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688.7-2024 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南 第7部分:病例报告及管理

DB32/T 4688.7-2024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Guidelines Part 7: Case Report and Management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4688.7-2024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16
实施日期
2024-06-16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CSC50

!7,



DB32/T4688.7—2024

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南

第7部分:病例报告及管理

TechnicalguidelinesforHIVpreventionandcontrol—

Part7:Casereportandmanagement

2024-05-16发布2024-06-16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688.7—2024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1

5工作人员管理………………1

6工作环境要求………………2

7工作内容及要求……………2

8病例档案管理………………3

9特殊情况处理………………4

10数据分析和利用……………4

11质量控制……………………5

附录A(资料性)艾滋病病例报告责任书……………………7

附录B(资料性)艾滋病随访工作责任书……………………8

附录C(资料性)保密协议书…………………9

附录D(资料性)艾滋病病毒阳性确证结果告知书………10

附录E(资料性)首次随访信息收集记录表………………11

附录F(资料性)后续随访信息收集记录表………………12

参考文献………………………13

DB32/T4688.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2/T4688《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南》的第7部分。DB32/T468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建设;

——第2部分:筛查实验室建设;

——第3部分:检测点建设;

——第4部分:确证实验室建设;

——第5部分:临床信息管理;

——第6部分: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第7部分:病例报告及管理;

——第8部分:暴露后预防;

——第9部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

——第10部分:宣传教育。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卫生监督所、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晓燕、祁耀、周信、史灵恩、邱涛、杨丹丹、管文辉、陈禹衡、陈沄渟、张一凡、

周小毅。

DB32/T4688.7—2024

引言

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

感染的有效药物。2021年联合国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通过的《关于艾滋病毒和艾滋病问题的政治宣

言》提出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本文件按照《艾滋病防治条例》(2019年修订)、《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11号)、《关于印发江苏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

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苏卫疾控〔2021〕102号)的精神,为提升江苏省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加速实现

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而制定。

DB32/T4688《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南》分为以下10个部分:

——第1部分: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建设;

——第2部分:筛查实验室建设;

——第3部分:检测点建设;

——第4部分:确证实验室建设;

——第5部分:临床信息管理;

——第6部分: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第7部分:病例报告及管理;

——第8部分:暴露后预防;

——第9部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

——第10部分:宣传教育。

DB32/T4688的制定是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相关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力补充,为开展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检测、诊断、报告、转介、追踪、治疗、随访的全流程管理以及艾滋病预防的科学干

预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性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支撑,对艾滋病的科学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

意义。

DB32/T4688.7—2024

艾滋病防治技术指南

第7部分:病例报告及管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艾滋病病例报告及管理在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环境要求、工作内容、病例档案管理、数

据分析和利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艾滋病病例报告和随访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293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

3术语和定义

WS29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艾滋病病例HIVinfectedpersonandAIDSpatient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统称。

3.2

艾滋病病例密切接触者HIVinfectedpersonandAIDSpatientclosecontacts

与艾滋病病例发生体液交换,有潜在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的人。

注:包括性伴、共用针具者、艾滋病病例所生婴儿等。

3.3

分子传播网络genetictransmissionnetworks

HIV序列在合适的基因距离阈值条件下形成的一组或多组感染者网络,由传播网络中已进行HIV

基因型耐药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感染者所组成。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IV: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5工作人员管理

5.1负责艾滋病病例报告和随访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接受艾滋病病例报告和随访管理相关方面的专业

培训和指导且熟练掌握该项工作至少一个月方可独立参与该项工作。工作期间,工作人员每年应接受相

1

DB32/T4688.7—2024

关专业知识培训。

5.2负责艾滋病病例报告和随访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知和遵守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艾滋病病例

报告和随访工作要点和技能。

5.3负责艾滋病病例报告和随访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具有责任心和掌握咨询沟通技巧,对感染者不评判、

不歧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5.4实施单位应与工作人员签署《艾滋病病例报告责任书》(见附录A)和/或《艾滋病随访工作责任书》

(见附录B),明确工作人员职责。

5.5实施单位应与工作人员签署《保密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