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978.3-2008 降水量观测仪器 第3部分:虹吸式雨量计

GB/T 21978.3-2008 Instrument for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Part 3:Siphon rainfall recorder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978.3-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6-17
实施日期
2008-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TC 199/SC 1)
适用范围
GB/T 21978的本部分规定了虹吸式雨量计(以下简称雨量计)的产品结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连续记录降雨量、降雨时间与降雨强度的虹吸式雨量计。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起草人:
周小庆、冯讷敏、陆旭、陆伟佳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N93

囝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1978.3—2008

GB/T

降水量观测仪器

第3部分:虹吸式雨量计

Instrumentforobservation--

precipitation

Partrainfallrecorder

3:Siphon

2008-06-17发布

宰瞀徽鬻瓣警辫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11

21978.3—2008

GB/T

刖昌

GB/T

21978((降水量观测仪器》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雨量器;

——第2部分:翻斗式雨量计;

——第3部分:虹吸式雨量计;

——第4部分:浮子式雨量计;

——第5部分:遥测雨量计;

——第6部分:融雪型雨雪量计;

——第7部分:光电式雨雪量计。

本部分为GB/T21978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TC199/SC1)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水利水文自动

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小庆、冯讷敏、陆旭、陆伟佳。

21978.3—2008

GB/T

降水量观测仪器

第3部分:虹吸式雨量计

1范围

GB/T

21978的本部分规定了虹吸式雨量计(以下简称雨量计)的产品结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连续记录降雨量、降雨时间与降雨强度的虹吸式雨量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97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9359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

GB/T

13264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18185

2000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

GB/T18522.2水文仪器通则第2部分:参比工作条件

GB/T

18522.6水文仪器通则第6部分: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书

GB/T19677水文仪器术语及符号(GB/T19677--2005,ISO772:1988,NEQ)

3术语和定义

GB/T1967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1978的本部分。

3.1

ofwetness

湿润损失loss

进入承雨口的降雨被截留未得到计量的部分。湿润损失一般发生在降雨开始时。

4产品结构组成

雨量计由承雨口、浮子室、自记钟、虹吸管等组成,见图1。

21978.3—2008

GB/T

1——小漏斗;

2——笔挡;

3——浮子;

4——巡视窗;

5——浮子室;

6——储水瓶;

7——虹吸管;

8——自记笔;

9——自记钟;

10——外壳;

11——承雨口。

图1虹吸式雨量计

5技术要求

5.1工作环境条件

5.1.1温度:0℃~+50℃。

5.1.2相对湿度:不大于95%(+40℃,无凝露)。

5.2外观

雨量计各零部件所敷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光洁,不应有砂眼、毛刺、碰伤、脱层、锈蚀、渗漏等缺陷。

其结构上应具有防堵、防虫等措施。

5.3承雨口

承雨口内径尺寸为≠200+Fmm。特殊情况下,采用其他规格的承雨口内径,其承雨面积应与标准

承雨面积有相同的相对误差。

承雨口材料应坚实,宜采用铜、铝、钢质合金等,其口缘应呈内直外斜的刃口状,刃口角度为40。~

45。,进入承雨口的降雨不应溅出承雨口外。

5.4降雨强度

连续降雨强度记录范围为0.01mm/min~4mm/min。当仪器在不超过4mm/min的降雨强度下

连续工作时,小漏斗不应有水溅出,各导水管应无阻流现象。

5.5分辨力

雨量计记录的分辨力为0.1mm。

2

21978.3—2008

GB/T

5。6记录范围

mm~10.0

记录纸分度范围为0mm。降雨量每达到10mm时,虹吸一次,自记笔返回零点,循环

记录。

5.7记录误差

rllr/l~10

当自记笔零点的示值为0mm降雨量时,0mm降雨量测量范围内的示值记录误差不应超

过士0.05mm。

5.8稳定性

1Tim和10mm。

零点和虹吸点的示值稳定性(即与自记纸上0mm点相比较),不应超过t0.1

5.9虹吸及虹吸排水时间

虹吸时,水流应连续,不应有中断、间歇、水汽混杂和滴流等现象;虹吸结束后管内不应有影响下次

虹吸的残留液柱。

s。

在静态条件下,虹吸过程中无降雨或注水时,虹吸一次排水时间不应超过14

5.10湿润损失

雨量计的湿润损失不应大于0.5mm降雨量。

5.”灵敏阈

雨量计的灵敏阈不应大于0.1mill降雨量。

5.12计时误差

rain。

5.12.1机械式自记钟日走时误差不应大于±5

min。

5.12.2石英晶体自记钟日走时误差不应大于士1

5.13平行度

承雨口与安装自记钟、浮子室的底盘面应当平行。浮子杆上升或下降应灵活,无阻滞现象。

5.14防水密封性

空心浮子应不渗漏;实心浮子应采用不吸水材料制成。其他所有与水接触的零部件表面应光滑,其

相互配合或焊缝应当严密、牢固,不应有渗漏水现象。

5.15自记笔及划线

5.15.1浮子带动笔杆上升或下降时,笔尖在自记纸上的移动应灵活、平稳,不刮纸、不断线,划线宽度

ram/rain

不应超过0.3mml笔杆应乎直、光浩,具有弹性,且能使笔尖对自记纸有适当的压力。在o.01

的降水强度下,笔尖不应有阻滞、跳跃现象;当仪器在不超过4ram/rain的降雨强度下连续工作时,记录

图形应完整、清晰、无重叠、模糊等现象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