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068-2018 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导则

DB21/T 3068-2018 River Ecological Governance and Protection Design Guideline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068-2018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0-30
实施日期
2018-11-30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40

P56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068—2018

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导则

Guidelinesforriverecologicalimprovementprotectiondesign

2018-10-30发布2018-11-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068—2018

目次

前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1

4现状调查与评价....................................................................2

4.1一般规定......................................................................2

4.2水文气象......................................................................2

4.3地质地貌......................................................................2

4.4生态环境......................................................................2

4.5水环境........................................................................2

4.6社会经济......................................................................2

4.7相关规划资料..................................................................3

4.8现状综合评价..................................................................3

5治理保护任务与总体布局............................................................3

5.1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原则..............................................3

5.2治理保护任务..................................................................3

5.3治理保护范围..................................................................3

5.4治理保护目标和规模............................................................3

5.5总体布局......................................................................3

6措施布置与设计....................................................................4

6.1河源区生态保护与修复..........................................................4

6.2沿河植物带工程................................................................4

6.3沿河植物带保护工程............................................................4

6.4生态湿地工程..................................................................4

6.5入河排污口整治................................................................5

6.6生态疏浚工程..................................................................5

6.7河湖连通与生态补水............................................................5

6.8封育保护......................................................................5

6.9生境保护......................................................................5

6.10监督管理与监测...............................................................5

7施工及管护........................................................................6

7.1施工条件......................................................................6

7.2施工导流......................................................................6

7.3施工及管护....................................................................6

7.4施工总布置....................................................................6

I

DB21/T3068—2018

7.5施工总进度及技术供应...........................................................6

8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7

9环境保护...........................................................................7

10水土保持..........................................................................7

11工程管理..........................................................................7

12投资及实施效果评价................................................................7

附录A辽宁省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模式分类参考表.......................................9

附录B辽宁省河流生态治理参考植物种类...............................................10

条文说明.............................................................................12

II

DB21/T3068—2018

前言

江河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是洪水的通道、水资源的载体、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生态治理保护是实现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传统治河向现代治河转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河畅、

水清、岸绿、景美,建立水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对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

湖健康生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在河流生态治

理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由于河流生态治

理保护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尚属初步发展阶段,没有系统的规程、导则可循,工作的深度和尺度不统一,

制约了河流生态治理保护工作的科学开展。为提高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编制《河

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导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导则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2014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1.1-2009编写。

本导则共分12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术语、现状调查与评价、治理保护任务与总体布局、

措施布置与设计、施工及管护、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投资及实施效

果评价等内容。

本导则提出单位:辽宁省水利厅。

本导则归口单位:辽宁省水利厅。

本导则起草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纪志军、郭志全、颜凡尘、刘素君、王武、王立强、孙成强、陈艳丽、王永

海、刘冠军、鲍立新、姜亦峰。

III

DB21/T3068—2018

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的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以指导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报告

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境内流域面积1000km2以上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报告编制,其他河流可参照

执行。

河流生态治理保护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以下标准:

《防洪标准》(GB50201)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

《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

《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SL383)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

《防洪规划编制规程》(SL669)

《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导则》(SL709)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Z712)

3术语

3.1生态河道(ecologicalriver)

指自然或经人工改造的,能满足河道功能,且能长期维持河道生物多样性,保障水文功能与生态服

务功能的发挥,又具有一定生态景观的河道。

3.2沿河植物带(riparianplants)

指沿河流两岸一定范围内营造的护岸林带、护堤林带、亲水植物带及其它生态工程。

3.3沿河植物带保护工程(riparianplantsprotection)

指为保护沿河植物带安全,沿植物带修建的护岸、护脚等工程。

1

DB21/T3068—2018

3.4平滩流量(bankfulldischarge)

水位与滩唇高程基本相平时对应的流量,也称平槽流量。

4现状调查与评价

4.1一般规定

4.1.1收集流域或区域内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相

关规划成果资料及历史监测资料。

4.1.2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价,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勘察和现场监测。

4.1.3宜采用近3年调查资料。

4.2水文气象

4.2.1应包括流域概况、水文情势、暴雨洪水及干旱灾害等。

4.2.2流域概况应包括流域位置、流域面积、水文及气象站网分布、水系概况、气象特征、水文泥沙

等。

4.2.3水文情势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长系列及典型年水文资料,包括月均流量,年流量极值、持续时间

和发生时间,月均流量变化过程及河道平滩流量等。潮汐河口段还应收集潮位、潮流流速、流向等资料。

4.2.4暴雨洪水及干旱灾害应包括历史暴雨的强度和过程,历史洪水位和洪水涨落变化及其影响,旱

情及其影响范围和时间等。

4.3地质地貌

4.3.1收集流域或区域内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资料。

4.3.2河流地貌应包括河流基本情况、河流演变情况及涉水工程建设情况等。

4.4生态环境

4.4.1调查收集流域或区域内土壤情况、陆生生物、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等资料。

4.4.2调查流域或区域内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4.4.3调查流域或区域内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情况。

4.5水环境

4.5.1调查收集河流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管理目标。

4.5.2调查收集河流现状水质资料并进行水质评价。

4.5.3调查收集入河排污口、污染源、污染沉积物等资料。

4.6社会经济

调查流域或区域内的人口、城镇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产业结构、民族与宗教、景观与

文物、航运与旅游等。

2

DB21/T3068—2018

4.7相关规划资料

流域、区域综合规划资料包括河流所在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河道综合整治规划、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等。

4.8现状综合评价

对收集及调查的基础资料和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分析河道生态治理保护尚存在的主要

问题。

5治理保护任务与总体布局

5.1河流生态治理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河流功能永续利用。

2)统筹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要求,突出河流生态治理保护目标。

3)推荐采用成熟可靠的治理技术,治理成果与河道周边环境相协调。

4)城市段兼顾景观和水环境治理,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5.2治理保护任务

应在河流水文水资源、河岸带状况、河流连通状况、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

现状调查基础上,针对现状存在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综合分析确定。

5.3治理保护范围

5.3.1河道管理范围已经确定的河段,治理保护范围可参照河道管理范围;未确定河道管理范围的河

段,治理保护范围可参照行洪区范围、河道沿岸实际情况并结合河道演变分析确定。

5.3.2对于城镇段河道,治理保护范围应结合城镇总体规划确定。

5.4治理保护目标和规模

5.4.1依据确定的治理保护任务,提出设计水平年河源区、沿河植物带工程、沿河植物带保护工程、

生态湿地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生态疏浚工程、河湖连通与生态补水、封育保护、生境保护、监督管

理与监测等方面的治理保护目标。

5.4.2按照河流治理保护范围和治理目标,确定不同类型治理保护工程的规模。

5.5总体布局

5.5.1依据河流生态治理保护目标及开发利用方向,统筹考虑河流现状、水文及水资源条件等自然因

素和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综合确定治理保护总体布局。

5.5.2总体布局应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