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6月
-
202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崔士起
- 出版信息:
- 页数:5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80.30
CCSP24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366-2022
代替DB37/T2366-201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estingofconcretecompressivestrength
byreboundmethod
2022-11-24发布2023-02-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37/T2366—2022
山东省地方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estingofconcretecompressive
strengthbyreboundmethod
DB37/T2366-2022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3年2月1日
2023北京
DB37/T2366—2022
山东省地方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estingofconcretecompressivestrength
byreboundmethod
开本:850mm×1168mm1/32印张:字数:千字
2023年2月第1版2023年2月第1次印刷
印数:1~500册定价:元
统一书号: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DB37/T2366—2022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
程》等12项标准的通知
鲁建标字﹝2022﹞15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各有关单位: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技术规程》等12项山东省
工程建设标准(详见附件1),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现予以发布。《回弹法检
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等11项标准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
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原《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7/T2366-2013等11项标准
(见附件2)同时废止。
以上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附件: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发布名单
2.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废止名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1月24日
DB37/T2366—2022
目次
前言.............................................................................I
引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2
5回弹仪..............................................................................3
5.1基本要求....................................................................................................................................................................3
5.2技术要求......................................................................................................................................................................3
5.3校准.............................................................................................................................................................................5
5.4率定.............................................................................................................................................................................5
5.5操作.............................................................................................................................................................................5
5.6保养.............................................................................................................................................................................6
6检测技术............................................................................6
6.1一般规定....................................................................................................................................................................6
6.2回弹值测量与计算.................................................................................................................................................8
6.3碳化深度值测量与计算........................................................................................................................................9
6.4钻芯修正..................................................................................................................................................................10
7测强曲线...........................................................................10
7.1适用条件..................................................................................................................................................................10
7.2限制条件..................................................................................................................................................................10
7.3专用测强曲线或试件试验进行修正...............................................................................................................11
7.4山东地区(青岛地区除外)测强曲线..........................................................................................................11
7.5青岛地区测强曲线...............................................................................................................................................11
8检测数据分析处理...................................................................12
8.1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12
8.2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13
8.3变异系数限值.................................................................13
8.4混凝土强度推定...............................................................13
8.5异常构件处理........................................................................................................................................................14
附录A(规范性)M225型混凝土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15
附录B(规范性)非泵送混凝土M225型回弹仪不同浇筑面上回弹值的修正值..............17
附录C(规范性)泵送混凝土M225型回弹仪不同浇筑面上回弹值的修正值................19
DB37/T2366—2022
附录D(规范性)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21
附录E(规范性)山东省(青岛地区除外)非泵送混凝土测区强度换算表.................23
附录F(规范性)山东省(青岛地区除外)泵送混凝土测区强度换算表...................29
附录G(规范性)山东省(青岛地区除外)高强混凝土测区强度换算表...................34
附录H(规范性)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35
附录I(规范性)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下限系数.............................37
附录J(规范性)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38
参考文献........................................................................39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40
DB37/T236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6—201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6―2013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9)、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10)、
复检(见2013年版的3.11)、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3);
b)更改了表3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3,2013版的6.1.4表3);
c)更改了测区布置要求,减少了测区最小数量,增加了测区间距要求(见6.1.5,2013年版的6.1.5);
d)增加了装配结构预制构件测区布置要求(见6.1.5);
e)更改了每个测区回弹测点数(见6.2.1,2013年版的6.2.1);
f)更改了碳化深度值测量方法(见,2013年版的),方便实际操作;
g)更改了碳化深度值取值(见6.3.2,2013年版的6.3.2);
h)更改了采用M225型回弹仪检测非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及相关附录表[见公式(6),
2013年版的公式(6)];
i)更改了采用M225型回弹仪检测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见公式(7),2013年版的
公式(7)];
j)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表4,2013年版的8.3表4);
k)删除了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2013年版的8.5.2、8.5.3);
l)更改了泵送混凝土M225型回弹仪不同浇筑面上回弹值的修正值及相关附录表(见附录C,
2013年版的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DBJ14-BG4―99,2004年第一次修订,2013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
DB37/T2366—2022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根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20年度地方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鲁市监通告〔2020〕71号),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
广泛征求意见,起草了本文件。
II
DB37/T2366—20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术语、定义、回弹仪技术要求、检测技术、测强曲
线和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回弹法进行建筑结构中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
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GB/T9138回弹仪
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JG817回弹仪检定规程
DB37/T236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弹法reboundmethod
通过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回弹值及有关参数来推定该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
3.2
普通混凝土ordinaryconcrete
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制的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来源:JGJ/T55—2011,2.1.1]
3.3
泵送混凝土pump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来源:JGJ/T55-2011,2.1.9]
1
DB37/T2366—2022
3.4
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concrete
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来源:JGJ/T55—2011,2.1.8]
3.5
检测批inspectionlot
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种类构
件构成的检测对象。
3.6
按批抽样检测batchsamplinginspection
从检测批(3.5)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该检测批(3.5)质量的检测方法。
[来源:GB/T50344—2019,2.1.3]
3.7
随机抽样randomsampling
从检测批(3.5)中抽取样本单位,每个样本单位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等的抽样方式。
3.8
推定区间intervalestimation
由样本数量、置信水平和分位值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3.10)的置信区间。
3.9
测区强度换算值conversionstrengthoftestingzone
由构件回弹值等参数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注:相当于被测构件的测区在所处条件及龄期下,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3.10
强度推定值estimatedstrength
相当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i——第i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dm——构件的碳化深度平均值;
er——回归方程式的强度相对标准差;
fc,i——对应于第i个试块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按回归方程计算的强度换算值;
2
DB37/T2366—2022
c
fcu,e——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c
fcu,i——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c
fcu,l——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下限值;
c
fcu,min——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
c
fcu,u——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上限值;
fm.i——由第i个试块抗压试验得出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
Gn、Gn——格拉布斯检验统计量;
G0.975、G0.995——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
k0.05,l——0.05分位数推定区间下限值系数;
——分位数推定区间上限值系数;
k0.05,u0.05
mc——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fcu
Ra——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
t
Ra——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时,回弹值的修正值;
b
Ra——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浇筑底面时,回弹值的修正值;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Rm,i——构件第i个测区平均回弹值;
b
Rm——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底面时,测区平均回弹值;
t
Rm——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顶面时,测区平均回弹值;
Rm——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
sc
fcu——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δ——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
r——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
5回弹仪
5.1基本要求
5.1.1回弹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检定或校准证书,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使用,在明显的位置
上应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和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及CMC标志
等。
5.1.2回弹仪使用时的工作环境温度应为-4℃~+40℃。
5.1.3M225型回弹仪用于检测强度不小于10.0MPa且小于60.0MPa的混凝土。
5.1.4H550型回弹仪用于检测强度不小于60.0MPa且不大于80.0MPa的混凝土。
5.2技术要求
5.2.1外观要求
仪器外壳不允许有碰撞和摔落的明显损伤。
3
DB37/T2366—2022
各运动部件活动自如、可靠,不应有松动、卡滞和影响操作的现象,指针滑块示值刻线和
刻度尺上的刻线应清晰、均匀。
弹击杆外露端部球面应光滑,无裂纹、缺损和锈蚀等。
5.2.2M225型回弹仪技术要求
M225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M225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
测试项目性能要求
回弹仪水平弹击时的标准能量/J2.207±0.1
刻度尺上“100”刻线与机壳刻度槽“100”刻线重合
指针长度/mm20.0±0.2
指针摩擦力/N0.65±0.15
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mm25.0±1.0
弹击拉簧刚度/(N/m)785±30
弹击拉簧工作长度/mm61.5±0.3
弹击拉簧拉伸长度/mm75.0±0.3
弹击锤起跳位置在刻度尺“0”处
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80±2
指针滑块刻线对应的标尺数值与数字式回弹仪的显示值之
示值一致性
差≤1,且两者的钢砧率定值均满足要求
5.2.3H550型回弹仪技术要求
H550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H550型回弹仪标准状态的主要技术性能
测试项目性能要求
回弹仪水平弹击时的标准能量/J5.5±0.3
刻度尺上“100”刻线与机壳刻度槽“100”刻线重合
指针长度/mm20.0±0.2
指针摩擦力/N0.65±0.15
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mm18.0±1.0
弹击拉簧刚度/N/m1100±50
弹击拉簧工作长度/mm86.0±0.5
弹击拉簧拉伸长度/mm100.0±0.5
弹击锤起跳位置在刻度尺“0”处
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83±2
4
DB37/T2366—2022
测试项目性能要求
指针滑块刻线对应的标尺数值与数字式回弹仪的显示值之
示值一致性
差≤1,且两者的钢砧率定值均满足要求
5.3校准
5.3.1钢砧校准
回弹仪率定所采用钢砧应符合GB/T9138的有关规定,钢砧率定面的洛氏硬度应为HRC60±2,其
校准有效期限为两年。
5.3.2回弹仪校准
当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校准机构按JJG817的规定进行校准:
a)新回弹仪启用前;
b)达到校准有效期限(有效期限为半年);
c)更换主要零件(弹击拉簧、弹簧座、弹击杆、缓冲压簧、中心导杆、导向法兰、弹击锤、指
针轴、指针片、指针块、挂钩及调零螺钉)后;
d)弹击拉簧不在拉簧原孔位、调零螺钉松动;
e)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f)示值不准确或不稳定。
5.4率定
5.4.1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试验:
a)使用回弹仪检测前后;
b)检测过程中对回弹值有怀疑时。
5.4.2当仪器率定值不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应按5.6的要求,对回弹仪进行常规保养后再进行率定。
若再次率定仍不合格,则应送校准机构校准。
5.4.3回弹仪的率定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率定试验应在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
b)钢砧表面应干燥、清洁,并应稳固地安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c)率定试验应分四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率定完成后,将弹击杆旋转90°左右,再进行另一个
方向率定;
d)回弹仪在每个方向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回弹值的平均值为此方向率定值。
5.4.4标准钢砧重量大,携带不便,现场检测过程中,为了检查仪器标准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
确可靠性,可以考虑用轻型钢砧或微型钢砧进行数值校对。
5.5操作
检测过程中,仪器的纵轴线应始终与被测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其操作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5
DB37/T2366—2022
a)将回弹仪的弹击杆端部顶住混凝土检测面,轻压仪器,使按钮松开,弹击杆慢慢伸出,并
使挂钩挂上弹击锤;
b)用弹击杆端部顶住混凝土检测面缓慢均匀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回
弹带动指针向后移动至某一定位置时,指针块上的示值刻度线在刻度尺上指示出一定数值
即为回弹值;
c)使回弹仪弹击杆端部继续顶住混凝土检测面,进行读数,如条件不利于读数,可按下锁定
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移至他处读数;
d)逐渐对回弹仪减压,使弹击杆自机壳内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待下一次使用;
e)回弹仪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先把仪器外壳和伸出机壳的弹击杆及前端球面和刻度尺表面擦
拭干净,然后将弹击杆压入仪器内,待弹击后用按钮锁住机芯,水平放置于干燥阴凉处。
5.6保养
5.6.1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保养:
a)对检测值有怀疑;
b)率定值或校对值不合格。
5.6.2回弹仪的保养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机壳上的刻度尺向上,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缓冲压簧、弹击锤(连
同弹击拉簧和拉簧座)、中心导杆(连同导向法兰)、刻度尺、指针轴和指针;
b)清理机壳内壁,清洗机芯各零部件,特别是中心导杆、弹击锤、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
清洗后在中心导杆上薄薄地抹上一层钟表油,其他零件均不应抹油;
c)不应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钉;
d)保养后应按5.4的要求进行率定或数值校对,如果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校准。
6检测技术
6.1一般规定
6.1.1检测前宜收集的资料
收集的资料宜包括:
a)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混凝土搅拌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
b)结构或构件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设计施工图纸;
c)水泥安定性检验报告,砂石品种、碎石最大粒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混凝土拌合物坍落
度等,确定混凝土种类、适用方法及测强曲线;
d)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混凝土浇筑方式、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6
DB37/T2366—2022
e)结构或构件的预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检测资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f)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检测原因。
6.1.2检测方式选择
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a)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柱、梁、墙、基础等构件检测,当检测批构件总数少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AQ 1012-2005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检测规范 2005-03-07
- SH/T 1775-2012 塑料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组成的定量分析 碳-13核磁共振波谱法 2012-11-07
- SH/T 1774-2012 塑料 聚丙烯等规指数的测定 低分辨率脉冲核磁共振法 2012-11-07
- AQ 1015-2005 煤矿在用缠绕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2005-03-07
- SH/T 1050-2014 合成生橡胶凝胶含量的测定 2014-05-06
- AQ 1013-2005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系统安全检验检测规范 2005-03-07
- WS/T 666-2019 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019-07-22
- SH/T 1157.1-2012 生橡胶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燃烧(Dumas)法 2012-11-07
- AQ 1014-2005 煤矿在用摩擦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验检测规范 2005-03-07
-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规范 200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