00(40.50)

0.75(040.50.50))0.75(0.50)0.50

0.753.004×3.752.004×3.752.500.75

(0.4x3.75

土硬75路路路硬土

路缘车分缘行缘路路

路行车道隔行车道

0.75带

肩肩肩

肩带带

道带

5)

注1:括号外数据适用于100km/h一般路段,括号内数据适用于80km/h一般路段;

注2:内侧车道(内侧第1、2车道)仅限小客车通行时,其车道宽度可采用3.50m。

图1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

4.1.1.2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一般路段路基宽度33.50m,设计速度80km/h一

般路段路基宽度33.00m,见图2。

单位为米

33.50(33.00)

0.75(0.5040.50))0.75(0.50)0.50

0.753.003×3.752.003×3.752.500.75

车央行路路土

缘分硬

土硬缘缘路路

路带隔

路行车道道带

行车道肩

注:括号外数据适用于100km/h一般路段,括号内数据适用于80km/h一般路段。

图2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

4.1.1.3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一般路段路基宽度26.00m;设计速度80km/h一

般路段路基宽度25.50m,见图3。

单位为米

26.00(25.50)

40.50)

0.75(0.50)0.75(0.50)0.50

0.753.002×3.752.002×3.752.500.75

车行

路土

土硬路央路硬

路路道缘路路

行车道缘分缘行车道

带隔

注:括号外数据适用于100km/h一般路段,括号内数据适用于80km/h一般路段。

图3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中分带宽2.00m)

3

DB41/T1496—2017

当中央分隔带不需要设置管线设施,并设置混凝土护栏时,经论证中央分隔带宽度可采用1.00m,见

图4。

单位为米

25.00(24.50)

40.50)

0.75(0.50)0.75(0.50)0.50

0.753.002×3.751.002×3.752.500.75

车中行

土硬路央路路硬土

路路缘道分缘缘路路

行车道行车道

隔肩

肩带

带肩

注:括号外数据适用于100km/h一般路段,括号内数据适用于80km/h一般路段。

图4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中分带宽1.00m)

山岭区集散功能一级公路,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经论证可采用路基宽度21.50m的断面,见图5。

单位为米

21.50

40.50)

0.500.500.50

0.751.502×3.751.002×3.751.000.75

车行

路央

土硬道路

缘分缘路硬土

路路行车道缘路路

带隔行车道

带肩

图5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山岭区集散功能)

4.1.2分离式路基

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值。左侧硬路肩宽度包含左侧路缘

带宽度。

表1分离式断面一级公路左侧路肩宽度

设计速度(km/h)1008060

左侧硬路肩宽度(m)1.000.750.75

左侧土路肩宽度(m)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