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281-2015 云杉阿扁叶蜂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DB13/T 2281-2015 Spruce Aphid Leaf Fly Forecasting and Predi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DB13/T 2281-2015)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281—2015
云杉阿扁叶蜂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2015-12-25发布2016-02-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28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本标准起草人:毕华明、屈金亮、国志锋、王雪峰、张菲、周建波、姚卫红、于贵朋、马喆、刘瑞
祥、孙利革、潘湘海、杨国林、张永贺、李振林、杜兴兰、张丽茹、王伟、鲁艳华、韩国侠、朴凤国、
赵兴强、宋彦伟。
I
DB13/T2281—2015
云杉阿扁叶蜂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杉阿扁叶蜂(AcantholydaPiceacolaXiaoetZhou)的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云杉阿扁叶蜂发生区的预测预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一般虫情调查
掌握监测对象在某一地区的发生范围和发生情况而开展的调查活动。
2.2
系统虫情调查
掌握监测对象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信息,而开展的系统调查活动。
2.3
预测预报
根据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林间的物候、气象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害虫未来的发生趋势
(发生量、发生期、危害程度等)作出预测并及时提供虫情报告。
2.4
发生期预测
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危害期。
2.5
发生量预测
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或林间虫口密度,估计害虫种群未来的消长趋势。
3虫情调查
3.1一般虫情调查
3.1.1踏查
根据寄主资源分布情况,选好踏查路线,对云杉阿扁叶蜂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别统计其虫态、有
虫株数、林班小班、危害程度等,将踏查结果填入到云杉阿扁叶蜂踏查表(表A.1)。
1
DB13/T2281—2015
3.1.2标准地和标准株选择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每县(市、区或林场)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以林班或小班为单位,按寄主
树种面积的0.1%~0.5%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分设1~2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或“Z”字型机械抽取30株作为
调查标准株,进行每木调查,分别统计虫态、有虫数等,将调查结果填入云杉阿扁叶蜂标准地调查表(表
A.2)。
3.1.3统计分析
3.1.3.1发生面积统计
依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塞罕坝林场针叶类食叶害虫危害实际情况划分。在发生区内,
15年以下云杉(含15年)按有虫株率2%以上的林地统计发生面积,2%~5%(含5%)为轻,5%~10%(含10%)
为中,大于10%为重;15年以上云杉,按有虫株率5%以上的林地统计发生面积,5%~10%(含10%)为轻,
10%~20%(含20%)为中,大于20%为重。
3.1.3.2分析报告
虫情调查结束后,应按云杉阿扁叶蜂发生情况汇总表(表A.3)汇总,并完成虫情分布图和虫情报
告三项资料,按要求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3.2系统虫情调查
3.2.1标准地的设置
根据云杉阿扁叶蜂的发生情况,在发生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立3~5块固定标准地,每块标
准地设立30株标准株。并填写云杉阿扁叶蜂标准地概况调查表(表A.4)。
3.2.2卵期调查
6月下旬云杉阿扁叶蜂始产卵,每天调查一次,在标准地内选取50cm标准枝查针叶上卵数,将调查
结果填入云杉阿扁叶蜂卵期调查表(表A.5),并统计分析出云杉阿扁叶蜂卵期的始见期、始盛期、高
峰期和盛末期。
3.2.3幼虫期调查
7月上旬云杉阿扁叶蜂开始取食云杉针叶,8月上旬老熟幼虫落地越冬。在幼虫危害针叶期间用样枝
调查法查树上所有幼虫数;用标准枝样段法调查整株幼虫密度,在幼虫越冬或滞育期间用冠下垂直投影
1/8样方法查地下幼虫数。将调查结果填入云杉阿扁叶蜂幼虫期调查表(表A.6),并统计分析出云杉阿
扁叶蜂幼虫期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
3.2.4蛹期调查
3.2.4.1蛹密度调查
5月中旬云杉阿扁叶蜂始化蛹,每天调查一次,对标准地的标准株,采用树冠下垂直投影1/8样方法,
收集土壤表层30cm内所有蛹,乘8即为该株蛹数。并推算出云杉阿扁叶蜂蛹期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
期和盛末期。
3.2.4.2化蛹进度调查
2
DB13/T2281—2015
从化蛹始见期开始,对标准地的标准株,采用树冠下垂直投影1/8样方法。每天调查一次,记载蛹
数和幼虫数,每次观察虫数不少于50个。将调查结果填入云杉阿扁叶蜂化蛹进度调查表(表A.7)。
3.2.4.3存活率调查
在云杉阿扁叶蜂化蛹期,在标准地附近的云杉地块内,随机采集50~100个蛹,分别称重后,解剖
统计雌蛹数、寄生数及其它死亡数,每天调查一次,将结果填入云杉阿扁叶蜂蛹重及存活率调查表(表
A.8)。
3.2.5成虫期调查
3.2.5.1蛹羽化进度调查
从6月中旬开始调查蛹羽化情况,在云杉阿扁叶蜂化蛹期内采集50~100个蛹,分别称重后,将其编
号放入智能人工气候养虫室内,和野外标准地分别对比观察羽化进度,将调查结果填入云杉阿扁叶蜂羽
化进度调查表(表A.9)。
3.2.5.2产卵量调查
取50~100个活雌蛹,将其编号放人养虫笼中,羽化后按1:1配入雄虫,待其产卵后,统计产卵量。
填写云杉阿扁叶蜂产卵量调查表(表A.10)。
3.2.6统计分析
3.2.6.1发生量汇总
根据表A.1~表A.10汇总,填写表A.11和表A.12。
3.2.6.2汇总上报
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各虫态的观察结果。幼虫落地后进入越冬状态后,报
告全年观察技术总结和汇总表。
4预测预报
4.1发生期预测预报
4.1.1预报时间
在5月中旬前发出化蛹始见期预报;
在6月中旬前发出羽化始见期预报;
在6月下旬前发出卵始见期预报;
在7月上旬发出卵孵化始见期预报。
4.1.2预报方法
4.1.2.1期距法
根据云杉阿扁叶蜂在林间发育进度调查和期距,预测有关虫态的发生期。见式(1)。
3
DB13/T2281—2015
F=Hi+(Xi+Sx)……………(1)
式中:
F——某虫态出现的日期;
Hi——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的日期;
Xi——理论期距值;
Sx——与理论期距值相对应的标准差。
云杉阿扁叶蜂(冀北坝上及沿坝地区):雄成虫平均7d,雌成虫平均9.5d;卵期平均18d,蛹期
平均30d。
4.1.2.2物候预测法
通过选择当地常见的植物的发育阶段作为指示植物,观察其与云杉阿扁叶蜂发育阶段的相关性,进
行发生期预测。各虫态物候见表2。
表1云杉阿扁叶蜂各发育阶段与物候关系
幼虫始化蛹期物候蛹始羽化期物候成虫始产卵期物候卵始孵化期物候
5月中旬6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
华北落叶松针叶展叶1.5cm蚊子草花盛期,忍冬花盛期;
樟子松花期金莲花始花至盛花期
左右野罂粟、瑞香狼毒花始开期
注:本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塞罕坝林械林场。
4.2发生量预测预报
4.2.1预报次数和时间
在6月30日前发出幼虫滞育率及蛹发生量的预报。
在7月15日前发出成虫发生量的预报。
在9月15日前发出老熟幼虫的发生量预报。
4.2.2预测方法
4.2.2.1发生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云杉阿扁叶蜂的危害等级划分是以按针叶受害率来划分轻、中、重程度的。依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
及成灾标准、塞罕坝林场针叶类食叶害虫危害实际情况划分。
针叶受害率达整个树冠的10%以下(含10%)为轻度;
针叶受害率达整个树冠的10%以上20%以下(含20%)为中度;
针叶受害率达整个树冠的20%以上为重度。
4.2.2.2有效基数法
根据所调查的虫口基数,雌性比、每只雌虫平均产卵量,以及当地历年各虫态的死亡率,推算下一
世代的发生量,见式(2)。
4
DB13/T2281—2015
P=po×[e×f×(1-d1)(1-d2)……(1-dn)]………(2)
式中:
P——预报发生数量(翌年一龄幼虫密度);
po——调查平均虫口(蛹或蛹壳平均密度);
e——平均产卵量;
f——雌性比;
d1d2……dn——从调查虫态到预测虫态所经历的各虫态死亡率。
5存案与预报
5.1建立档案
年终,各测报机构将虫情调查资料及预报材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由县级森防部门存档。
5.2报告与发布
县级森防部门将预测预报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生产部门发布预报。
5
DB13/T2281—2015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云杉阿扁叶蜂项目表
表A.1云杉阿扁叶蜂踏查表
调查单位:
平均小班
林班树龄调查有虫有虫危害程度调查
地点树种树高虫态面积
小班(a)株数株数株率(轻中重)时间
(m)(hm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395-2023 差异化保障业务技术要求 2023-07-28
- YD/T 4393.2-2023 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第2部分:2D真人形象类合成技术 2023-07-28
- YD/T 4393.1-2023 虚拟数字人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第1部分:参考框架 2023-07-28
- YD/T 4396.2-2023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 第2部分:基于图像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2023-07-28
- YD/T 4391.1-2023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能力评估体系 第1部分:系统和工具 2023-07-28
- YD/T 4392.1-2023 人工智能开发平台通用能力要求 第1部分:功能要求 2023-07-28
- YD/T 3834.2-2023 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高斯调制相干态协议的QKD系统 2023-07-28
- YD/T 4396.3-2023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 第3部分:基于视频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2023-07-28
- YD/T 4396.1-2023 信息内容识别技术 第1部分:基于文本识别的内容检测服务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2023-07-28
- YD/T 4394.6-20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产品评估方法 第6部分:客服质检系统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