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231-2008 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

GB/T 22231-2008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fibre length and diameter distributio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231-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6-19
实施日期
2009-0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的测量方法。 A和B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纯品或商业产品。 方法A测定颗粒物粒度分布(有效流体动力学半径),仅适用于不溶于水(小于 10 -6g/L)的粉末状产品。 方法B测定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仅适用于纤维状产品。应考虑颗粒形状不纯带来的影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易明、王晓兵、祝建新、陈会明、梅建、占春瑞、王军兵、周玮、郝楠、张君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00

A80

蝠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2231—2008

GB/T

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

Particlesizedistribution/fibreanddiameterdistributions

length

2009—02-0

2008-06-19发布1实施

宰瞀徽紫瓣警麟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

GB/T22231—2008

刖昌

本标准等同采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H101981,化学品测试方法

《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方法A:颗粒物粒度分布(有效流体动力学半径);方法B;纤维

长度和直径分布》(英文版)。

为方便使用,本标准进行了下列编辑性的修改:

a)将原标准中章标题编号后的“.”去掉;

b)用标点符号“。”代替原标准中用“.”表示的句号;

c)在公式符号注释中用符号“——”代替符号“一”。

本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易明、王晓兵、祝建新、陈会明、梅建、占春瑞、王军兵、周玮、郝楠、张君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22231—2008

GB/T

引言

许多方法可用于测量颗粒物粒度,但没有一个方法适用于所有粒度范围,常用技术有筛分、显微沉

降检测、淘洗。此外,对于大气中的颗粒物(灰尘、烟尘、油烟),辐射散射和惯性方法尤其有用。应选择

合适的抽样程序以制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被测物质样品(方法A)。

本标准介绍的第一个方法(方法A)旨在提供不溶于水的颗粒物在水和空气中的迁移和沉降数据。

对一些能够形成纤维的特殊案例物质,建议使用另外的测试方法(方法B)以鉴定其通过吸人或经口摄

人引起的潜在健康恁害。

方法A是通用的、常用的、具有流体动力学性质的方法;方法B相对特殊,不常使用,并需使用显微

镜检测。然而,应该铭记,原始的颗粒物粒度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工业加工方法并受随后的

环境变化和人为改造的影响。

这些测试方法仅适用于水不溶物(水溶性小于10一g/L)。经光学显微镜检测、发现类似已知的纤

维状物质或能够释放纤维的物质,或其他资料显示可能存在纤维的物质时,才使用方法B。在这一背景

下,纤维是不溶于水的,其展弦比(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3并且直径小于或等于100pm。长度

小于5pm的纤维不必考虑。作为测试有效流体动力学半径(Rs)的方法A,无须前期检验,对测试纤维

性和非纤维性颗粒物都适用,但仅适用于2pm<Rs<100pm范围的颗粒物。

22231—2008

GB/T

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颗粒物粒度分布/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的测量方法。

A和B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纯品或商业产品。

方法A测定颗粒物粒度分布(有效流体动力学半径),仅适用于不溶于水(小于10_6g/L)的粉末状

产品。

方法B测定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仅适用于纤维状产品。应考虑颗粒形状不纯带来的影响。

指导性信息:方法A——熔点;方法B——熔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NSI-C

690—75柯尔特计数

ASTM—D

422固体粒度尺寸分析试验方法[63(2002)]

DIN一66115粒度分析在重力场中的沉降分析吸管法

DIN一66116,Part

1粒度分析在重力场中的沉降分析沉积天平

NF-T30044涂料涂料用填充剂颗粒分布的测定“ANDREAsEN”细管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radiusoreffectiveStoke’sradius

有效流体力学半径或斯托克(Stoke)半径effective

hydrodynamic

Rs

对方法A有意义的参数,在黏性流体中,在重力影响下小球体的沉降速度以下式给出:

V一29R§(di—d2)/(971)

式中:

V——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Rs——斯托克半径,单位为米(m);

d1——小球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d2——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口一液体动力黏度,单位为帕秒(牛秒每平方米)[Pa·s(N·s/m2)]。

在其他场合下也有相似的关系式。颗粒物的大小通常用测微计(10“m)测量。

3.2

ofthe

纤维长度(f)和直径(d)分布的直方图histogramslength(f)and

offibre

方法B给出纤维长度(f)和直径(d)分布的直方图,纵轴为不同长度或直径区间中的颗粒物数量。

图I和图2是典型的坐标图。

1

22231—2008

GB/T

4对照物

4.1标准物

pm~200

5种粒度范围为0.35#m~650vm(50pm区段除外)的参照物分别就其对等沉降速度直

径或等体积直径的颗粒物积累质量分布已通过鉴定。这些物质由欧洲经济共同体下属的共同体标准物

质局制备并签发证书,见附录A。

4.2标定用物质

方法A:建议用二种或三种的乳胶球(2ftm≤d≤100pm)的混合物。

方法B:尚无可利用的标准对照物。

4.3评价用物质

方法A:在2pm、50ttm、100pm的三元乳胶球混合物(提供不连续校准分布)中加入粉碎的石英样

品(连续分布)。

方法B:推荐用纤维状的石棉(不要求特殊性质,在一轮试验中,只要是分布相同,经充分混合的样

品即可)。

5结果评价

5.1重复性

有效流体动力学半径分布(方法A)应测试3次,两个数据问的差值不得超过20%。

如果有要求,纤维长度和直径分布(方法B)应至少用不同的抽样和制备样品测试2次,每个直方图至

少70个纤维,在直方图给定的数据区间,无论哪个数据更大,2次实验数据差异不得超过50%或3个纤维。

5.2灵敏度

一般情况下(方法A),2pm至200pm的颗粒都应该是可测的。方法要求使用足够数量的半径区

间以制作半径分布曲线。至于纤维物质(方法B),直径小至2pm以及大至100pm、长度小至5/zm以

及大至300pm都应该是可测的。

5.3特异性

见引言。

5.4标准化的可能性

如果需要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