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016-2013 登山旅游步道设置与服务规范
DB11/T 1016-2013 Mountain climbing tourism path setting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2
备案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016—2013
登山旅游步道设置与服务规范
Normofhikingtrailssettingandservice
2013-11-01发布2014-02-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016—201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功能要求............................................................................2
6设置要求............................................................................2
7设施设备要求........................................................................3
8标志及导向系统要求..................................................................3
9代码要求............................................................................4
10运行管理要求.......................................................................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登山旅游步道标志.............................................6
附录B(资料性附录)代码结构和编码方法...........................................8
I
DB11/T101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北京市延庆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市延庆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市延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的起草人:于德斌、李辉、申玉民、卻连禾、王慧、卢兴彪、王萌萌、田川、于思洋、冯元
利、索转霞、刘子一、张春利、马丽、王华、耿艳平。
II
DB11/T1016—2013
登山旅游步道设置与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登山旅游步道的基本要求、功能与设置要求、设施设备要求、标志及导向系统要求、
代码及运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向社会开放的各类登山旅游步道的设置、管理与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中安全标志的设计原则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0001(所有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T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2050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图形标志及相关要素
GB/T26355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LB/T013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DB11/T064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登山旅游步道hikingtrail
在山地上修建的,以旅游、健身为目的的步行路。
3.2
路段sectionofroad
登山旅游步道中两个相邻的步道交叉口之间的部分。
3.3
线状步道lineartrail
拥有独立起点和终点,且起点、终点不重合的步道。
1
DB11/T1016—2013
3.4
环形步道looptrail
形成一个闭合环形的步道。
3.5
网状步道nettrail
多条相互交错的步道。
4基本要求
4.1登山旅游步道规划应满足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安全、防汛、防地质灾害等要求,因地制宜采
用各项有效措施。
4.2登山旅游步道设计应以满足步道使用者徒步旅游、健身需求为目的,以步道使用者流量和流向为
依据,布局合理、安全、顺畅。
5功能要求
5.1登山旅游步道应具备必备功能,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指导功能。
5.2必备功能包括登山健身功能、安全服务功能和环境卫生服务功能。
5.3指导功能包括便民服务功能、观景服务功能、娱乐服务功能和其他服务功能等。
6设置要求
6.1选址要求
6.1.1登山旅游步道的选址应符合已批复的相关规划。
6.1.2登山旅游步道应选择在山地资源丰富、地质稳定、便于基础设施接入的地区。
6.1.3登山旅游步道选址地点应方便服务与救助且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并可与其他道路系统或景区
(点)相连接。
6.1.4宜优先考虑已有登山旅游步道的资源利用。
6.2线路要求
6.2.1登山旅游步道线路按照步道形态分为线状步道、环状步道和网状步道。
6.2.2线状步道或环形步道宜设置于山脉走向清晰、交通便利的地区。
6.2.3网状步道宜设置于山体大、走向不清晰、交通相对不便利、入口和出口是点对点的地区。
6.3路面要求
6.3.1登山旅游步道路面由主步道与两侧的缓冲带构成。主步道路面宽度应不小于60cm;两侧缓冲带
每侧宽度应不小于20cm。
6.3.2登山旅游步道线路应有一定长度和坡度。线路长度可按照不同人群需求划分为不同行程;线路
坡度单位距离500m内平均坡度宜为15°,超过25°的路段应设置台阶。
6.3.3登山旅游步道路面的修筑宜保持原始风貌、就地取材,以减少步道使用者身体伤害为原则,路
面以土质、草质、腐殖质等松软、具有一定弹性的路面为宜,缓冲带应有植被覆盖。
2
DB11/T1016—2013
6.4出入口要求
6.4.1登山旅游步道出入口应与其他道路系统或景区(点)相连接。
6.4.2线状步道和环形步道的出入口不能唯一。
7设施设备要求
7.1一般要求
7.1.1登山旅游步道应配置安全应急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宜考虑休憩、餐饮、观景、娱乐等设施的
设置。
7.1.2登山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AMS 83-2021 废气治理用玻璃钢离心通风机 2021-11-12
- T/SHHJ 000024-2019 全装修房用给水软管 2019-01-30
- T/WZSJD 2345-2024 智能调节阀 2024-07-28
- T/SSEA 0349-2024 30MnSi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 2024-02-05
- T/GDSS 012-2023 不锈钢管及沟槽式管件 2023-12-06
- T/QGCML 852-2023 浴室用换气扇 2023-05-31
- T/ZZB 0885-2018 超声速风洞控制阀 2018-12-24
- T/CSTM 00327-2021 风力发电偏航制动器衬垫 2021-09-10
- T/GDASE 0023-2021 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熔接技术导则 2021-04-12
- T/GDC 42-2020 改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IW)六棱结构壁管材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