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64-2021 医疗机构临床营养技术导则

DB11/T 1864-2021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Nutrition Technology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864-2021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6-22
实施日期
2021-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0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864—2021

医疗机构临床营养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clinicalnutritioninmedicalinstitutions

2021-06-22发布2021-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864—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营养筛查、评估及干预治疗...........................................................2

6肠内营养...........................................................................2

7肠外营养...........................................................................4

8营养治疗膳食.......................................................................5

附录A(资料性)肠内营养配置及管理..................................................7

附录B(资料性)肠外营养配制及管理..................................................8

附录C(资料性)常用营养治疗膳食的配制及管理.......................................10

I

DB11/T186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医科大

学宣武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方、于康、陈伟、杨勤兵、柳鹏、贾凯、李振水、李素云、方玉、于淑清、

孙文彦、方京徽、李缨、任静博。

II

DB11/T1864—2021

医疗机构临床营养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机构对营养筛查与评估、肠内、肠外营养及治疗膳食配制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各级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427临床营养风险筛查。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能量、蛋白质或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量,对机体功能(包括免疫力、体能下降)乃至临床结局造成

不良影响的一种疾病。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及营养过剩。

3.2

营养筛查nutritionscreening

应用营养筛查工具判断患者营养相关风险的过程。

3.3

营养评估nutritionalassessment

由营养专业人员综合病史、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查,人体测量等指标,对患者的营养代谢、机体功

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估,用以评价患者是否有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和可能的副作用,并据此制订营养治疗方

案。

3.4

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

通过胃肠道途径为人体提供代谢所需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

3.5

1

DB11/T1864—2021

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

通过胃肠外(静脉)途径为人体代谢提供基本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

3.6

营养治疗膳食nutritiontherapydiet

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通过调节食物的性状或种类、数量及搭配、烹调方法,以达到辅助临床治疗

及改善机体代谢功能紊乱的一类膳食。

4基本要求

4.1制度要求

4.1.1医疗机构应制定临床营养流程的相关制度。

4.1.2医疗机构应制定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营养治疗膳食的相关制的操作流程。

4.2人员要求

4.2.1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医师应当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过营养方面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4.2.2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技师应当具有卫生或食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经过营养方面专业培训并

考试合格。

4.2.3从事临床营养工作的护士应当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经过营养方面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

5临床营养流程

5.1营养筛查

营养筛查宜按照WS/T427执行。

5.2营养评估

营养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应进行个体化营养评估,包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严重程度、胃肠道消化

吸收功能,经口摄食能力等方面。

5.3营养干预治疗

5.3.1根据个体化营养评估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营养治疗,包含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及营养治疗膳食或

联合应用。

5.3.2应进行动态营养监测并根据结果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6肠内营养

6.1适用人群

对于胃肠道有一定消化吸收功能者,且符合以下情况者宜使用肠内营养:

a)有营养支持指征,经营养筛查及评估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且经口摄食不能、不足且无营养支

持禁忌者宜首选使用肠内营养;

b)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给予肠内营养的时机。

2

DB11/T1864—2021

6.2配制操作要求

配制操作要求参照附录A操作流程配制肠内营养液。

6.3肠内营养使用要求

6.3.1肠内营养:应根据胃肠道功能、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包含要素膳、整蛋白全营养制

剂以及特定疾病全营养制剂等。

6.3.2肠内营养输注途径:应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喂养时间长短、精神状况和胃肠道功能选择以下肠

内营养输注途径:

a)口服;

b)鼻胃(肠)管;

c)胃(肠)造口术。

6.3.3肠内营养输注技术应符合以下要求:

a)根据患者营养需要量及耐受程度选择营养液输注时间;

b)营养液输注宜遵循由慢到快、由低渗到等渗、由少量到足量的原则。

6.4并发症监测及处理

需监测的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