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959-201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
DB62/T 2959-2018 DB62/T 2959-2018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ol Work Specification for Special Equipm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2月
-
2024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10
C78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959—201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
2018-12-13发布2019-01-01实施
发布
DB62/T2959—2018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3
6持续改进..........................................................................4
7文件管理..........................................................................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6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相关表单填写说明.................78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甘肃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汇总表...............81
参考文献............................................................................82
I
DB62/T295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峰、杜沛华、王文文、陈交贤、李巍、张玉皋、李琳、李秦、张岐、蒙燕
林、赵建国、卢兵、滕汉平、张生文、魏强、孙军强、施双章、林小军。
II
DB62/T2959—2018
引言
本标准依据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借鉴并吸收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及经验,按照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
求,结合甘肃省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现状编制。
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甘肃省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有效管
控风险,减少或杜绝各种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III
DB62/T2959—201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肃省内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基本要求、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分类
分级、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风险告知公告、持续改进及文件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国家
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相关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车用气瓶、公用管道及长输管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2/T2958-2018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
《特种设备目录》质检总局(2014年第11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特种设备
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
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
种设备安全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3.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1)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
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
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是使用单位;
共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是使用单位;没有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用于出租
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
注1:1)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个体
工商户等。
注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
3.3
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
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
1
DB62/T2959—2018
3.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使用单位中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的内设机构。
3.6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7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
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
3.8
公众聚集场所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
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
3.9
风险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
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程度。
3.10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特种设备,以及特种设备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也可称为风险源。
3.11
安全风险辨识
动态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
3.12
安全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辨识结果,按照风险高低和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
3.13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对特种设备使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
估,并按照安全风险级别采取分级管控措施的工作过程。
4基本要求
4.1使用单位应按本标准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2使用单位应落实本单位各级、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自主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
作:
a)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b)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负责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
DB62/T2959—2018
c)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应负责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
作。
4.3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状况,每年至少进行1次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并根据安
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结果实施风险管控。
4.4使用单位应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制度包括: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工作目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风险公告、
持续改进及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等内容。
4.5使用单位应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并纳入本年度安全培训及考核计划。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5.1总则
5.1.1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及部门、岗位职责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及
时发现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对发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
级管控。
5.1.2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内容及基本流程包括:
a)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计划;
b)编制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c)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分级;
d)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e)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5.2安全风险辨识
5.2.1使用单位应对风险点进行全面系统辨识,掌握风险点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
5.2.2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参
照附录A编制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并参照附录B填写。
5.2.3使用单位编制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中设定的安全风险辨识标准和程序,应做到按特种
设备台(套),全方位、全过程辨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5.2.4辨识出的风险属于DB62/T2958-2018规定为隐患的,应进行隐患治理,治理完成后重新进行风
险辨识。
5.3安全风险分类、分级
5.3.1安全风险类别: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
5.3.2安全风险级别应根据设备辨识分值按照表1进行分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Ⅰ级)、较大
风险(Ⅱ级)、一般风险(Ⅲ级)、低风险(Ⅳ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表1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表
辨识分值分级级别颜色表示
60分以上(含60分)I重大风险红
40分~60分(含40分)II较大风险橙
20分~40分(含20分)III一般风险黄
20分以下IV低风险蓝
3
DB62/T2959—2018
5.3.3附录A辨识标准中带“*”项为重大风险项。辨识出特种设备有带“*”风险项时,该特种设备风险
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Ⅰ级),用红色表示。
5.4安全风险管控
5.4.1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类别和级别明确管控责任,将管控责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风
险类别和级别逐级落实到单位、部门、班组、岗位和责任人员,并对每个风险点制定有效的安全风险管
控措施。
5.4.2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5.4.3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类别和级别编制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应充分考虑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5.4.4使用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特种设备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评价),确保管控措施
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5.4.5使用单位应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实行差异化管控,加大对较大及以上特种设
备安全风险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定期进行辨识、分析、预警,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
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5.4.6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应做到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
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安全风险,下一级
应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安全风险管控
层级。
5.4.7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过程进行记录。
5.4.8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参照附录B的要求,填写附录C。
5.5安全风险告知和公告
5.5.1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告知员工和相关方,对有关人员进行管控措施培训。
5.5.2使用单位应在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
安全风险告知卡,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明主要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6持续改进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使用单位应及时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并根据安全风险辨
识与分级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内容进行改进:
a)特种设备风险发生变化;
b)特种设备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c)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
d)使用单位组织机构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调整;
e)系统工艺条件改变;
f)特种设备发生改造或重大修理的;
g)其他可能增加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的情况;
4
DB62/T2959—2018
h)当特种设备及相关工艺等发生变更,重新进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7文件管理
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档案,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计划;
b)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c)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记录;
d)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情况汇总表。
5
DB62/T2959—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内容见表A.1~A.10。
6
DB62/T2959—2018
表A.1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锅炉)
辨识单位辨识日期年月日
设备位置辨识人/手机
设备类别设备品种设备型号
《使用登记证》编号分项评估分值人员:管理:设备:环境:评估总分值
辨识分值评估总分值×1.3(种类系数)=风险级别辨识确认人
人员风险因素(100分)
权重:15%
得分
序号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得分备注
小计
安全管理人员、运行操作人员、*1.应持证人员未持证
人员持证情况
1水处理作业人员应持证;证书*2.作业内容与作业人员证书项目不符
(20分)
在有效期内3.证书不在有效期内(20分)
人员安全培训1.未按制度开展安全培训(20分)
2应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情况(30分)2.培训未覆盖相关人员(10分)
1.电站锅炉或特种设备总量大于 50台(含50台)的使用单位未逐台落实安全责
人员配置情况应按规定配置安全责任人,应任人(30分)累加不超
3
(50分)按规定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使用电站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2.5MPa锅炉的或使用各类特种设备总过50分
量20台以上(含20台)的,未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30分)
人员风险因素得分合计:人员风险因素评估分值(得分合计×权重15%):人员因素风险级别:
7
DB62/T2959—2018
表A.1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锅炉)(续)
管理风险因素(100分)
权重:10%
序得分
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得分备注
号小计
安全管理机构电站锅炉或特种设备总量大于50台(含50台)的使用单位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1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5分)(5分)
1.未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节能管理制度(20分)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按规定建立(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
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2)特种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
安全节能管理制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累加不超
2制度;(3)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管理制度;(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
度(20分)节能管理制度过20分
度;(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6)特种设备采购、
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7)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制度;(8)特种
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9)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缺一项加5分)
1.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依规办理使用登记(10分)
2.未将《特种设备使用标志》或者使用单位盖章或者签名确认的复印件悬挂或者固
设备使用登记累加不超
3应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当无法悬挂或者固定时,可存放在使用单位的安全技术
(10分)过10分
档案中,同时将使用登记证编号标注在特种设备产品铭牌上或者其他可见部位)
(5分)
1.未按台(套)建立安全技术与节能技术档案(10分)
安全技术与节能
应按规定逐台(套)建立安全档案文件内容和保存期限不满足相关规定(分)累加不超
4技术档案2.6
技术与节能技术档案过10分
(10分)
3.未按规定在设备使用地保存相关安全技术与节能技术档案原件或复印件(4分)
1.未按岗位要求制定操作规程(5分)
操作规程应根据设备运行特点制定操作累加不超
5
(分)规程并张贴上墙过分
52.操作规程未悬挂或张贴在显著位置(3分)5
8
DB62/T2959—2018
表A.1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锅炉)(续)
序得分
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得分备注
号小计
水(介)质处理水(介)质处理情况应符合相关要
6未定期监测水(介)质并对水汽质量定期开展常规化验分析(10分)
(10分)求
1.未建立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运行记录(5分)
2.未建立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汽水品质化验记录(5分)
应建立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运
行记录、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汽水品3.未建立交接班记录(5分)
质化验记录、交接班记录、锅炉及4.未建立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维修保养记录(5分)
燃烧和辅助设备维修保养记录、锅累加不超
7相关记录(25分)5.未建立锅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检查记录(5分)
炉及燃烧和辅助设备检查记录、锅过25分
炉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锅炉停炉6.未建立锅炉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5分)
保养记录、锅炉能效测试及节能改
7.未建立锅炉停炉保养记录(5分)
造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等
8.未建立锅炉能效测试及节能改造记录(5分)
9.未建立人员培训记录(5分)
应建立应急预案1.未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10分)
应急预案及演练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4899-2016 硬脂酸钴 2016-01-15
- HG/T 4910-2016 车用纸质滤芯热熔胶 第1部分:空气滤清器热熔胶 2016-01-15
- HG/T 4907-2016 避孕套爆破仪校准指南 2016-01-15
- HG/T 4849-2016 粉末丁腈橡胶 2016-01-15
- HG/T 4883-2016 工业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2016-01-15
- HG/T 4875-2016 工业用2-氨基吡啶 2016-01-15
- HG/T 4898-2016 橡胶防老剂 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N-1,4-二甲基戊基-N’-苯基对苯二胺复配物(6PPD/7PPD) 2016-01-15
- HG/T 2702-2016 扩张式封隔器胶筒 2016-01-15
- HG/T 2446-2016 胶辊 第5部分:造纸胶辊 2016-01-15
- HG/T 4951-2016 光学功能薄膜 对比度测量方法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