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118-2010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
DB51/T 1118-2010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Gas S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4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5.060
P47
备案号:28208-2010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118—2010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liquefiednaturalgasfillingstation
2010-06-01发布2010-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T1118—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一般规定..........................................................................3
5站址选择..........................................................................4
6总平面布置........................................................................5
7液化天然气(LNG)加气工艺及设施..................................................10
8液化天然气(L-CNG)加气工艺及设施(参见附录E6)................................16
9消防(参见附录E7).............................................................17
10电气装置(参见附录E8)..........................................................19
11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20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计算间距的起讫点...............................................2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23
附录C(规范性附录)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30
附录D(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32
附录E(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33
I
DB51/TT1118—2010
前言
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2.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3.本标准由四川省清洁汽车产业协会负责对条文进行解释。
4.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清洁汽车产业协会
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泸州泸天化化工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刘震华、陈嘉宾、王达胜、王强、朱丹、龙其云、周小枫、陈鲁宇、丁微波、
余祖强、钟声、吴忠全、陈立峰
II
DB51/TT1118—2010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
1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参
见附录E1.1)
1)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
2)液化天然气气化(L-CNG)加气站;
3)液化天然气(LNG)及液化天然气气化(L-CNG)加气与加油合建站;
1.2本标准规定了上述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液化天然气
加气工艺及设施、消防、安全等设计内容。
1.3上述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
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参见附录E1.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586《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
GB18442《低温绝热压力容器》
GB18984《低温管道用无缝钢管》
GB21447-2008《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6《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31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9204《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
GB/T20368-2006《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和装运》
SH3063《石油化工企业可天然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T3134《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加油站技术规范》
SY/T6711-2008《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安全技术规程》
HG/T20643《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
API620《大型焊接低压储罐设计和施工》
1
DB51/TT1118—2010
NFPA57《液化天然气车辆燃料》
3术语和定义
3.1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
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液态流体,并且包含少量的乙烷、丙烷、氮和其它成分。
3.2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liquefiednaturalgasfillingstation
LNG加气站和L-CNG加气站的总称。
3.3
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liquefiednaturalgas(LNG)fillingstation
为天然气汽车低温绝热瓶充装车用液化天然气(LNG)的专门场所。
3.4
液化天然气(L-CNG)加气站liquefiednaturalgas(L-CNG)fillingstation
液化天然气经低温液态增压、高压气化、储存,再为天然气汽车高压(CNG)储气瓶充装压缩天然气
的专门场所。
3.5
加油加气合建站automobilegasolineandgasfillingstation
既可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又可为天然气汽车低温绝热瓶充装液化天然气或为天然气汽车高
压(CNG)储气瓶充装压缩天然气的专门场所。
3.6
站房stationhouse
用于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3.7
加气岛gasfillingisland
用于安装加气机的平台。
3.8
加气机(LNG、L-CNG)dispenser
给汽车储气瓶充装车用液化天然气或压缩天然气,并带有计量、计价装置的专用设备。
2
DB51/TT1118—2010
3.9
LNG储罐LNGcontainer
用于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容器。
3.10
LNG储罐容量nominalvolumeofLNGcontainer
经计算并圆整后的公称容量。
4一般规定
4.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与加油站、CNG加气站可合建成合建站。(参见附录E2.1)
4.2液化天然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表
单位为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储罐容积
级别
总容积单罐容积
一级120<V≤180≤60
二级60<V≤120≤60
三级V≤60≤30
注:V为液化天然气储罐总容积。
4.3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与加油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参见附录E2.3)
表2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与加油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表
单位为立方米
加油站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
一级120<V≤180二级60<V≤120三级30<V≤60
一级120<V≤180XX一级
二级60<V≤120一级一级二级
三级V≤60一级二级二级
注1:V为为油罐总容积或液化天然气罐总容积(m3)
注2: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注3:当油罐总容积大于60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当油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60m3时,油罐单罐容
积不应大于30m3
注4:液化天然气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60m3.。
注5:X表示不应合建。
4.4液化天然气加气与加油合建站,若加油系统采用橇装式装置,其设计与施工应执行国家现行标准《采
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加油站技术规范》SH/T3134,若液化天然气加气站采用橇装式装置,应执行相关
规定。
3
DB51/TT1118—2010
4.5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与液化天然气生产厂联合建站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站址选择
5.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
求,并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参见附录E3.1)
5.2站址选择宜选在易于排除雨水的地段,一般不应设在受洪水和内涝威胁的地段。在山区建站时,
应避开山洪及泥石流对站址的威胁,并不应位于窝风地带。(参见附录E3.2)。
5.3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参见附录E3.3)
5.4城市建成区的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
叉路口附近。(参见附录E3.4)
5.5液化天然气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储罐、加油机、加气机和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
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参见附录E3.5)
表3LNG储罐、放散管管口、LNG卸车点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
单位为米
地上LNG储罐放散管管口、LNG卸车
项目
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加气机点
重要公共建筑物8060505050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530251825
一类保护物
民用建筑保护
二类保护物2520161416
物类别
三类保护物1816141013
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3232202022
其他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
32424201416
积不大于50m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室外变配电站3232282022
铁路4545452222
电缆沟、暖气管沟、下水道666-8
快速路、主干路;
108888
高速、Ⅰ、Ⅱ级
道路
次干路、支路;
86666
Ⅲ、Ⅳ级
电缆无绝缘层1.5倍1.5倍杆高1倍杆高
架空电力线杆高
电缆有绝缘层1倍杆高0.75倍杆高
1.5倍
架空通信线和国家Ⅰ、Ⅱ级杆(塔)高1.5倍杆(塔)高1倍杆(塔)高
1倍(塔)杆
通信发射塔
一般高0.75倍杆(塔)高0.75倍杆(塔)高
4
DB51/TT1118—2010
注:1地下LNG储罐和半地下LNG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可分别按本表地上LNG储罐减少40%和20%,但最小不应小
于6m。
2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的一侧墙,如果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无门窗洞口实体墙,则该民用建筑物与地上LNG储罐、放散
管管口、加气机、LNG卸车点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规定的距离减少30%。
3LNG储罐、放散管管口、加气机、LNG卸车点与站外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的独立民用建筑物,其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三类保护物减少20%。
4LNG储罐、放散管管口、LNG卸车点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三类保护物减少20%。
5.6液化天然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地带。(参见附录E3.6)
5.7液化天然气储罐组或储罐区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实体防火堤。防火堤的设置还
应符合本规范6.15条的规定。(参见附录E3.7)
5.8液化天然气储罐区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参见附录E3.8)
5.9甲类厂房、甲类仓库,可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
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的最近水
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2倍。但架空通信线和架空电力线与站区最高工艺设施的高度差在
80m以上时,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征得主管部门认可后,可以建站。(参见附录E3.9)
5.10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与加油站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
按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表4.0.7的规定执行。
6总平面布置
6.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其生产工艺特点、火灾危险性,结合地
形、地质、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相对集中布置,生产区与生活区和行政区应分区域布置。(参见附
录E4.1)
6.2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平面布置应与竖向布置相协调。(参见附录E4.2)
6.3站内储罐、气化器、天然气压缩机和泵等重要生产设施不应布置在存在地震断裂等不良地质条件的
地段。(参见附录E4.3)
6.4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绿化,应符合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第5.1.8的规定。
6.5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罐区、装车区、工艺装置,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
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参见附录E4.5)
6.6槽车卸车区应布置在装置区边缘,并宜独立成区。(参见附录E4.6)
6.7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入站区的变电室,下线杆应布置在站区边缘。(参见附录E4.7)
6.8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参见附录E4.8)
6.9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储罐区及工艺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受地形限制时,应
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回车场的面积应按所配消防车辆的车型确定,但不宜小于15m×15m。
(参见附录E4.9)
5
DB51/TT1118—2010
6.10回收用天然气压缩机厂房宜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厂房。(参见附录E4.4)
6.1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见附录E4.10)
6.11.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25m以
及≤表3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6.11.2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表3中
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6.11.3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敞开。
6.12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见附录E4.11)
6.12.1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
6.12.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
在汽车槽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
6.12.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6.13加油岛、加气岛及汽车加油加气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
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参见附录E4.12)
6.14加油岛、加气岛的设计应符合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5.0.5条的规定。
(参见附录E4.13)
6.15液化天然气储罐区应设防火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见附录E4.14)
6.15.1操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00KPa的储罐,储罐至防火堤最近边沿的距离,应为储罐最高液位高度加
上储罐气相空间压力的当量压头之和与防火堤高度之差(见图1);当罐组内的储罐已采取了防低温或
火灾的影响措施时,防火堤区内的有效容积应不小于罐组内一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储罐未采取防低温
和火灾的影响措施时,防火堤区内的有效容积应为罐组内储罐的总容积。
6.15.2在低温设备和易泄漏部位应设置液化天然气液体收集系统;
6.15.3防火堤区应配有集液池;
6.15.4防火堤区必须能够承受所包容液化天然气的全部静压头,所圈闭液体引起的快速冷却、火灾的
影响、自然力(如地震、风雨等)的影响,且不渗漏;
6.15.5储罐与工艺设备的支架需考虑耐火和耐低温,其耐火极限不小于0.25h;
6.15.6储罐区内水泥地平面必须按防冻设计处理,在施工时采用隔热层或隔热涂层等措施。
6
DB51/TT1118—2010
注1:尺寸“x”应等于或大于尺寸“y”加液面上蒸汽压力的LNG当量压头。
注2:例外:当防火堤或拦蓄墙的高度达到或超过最高液位时,“x”可为任意值。
注3:尺寸“x”为储罐的内壁到防护堤或拦蓄墙最近砌面的距离。
注4:尺寸“y”为储罐中最高液位到防火堤或拦蓄墙顶部的距离。
图1防火堤或拦蓄墙到储罐的距离
6.16防火堤和集液池至室外活动场所、建(构)筑物的隔热距离(作业者的设施除外),应按GB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10.3.4条款进行计算,当计算出的安全防火距离大于本标准表5要
求的安全防火距离时,应按计算出的安全防火距离执行。(参见附录E4.15)
6.17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10.3.4条2款(1)、(2)项中的室外活动场所、
建筑物,以及站内重要设施不得设置在天然气蒸汽云扩散隔离区内。扩散隔离区的边界应按GB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10.3.5条要求确定:(参见附录E4.16)
6.18液化天然气储罐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参见附录E4.17)
6.18.1储罐间距应按表4确定,且应满足本规范第6.16条和第6.17条的规定。
6.18.2多台储罐并联安装时,为便于接近所有隔断阀,必须留有至少0.9m的距离。
6.18.3容量超过0.5m3的储罐不应设置在建筑物内。
表4地上液化天然气储罐间距表
储罐单罐容量储罐总容量储罐排水系统至建筑物或建筑界线的储罐之间的最小距离
序号
(m3)(m3)最小距离(m)(m)
10.5≤1000
20.5~1.9见表131
31.9~7.6见表14.61.5
47.6~56.8见表17.61.5
556.8~114见表1151.5
7
DB51/TT1118—2010
6.19整体式加热气化器距防火堤区、导液沟、工艺设备应大于15m;间接加热气化器和环境式气化器
可设在按规定容量设计的防火堤区内。(参见附录E4.18)
6.20严禁将液化天然气直接排入封闭的排水沟内。(参见附录E4.19)
6.21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及其加油加气合建站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5的规定。(参见
附录E4.20)
6.22加油加气合建站中的加油工艺及设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
规范》第六章“加油工艺及设施”相关条款执行。计算间距的起讫点参见附录A。
表5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
单位为米
汽柴油罐液化天然气罐压缩天
压缩天液化天天然
通气地上罐然气储液化天天然气
设施然气放密闭卸然气泵气压
地埋管管一二三气瓶组然气卸调压器
名称散管管油点房、压缩机
油罐口级级级(储气车点间
口缩间间
站站站井)
汽柴油罐
0.5—64366—6566
地埋油罐
汽柴油罐
通气管管——8668638666
口
液一级
26812101266
化站
天二级
然站2461081044
气
地三级
上站24686844
罐
压缩天然
气储气瓶
1.5(1)—6————
组(储气
井)
压缩天然
气放散管—6————
管口
密闭卸油
—4666
点
液化天然
————
气卸车点
8
DB51/TT1118—2010
液化天然
气泵房、压—
缩间
表5(续)
单位为米
燃油
其它建、燃煤独站区
设施名称加油机加气机站房(气)热变配电间道路
构筑物立锅炉围墙
水炉间
汽柴油罐地埋油罐—44518.585—3
汽柴油罐通气管管口—84718.58533
液化天然一级站810101245141256
气地上罐二级站6881238161045
三级站666123316934
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6—5102514643
(储气井)
压缩天然气放散管管口6—5101514643
密闭卸油点—45101586——
液化天然气卸车点6—810121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127-2023 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技术要求 2023-05-22
- YD/T 4106-2023 移动应用开发云平台技术要求 2023-05-22
- GY/T 369-2023 AVS3 8K超高清编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23-06-03
- QX/T 318-202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信用评价规范 2023-04-23
- GY/T 372-2023 AoIP网关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23-06-03
- GY/T 373-2023 高性能传声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23-06-03
- GY/T 374-2023 IPTV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23-06-12
- YD/T 4126-2023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人员能力要求 2023-05-22
- YD/T 4178-2023 9kHz~30MHz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测试方法 2023-05-22
- GY/T 371-2023 超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播用监视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