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315-2008 航海通告编写规范
GB/T 15315-2008 Specifications for notices to marin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海军出版社
- 起草人:
- 贾建军、李春菊、韩范畴、成俊、元建胜、吴珠宏、唐梦尧、李纪东、王焕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6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lCS03.220.40
R61
鳕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3151994
代替GB/T
航海通告编写规范
fornoticestomariners
Specifications
2008-06-20发布
宰瞀髅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
15315—2008
GB/T
目次
前言………………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一…1
5资料征集……··…3
6编辑准备…………·…………·…3
7编写细则……··…3
8质量控制……·····9
9发行…··………·……·………···10
10排版顺序和版式规定··……··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航海通告关系海图范围示意图…一·12
附录13(资料性附录)航行警告第Ⅺ海区位置范围示意图-·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航海通告封面样式………………一··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航海通告版权页样式-·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说明样式…………一-16
附录F(资料性附录)航海信息编写样式一··17
附录G(资料性附录)图书消息编写样式一·,18
地理区域索引编写样式—20
附录H(资料性附录)
附录I(资料性附录)关系海图索引编写样式-·2l
附录J(资料性附录)海图改正编写样式……-·22
附录K(资料性附录)临时通告编写样式……··25
有效临时通告索引编写样式…t--27
附录L(资料性附录)
航行警告编写样式……………-—28
附录M(资料性附录)
附录N(资料性附录)航路指南、港口指南等资料类书改正编写样式··29
附录O(资料性附录)航标表改正编写样式…………-·-30
附录P(资料性附录)海区情况报告表样式…………·—3l
封底样式………·…………·…····32
附录Q(资料性附录)
GB/T15315—2008
刖菁
15315
本标准代替GB/T1994《航海通告编写规范》。
本标准与GB/T15315--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GB/T
1.1—2000对编排结构、层次划分等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发行、排版顺
序和版式规定三个部分;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GB12317海图图式”改为“GB12319--1998中国海图图式”,
将“GB12318航海图编绘规范”改为“GBl23201998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
——增加了航海通告发布形式(见第4章);
——细化和完善了航海通告发布内容(1994年版的3.4,本版的4.4);
——修改了坐标系采用的有关规定(1994年版的3.6,本版的4.5.1);
——删除了有关数字注记的规定(1994年版的3.9),增加了计量单位与精确度内容(见第4章);
——修改了航海通告的内容编排,增加了航海信息、图书消息内容(1994年版的3.8.2.1,本版的
4.8):
——增加了地名采用原则(见第4章);
——细化了编写细则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通告项标题中项号、地名提示等各内容的编写方法和要
求,修改了通告改正内容的说明形式(1994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7章);
——删除了贴图改正的有关内容(1994年版的6.5.7);
——修改了说明样式的附录(1994年版的附录C,本版的附录E);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航海信息编写样式”(附录F);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海图改正编写样式”(附录J)。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Q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军司令部提出。
本标准由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归口。
本标准由海军出版社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建军、李春菊、韩范畴、成俊、元建胜、吴珠宏、唐梦尧、李纪东、王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315—1994。
Ⅲ
15315—2008
GB/T
航海通告编写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布航海通告的区域、内容、体例、要求,以及航海通告的资料征集、编辑准备、编写细
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航海通告的编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319
1998中国海图图式
GB12320
1998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to
航海通告noticesmariners
刊载有关航行安全事项和航海图书改正内容的定期出版物。
3.2
corrections
海图改正项chart
时效性较长、需要据其对相关航海图书进行改正的通告项目。
3.3
notices
临时通告temporary
时效性较短、不需要据其对相关航海图书进行改正的有关航行安全事项的通告项目。
3.4
航行警告navigationalwarnings
航海通告中转载海岸电台播发的危及船舶航行安全紧迫信息的通告项目。
4总则
4.1航海通告的作用
向使用者通报与航行有关的海区重要要素变化情况,用以改正航海图书,提高航海图书的现势性。
4.2航海通告发布形式
4.2.1航海通告以期刊形式发布,刊发周期一般为每周一期。必要时可对其中部分内容刊发汇编。
4.2.2航海通告印刷品采用国家标准A系列16开本,即A4幅面尺寸。
4.2.3航海通告印刷品一般通过邮寄、递送等方式发送给用户。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版航海通告,
内容应与同期印刷品一致。
4.3发布航海通告的海区范围
发布航海通告的海区范围应覆盖中国海区及邻近海区,不应小于在版的最小比例尺航行图所覆盖
的海区范围。转发航行警告的海区范围为国际海事组织划分的播发航行警告区划中的第Ⅺ海区。参见
15315—2008
GB/T
附录A、附录B。
4.4航海通告发布内容
航海通告发布具体内容包括:
a)助航标志的增设、撤除、移位、重建、故障、更换等变化情况;
b)沉船、礁石、海底不明物体等航行障碍物的发现、清除、变更等情况;
c)码头、防渡堤等重要港口设施的变化情况;
d)港池、重要航道的疏浚、淤积等水深变化情况;
e)海底管道、电缆等管线的敷设、撤除、路由变更等情况}
f)跨越航道的桥梁、架空管道、电缆、通信线、电力线、索道等的架设、撤除、净空高度变化、路由变
更等情况;
g)锚地、航道、海上养殖场、施工作业区、航泊限制区等各种区域的设置、废除、界线变更等情况;
h)海上交通管制、通信联络、救助、航行规章制度、航法的实施、废除与变更等;
i)航海图书出版预告、出版、改版、作废消息;
j)其他航海信息。
4.5数学基础与计量单位
4.5.1坐标系
采用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如资料采用的是其他坐标系,应进行坐标系改算;资料坐标系不
明时可不改算,但应在相应通告项后予以说明。
4.5.2高程基准
中国大陆地区一般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远离大陆的岛、礁,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有困难时,
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作为高程基准。港、澳、台及外国地区采用原资料的高程基准。
4.5.3深度基准
中国沿海采用理论最低潮面。港、澳、台及外国海域采用原资料的深度基准。
4.5.4计量单位与精确度
确度为:
a)位置坐标精确到0”.1;
b)方位精确到1”;
m,10
c)长度、距离、高度10m以内精确到0.1m以上(含10m)精确到1m;
d)水深浅于31m的精确到0.1m,深于31m(含31m。
m)的精确到1
4.6点位和方位
点位是指制图要素在图上的位置。采用经纬度或方位距离法表示。方位应为真方位,但导航线和
灯标光弧的方位应为海上视航标的真方位。
4.7地名采用原则
航海通告应采用最新版海图上的地名。同一地理实体在不同海图上或其他资料中出现多个名称
时,可按主、副名称的形式处理:
a)不同时期出版的海图地名不一致时,用后出版的海图地名作为主名,先出版的海图地名作为
副名;
b)海图地名与政府地名管理机构新公布的地名不一致时,用政府地名管理机构新公布的地名作
为主名,海图地名作为副名;
c)资料中的地名与海图不一致时,采用海图上的地名,必要时以资料中的地名作为副名;
d)主副名表示形式为主名在前,副名用小括号“()”括起并附在主名后面。
2
15315—2008
GB/T
4.8航海通告的内容编排
航海通告的内容编排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
a)说明、航海信息、图书消息;
b)索引、海图改正、临时通告;
c)航行警告;
d)航海书表改正。
5资料征集
5.1资料来源
5.1.1外交、交通、测绘、渔业、海事、邮电、水电、海运、航运、石油、地质勘查等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军队等部门的情况通报。
5.1.2航海等有关人员个人向航海通告编发部门提供的最新海区变化情况。
5.1.3外国官方机构发布的航海通告等。
5.2海区变化情况报告方式
报告海区变化情况应采用迅速可靠的通讯方式。可根据缓急程度采用电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
信函、填写海区情况报告表等方式。
5.3海区情况报告内容
海区情况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报告者单位名称、本人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报告题目、地
理区域、位置或范围、关系海图、内容详述、有关建议和要求、报告时间。书面报告时应填写海区情况报
告表,由报告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6编辑准备
6.1基础准备
基础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a)熟悉本标准及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b)备考航海图、书并改正到最新;
c)建立资料汇集、编辑流程、问题处理登记簿(或卡);
d)建立l临时通告撤项记录簿。
6.2资料准备
6.2.1资料汇集与登记
依照每期航海通告截稿时间,按时将各方提供的原始资料汇集、编号、登记。
6.2.2资料分析
通告编辑应对资料进行分析、核实,并按照航海通告中海图改正、临时通告、航行警告、航海信息等
专题将资料归类,以便按专题实施编辑工作。
7编写细则
7.1基本要求
航海通告的格式应相对固定,语言严谨、简练、规范、统一,要素及符号表示符合GB12319--1998、
GB12320
1998规定。
7.2各部分编辑要求
7.2.1封面
封面应标明通告名称、期数、项数、出版日期、目录、出版机关名称和徽志等内容。参见附录C。
3
15315—2008
GB/T
7.2.2版权页
版权页应标明通告名称、期数,编制、出版、发行者的名称和地址,印次、开本、印数、书号等必要的版
权说明。其空白处可配置声明、相关说明等。参见附录D。
7.2.3说明
每期通告均应附有通告使用说明。参见附录E。
7.2.4航海信息
主要刊发航海图书上未表示、但与船舶航行安全有关的信息。如海上交通管制、通信联络、海难救
助、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导航系统等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参见附录F。
7.2.5图书消息
主要发布航海图书出版、改版、作废以及出版预告消息。参见附录G。
7.2.6地理区域索引
7.2.6.1地理区域索引内容主要包括国名、海区名、具体地名和通告项号。地理区域索引编写样式参
见附录H。
7.2.6.2地理区域索引按照先中国海区、后外国海区,从北到南,由近至远的顺序编排:
a)中国海区编排顺序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台湾岛、南海、北部湾;
b)外国海区编排顺序依次为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等;
c)“海图更正”和“新图补改”通告项的项标题及项号列在索引末尾。
7.2.7关系海图索引
关系海图索引包括涉及海图改正的所有海图图号及相关改正项数,按关系海图图号数字从小到大
的顺序排列,项号排在关系图号右边(右栏)。当关系海图种类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时,须按中国海区航海
图、渔业图、外国海区航海图的顺序排列。关系海图索引编写样式参见附录I。
7.3航海通告项编写细则
7.3.1航海通告项标题
航海通告(包括海图改正和临时通告)的项标题由项号、地名提示和要素动态提示三部分组成。格
式如:
*101东海厦门港——设置灯浮标
项号地名提示要素动态提示
7.3.2项号
项号由序号和计算机检索符号组成。其中序号从每年第1期第1项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流水编号,
至年底最后一期止。计算机检索符号分为两种,“*”代表海图改正通告项;…T代表临时通告项。如*
102、*105、T104等。
7.3.3地名提示
地名提示以便于使用者尽快找到通告相关地点为原则,尽可能直接、简练,一般由两级地名组成,在
复杂海区亦可由三级或四级地名组成。各级地名之间以空格分开,分级标准和示例如下:
a)第一级地名,中国海区为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台湾岛、南海、北部湾,外国海区为国名。
b)第二级地名,为较著名的港口、海湾、人海口、海峡、群岛、岛和岬角等的名称。
c)第三级地名,须小于第二级地名,并且在第二级地名提示的区域内。以此类推,第四级地名须
小于第三级地名,并且在第三级地名提示的区域内。
d)在具体地名后面还可附加“××方”、。附近”等词。以便进一步提示要素所处位置。
示例1:黄海成山角东方
示例2:东海长江口南港水道
示例3:南海深圳港盐田港区
示例4: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附近
7.3.4要素动态提示
7.3.4.1要素动态提示,应由要素名称和动态词组成,如:灯桩移位、设置灯浮标、划定通航分隔带、存
4
15315—2008
GB/T
在沉船等。临时通告项还应在要素动态提示后注“(临)”。如:挖泥施工(临)。
7.3.4.2助航标志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见表1。
表1助航标志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
主体要素名称动态词与组词格式备注
灯桩、引导灯桩、灯塔、立标、灯船、灯设置××××试发光a)在一项通告中出现“变更”和“移
浮、水中灯桩、浮标、警示标牌、雾笛、撤除××××暂停发光位”两种动态时,选择“变更”
雾钟、雷达应答器(雷康)、无线电指××变更××恢复发光b)冬春季节性换标动态提示为“冬
向标(指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x×移位××关闭季换标”、“春季换标”两固定词组
(AIS)等视听觉标志和无线电标识类××倒塌××暂停工作
××漂失××恢复工作
××熄灭
7.3.4.3碍航物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见表2。
表2碍航物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
主体要素名称动态词与组词格式备注
沉船、暗礁、浅水深、爆炸物、井口、海底存在××××漂流/移在一项通告中出现“变更”和“移
管线、架空管线、鱼礁、网箱、海带养殖撤除××敷设××(海底管线)位”两种动态时,选择。变更”
区、禁航区、安全区、航泊限制区等碍航××移位架设×X(架空管线)
物和碍航区类××变更划定××
7.3.4.4锚地、航道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见表3。
表3锚地、航道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
主体要素名称动态词与组词格式备注
l锚位、锚地、航道线、航道分隔带等划定x×撤除x×移位或范围变化均选择“变更”
××变更
7.3.4.5地质、水文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见表4。
表4地质、水文类要素动态提示组词形式
主体要素名称动态词与组词格式备注
l底质、地震、火山、地磁、变色海水、潮发现×××x变化
l流、海流、浪花、湍流、旋涡等××消失
7.3.4.6施工、作业类动态提示组词形式见表5。
表5施工、作业类动态提示组词形式
施工类作业类
疏浚施工护岸施工清障作业爆破作业
挖泥施工打桩施工清淤作业钻探作业
取沙施工沉箱施工清污作业勘探作业
吹填施工沉桩施工打捞作业地震测量作业
填筑施工建码头施工潜水作业海道测量作业
抛泥施工建桥施工炸礁作业拆船作业
抛石施工安装施工
围海施工吊装施工
筑坝施工敷设海底电缆施工
筑堤施工架设电力线施工
备注:a)不明性质的海上施工或作业,统称“海上作业”。
b)科学考察、仪器或武器试验、军事训练话动等,可采用各自的专用动态提示词。
GB/T15315—2008
7.3.5“海圈更正”和“新图补改”通告项的项标题
“海图更正”和“新图补改”通告项的项标题无地名提示和要素动态提示,直接采用“海图更正”或“新
图补改”作为项标题。“海图更正”项,适用于更正或修正现行海图内容。“新图补改”项,适用于补充改
正新出版海图出版发行之日前未进行改正的通告内容。
7.4海图改正项正文编写细则
7.4.1海图改正项正文栏目划分
海图改正项正文内容一般分为6个栏目。每个栏目的名称及标题词如下:
a)改正行为栏,标题词为“加绘”、“删除”、“移位”、“变更”等;
b)关系海图栏,标题词为“海图”;
c)关系航标表栏,标题词为“航标表”;
d)备注栏,标题词为“备注”;
e)撤项栏,标题词为“撤项”;
f)资料来源栏,标题词为“资料来源”。
海图改正编写样式参见附录J。
7.4.2改正行为栏
改正行为栏内容由标题词、要素符号及注记(或要素描述词)、要素位置三部分组成。编写格式如:
示例1:
0
加绘s31006’25”.ON、122。16’3970E
么闪(2)红6
红
示例2:
删除水管一一一一及注记,连接(1)38。38’.2N、117。477.4E
(2)38。37’.8N、117。49’.2E
示例3:
o
移位s由(1)3l。06’25”.ON、122。16’39”.0E
么闪(2)红6
红
(2)31。06’25”.2N、122。16’39,,8E
示例4:
o
变更s(1)31。06’25”.ON、122。16’3970E
由:么闪(2)红6
红
s(2)同上述(1)
至:』闶(2)绿6
绿
7.4.2.1标题词的选择原则
a)选择标题词须符合资料本意。
b)在一项通告中,一个(类)要素改正内容尽量用一个或两个标题词引导表述完整。如某灯浮移
位,一般用“移位”一个标题词引导表述完整;如某锚地移位,则一般采用“删除”和“加绘”两个
标题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1649-2012 早春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12-11-28
- DB13/T 1657-2012 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2012-11-28
- DB13/T 1673-2012 滑草服务规范 2012-12-19
- DB13/T 1661-2012 矿用超高水材料开放式充填操作规程 2012-12-19
- DB13/T 1675-2012 家庭旅馆接待服务规范 2012-12-19
- DB13/T 1659-2012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规范 2012-12-19
- DB13/T 1674-2012 滑沙服务规范 2012-12-19
- DB13/T 1662-2012 矿用超高(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操作规程 2012-12-19
- DB13/T 1676-2012 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基本要求 2012-12-19
- DB13/T 1663-2012 矿用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操作规程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