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3月
-
202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201—2023
代替DB63/T1201-2013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范
2023-08-28发布2023-1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120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63/T1201-2013《小蠹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与DB63/T1201-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见1,2013年版的1);
b)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c)增加了小蠹虫(见3.1)
d)删除了凝脂(见2013版的2.1);
e)增加了引诱剂(见3.4)
f)增加了驱避剂(见3.5);
g)删除了种群(见2013版的2.5);
h)删除了子坑道(见2013年版的2.9);
i)删除了植物检疫(见2013版的2.10)
j)删除了期距(见2013年版的2.12)
k)增加了诱捕器(见3.8)
l)更改了虫情监测调查(见4,2013年版的3.1);
m)删除了调查时间的确定(见2013版的3.5);
n)删除了饵木调查法(见2013年版的3.6.3);
o)删除防控对策(见2013版的5);
p)更改了防控措施(见6,2013年版的6);
q)更改了效果评价(见7,2013年版的7);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南州麦秀林场、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黄南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
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富忠、邓梅、薛永贵、马志婷、于春梅、马建元、万玛南杰、仁增多杰、马
玉婷、赵汉章、扎巴江才、赵旭阳、王晓婷、王生发、史兴国、孔祥波、孙万桂、多杰仁青、何丹、陈
雪琳、李静雯、卡毛花、钱玉林、胡岳、马民忠。
本文件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
——DB63/T1201-2013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1201—2023
小蠹虫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蠹虫防控的术语和定义、虫情监测调查、预测预报、防控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等技
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小蠹虫的监测和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2011-2012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蠹虫
鞘翅目小蠹科昆虫的统称,包括小蠹属、大小蠹属、齿小蠹属、切梢小蠹属、四眼小蠹属、木小蠹
属、拟齿小蠹属等。
3.2
侵入孔
小蠹虫入侵树木时,穿凿在树皮上的孔道。
3.3
羽化孔
新成虫羽化后由蛹室穿出的孔。
3.4
引诱剂
由植物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对特定昆虫有引诱作用的活性物质。
3.5
1
DB63/T1201—2023
驱避剂
又称昆虫驱避剂,是由植物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驱避昆虫作用的活性物质。
3.6
发生程度
林业有害生物在自然状态下实际或预测发生的数量多少。
3.7
危害程度
林业有害生物对其寄主树木所造成的实际或预测危害大小。
3.8
诱捕器
用来引诱和捕获小蠹虫的器具。
4虫情监测调查
4.1人工调查与无人机调查
根据寄主树种分布情况设置踏查线路,沿线路实地调查是否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将踏查数据填入
表A.1。或以山头地块为单位,采用无人机拍照成像,观察油松或云杉针叶是否存在变黄、变红或树木
死亡现象,将调查结果记入表A.2。
4.2标准地调查
在踏查中发现有害生物时,应设标准地进行详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标准地,随机选取不少
于30株树,进行每木调查,检查树干上是否有侵入孔、新鲜凝脂、排出木屑、羽化孔等主要危害特征,
统计健康木、虫害木、枯死木,确定危害程度。填写表A.3、A.4。
4.3危害程度判定标准
小蠹虫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见表1。
表1小蠹虫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项目低虫低感轻中重备注
有虫株率(x)/%x≤2%2%<x≤10%10%<x≤20%x>20%大小蠹属
枝梢被害率(y)/%y<5%5%≤y≤10%10%<y≤20%y>20%切梢小蠹属
当年虫害木或枯死木数量(z)/株Z≤1株1株<Z≤3株3株<Z<9株Z≥9株以小班为调查单元,株/小班。
成灾指标按照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中的表2小蠹类成灾指标执行,即受害株率60%以上,死亡率6%以上。
4.4系统调查
4.4.1越冬代成虫调查
2
DB63/T1201—2023
小蠹虫越冬代成虫扬飞前至新一代成虫羽化初期,在小蠹虫发生区及毗邻地区的油松林或云杉林边
缘或林中空地、山脊向阳处设置不少于3套小蠹虫诱捕器。诱捕器设置方法参见附录E.1,5d~7d调查一
次,并对诱到的小蠹虫分类统计、除害处理。填写表A.5。
4.4.2卵、幼虫、蛹、新成虫调查
在5月~9月,剥皮调查、统计小蠹虫虫态、数量、种类。主要小蠹虫识别特征见附录B。每隔3d~
5d监测一次。将调查结果记入表A.6。
5预测预报
5.1发生期预测
5.1.1期距预测法
根据小蠹虫在林间发育进度调查和虫龄相应发生的平均期距值,预测各虫态或虫龄发生期。按照公
式(1)计算。
ABC.......................................(1)
式中:
A——下一虫态发生期;
B——当前虫态发生期;
C——期距
5.1.2物候预测法
根据小蠹虫发育进度与周围其它植物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物候关系预测发生期。参见附录D。
5.2发生量预测
预测下一代发生量,按照公式(2)计算。
DD0EFGHD1D2.............................(2)
式中:
D——下一代虫口数量;
D0——当代虫口数量;
E——成虫雌性比;
F——每雌产卵量;
G——孵化率;
H——老熟幼虫存活率;
D1——化蛹率;
D2——羽化出孔率。
6防控技术措施
6.1营林措施
6.1.1防治时间
6月中下旬~9月上旬。
3
DB63/T1201—2023
6.1.2防治方法
营林措施按照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a)风倒木处理:发生危害林分内发现的风倒木、风折木就地剥皮处理,对剥离的树皮和树干以及
剥皮现场除害处理。
b)虫害木处理:发现虫害木局部剥皮处理,伤口用稀泥涂抹。现场喷洒生物杀虫剂。
c)剩余物清理:将林分内受小蠹虫入侵的梢头、枝条、枝桠等剩余物清运出受害林分外除害处理。
6.2引诱法和驱避引诱法防控
6.2.1引诱法
按照附录E.1,挂有引诱剂的诱捕器在小蠹虫越冬代成虫活动或新一代成虫羽化的1周前设置完毕。
不同小蠹虫因生活史差异选择最佳时间设置。具体生活史参见附录C。设置后5d~7d调查一次。
6.2.2驱避引诱法
按照附录E.2,驱避剂和挂有引诱剂的诱捕器在小蠹虫越冬代成虫活动或新一代成虫羽化的1周前设
置完毕。不同小蠹虫因生活史差异选择最佳时间设置。具体生活史参见附录C。设置后5d~7d调查一次。
6.3以虫治虫
在被小蠹虫产卵的云杉上有少量虫粪排出时采用单株双面胶片悬挂法进行释放寄生螨。释放数量根
据树体干径、冠幅、树势、害虫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确定。具体见附录F。
6.4以菌治虫
采用车载式远程高压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机将寄生菌按配比稀释均匀喷洒在每株树干。具体见附录
F。
6.5打孔注药法
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在受害树干钻孔,将内吸性的药物导入树干。具体见附录F。
6.6药剂喷干法
用背负式喷雾机或担架式喷雾器对云杉大小蠹危害株进行透翠杀虫套装喷干防治。具体见附录F。
7效果评价
7.1营林措施防治效果评价
营林措施防治完成后,通过公式(3)进行营林措施防治效果评价。
J1J2
I100%...................................(3)
J1
式中:
I——除害处理率(%);
J1——防前风倒木、虫害木、剩余物数量;
J2——防后风倒木、虫害木、剩余物数量。
4
DB63/T1201—2023
7.2引诱法和驱避引诱法防治效果评价
5d~7d检查统计一次。检查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小蠹虫成虫数量,使用表A.5记录,以诱虫量为指
标,比较和评价其效果。
7.3其他措施效果评价
在秋季,通过公式(4)和(5)进行当年防治效果跟踪检查与评价,并填写表A.7。
L1L2
K100%...................................(4)
L1
式中:
K——虫口减退率;
L1——处理前虫口数;
L2——处理后虫口数。
N1N2
M100%..................................(5)
1N2
式中:
M——防治效果;
N1——防治区虫口减退率;
N2——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5
DB63/T1201—2023
AA
附录A
(资料性)
小蠹虫调查记录表
表A.1给出了小蠹虫虫情踏查记录表。
表A.1小蠹虫虫情人工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调查时间
踏查线路编号植被类型
监测点乡村(林班)小班(小地名)
林木组成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
主要寄主树种的年龄(年)种苗来源
其他林分因子(林分林地条件、卫生状况、
郁闭度等)记述
调查结果
危害状(虫害木,枯死木,是
是否有小蠹虫危害小蠹虫种类
否有侵入孔等)
被害寄主危害部位分布状况(单株、团装、片状)
其他说明
表A.2给出了小蠹虫无人机调查记录表。
表A.2小蠹虫无人机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调查时间
踏查线路编号植被类型
监测点乡村(林班)小班(小地名)
油松、云杉针叶异常状况(发黄、发红、
异常面积(亩)
树木死亡等)
其他说明
6
DB63/T1201—2023
表A.3给出了小蠹虫虫情调查标准地记录表。
表A.3小蠹虫虫情调查标准地记录表
乡镇(林场)名称:乡镇(林场)代码:
村名称:村代码:
标准地号:地点描述:
小班面积(亩):标准地面积(亩):土壤质地及土层厚度(cm):
坡向(阴、阳)及坡度: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
主要寄主树种平均年龄(年):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
发生类型(安全、偶发、常发):代表面积(亩):
其他病虫:
是否有
是否有是否排是否有
样株号树种树高胸径新鲜凝健康木虫害木枯死木备注
侵入孔出木屑羽化孔
脂
1
2
…
合计
有虫株率(%):寄主树木枯死率(%):危害程度:轻中重
表A.4给出了小蠹虫虫情调查发生情况汇总表。
表A.4小蠹虫虫情调查发生情况汇总表
调查地调查时标准地标准地调查总低虫低
合计轻中重备注
点间总数总面积株数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AQ/T 1110-2014 煤矿带式输送机用盘式制动装置安全检验规范 2014-02-20
- AQ/T 1111-2014 矿灯使用管理规范 2014-02-20
- SL 378-2007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 2007-10-08
- QB/T 1255-2007 皮夹克油 2007-10-08
- JB/T 11599-2013 电工用铜包铝母线 2013-12-31
- SY/T 6699-2007 管材缺欠超声波评价推荐作法 2007-10-08
- JB/T 7274.8-2014 三角箭形把手 2014-07-14
- JB/T 4183.2-2014 立轴矩台平面磨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14-07-14
- AQ 3020-2008 钢制常压储罐 第1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 2008-11-19
- JB/T 9725-2014 土方机械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