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529-2022 山地茶园套种香榧种植技术规范

DB33/T 2529-2022 Mountain tea plantations intercropping with Chinese white oak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529-202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21
实施日期
2022-10-21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529—2022

山地茶园套种香榧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orreyagrandisinterplantinginmountain

teaorchard

2022-09-21发布2022-10-21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529—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松阳县香榧产业发展中心、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嵊州市农

业农村局、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丽水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喻卫武、肖庆来、李杰峰、吴家胜、高樟贵、胡渊渊、求鹏英、诸炜荣、黄宏

亮、曹雯、何祯、刘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T2529—2022

山地茶园套种香榧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确定了山地茶园套种香榧的茶园选择、香榧品种、苗木、栽植、抚育管理、花果管理、病虫

害综合防治、采收、茶园田间管理、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地茶叶、香榧生态复合栽培模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LY/T2507—2015森林食品基地认定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3/T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340香榧栽培技术规程

DB33/T2255香榧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

DB33/T2345生态茶园建设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DB33/T2255、DB33/T34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套种茶园选择

4.1产地环境

茶园套种香榧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LY/T2507—2015中3.2产地环境要求。

4.2立地条件

选择海拔100m~900m,中高海拔需阳坡、半阳坡,坡度≤25°的山地茶园;土层厚度≥60cm,以

砂壤土、壤土为宜。

5品种

宜选用通过省级及以上良种审(认)定的香榧良种,见附录A。

6苗木

1

DB33/T2529—2022

宜选用嫁接口以上直径≥1.5cm的嫁接大苗或地径≥2.5cm实生大苗,并符合DB33/T177的要求。

起苗时应保持苗木根系完整,运苗时注意苗木保湿,长途运输宜用厢式货柜车。

7栽植和改接

7.1时间

11月上中旬~12月中旬或2月~3月上旬栽植。

7.2造林密度

按照主体经营目标,以茶叶为主要收获,宜225株/hm2~330株/hm2;改造山地茶园(以香榧为主要

收获),宜400株/hm2~625株/hm2。

7.3雄株配植

按5%比例均匀配植雄株,花期早中晚合理搭配。

7.4挖穴施基肥

7.4.1水平带种植的茶园,香榧种植穴宜选择在水平带靠外侧;平地起垄栽培的茶园,种植在外侧的

垄背上。提前一个月挖好种植穴,开挖前连根挖除1m2的茶树,种植穴规格在60cm×60cm×60cm以

上。土壤pH≤5.0的茶园,宜每穴混施生石灰改良土壤pH至5.0以上。种植示意图见附录B。

7.4.2在每穴施入10kg~20kg腐熟有机肥,与表土混匀后回填呈馒头状,高于垄面20cm~30cm。

7.5苗木整理

定植前对苗木枝条和根系进行适度修剪。去除交叉重叠枝、底部下垂枝、内膛细密枝,修平断根、

剪去盘根。实生大苗造林,宜根据疏散分层形要求,在垂直面保留2层轮生枝后,疏删层间密生枝。

7.6定植和遮阴

按照DB33/T340规范要求执行。定植示意图见附录B。

7.7实生树改接

7.7.1待定植实生树地径粗度达4cm~5cm时再行改接。

7.7.2采用分层多头嫁接,以垂直及水平面枝砧均匀分布为准则,分2层选择6~7个大枝(枝径≥1.5

cm)作为枝砧,在枝砧离主干距离10cm~15cm处嫁接;同时在1.2m左右处截干,顶端接1个接穗作

为主干延长枝。

7.7.3春季(2月上中旬~3月中旬)嫁接,前期可选择切接、劈接,中后期可用插皮接。

7.7.4接后及时贴韧皮部去除砧木上的萌芽,不留桩;7月中下旬去嫁接膜,避免嫁接口缢缩。

8抚育管理

8.1防草保湿

种植后覆盖可降解地膜,防草保湿;夏季茶园修剪后,将剪下来的部分茶叶枝条铺在香榧植株树盘。

8.2除草

2

DB33/T2529—2022

宜采用人工除草,及时除净笀杆等竞争性杂草,盛夏不宜除荒草。

8.3水分管理

宜在水平带内侧筑排水沟,便于雨季排水;旱季做好抗旱。

8.4整形修剪

树形宜选择疏散分层型高冠树形或多主枝开心型树冠,枝下高稍高于茶蓬;通过扶枝、摘顶、修剪、

基部除萌条等措施培养丰产树形;秋冬季疏剪竞争大枝,修剪垂地枝、内膛枝、交叉枝、徒长枝、病虫

枝等,保持内膛通透。

8.5扩穴

定植后逐年结合施秋冬肥扩穴,应外深内略浅;碰到茶树,及时去除。

8.6施肥

8.6.1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少量多次。

8.6.2半环沟法施肥

种植后5年内,沿树冠滴水线外侧,挖宽30cm,深20cm的半环状沟,施有机肥扩穴改土。

8.6.3秋冬肥

秋冬季及时施腐熟有机肥10kg/株~15kg/株。pH值5.5以下的酸性土,每年加施钙镁磷肥0.5kg/

株~1.5kg/株,同时加强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

8.6.4追肥

以复合肥为主,每年2次~3次,施入时间在3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9月下旬。幼年树宜用含

氮量高的复合肥;结果树施肥时应选高钾复合肥,重点补充磷钾肥,氮磷钾按4:2:4比例施入;结果

量大的植株应在5月中旬追施1次复合肥。视植株生长结果情况逐年增加施肥量。施肥点应集中在树

冠滴水线内外30cm,不直接接触根系。

茶叶追施氮肥,应远离香榧树;避免使用氯含量高的肥料。

9花果管理

9.1嫁接雄花枝

香榧授粉应以自然授粉为主,人工授粉为辅助。长期经营,雄株配备不足,应隔株嫁接花期相近的

雄株枝条。

9.2人工辅助授粉

按照DB33/T340要求执行。宜采用无人机授粉。

9.3保花保果

9.3.1病理性落果预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