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0/T 1059-2020 稻虾共作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210/T 1059-2020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rice pests and diseases in rice-grass shrimp co-culture system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10/T 1059-2020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25
实施日期
2020-12-25
发布单位/组织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微生物扬州观测实验站
起草人:
刘琴、陆玉荣、徐健、祁建杭、李传明、韩光杰、徐彬、孙俊、王艳、蔡扬生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16B

3210

扬州市地方标准

DB3210/T1059—2020

稻虾共作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ricediseaseandpestgreencontrolofriceandshrimp

co-culture

2020-12-25发布2020-12-25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10/T1059DB3210/T—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本文件按照GB/T

起草。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省生态农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微生物扬州观测实验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微生物扬州观测实验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琴、陆玉荣、徐健、祁建杭、李传明、韩光杰、徐彬、孙俊、王艳、蔡扬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琴、陆玉荣、徐健、祁建杭、李传明、韩光杰、徐彬、孙俊、王艳、蔡扬生。

I

DB3210/T1059DB3210/T—2020

稻虾共作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虾共作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防控原则和防控措施。本文件规定了稻虾共作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防控原则和防控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稻虾共作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稻虾共作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763GB

GB4404.1粮食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第1部分:禾谷类粮食种子4404.1GB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8321(所有部分)GB/T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总则农药安全使用规范1276NY/T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农产品5010NY/T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无公害食品5051NY

NY/T5055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稻田养鱼技术规范无公害食品5055NY/T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5071NY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5117NY/T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农产品5361NY/T

SC/T1009稻田养鱼技术规范稻田养鱼技术规范1009SC/T

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第1部分:通则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1135.1SC/T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稻虾共作riceandshrimpco-cultureco-cultureshrimpandrice稻虾共作

一种以稻虾互利共生、养分循环利用为主要依据构建的稻虾种养生态模式。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

改造,将水稻种植与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实现“稻田养虾、虾养稻田”的良性循环。

3.23.2

沟坑ditchandpuddleforaquacultureaquacultureforpuddleandditch沟坑

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等水生动物活动、暂养、栖息等用途而在稻田中开挖的沟和坑。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等水生动物活动、暂养、栖息等用途而在稻田中开挖的沟和坑。

3.33.3

安全间隔期preharvestintervalintervalpreharvest安全间隔期

1

DB3210/T1059DB3210/T—2020

从最后一次施用农药至收获允许的间隔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日期。

44产地环境条件

4.14.1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坡度小、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雨季不涝的田块。土质为壤土或

粘壤土、保水性能好、底泥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灌排设施配套的稻田。产地环境应符5010合NY/T

和NY/T5361的规定。大田沟坑开挖、田和NY/T块平整应符1135.1的规定。合SC/T

4.24.2水源

水源应符1009的规定。合SC/T

4.34.3水质

水质应符5051的规定。合NY

55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态调控措施、生物措施,

协调运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障水稻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