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25-2016 健康促进学校评定规范
DB11/T 1325-2016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Evaluation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80
A1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325—2016
健康促进学校评定规范
Assessingspecificationofhealthpromotingschool
2016-04-27发布2016-08-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325—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定内容............................................................................1
5评定级别............................................................................1
6评定要求............................................................................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健康促进学校评定标准..............................................4
I
DB11/T132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红十字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刘秀荣、李玉青、韩梅、曹远、潘勇平、刘晓燕、李德娟、谢辉、黄高平、王艳春、
宋玉珍、李胜华。
II
DB11/T1325—2016
健康促进学校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健康促进学校的评定内容、评定级别和评定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的健康促进学校评定,其他学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06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健康促进学校healthpromotingschool
通过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共同努力,全面地、积极地促进并保护学生及教职员工健康的组织机构。
3.2
健康素养healthliteracy
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
康的能力。
4评定内容
评定内容包括学校健康政策、学校物质环境、学校社会环境、学校社区关系、个人健康技能及学校
健康服务6项内容,具体内容见附录A。
5评定级别
5.1评定级别分为“健康促进学校”和“星级健康促进学校”。
5.2“健康促进学校”为基础级别。“星级健康促进学校”由低至高依次分为“三星健康促进学校”、
“四星健康促进学校”和“五星健康促进学校”。
6评定要求
1
DB11/T1325—2016
6.1评定条件
6.1.1申报“健康促进学校”的学校,应按照附录A开展工作满两学年。
6.1.2通过“健康促进学校”评定的学校按照附录A开展工作满两学年后方可申报“星级健康促进学
校”评定。
6.1.3首次申报“星级健康促进学校”评定的级别不限。
6.1.4已评定为“星级健康促进学校”的学校申报更高级别“星级健康促进学校”时,在原有级别基
础上应根据附录A开展工作满两学年,且不得跨级申请。
6.2评定方法
6.2.1附录A满分为1000分,其中6类单项内容分值依次为:学校健康政策100分,学校物质环境
200分,学校社会环境100分,学校社区关系100分,个人健康技能200分,学校健康服务300分。
6.2.2按附录A对6类单项逐一进行评定。单项评定得分之和为学校最终的评定得分。详见公式(1)。
T=S1+S2+S3+S4+S5+S6……………(1)
式中:
T——评定得分;
S1——学校健康政策项评定得分;
S2——学校物质环境项评定得分;
S3——学校社会环境项评定得分;
S4——学校社区关系项评定得分;
S5——个人健康技能项评定得分;
S6——学校健康服务项评定得分。
6.2.3某单项存在合理缺项,则该单项评定得分按公式(2)进行计算:
Si=N×M/(M-f)……………(2)
式中:
Si——单项的评定得分;
N——不含合理缺项分值的实际得分值;
M——该项满分值;
f——该项合理缺项分值。
示例:对某校进行健康促进学校评定,学校未建食堂,则表A.1中“学校物质环境”的2.5.1为合理缺项。“学校
物质环境”满分为200分,合理缺项分值为10分,“学校物质环境”实际得分即N为160分,则某校“学校物质环境”
的得分S2计算如下:
200
S2=160×=168(分)
(200-10)
若其余5项内容评定得分之和为740分,则某校评定得分为:
T=168+740=908(分)
6.3评定标准
2
DB11/T1325—2016
6.3.1“健康促进学校”评定得分应达到750分。
6.3.2“三星健康促进学校”评定得分应达到850分。
6.3.3“四星健康促进学校”评定得分应达到900分。
6.3.4“五星健康促进学校”评定得分应达到950分。
6.4一票否决项
凡出现以下任一情况者,“健康促进学校”或“星级健康促进学校”评定为不合格:
——违反《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中学校相关要求;
——因校方责任而发生的以下情况:
1)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
2)发生饮用水污染事故;
3)发生传染病疫情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4)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体育、游览等活动中,致使学生残疾或死亡;
5)发生其它严重安全事故。
3
DB11/T1325—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健康促进学校评定标准
表A.1中列出了健康促进学校评定的学校健康政策、学校物质环境、学校社会环境、学校社区关系、个人健康技能及学校健康服务6项内容,申请评定的学校应准
备两学年的资料。评定时对照表中指标逐一评分,未达到要求的不得分或按照评分标准所示扣分。
表A.1健康促进学校评定标准
项目考核指标考核要点评分标准分值考核办法得分
学校校长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得1分。1
领导机构成员包括:校领导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校医或保健教师,教师、学
11.1.1学校成立健康促进学校领导机构,人员1
生及家长代表,所在社区居委会代表,符合要求得1分。查看资料
学结构有利于健康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4分)
领导机构成员分工明确得1分。1
校
1.1学校将健康促进领导机构成员及时更替得1分。1
健
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
康1.1.2每学年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健康促进学校学校每学年工作计划中有健康促进学校内容得1分。1
划(10分)查看资料
政内容。(2分)学校有年度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计划得1分1
策学校每学年召开2次例会得1分。1
1.1.3每学年健康促进学校领导机构至少召开
(每次例会领导机构成员出勤率达到80%得1分。1查看资料
2次例会,研讨学校健康促进工作。(4分)
100
校长参加每次的例会得2分,有一次不参加扣1分,最多扣2分。2
分)
1.2学校有健康促进1.2.1学校将“健康促进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学校每学年均有健康促进学校相关工作经费使用台账得3分。3查看资料
工作经费(3分)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3分)
4
DB11/T1325—2016
表A.1(续)
项目考核指标考核要点评分标准分值考核办法得分
1.3.1根据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章程,结合实际,学校制订健康学校在正门或主教学楼的入口处展示健康促进学校承诺得1分。1查看资料或现场
1.3学校对促进学校承诺,并在显著位置进行展示。(2分)承诺内容与学校师生健康状况相结合得1分。1查看资料
解决师生
1.3.2学校至少每2年召开1次全校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动员或宣
健康问题传贯彻大会,宣传健康促进学校理念,公布出台及修订的各项健
学校有会议记录、影像资料得3分。3查看资料
做出公开康政策与措施,部署相关工作,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健康促进学校
创建工作。(3分)
承诺,并宣
传健康促1.3.3学校至少每2年对在岗教师开展1次健康促进学校相关理学校有培训资料得1分。1
查看资料
进学校理论培训。(3分)在岗教师培训率≥90%得2分,80%≤培训率<90%得1分,<80%不得分。2
念(10分)
1.3.4学校对全体新入职员工进行健康促进学校相关理论培训。
学校员工入职教育中有健康促进学校内容得2分。2查看资料
(2分)
1.4.1学校有确保校园安全的常规管理措施,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学校有确保教学活动设施安全、学生在校安全及上下学时安全的措施得1分。1查看资料
1.4学校有
办法。(2分)
保障校园学校制定的措施得到落实得1分。1查看资料或现场
安全和应学校有疏散计划得1分。1查看资料
对突发事
1.4.2学校有针对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安全学校有疏散线路图得1分。1查看资料
件的措施
防范和应急措施。(10分)
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1次安全疏散演习得8分。1个学期未进行扣2分,最
(12分)8查看资料或现场演练
多扣8分。
学校设立红十字会办公室得2分。2
1.5学校建
立红十字1.5.1学校建立红十字会组织,成立理事会机构,设立红十字会学校有红十字会印章和会旗得1分。1
查看资料或现场
会组织(5办公室。(5分)学校有师生会员名册得1分。1
分)
学校有理事会名单得1分。1
5
DB11/T1325—2016
表A.1(续)
项目考核指标考核要点评分标准分值考核办法得分
每节课时小学不超过40min、中学不超过45min得5分。若有拖堂现象扣2分。5查看课表,随机调查不
1.6.1学生课时及一日学习
一日学习时间:小学一、二年级≤4h,三、四年级≤5h,五、六年级≤6h;初中≤7h;高中≤8h。课表符合同年级至少2个班级学
时间符合要求。(10分)5
要求得2分。90%学生的询问结果达标得3分。生
体育课课时符合教育部及北京市要求得3分。3查看课表
1.6学校制体育课课程安排结构a合理得3分。3
定教育过1.6.2学生体育课符合要求。查看教案或现场检测
体育课基本部分运动时间达到20min-30min得3分。3
程中的卫(15分)
体育课健康学生平均心率达到130次/min-170次/min得3分。3现场检测
生政策(40
b
分)体育课密度达到30%-40%得3分。不足30%,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3分。超过40%不得分。3现场检测
学校每天上午安排25min-30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得6分,若部分安排在下午得3分,若全部安排在下午
6查看课表、教案,随机
1.6.3学生在校课外体育活或时长不足25min不得分。
调查不同年级至少2个
动符合要求。(15分)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下午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得4分,若总时长达到1小时得6分。6
班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运动密度达到30%-40%得3分。3
1.7.1学校应设立卫生室或
学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寄宿制学校必须设卫生室)得5分。5查看资料或现场
保健室。(5分)
1.7学校卫
生室或保1.7.2学校卫生室或保健室卫生室或保健室设施齐全、能正常使用得3分。有1种设施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3分为止。3查看现场
健室c人员配备基本设施。(8分)卫生室或保健室工作人员会正确使用设施得5分。5现场测试
及设备符寄宿制学校: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得3分,按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得2分。
1.7.3学校按要求配备专职
合标准(20非寄宿制学校:≥600名学生的学校,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得3分,按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得25
卫生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查看资料
分)分;<600名学生的学校,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得5分。
(7分)
每年卫生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保健教师接受相关的知识培训得2分。2
6
DB11/T1325—2016
表A.1(续)
项目考核指标考核要点评分标准分值考核办法得分
新建、改建或扩建前,学校提出预防性卫生监督申请得5分。若已开展预防性
2.1学校开展预防2.1学校新建、改建或扩建前应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查看资料或
卫生监督,全部达标或针对监督结果进行整改不扣分,否则按未达标项的比例5
性卫生监督(5分)(5分)现场
扣分。
2
2.2.1校园环境整洁,无卫生死角,不存在易导致不安校园无卫生死角得1分。1
2.2学校采取措施,
学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查看现场
确保校园环境安
校上的缺陷等安全隐患。(2分)校园无安全隐患得1分。1
全、整洁、无烟(5
物学校有垃圾分类设施得1分。1
分)2.2.2学校采取措施进行垃圾分类处理。(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FZ/T 52066-2023 柚皮甙改性涤纶短纤维 2023-12-20
- FZ/T 52018-2023 有色涤纶短纤维 2023-12-20
- FZ/T 51009-2023 再生纤维素纤维用浆粕 麻浆粕 2023-12-20
- FZ/T 52065-2023 车内饰用有色涤纶短纤维 2023-12-20
- FZ/T 50063-2023 系泊绳用化纤长丝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纱-纱摩擦 2023-12-20
- FZ/T 54030-2023 有色粘胶短纤维 2023-12-20
- FZ/T 54143-2023 循环再利用海岛涤纶牵伸丝 2023-12-20
- FZ/T 54033-2023 锦纶6高取向丝(HOY) 2023-12-20
- FZ/T 52006-2023 竹浆粘胶短纤维 2023-12-20
- FZ/T 51002-2023 再生纤维素纤维用浆粕 竹浆粕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