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366-201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DB37/T 2366-201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bound Method to Detect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6月
-
202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济宁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华森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铸本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乐陵市
- 起草人:
- 崔士起、孔旭文、成勃、石磊、王金玉、谢慧东、张明海、于立强、刘维刚、林世乐、孔凡西、姜传胜、刘延廷、朱新伟、张田德、李潭、商怀帅、张广义、何斌、于素健、王琮、李勇、王明堂、邱伟明、管钧、濮存亭、张渤海
- 出版信息:
-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10
Q2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366-201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estingofconcretecompressivestrengthbyrebound
method
2013–06–13发布2013–07–10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366-2013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符号..................................................................1
4符号..............................................................................2
5回弹仪............................................................................4
5.1基本要求......................................................................4
5.2技术要求......................................................................4
5.3校准..........................................................................5
5.4率定..........................................................................5
5.5操作..........................................................................6
5.6保养..........................................................................6
6检测技术..........................................................................6
6.1一般规定......................................................................6
6.2回弹值测量与计算..............................................................8
6.3碳化深度值测量与计算..........................................................9
6.4钻芯修正......................................................................9
6.5注意事项......................................................................9
7测强曲线.........................................................................10
7.1适用条件.....................................................................10
7.2限制条件.....................................................................10
7.3专用测强曲线或试件试验进行修正...............................................10
7.4山东地区(青岛地区除外)测强曲线.............................................10
7.5青岛地区测强曲线.............................................................11
8检测数据分析处理.................................................................12
8.1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12
8.2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12
8.3变异系数限值.................................................................12
8.4混凝土强度推定...............................................................13
8.5异常构件处理.................................................................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M225型混凝土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非泵送混凝土M225型回弹仪不同浇筑面上回弹值的修正值............16
I
DB37/T2366-20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泵送混凝土M225型回弹仪不同浇筑面上回弹值的修正值..............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18
附录E(规范性附录)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20
附录F(规范性附录)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下限系数...........................22
附录G(规范性附录)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23
附录H(规范性附录)条款表述所用的助动词...........................................24
II
DB37/T236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济宁市建筑工程质量监
督站、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华森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铸本
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乐陵市回弹仪厂、浙江舟山博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智博联科技有限
公司、北京海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科瑞工程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士起、孔旭文、成勃、石磊、王金玉、谢慧东、张明海、于立强、刘维刚、
林世乐、孔凡西、姜传胜、刘延廷、朱新伟、张田德、李潭、商怀帅、张广义、何斌、于素健、王琮、
李勇、王明堂、邱伟明、管钧、濮存亭、张渤海。
III
DB37/T2366-2013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
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规程。
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规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
土强度的依据。
IV
DB37/T2366-201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术语、定义、回弹仪技术要求、检测技术、测强曲线和
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回弹法进行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GB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JG817回弹仪检定规程
DB37/T2368-201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弹法reboundmethod
通过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回弹值及有关参数来推定该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
3.2
普通混凝土ordinaryconcrete
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制的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混凝土。
3.3
塑性混凝土plastic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90)mm的混凝土。
3.4
泵送混凝土pumpconcrete
1
DB37/T2366-2013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3.5
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concrete
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3.6
检测批inspectionlot
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种类构件构
成的检测对象。
3.7
按批抽样检测batchsamplinginspection
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该检测批质量的检测方法。
3.8
随机抽样randomsampling
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单位,每个样本单位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等的抽样方式。
3.9
工程质量检测inspectionofstructuralquality
为评定结构工程质量与设计要求或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符合性所实施的检测。
3.10
结构性能检测inspectionofstructuralperformance
为评估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或抗灾害能力所实施的检测。
3.11
复检recheck
为验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对已受检的对象所实施的现场检测。
3.12
补充检测additionaltest
为补充已获得的数据所实施的现场检测。
3.13
重新检测renewaltest
不计入已有的检测数据和结果,以新的检测数据和结果为准的现场检测。
2
DB37/T2366-2013
3.14
推定区间intervalestimation
由样本数量、置信水平和分位值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置信区间。
3.15
测区强度换算值conversionstrengthoftestingzone
由构件回弹值等参数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相当于被测构件的测区在所处条
件及龄期下,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3.16
强度推定值estimatedstrength
相当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di:第i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dm:构件的平均碳化深度。
er:回归方程式的强度相对标准差。
fc,i:对应于第i个试块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按(D-1)式回归方程计算的强度换算值。
c
fcu,e: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c
fcu,i: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c
fcu,l: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下限值。
c
fcu,min: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
c
fcu,u: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上限值。
fm.i:由第i个试块抗压试验得出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
Gn、Gn:格拉布斯检验统计量。
G0.975、G0.995: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
3
DB37/T2366-2013
k0.05,l:0.05分位数推定区间下限值系数。
k0.05,u:0.05分位数推定区间上限值系数。
mc: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fcu
Raα: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
t
Ra: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时,回弹值的修正值。
b
Ra: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浇筑底面时,回弹值的修正值。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Rm,i:构件第i个测区平均回弹值。
b
Rm: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底面时,测区平均回弹值。
t
Rm: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顶面时,测区平均回弹值。
Rmα: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
sc: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fcu
δ: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
δ
r: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
5回弹仪
5.1基本要求
5.1.1回弹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在明显的位置上应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
出厂编号和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及CMC标志等。
5.1.2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5.1.3M225型回弹仪用于检测强度不小于10.0MPa,且小于60.0MPa的混凝土。
5.1.4H550型回弹仪用于检测强度不小于60.0MPa,且不大于80.0MPa的混凝土。
5.2技术要求
5.2.1M225型回弹仪技术要求
M225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表1要求:
4
DB37/T2366-2013
表1M225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
测试项目性能要求
回弹仪水平弹击时的标准能量/J2.207±0.1
刻度尺上“100”刻线与机壳刻度槽“100”刻线重合
指针长度/mm20.0±0.2
指针摩擦力/N0.65±0.15
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mm25.0±1.0
弹击拉簧刚度/N/m785.0±30.0
弹击拉簧工作长度/mm61.5±0.3
弹击拉簧拉伸长度/mm75.0±0.3
弹击锤起跳位置在刻度尺“0”处
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
80±2
回弹仪的率定值
指针滑块刻线对应的标尺数值与数字式回弹仪的显
示值一致性
示值之差≤1,且两者在钢砧率定值均满足要求。
5.2.2H550型回弹仪技术要求
H550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表2要求:
表2H550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
项目性能要求
回弹仪水平弹击时的标准能量/J5.5±0.3
刻度尺上“100”刻线与机壳刻度槽“100”刻线重合
指针长度/mm20.0±0.2
指针摩擦力/N0.65±0.15
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mm18.0±1.0
弹击拉簧刚度/N/m1100.0±50.0
弹击拉簧工作长度/mm86.0±0.5
弹击拉簧拉伸长度/mm100.0±0.5
弹击锤起跳位置在刻度尺“0”处
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
83±2
回弹仪的率定值
指针滑块刻线对应的标尺数值与数字式回弹仪的显
示值一致性
示值之差≤1,且两者在钢砧率定值均满足要求。
5
DB37/T2366-2013
5.3校准
5.3.1钢砧校准
钢砧率定面的洛氏硬度应为HRC60±2,其校准有效期限为两年。
5.3.2回弹仪校准
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校准机构按JJG817的规定进行校准:
a)新回弹仪启用前;
b)达到校准有效期限(有效期限为半年);
c)更换主要零件(弹击拉簧、弹簧座、弹击杆、缓冲压簧、中心导杆、导向法兰、弹击锤、指针
轴、指针片、指针块、挂钩及调零螺丝)后;
d)弹击拉簧不在拉簧原孔位、调零螺丝松动;
e)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f)示值不准确或不稳定。
5.4率定
5.4.1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试验:
a)使用回弹仪检测前后;
b)检测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
5.4.2当仪器率定值不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应按本规程第4.6条的要求,对回弹仪进行常规保养后再
进行率定。若再次率定仍不合格,则应送校准机构校准。
5.4.3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宜在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安装在混凝土
实体上。回弹仪率定过程中,弹击杆应旋转四次,每次旋转90°左右,取连续3次稳定回弹值的平均值。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应符合标准状态的技术要求。
5.5操作
检测过程中,仪器的纵轴线应始终与被测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其操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将回弹仪的弹击杆端部顶住混凝土检测面,轻压仪器,使按钮松开,弹击杆慢慢伸出,并使挂
钩挂上弹击锤;
b)用弹击杆端部顶住混凝土检测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回弹带
动指针向后移动至某一定位置时,指针块上的示值刻度线在刻度尺上指示出一定数值即为回弹
值;
c)使回弹仪弹击杆端部继续顶住混凝土检测面,进行读数,如条件不利于读数,可按下锁定按钮,
锁住机芯,将回弹仪移至他处读数;
d)逐渐对回弹仪减压,使弹击杆自机壳内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待下一次使用;
e)回弹仪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先把仪器外壳和伸出机壳的弹击杆及前端球面和刻度尺表面擦拭干
净,然后将弹击杆压入仪器内,待弹击后用按钮锁住机芯,水平放置于干燥阴凉处。
5.6保养
5.6.1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保养:
a)弹击超过2000次;
b)对检测值有怀疑;
c)率定值不合格。
6
DB37/T2366-2013
5.6.2回弹仪的保养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缓冲压簧、弹击锤(连同弹击拉簧和拉簧座)、
中心导杆(连同导向法兰)、刻度尺、指针轴和指针;
b)清洗机芯各零部件,特别是中心导杆、弹击锤、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清洗后在中心导杆上
薄薄地抹上一层钟表油,其他零件均不得抹油;
c)清理机壳内壁,检查指针摩擦力;
d)示值系统为数显或自动保存的回弹仪应按说明书维护示值系统;
e)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
f)保养后应按本规程第4.4条的要求进行率定,如果率定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校准。
6检测技术
6.1一般规定
6.1.1检测前宜收集的资料
资料应包括:
a)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
b)结构或构件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设计施工图纸;
c)水泥安定性检验报告,砂石品种、碎石最大粒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
确定混凝土种类、适用方法及测强曲线;
d)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混凝土浇筑方式、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e)结构或构件的试块混凝土强度试压资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f)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检测原因。
6.1.2检测方式选择
6.1.2.1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a)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柱、梁、墙、基础等构件检测,当检测批构件总数少于5个时,按
单个构件检测,其检测结论不得扩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范围。
b)按批抽样检测:适用于检测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6.1.2.2大型结构按施工顺序可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独立构件,根据检测
区域数量及检测需要,选择检测方式。
6.1.3回弹仪选择
6.1.3.1回弹仪的型号应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资料及设计强度等级确定。
6.1.3.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且现场预留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代表值低于60MPa时,应采
用M225型回弹仪。
6.1.3.3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且现场预留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代表值不低于60MPa时,
应采用H550型回弹仪。
6.1.3.4若现场没有预留混凝土试块,或者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代表值没有代表性,混凝土实际强度
在60MPa左右时,应用两种混凝土回弹仪对部分构件分别进行预估检测,根据预估检测结果选择回弹仪:
a)当两种混凝土回弹仪的检测结果都小于60.0MPa,应采用M225型回弹仪;
b)当两种混凝土回弹仪的检测结果都不小于60.0MPa,应采用H550型回弹仪;
c)当两种混凝土回弹仪的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采用其它有效方法进行检测。
7
DB37/T2366-2013
6.1.4按批抽样检测
按批抽样检测时,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5/T 2267-2021 田螺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2021-02-05
- DB45/T 2262-2021 白及种苗质量要求 2021-02-05
- DB45/T 2261-2021 香蕉醋饮料加工技术规程 2021-02-05
- DB45/T 2268-2021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 2021-02-05
- DB45/T 2258-2021 泵闷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2021-02-05
- DB45/T 2259-2021 浆朋比瑶医诊疗技术规范 2021-02-05
- DB45/T 2264-2021 葛种质资源表型描述规范 2021-02-05
- DB45/T 2266-2021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2021-02-05
- DB45/T 2265-2021 食用木薯富硒栽培技术规程 2021-02-05
- DB45/T 2260-2021 黑蚂蚁及其制品中蚁酸的测定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