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8/T 358-2024 山楂生产技术规程

DB1308/T 358-2024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08/T 358-2024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24
实施日期
2024-06-01
发布单位/组织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有机园区内的山楂生产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宽城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起草人:
商贺利、宋燕飞、张海茹、刘小玲、李英、丁剑、关凤伟、刘齐川、姚明辉、吴昊飞、叶建明、王铁龙、李林俊、郭艳茹、张相君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DB1308

承德市地方标准

DB1308/T358—2024

山楂生产技术规程

2024-05-24发布2024-06-01实施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08/T35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承德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宽城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商贺利、宋燕飞、张海茹、刘小玲、李英、丁剑、关凤伟、刘齐川、姚明辉、

吴昊飞、叶建明、王铁龙、李林俊、郭艳茹、张相君。

I

DB1308/T358—2024

山楂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楂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疏花序、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

采收以及资料建档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有机园区内的山楂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年平均气温6℃~14℃,无霜期130d~180d,年降水量367mm~1023mm。平地或山地坡度15°~

25°,土层厚度≥60cm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产地环境要求符合GB/T19630中的规定。

5育苗

5.1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肥沃的沙壤土,pH值5.5~7.0,有排灌设施的地块。

5.2砧木苗的培育

5.2.1选种

选无病虫害的野山楂果实,在种子完全成熟时采收。

5.2.2种子处理

将果实碾压碎后,用清水洗净果肉,选出种子。

5.2.3沙藏

5.2.3.1两冬一夏沙藏法

1

DB1308/T358—2024

选地势高燥、背风阴凉的地方于土壤封冻前挖深、宽各60cm~80cm的沟,长度视种子的多少而

定。沟底铺5cm湿沙,中间每隔1m竖植物秸秆一束以利通气。将1份清洗过的种子与3~5份湿沙混匀,

湿沙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之后放入沟内,至距地面15cm时止,其上覆土高出地面30cm成屋脊形。

第二年6~7月份将种子上下翻动一次,继续沙藏至第三年春将种子从沙子中筛出即可播种。

5.2.3.2快速沙藏法

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用清水浸泡,晴天中午捞出薄摊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每天暴晒3h~4h,收起泡

于清水中,反复暴晒至60%种壳破裂为止,进行混沙处理(处理方法同5.2.3.1)。从翌年3月初开始经

常检查种子情况,待种子发芽取出播种。

5.2.4整地

秋施腐熟有机肥75000kg/hm2,耕翻20cm~30cm,耙平做畦,畦宽1.2m、长10m。做好畦后浇

一次透水,播前浅翻5cm,耧平。

5.2.5播种

5.2.5.1播种时期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5.2.5.2播种方法

畦内带状播种四行,宽窄行条播,宽行行距40cm,窄行行距20cm。开沟2cm~3cm,覆土2cm。

播后覆盖地膜或架小拱棚,增温保墒。播种量270kg/hm2。

5.2.6砧木苗的管理

5.2.6.1间苗、定苗

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间苗,长出6~8片真叶时定苗,株距20cm。

5.2.6.2砧木苗补栽

结合间苗,按原定株行距移栽,立即浇水。

5.2.6.3中耕除草

浇水和雨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松草净。

5.2.6.4浇水

幼苗长到5~6片真叶以前控水,砧木苗旺盛生长时增加浇水次数,雨季注意排水,生长后期控水。

5.2.6.5摘心

苗高30cm时摘心,抹去砧木苗基部10cm以下的分枝。

5.2.6.6病虫害防治

主要对白粉病、大灰象甲和大青叶蝉等进行防治。防治方法见第10章。

5.3嫁接

2

DB1308/T358—2024

5.3.1接穗采集

选择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优良品种的树体,在落叶后至萌芽前采集发育充实、

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为接穗。50根一捆做好标签,低温保湿储存;或将接穗剪成10cm~

15cm的段,用≥95℃的蜡液蜡封后低温保湿储存。

5.3.2嫁接时间

3月中旬至4月中旬。

5.3.3嫁接方法

采用切腹接、劈接、切接。

5.4接后管理

5.4.1检查是否成活

嫁接15d后检查,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5.4.2解绑

在新梢长至40cm左右进行松绑,接口完全愈合后解绑。

5.4.3除萌

选留健壮新稍,其余新稍及萌蘖全部剪除。

5.4.4中耕除草

及时铲除杂草,每次浇水后中耕松土。

5.4.5施肥浇水

接穗成活后浇水。5月下旬施固氮菌肥180kg/hm2,结合施肥浇水。

5.5苗木出圃

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出圃。起苗前灌水,尽量采用机械起

苗,保持根系完整、不劈裂、不失水。

5.6分级

出圃时随时按分级要求进行分级,苗木分级要求见表1。

表1苗木分级

苗高距接口10cm处粗度主根长度侧根长度侧根数整形带内饱满芽

项目其它

cmcmcmcm条个

一级苗≥100≥1≥20≥4≥8接口愈合良好,

20无病虫危害,茎

二级苗80~1000.7~115~20≥3≥6干无机械损伤

3

DB1308/T358—2024

5.7苗木检疫

在分级同时对苗木进行检疫。

5.8苗木包装

苗木要按规格每20株或30株为一个包装。并注明产地、品种、数量和等级。

5.9苗木运输

运输途中要用隔热保湿材料苫盖,及时补水保湿。

6建园

6.1园地选择

园地周围无桧柏、龙柏、铺地柏、沙地柏等树种。

6.2规划设计

6.2.1栽植品种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栽培目标的不同,选择适合本地区及市场的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1~3个作

为主栽品种,如:燕瓤红、燕瓤青、滦红等铁山楂系列及西丰红、辽红、秋金星、雾灵紫肉等,品种特

征特性见附录A。

6.2.2栽植方式

平地采用长方形栽植,南北行向;山地沿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