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546-2015 红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DB35/T 1546-2015 DB35/T 1546-2015 Green Tea Brewing and Tasting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新坦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德)、福建农林大学、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陈巧、王兴进、陈万灵、张建文、林丽容、孙威江、张锦华、林影、林志坤、林娇娇、张兆德、徐秀宁、林馥茗、杨艳云、李明晖、江元勋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546—2015
红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2015-12-28发布2016-03-28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546—2015
前言
由于福建茶叶种类繁多,茶叶品质也各有差异,冲泡方法不同,泡出的茶汤效果大相径庭。为了让
更多的红茶爱好者和消费者领略红茶特有的风味和丰富多彩的品质特征,掌握正确的冲泡和品鉴方法,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新坦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德)、福建农
林大学、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福鼎市天健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
司、宁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巧、王兴进、陈万灵、张建文、林丽容、孙威江、张锦华、林影、林志坤、
林娇娇、张兆德、徐秀宁、林馥茗、杨艳云、李明晖、江元勋。
I
DB35/T1546—2015
红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茶冲泡与品鉴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冲泡的流程与要求及品鉴。
本标准适用于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的冲泡与品鉴,不适用于调饮茶类的冲泡与品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
GB13121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T13738.2-2008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13738.3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
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
GB17762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GB/T24710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
DB35/T1228地理标志产品武夷红茶
3术语和定义
GB/T13738.2-2008、GB/T13738.3、GB/T14487、GB/T24710、DB35/T12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汤色
冲泡后沥出茶汤所呈现的色泽,如红艳、红亮、红明、橙红、橙黄等。
3.2
香气
通过干茶、杯盖(壶盖)、茶汤、杯底和叶底等所呈现的鲜甜、高锐、浓醇的气息,如甜香、桂圆
香、松烟香、花果香和蜜香等。
1
DB35/T1546—2015
3.3
滋味
茶汤在口腔味蕾上所呈现的不同感觉,如鲜醇、浓淡和鲜爽度等。
3.4
茶海
用于盛装及匀分茶汤的器具。又称公道杯、茶盅。
3.5
温壶
用初沸的水汤洗茶具,提高茶壶、茶海、茶杯温度。
3.6
工艺特征
采用红茶独特的传统工艺制作形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1018-2003 小麦品种 武春3号 2003-03-26
- DB14/T 100-2003 管氏肿腿蜂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2003-04-01
- DB33/ 386-2002 内河航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002-12-02
- DB14/T 101-2003 鸡腰(肾形)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2003-04-01
- DB62/T 1025-2003 棉花品种 酒棉2号 2003-03-26
- DB62/T 1020-2003 玉米杂交种 临单210 2003-03-26
- DB14/T 98-2003 油松毛虫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2003-04-01
- DB12/T 147-2003 小麦节水栽培技术规范 2003-03-17
- DB62/T 1029-2003 西瓜杂交种 玉娇 2003-03-26
- DB14/T 97-2003 白杨透翅蛾综合管理技术规程 200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