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
- 起草人:
- 朱江、张建莹、张志强、马文丽、毛丽娜、牛旭琼、李士戎、刘毅敏、常国琦
- 出版信息:
- 页数:5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20.20
CCSC82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489—2022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2022-07-21发布2022-10-2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2489—2022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程序...........................................................................................................................2
6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要求及方法...........................................................................................................3
消防给水...................................................................................................................................................3
消火栓系统...............................................................................................................................................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
水喷雾灭火系统.......................................................................................................................................9
细水雾灭火系统.....................................................................................................................................10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11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12
泡沫灭火系统.........................................................................................................................................13
气体灭火系统.........................................................................................................................................14
防烟排烟系统.......................................................................................................................................16
防火分隔设施.......................................................................................................................................1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
消防供配电系统...................................................................................................................................24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2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27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28
7档案管理.........................................................................................................................................................29
附录A(规范性)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频次表.......................................................................................30
附录B(资料性)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书.......................................................................................37
附录C(资料性)信息公示栏........................................................................................................................44
参考文献...............................................................................................................................................................45
I
DB14/T248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晋中市消防
救援支队、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江、张建莹、张志强、马文丽、毛丽娜、牛旭琼、李士戎、刘毅敏、常国琦。
II
DB14/T2489—2022
引言
为提升全省消防技术服务质量,推进消防技术服务标准化管理和法制化建设,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
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在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吸收国内有关资料,并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III
DB14/T2489—2022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在山西省内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
单位自行开展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保修期内的建筑消防设施由施工单位进行维护保养的,保养
要求及方法、档案管理可参照执行。
特殊场所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其行业相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4107消防基本术语
GB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XF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建筑消防设施
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是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设备,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
外观检查、功能测试、保养、系统联动试验以及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外观检查
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直观属性进行检查的活动。
功能测试
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测试,检查其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对其工作状态进行确认的活动。
联动试验
1
DB14/T2489—2022
将待测试系统置于自动状态,模拟火灾信号,检查受控消防设施(设备)是否按照预设逻辑执行相
应动作,并发出反馈信号的活动。
消防技术服务档案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过程中收集、整理、编制形成的特定文件。
4基本要求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据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和从业准则,建立常态化的消防业务培
训制度,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业务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服务期间,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情况,应当对甲方进
行一定课时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加强单位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储备一定数量的建筑消防设施易损件或与有关产品厂家、供应商签订相关
合同,以保证供应;对外购零部件等要进行进货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并应保存进货检验记录。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收集维护保养项目的总平面布局图、系统图和产品、系统使用说明书等技
术资料;应当对每类消防设施的主要组件逐一进行编号标识,作出正确的编码图表。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对各类消防设施的标识化管理进行完善。
维保过程中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关停消防设施时,须经相关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应
告知相关单位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应在消防设施所在建筑醒目位置张贴公告、设置明显提示标识,同
时由委托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向消防救援机构备案。
需要进入危险区域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时,应设置警戒围挡、警示标志,采取专人值守等警戒
措施,相关人员应经专业安全培训合格,其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仪器设备、操作程序等应符合相关规
定。
对声光、广播、非消防电源切断等容易引起人员恐慌的设备功能测试前,应由委托单位发出预告。
对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雨淋系统等特殊系统进行测试时,需采取防止误动作的可靠措
施。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相关人员要求:
a)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应取得消防设施操作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消防设施检测维修保
养职业方向四级/中级工及以上),按照职业技能等级开展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b)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
c)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当具备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负责对本机构的消防技
术服务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对出具的书面结论文件进行技术审核。
5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程序
摸底登记。在签订维护保养合同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一次系统排查摸底,
详细了解各类消防设施基本情况,认真填写《项目基本情况登记表》,并将建筑消防设施整体情况书面
告知委托单位,为下一步维修保养工作做好准备。
签订合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与委托单位签订《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明确项目负
责人,并自合同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备案。《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
养合同》主要内容应包括:
a)详细注明建筑的位置、面积等基本情况和火灾危险性等信息;
2
DB14/T2489—2022
b)明确项目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职责,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人员变更应及时补充变更
说明;
c)明确维护保养方案,包含维护保养的期限、范围、内容、频次及相关工作标准;
d)明确维护保养工作中维修、更换、标定、检验等特殊情况的处理;
e)明确甲乙双方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公示信息。制作包含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及项目负责人、维护保养日期等信息的标识,在消防
设施所在建筑的醒目位置上予以公示。
维护保养。根据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本标准的规定实施维护保养并作出客观、真实、完整的记
录。
出具报告。
a)结合每月工作内容,编制《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建立完善《建筑消防设施故障
处理情况记录表》;年度维护保养任务完成后,编制《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总结报告表》,装
订形成完整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书》并及时上传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备案。
b)《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总结报告表》应当由技术负责人、项
目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执业印章,同时加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印章。
建立档案。按照消防技术服务项目建立消防技术服务档案。
6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要求及方法
消防给水
6.1.1外观检查
6.1.1.1消防水池:
a)外观完好,储水量满足设计要求,消防水池的补水设施应正常;
b)当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水池时,应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保持正常;
c)当设置了就地水位显示装置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水位的装置且水
位正常;
d)严寒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e)消防水池的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正常,通气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上设置的防止虫鼠进入的
措施正常。
6.1.1.2消防水箱:
a)外观完好,水量充足,补水设施应正常;
b)当高位消防水箱与其他用水共用水箱时,应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保持正常;
c)当设置了就地水位显示装置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水位的装置且水
位正常;
d)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开启时应灵活,关闭时应严密;
e)高位水箱间应通风良好,不应结冰,当设置在冬季结冰地区的非采暖房间时,应采取可靠的
防冻措施,无人值守时环境温度或水温不应低于5℃;
f)通气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上设置的防止虫鼠进入的措施应正常;
g)进水管上的液位仪和浮球阀应保持正常。
6.1.1.3天然消防水源:
a)当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天然水源时,应采取防止冰凌、漂浮物、悬浮物等物质堵塞消防水泵的
技术措施;
3
DB14/T2489—2022
b)当采用井水作为消防水源,且设置了探测水井水位的水位测试装置时,该装置应保持正常。
6.1.1.4消防水泵:
a)消防水泵外观应无锈蚀,无漏水、渗水等情况;应安装牢固,紧固螺丝无松动;
b)消防水泵控制柜在平时应处于自动启泵状态,当自动水灭火系统为开式系统,且设置自动启
动确有困难时,经论证后可设置在手动启动状态;
c)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引水方式,吸水管和出水管上的压力表正常;
d)消防水泵、电机铭牌和标识应清晰;
e)消防水泵房应有防水淹的技术措施;
f)严寒地区消防水泵房的采暖温度不应低于10℃,当无人值守时不应低于5℃;消防水泵控制
柜的自动防潮除湿装置应工作正常;
g)柴油机消防水泵油箱内燃料储量不应小于50%。
6.1.1.5稳压设施:
a)稳压泵、气压水罐外观应完好、无腐蚀等;
b)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性能与主泵相同;
c)稳压泵出水管上设置的消声止回阀和明杆闸阀显示正常;
d)吸水管、出水管上的控制阀应锁定在常开位置,并有明显标记。
6.1.1.6水泵接合器:
a)水泵接合器组件应齐全,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应使消防用水能从消防水泵接合器进入系统;
b)控制阀应常开,且启闭灵活;
c)消防水泵接合器永久性固定标志铭牌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
6.1.1.7阀门、管网:
a)各阀门的开启关闭状态应采用铭牌标注清晰,并将控制阀锁定在正确位置;
b)高位水箱上设置的止回阀工作正常;
c)管道上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
6.1.2功能测试
6.1.2.1消防水池、消防水箱:
a)设置有水位监测仪的,水位信息应能传输至消防控制室;
b)设置有水位监测仪的,模拟溢流水位和最低水位报警信息应能传输至消防控制室。
6.1.2.2消防水泵:
a)自动直接启动或手动直接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在55s内投入正常运行,且应无不良
噪声和振动;
b)机械应急启泵时,应保证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机械应急装置能够正常启动,
且消防水泵在报警后5.0min内正常工作;
c)当主泵发生故障时,备泵能自动投入运行,以备用电源切换方式或备用泵切换启动消防水泵
时,消防水泵应分别在1min或2min内投入正常运行;
d)柴油机消防水泵的蓄电池应保证消防水泵随时自动启泵的要求;
e)消防控制柜或控制盘设置专用线路连接的手动直接启泵按扭,手动操作控制箱、柜各消防泵
启动按钮、按键和停泵按钮、按键,消防泵运转正常;
f)泵房内排污泵工作正常。
6.1.2.3稳压设施:
4
DB14/T2489—2022
a)稳压泵启泵与停泵压力符合设定值,压力表显示正常;当达到设计启动压力时,稳压泵应立
即启动;当达到系统停泵压力时,稳压泵应自动停止运行;稳压泵在正常工作时每小时的启
停次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15次/h;
b)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性能与主泵相同,将水泵控制柜打到自动状态,模拟主泵故障,
备用泵应能切换运行。
6.1.2.4水泵接合器:
采用消防车车载消防水泵对水泵接合器进行通水加压试验,检查测试水泵接合器的给水方向、供水
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测试结果应满足规范要求。
6.1.2.5减压阀:
a)各阀门减压阀的阀前阀后压力比值不宜大于3:1;当采用减压阀串联减压时,第二级减压阀的
阀前后压力差不宜超过0.40MPa;
b)减压阀的阀前后静压与动压差不应小于0.10MPa。
6.1.3联动试验
分区供水试验:
a)当采用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分区供水时,分别用水泵房压力开关、水箱出水管流量开关及
消火栓按钮在自动方式下启动高区消防泵,在消防控制室观察水泵启动时间,转输泵应在消
防水泵启动后再启动;
b)当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联分区供水时,分别用水泵房压力开关、水箱出水管流量开关及消火
栓按钮在自动方式下启动高区消防泵,在消防控制室观察消防水泵从低区到高区能依次顺序
启动;
c)当采用减压水箱减压分区供水时,核对设计要求,减压水箱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
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减压水箱水位的装置;确定模拟溢流水位,当水位
达溢流水位及最低水位时,消防控制室应能收到报警信号。
6.1.4保养
6.1.4.1消防水池、消防水箱:
a)泄空消防水池储水,在密闭空间作业进行1次全面清理检查,水池结构材料应完好,清理和
检修内壁、吸水喇叭口、溢流口、排水口、通气口等;
b)泄空消防水箱储水,在符合密闭空间作业进行1次全面清理,包括水箱内壁、吸水喇叭口、
溢流口、排水口、通气口等,焊接钢板水箱应除锈补漆,组装水箱应使用扭力扳手均匀紧固
全部螺栓。
6.1.4.2消防水泵(稳压泵):
a)对泵体外观进行擦拭、除污、除锈和喷漆;对泵体中心轴进行定期盘动;对泵体盘根填料进
行检查或更换;
b)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检查或更换对应等级的润滑油;
c)根据作业环境条件及时对柴油泵进行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柴油机喷油泵内的机油量不足时
应添加。
6.1.4.3阀门、管网:
a)用小毛刷清除阀杆(特别是螺纹部分)处的灰尘和杂物;定期更换润滑剂,更换润滑剂后应
加套管保护;
b)对室外阀门的阀杆加保护套进行保护,以防雨、雪、尘土锈蚀污染阀杆;
5
DB14/T2489—2022
c)保持阀门的清洁,对锈蚀部分应及时清理;对油漆脱落、锈蚀的管网,应进行除锈、喷漆处
理;
d)消防管道色环及文字标识缺失应恢复;
e)室外裸露的有压管及主要附件,应采取必要的保温防冻措施。
6.1.4.4减压阀:
a)减压阀组放水试验时检查减压阀阀前、阀后静水压力,阀后动压力不符合设计值时,可通过
反复启闭放水阀的方式冲洗杂质,冲洗无效时,应解体清理和调整;
b)减压阀处的试验用压力排水管道,必要时清理疏通;阀前过滤器应定期清理。
消火栓系统
6.2.1外观检查
6.2.1.1消火栓箱:
a)消火栓箱应用红色字体注明“消火栓”字样,箱内配件齐全;
b)消火栓栓口和水带接扣、水枪和水带接扣应相匹配;
c)水带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应不大于25.0m;
d)消火栓箱不应被遮挡和封堵。
6.2.1.2室内消火栓:
a)栓口外观应整洁、无锈蚀,采用旋转型栓口时,应旋转可靠、无卡涩;
b)试验消火栓压力表读数正常。
6.2.1.3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水龙:
a)安装牢固,转动灵活;
b)组件应齐全,软管无破损;
c)消防软管卷盘、轻便水龙长度宜为30.0m。
6.2.1.4室外消火栓:
a)应无锈蚀、渗水、外表油漆脱落等情况;
b)设置的永久性固定标识应清晰完好;
c)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d)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6.2.1.5消火栓按钮:
a)消火栓按钮安装应牢固,不松动;
b)按钮布线应穿管保护。
6.2.1.6干式消火栓:
a)系统管网应无存水;
b)供水干管上的干式报警阀、雨淋阀或电磁阀、电动阀等快速启闭装置保持正常;
c)管道最高处的快速排气阀保持正常。
6.2.2功能测试
6.2.2.1室内消火栓:
a)采用动静压测试仪测试系统各分区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临时高压系统的最不利点
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筑高度>100m时,最不利点静压≥0.15MPa;
6
DB14/T2489—2022
2)建筑高度≤100m的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最不利点静压≥0.10MPa;设置稳压
泵时,不应低于0.15MPa;
3)多、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最不利点静压≥0.07MPa;设置稳
压泵时,不应低于0.15MPa;
4)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最不利点充实水柱
≥13m;
5)其他场所最不利点充实水柱≥10m。
b)采用动静压测试仪测试系统各供水分区最有利点及最不利点栓口出水压力,不应大于0.50MPa,
当大于0.70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
建筑等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其他场
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0m计算。
6.2.2.2室外消火栓:
a)阀门应启闭灵活;
b)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火灾时水力最不利消火栓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
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
6.2.2.3消火栓按钮:
a)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启动消火栓按钮,消防控制室应能收到报警信号,显示报警部位;
b)按下消火栓按钮,干式消火栓系统快速启闭装置能够正常启动。
6.2.2.4消防水带:
将消防水带与水源接通,在正常使用压力下,存在漏水现象的,应进行修补或更换。
6.2.3联动试验
消火栓系统。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应使任一报警区域的两只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
灾探测器和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同时使消火栓按钮动作,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发出
控制消防泵启动的启动信号,点亮启动指示灯,消防泵控制箱(柜)应控制消防泵启动,消防联动控制
器应接收水流指示器的动作反馈信号,显示设备的名称和地址注释信息,消防控制器图形显示装置显示
信息应与控制器显示一致。
6.2.4保养
6.2.4.1消火栓箱:
a)用拧干的湿抹布对消火栓箱箱门、顶部、箱内进行擦拭,应做到箱体表面无灰尘,顶部及箱
内无杂物;
b)清理消火栓栓口水渍及锈蚀物。
6.2.4.2室外消火栓:
a)清除周围杂物或障碍物;
b)标识缺失或不明显时应补充或更换;局部锈蚀应打磨除锈后再重新补漆;
c)采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闭杆与出水口,加注润滑油,保持启闭杆与出水口的灵活性;
d)严寒时增设保温措施或防护套。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3.1外观检查
6.3.1.1湿式报警阀组:
7
DB14/T2489—2022
a)报警阀组外观完好,设置的保护区域名称标识明显清晰正确;报警阀的系统侧压力表、供水
侧压力表显示值相近且达到设计要求;
b)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排水设施应通畅;
c)报警阀阀体和阀盖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铸铁的材料制作,阀座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
青铜的材料制作,延迟器设置的过滤网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黄铜的材料制作;
d)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确保水流方向一致,报警水流通路上的过滤器应
安装在延迟器前,且便于排渣操作的位置;
e)水力警铃安装位置应设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或公共通道的外墙上;
f)信号阀、通往延时器的闸阀等,应处于正常启闭状态,并有明显启闭标志。
6.3.1.2干式报警阀组:
a)应符合本标准第6.3.1.1条规定;
b)空气压缩机和气压控制装置外观完好、运行正常;
c)应安装在不发生冰冻的场所。
6.3.1.3预作用装置:
a)应符合本标准第6.3.1.1条规定;
b)配有充气装置时,空气压缩机和气压控制装置外观完好、运行正常;
c)预作用阀的手动开启装置应完好、无遮挡;
d)电磁阀及电磁阀前的过滤器应安装牢固、外观无破损。
6.3.1.4雨淋报警阀组:
a)雨淋阀组外观应完整无损伤,标识清晰,组件齐全,无漏水现象,压力表显示正常,启闭状
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b)宜设置在温度不低于4℃并有排水设施的室内,如在寒冷的室外,应采取伴热保温措施。
6.3.1.5末端试水装置:
a)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的标识,应明显清晰,距地面高度宜为1.5m;
b)组件试水阀、压力表及试水接头应完整,并应有相应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末端试水装置压
力表静压最低不得低于0.1MPa。
6.3.1.6喷头:
a)喷头溅水盘不得有变形,和附着物、悬挂物,喷头外表面不应附着有涂层;
b)喷头安装间距与楼板、墙、梁等障碍物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c)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和有冰冻危险场所安装的喷头应采取防护措施;
d)有碰撞危险场所安装的喷头应加设防护罩。
6.3.2功能测试
6.3.2.1湿式报警阀组:
在末端装置处放水,当湿式报警阀进口水压大于0.14MPa、放水流量大于1L/s时,报警阀应及时启
动;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5s~90s内发出报警铃声,不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15s内发出报警铃声;
压力开关应及时动作,启动消防泵并反馈信号,采用声级计测试水力警铃声强,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
声强不应小于70dB。
6.3.2.2干式报警阀组:
a)同本标准6.3.2.1条规定;
b)降低管网气压,气源设备应自动启动,达到设定压力后应自动停止。
6.3.2.3雨淋报警阀组:
8
DB14/T2489—2022
雨淋阀宜利用检测、试验管道进行,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的雨淋阀,应在15s之内启动(公称直径
大于200mm的雨淋阀调试时,应在60s之内启动)。雨淋阀调试时,当报警水压为0.05MPa时,水力警铃
应发出报警铃声。
6.3.3联动试验
6.3.3.1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
a)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控制不
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b)查看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
动控制器。
6.3.3.2预作用系统:
a)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使用人为触发同一报警区域内的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
探测器或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查看预作用阀组,应联
动开启,使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当系统设有快速排气装置时,查看排气阀前的电动阀,应
联动开启;
b)查看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有压气体管道
气压状态信号和快速排气阀入口前电动阀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6.3.3.3雨淋系统:
a)将消防联动控制器设置在自动状态下,使用人为触发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独立的感温火灾探
测器或一只感温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查看雨淋阀组,应由联动
控制器联动控制开启;
b)查看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雨淋阀组、雨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
防联动控制器。
6.3.4保养
报警阀组及系统组件:
a)清除报警阀、排水阀、放水阀及管道表面的所有杂质并刷油漆;
b)清理过滤器、延时器节流孔的脏物及杂质。盘动、润滑或调节水力警铃,使其转动顺畅;
c)清洁信号阀外观,必要时除锈补漆,紧固信号阀支架和法兰连接处的螺栓,并在外露螺纹处
施涂润滑脂。
水喷雾灭火系统
6.4.1外观检查
6.4.1.1雨淋报警阀组:
同本标准6.3.1.4条规定。
6.4.1.2传动管应无机械损伤、无变形。
6.4.1.3控制阀:
a)明显部位应有标明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
b)阀体内应清洁、无异物堵塞;
c)无机械损伤、无变形。
6.4.1.4水雾喷头周围应无遮挡物,滤网应无堵塞。
6.4.2功能测试
9
DB14/T2489—2022
水喷雾灭火系统:
a)手动测试时,关闭系统侧控制阀门,打开雨淋阀组的手动开启装置,雨淋阀应动作打开,压
力开关、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喷淋泵启动。
b)自动测试时,关闭系统侧控制阀门,模拟探测器报警,检查系统应按预设的逻辑关系动作。
当采用传动管控制时,打开试验阀使传动管泄压,系统应正常启动。
c)应急启动测试时,关闭系统侧控制阀门,手动打开应急操作阀,雨淋阀应动作打开,压力开
关、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喷淋泵启动。
6.4.3保养
6.4.3.1雨淋阀组、控制阀、电磁阀:
a)清除雨淋阀组周围杂物及影响操作的障碍物;
b)维修或更换损坏的控制阀铅封、锁链;
c)电磁阀启动失常,检修线路无故障时应维修或更换电磁阀。
6.4.3.2喷头:
a)更换、补充变形、损坏、缺失的喷头,移除遮挡喷头的物品;
b)清除喷头喷嘴阻塞物。
细水雾灭火系统
6.5.1外观检查
6.5.1.1泵组式储水箱,水箱液位显示应正常。
6.5.1.2瓶组式储气容器和储水容器安装、固定和支撑应稳固,无锈蚀。
6.5.1.3分区控制阀的锁链完好,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6.5.1.4水雾喷头应无变形、损坏、漏水、缺失;周围应无遮挡物、附着物。
6.5.1.5系统各组件:
a)系统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便于操作;
b)每个手动操作部位均应以文字或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单向阀、分区控制阀、减压装置应
标示介质流动方向;
c)铭牌应牢固设置在系统明显部位,铭牌标志内容清晰。
6.5.1.6管道、管件等各构成部件应无加工缺陷或机械损伤,防腐涂层、镀层应完整、均匀。
6.5.2功能测试
6.5.2.1泵组式系统:
操作防护区入口处和消防控制室的手动启动装置,观察分区控制阀、泵组应动作可靠,系统的动作
信号反馈装置应能及时发出系统启动的反馈信号。
6.5.2.2瓶组式系统:
a)模拟探测器报警,观察检查系统联动的逻辑关系应准确,各设备的动作情况应正常;
b)操作防护区入口处和消防控制室的手动启动装置,观察储水瓶组和储气瓶组应动作可靠。
6.5.3保养
6.5.3.1储水箱、储水容器、过滤器:
定期清洗储水箱、过滤器,并对控制阀后的管道进行吹扫;储水箱应每半年换水一次,储水容器内
的水应按产品制造商的要求定期更换。
10
DB14/T2489—2022
6.5.3.2泵组、瓶组:
a)保持泵房良好的通风、散热及保温措施;
b)定期清理泵组各组件表面油渍、水及尘埃,清洁控制柜表面灰尘;
c)紧固泵组地脚螺栓、固定螺栓及各转动部件的连接螺栓;控制柜柜体接地应牢固完好,发现
接线脱落或松动应及时维修。
6.5.3.3喷头:
同本标准6.4.3.2条规定。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6.6.1外观检查
6.6.1.1灭火装置:
a)外观整洁完好,满足环境和介质的防腐蚀要求,俯仰和水平回转角度满足灭火装置正常使用
和维护要求;
b)固定支架或安装平台能满足灭火装置的喷射、喷洒反作用力要求。
6.6.1.2探测装置:
a)使用环境应满足防尘、防水、抗现场干扰等;
b)表面无腐蚀、涂覆层脱落等机械损伤,标志清晰,安装牢固。
6.6.1.3控制装置(控制主机和现场控制箱):
a)外观整洁完好,电源标志完好;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b)检查设置在灭火装置的附近,便于现场手动操作,能观察到灭火装置动作。
6.6.1.4水流指示器:
安装在手动控制阀的出口之后,便于检修的位置,当安装在吊顶内时,吊顶应预留检修孔,公称直
径应与供水支管的管径相同。
6.6.1.5末端试水装置:
a)探测部件应与系统所采用的型号规格一致;
b)自动控制阀和手动试水阀的公称直径应与灭火装置前供水支管的管径相同;设置明显标识,
试水阀距地面高度宜为1.5m;
c)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排水立管宜设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DN75;
d)不被他用的措施。
6.6.2功能测试
6.6.2.1自动控制阀和灭火装置:
a)使系统电源处于接通状态,系统控制主机、现场控制箱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分别通过系统控
制主机和现场控制箱,逐个手动操作每台自动控制阀的开启、关闭,自动控制阀的启、闭动
作、反馈信号应正常;
b)手动操作一台灭火装置(自动消防炮和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俯仰和水平回转,灭火装
置的动作及反馈信号应正常,且在设计规定的回转范围内与周围构件应无触碰;对具有直流-
喷雾转换功能的灭火装置,逐个手动操作检验其直流-喷雾动作功能;
c)模拟使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关闭消防水泵出水总管
推荐标准
- DB13/T 2368-2016 吡唑醚菌酯原药 2016-05-23
- DB52/T 922-2014 蚯蚓粪育苗基质 2014-09-13
- DB13/T 2291-2015 夏(冬)令营旅行社操作规范 2015-12-25
- DB51/T 2188-2016 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2016-06-24
- DB52/T 921-2014 蚯蚓粪有机肥 2014-09-13
- DB51/T 2189-2016 含钒热轧带肋抗震钢筋 技术条件 2016-06-24
- DB51/T 851-2016 地震过渡安置房防雷技术规范 2016-06-24
- DB13/T 2354-2016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2016-05-23
- DB13/T 2367-2016 噻虫胺悬浮剂 2016-05-23
- DB13/T 1270-2015 气候状况公报编写规范 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