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801-1996 综合业务数字网帧交换承载业务

YD/T 801-1996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Frame Switching Carrier Service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801-1996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6-04-01
实施日期
199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一����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建议�����������年版�英文版。

�本标准描述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提供的帧交换承载业务������定义与说明以及如何在

网上提供此种业务的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和�都是标准的附录。

�附录�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嘉强�

�������一����

������������前言

��������国际电报与电话咨询委员�系国际电信联盟�����的常设机构。�����的任务是研究有关

技术、操作和费率问题并发布有关上述问题建议,其目的在于制定适用于全世界的电信标准。

�������全会每四年召开一次,其任务是确定研究课题和审批由各研究组起草的建议草案。�����

成员在全会期间根据�����第�号决议�����年于墨尔本�的程序对建议进行审批。建议�����是由第

���研究组起草的,并于����年��月��日根据第�号决议的程序审批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一����

������������������

综合业务数字网帧交换承载业务

�引言

�������建议�����描述为定义����所支持的电信业务应当遵守的原则,包括承载业务、电信业务

以及补充业务的概念。该建议还提供了定义和说明这些业务的手段。本标准阐述帧交换承载业务和如

何在����网提供这种业务的方法。有关此种业务的定义与描述可做为定义����网提供此种业务所

需的网络能力的依据。根据�����建议�����,第一阶段的业务说明使用以下三个步骤�

��—文字说明�

��—静态说明�

��—动态说明。

��上迷步骤分别自第���和�章开始。

�定义

��帧交换承载业务在一个�或�参考点与另一个�或�参考点之间提供服务数据单元�����的双

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服务数据单元是借助于附有标号的层����在网络内传送的。上述标签是

一种本地有效的逻辑标识符,在协议描述中称为�����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在�或�参考点上的用户网络接口结构能向多个目的地提供多个虚拟呼叫和�或永久性虚电路。

此种服务通常是在����点对多点�无源总线�和点对点�����访问方式中提供。

��阐述上述服务时要求说明如何支持���网络层服务的方法。

�说明

��,概述

��帧交换承载业务具有下列特性�

����倘若需要�平面规程,则必须借助于业已在全部����通信服务中实施的综合协议规程,采用

在逻辑上独立的方式实现这些规程。

����层�的�平面规程应符合�����建议�����������。层�的规程应符合����、建议�����的

核心功能�见������。层�的核心功能允许直接在层�功能之上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

��此种承载业务在一对�或�参考点之间提供服务数据单元�帧�保持原顺序的双向传送。

��帧交换承载业务�

����提供确认型帧传送�

����检测传输、格式和操作上的差错,以及从这些差错中恢复的能力�

����检测帧丢失和重帧以及从帧丢失和重帧中恢复的能力�

����提供流量控制。

��上述功能是根据�����建议�����规程和适当的扩展功能提供的。这些功能通过下列参数体现

服务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一��一��批准�������一��实施

�������一����

��通过量�

��访间速率,

��承诺的信息速率�

��承诺的突发量,

��超突发量,

��过网时延�

��剩余差错率�

��传递的错帧�

��传递的重帧�

���传递的失序帧,

���丢失的帧�

����误传的帧。

特定术语

�见附录��标准的附录�。

�比特��������������

不采用。

�月

﹃�应用

本标准所述的帧模式承载业务的目标是支持由甚低到高速率�典型速率为��������的广泛数据应

�规程

���提供�撤消

��本承载业务具有若干可选项可在预订时选择,为在接口上的每一个����用户号或一组����用

户号分别提供。对于每一种预订任选项只能选择一个值。在用户�网络接口任选项的预订如下�

��—帧交换承载业务的一般预订��

��—按用户指定的任选项预订帧交换承载业务�

��—预订时指定要求为终端选择传递子地址和、或为支持���网络层服务指定传递����地址的

要求。

��—为了终端选择目的,可在预订传递时要求提供多用户号�����或直拔�����补充业务。

��在一般情况下,在用户�网络接口上提供有限数目的信息信道�

��—在每个接口上总呼叫存在�工作的帧交换���的最大数目���

��—每一个信道�������内总呼叫存在�工作的帧交换���的最大数目二�

���正常规程

��全部用户一网络信令应采用逻辑上分离的信令信息。

��在�或�参考点上的用户侧,��用户�和��控制�平面第一层协议采用�����建议�����和

�������平面应使用�信道,其第���层协议应分别采用�����建议�����和�����。使用永久性虚

电路�����时不需要采用实时呼叫建立,使用的参数均在预订时间内协商选择。�平面可使用任惫信

道����或��即用户实现�����建议�����核心功能使用的信道。

�����激活�解激活�登记

��由于某些网络有可能提供帧交换承载业务做为预订一般����服务时附带的默认服务项目,故用户有可能不濡

�要再做特定选择。

�������一����

��不采用。

�����启动与操作

��给定终端可启动和并行运行虚呼叫和永久虚电路规程。

�������虚呼叫规程

��在启动虚呼叫服务规程之前,首先应当为信令提供层�物理信道和一条可靠的数据链路连接。

���������发起服务�呼叫建立�

��为了起动呼叫,用户必须先向网络请求提供所需要的承载业务,包括用来识别被叫用户的号码。此

外,还可以包括警告该承载业务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和附加信息�如主叫线识别号�。

��可用的信道有三种类型,即�����。物理信道的访问方式有以下两种�

��—按需建立信道�

��—半永久性建立信道。

��第一个方式�倘若未建立物理信道,或已建立的信道容量已无可用的余地,则可使用�����建议

�����规程建立另一条信道�若有可用信道�。

��第二个方式和使用�信道情况下,不需要使用动态建立规程。

��一旦动态地或半永久性地建立了物理信道,在虚呼叫情况下,逻辑标识符和其他有关的参数�在第

�章中定义�均在呼叫建立时使用�平面规程协商。网络可根据所申请的参数接受或拒绝呼叫。

��在�或�参考点上的用户网络接口的结构允许同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建立多个虚呼叫和�或永久性

虚电路。

��本业务说明要求提供支持���网络层服务的方法,为此可使用�����建议�����为���网络服

务发送建立和释放连接使用的原语和参数。详见附录��标准的附录�。

���������呼叫建立过程中的指示

��倘若进行互通,则必须提供互通的指示。用户则可根据指示决定是否继续互通或者释放呼叫,见

����������系列建议第�节。

��有关对���网络服务的支持的特定指示可参阅附录��标准的附录�。

���������终端选择�识别

��多用户号码�����和直拨�����补充业务和子地址寻址法均适用于终端选择和识别。

���������呼叫通知

��可使用�����建议�����规程和向用户提供入呼叫通知。

��注�被叫用户可通过协商申请使用���或�信道来接收呼叫�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同步

��在某些褚况下,收到的连接证实信号和实际接通�建立连接�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别�因此在着手进行

数据传送之前应当对连接进行检验。为此,应当在�平面上进行端到端的检验。

��������虚呼叫规程�平面�数据传送�

��图�描绘本业务的�平面配置方案。图中绘出了包括第�层的协议功能。网络提供第�层������

建议������协议。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