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6/T 38-2021 检验检测安全防护规范

DB4106/T 38-2021 Test and inspection safety protection specification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06/T 38-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7-01
实施日期
2021-08-01
发布单位/组织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020

CCSA20

4106

鹤壁市地方标准

DB4106/T38—2021

检验检测安全防护规范

2021-07-01发布2021-08-01实施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6/T3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鹤壁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国家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鹤壁市质量

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鹤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鹤壁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浚县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保平、赵建峰、张亦工、苏晓华、田阳、刘洋、孙敬华。

I

DB4106/T38—2021

检验检测安全防护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室和现场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和防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的检验检测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实验室安全管理

人员要求

4.1.1检测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4.1.2检测人员经理论知识培训后,在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全面熟悉、掌握实验

室安全注意事项及实验室实际操作,熟练使用实验室各类装置,熟悉检测过程、工作环境及具体规则要

求,理论与实践知识测试合格后取得资格证。

4.1.3检测人员应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学习,认识实验室的各种危险标志,能迅速应对实验室各

类突发情况。

管理制度

4.2.1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对可能影响

检验工作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

4.2.2实验室和楼道内应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设施。应配备适合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养,大型

精密仪器室应安装烟火自动报警装置。

4.2.3走廊、楼梯、出口等部位和消防器材前应保持畅通,不应堆放物品、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消

防器材。

4.2.4易燃、易爆药品由专人专柜存放保管,并应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由2人保管,

双锁控制,存放于保险箱内。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4.2.5普通化学试剂库,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领用时应符合审批手续,并详细登

记领用日期、用量、剩余量,并有领用人签字备案。

4.2.6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或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时,操作人员不应离开岗位。

4.2.7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

卡片。

4.2.8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和泄密。

1

DB4106/T38—2021

4.2.9每天下班时,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确保无隐患后,方可锁门离开。值班人员

应做好节假日安全保卫工作。

4.2.10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废气、有毒有害的包装容器和微生物、污染物均应按属性分别

妥善处理,以保证环境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4.2.11任何人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妥善处理。

4.2.12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每月召开一次实验室安

全工作全员会议,总结发生的差错或事故,分析原因,排查实验室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安全管理流程

4.3.1基本要求

4.3.1.1工作区内不应吸烟,杜绝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4.3.1.2实验工作区内不应有食物、饮料及可能摄入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冷冻柜不

应存放食物。

4.3.1.3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

员在实验区内应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

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必要时佩戴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

以保持清洁,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于能防渗的容器内。

4.3.1.4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

4.3.1.5工作人员佩戴工作帽,头发不外露。在实验室操作时,不应佩戴首饰,防止污染。

4.3.1.6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以及在进食或吸烟前均应洗手。接触血液、

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4.3.1.7在操作粉尘,有毒气体、烟雾、蒸气时,工作人员应配戴呼吸面具,以防吸入有害气体和污染

的空气。

4.3.1.8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应使用安全镜及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使用、处理能

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应佩带护目镜、面罩。被血液或其它体

液溅到,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4.3.1.9移液操作不应用口吸,应使用移液器和吸耳球。

4.3.1.10应尽量减少使用可生成锐利物的用品,锐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置于有明

显标记、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容器内。

4.3.1.11每天清理垃圾,医用垃圾按规定收集送至专用场所焚化。

4.3.2工作环境和设备

4.3.2.1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清洁”区和“非清洁”区。被指定为“清洁”的区域,应保持清洁,

工作人员在清洁区触摸电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它物品前取下操作手套,防止污染。

4.3.2.2冰箱、冷冻柜、水浴和离心机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进行清洗、消毒时应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防护服。

4.3.2.3不应在电灯、灯座或仪器上进行装饰,防止引起火灾。

4.3.2.4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以下安全规则:

a)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

b)接触过传染性物质的玻璃器具,清洗之前,应先消毒;

c)破裂的玻璃器具和玻璃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的、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d)高热操作玻璃器具时应戴隔热手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