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111-2020 城市轨道交通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62/T 4111-2020 Urban rail transit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111—2020
城市轨道交通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of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inurbanrailwaytransit
2020-03-16发布2020-04-01实施
发布
DB62/T411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甘南州气象局、兰州市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学会、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兰州轨道交通有
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安达科技检测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维红、范飞勇、李伟栋、张景平、王晶晶、冯路、杨春芽、冯世川、闫瑛、
李韦霖。
I
DB62/T4111—2020
城市轨道交通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检测程序、检测内容及要
求、检测报告编制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雷电防护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竣工检测以及定期检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正线、进出库联络线轨道上停止或运行的车辆;城市轨道交通高电压部分的雷电防
护装置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2015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雷电防护设计规范
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CJ/T236-2006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CJJ/T288-2018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技术标准
QX/T232-2014雷电防护装置定期检测报告编制规范
DB62/T2414-2013城市轨道交通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490-2009、GB21431-2015、GB50157-2013、CJ/T236-2006、CJJ/T288-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490-2009、GB21431-2015、GB
50157-2013、CJ/T236-2006、CJJ/T288-2018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
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GB50490-2009,定义2.0.1]
3.2
杂散电流straycurrent
在非指定回路上流动的电流。
3.3
1
DB62/T4111—2020
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system;AFC
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自动识别、精密机械和传动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
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
[GB50157-2013,定义2.0.42]
3.4
火灾报警系统automaticfirealarmsystem;FAS
用于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
自动消防报警设施。
[GB50157-2013,定义2.0.44]
3.5
综合监控系统integratedsupervisoryandcontrolsystem;ISCS
基于大型的监控软件平台,通过专用的接口设备与若干子系统接口,采集各子系统的数据,实现同
一监控工作站上监控多个专业,调度、协调和联动多系统的集成系统。
[GB50157-2013,定义2.0.45]
3.6
运营控制中心operationcontrolcenter;OCC
调度人员通过使用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电力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火灾自动报警)、自动检
票等中央级系统操作终端设备,对轨道交通全线(多线或全线网)列车、车站、区间、车辆、基地及其
他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协调、指挥、调度和管理的场所。
[GB50157-2013,定义2.0.46]
3.7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automaticsystem;BAS
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调节、通风、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极电梯门、站台门、
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GB50157-2013,定义2.0.48]
3.8
车辆基地baseforthevehicle
地铁系统的车辆停修和后勤保障基地,通常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等部
分,以及相关的生活设施。
[GB50157-2013,定义2.0.53]
3.9
车辆段depot
停放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定修或架修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
生产单位。
[GB50157-2013,定义2.0.54]
3.10
架空接触网overheadcontactlines
安装在列车的上方,供给列车电能的输电设施,分为柔性和刚性架空接触网。
[CJJ/T288-2018,定义3.1]
3.11
屏蔽门系统Platformscreendoorsystem
安装与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看多级控制开启
与关闭滑动门的联系屏障系统,包括全高屏蔽门、半高屏蔽门。
2
DB62/T4111—2020
[CJ/T236-2006,定义3.1]
3.12
雷电防护装置I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建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雷
电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5]
3.13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原件。
[GB50057-2010,定义2.0.5]
3.14
雷电防护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雷电防护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
电位差。
[GB50057-2010,定义2.0.19]
3.15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checkupandmeasure
按照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雷电防护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
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GB/T21431-2015,定义3.23]
3.16
架空地线overheadgroundline
架设在架空输电线路和架空接触网的上方,保护线路免遭雷电袭击的装置,通常采用钢或铜绞线,
又称架空接闪线。
4一般规定
4.1雷电防护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首次检测是轨道交通系统新建、改建、扩建雷电防护装
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投入使用后雷电防护装置的第一次检测。定期检测是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
4.2轨道交通系统新建、改建、扩建的雷电防护装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测,应对其结构、布置、形
状、材料规格、尺寸、连接轨道交通方法和电气性能进行分阶段检测。投入使用后的雷电防护装置的第
一次检测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检测。
4.3检测项目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构)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雷电
防护区的划分、雷击电磁脉冲屏蔽、等电位连接和电涌保护器(SPD)。
4.4新(改、扩)建轨道交通线路雷电防护装置竣工时应进行首次检测。对已投入运营轨道交通线路
应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测,宜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进行。对于轨道交通运输有影响时,应在地铁停运、
接触网等设备断电后进行。
4.5新(改、扩)建轨道交通雷电防护装置竣工检测时,应查阅设计文件及隐蔽工程记录等相关文件
中的雷电防护装置的结构、材料、规格以及连接等情况。
4.6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0.5Ω;轨道交通系统电子设备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当与其它类型的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值应按其中的最小值确定。接地电阻值的测量方
法见附录A。本标准规定的接地电阻值均为冲击接地电阻值,冲击接地电阻值与工频接地电阻值的换算
方法见GB50057-2010附录C。
3
DB62/T4111—2020
4.7检测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等电位连接,测试其过渡电阻值,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过渡电阻值的,其值
应不大于0.2Ω。
5检测程序及检测作业要求
5.1检测程序
5.1.1雷电防护检测宜按雷电防护检测流程进行,具体流程见附录B。
5.1.2检测作业程序应按照GB/T21431-2015第7章的规定进行。
5.2检测作业要求
检测作业须符合GB/T21431-2015第5.9条要求。
6检测内容及要求
6.1建(构)筑物
6.1.1建(构)筑物雷电防护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建(构)筑物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表1进
行建(构)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
表1城市轨道交通建(构)筑物雷电防护分类
雷电防护分类建(构)筑物
第二类雷电防护建筑物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架车站、地面车站和运营控制中心用房
1)车站的出入口罩棚、风亭、冷却塔和膨胀水箱;
第三类雷电防护建筑物
2)区间的高架建筑物和隧道区间上的地面建筑物(如隧道口、区间风亭)。
注:与轨道交通相配套的车辆基地、车辆段、综合用房、主变电站和停车场等其他建(构)筑物应依据GB50057-2010
中第3章进行雷电防护分类。
6.1.2建(构)筑物的检测
6.1.2.1依据建(构)筑物的雷电防护分类,对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分别依据GB/T21431-2015
中第5.2条、第5.3条、第5.4条的规定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允许值见附录D。
6.1.2.2检查轨道交通地面建筑物机房雷电防护类别划分,应按照GB50057-2010中第6.2条规定将
雷电防护击电磁脉冲的环境划分为LPZ0A、LPZOB、LPZ1……LPZn+1区。进行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后,
应检查雷电防护工程中的LPZ的划分是否符合标准。
6.1.2.3雷击电磁脉冲屏蔽的检测应按照GB/T21431-2015第5.6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6.1.2.4等电位连接的检测应按照GB/T21431-2015第5.7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6.1.2.5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应按照GB/T21431-2015的第5.8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6.2机电系统
6.2.1机房
6.2.1.1检查机房位置,宜设置在建筑物低层中心的LPZ1区及其后续雷电防护区。
4
DB62/T4111—2020
6.2.1.2检查机房内设置的等电位连接带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按照GB/T21431-2015第5.7条
的规定进行检测。
6.2.1.3检查机房内等电位连接带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按照GB/T21431-2015第5.7条的规定
进行检测。
6.2.1.4检查机房内设备机柜、金属外壳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按照
GB/T21431-2015第5.7条的规定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允许值见附录D。
6.2.1.5检测机房内设备距外墙的距离,其距离应不小于1m。
6.2.1.6检查机房内的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SPD的安装情况,应符合本标准中第6.1.2.5条的规定。
其接地电阻允许值见附录D。
6.2.1.7检查进、出机房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层应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测试其
过渡电阻。
6.2.1.8检查机房的接地线应从共用接地装置引至机房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检测其材料规格、安
装工艺,应按照GB/T21431-2015第5.7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6.2.2通风、空调与供暖系统
6.2.2.1检测系统所在建(构)筑物、室外风亭、机组、水箱、冷却塔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应符合本标
准第6.1.1和第6.1.2条的规定。
6.2.2.2检测所属生活、生产给水装置、排水装置、污水装置、雨水装置和消防装置的泵机、远程控
制装置、接地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车站控制室显示装置等的各类电子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
柜、机架等与接地装置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管道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按
照GB/T21431-2015第5.7条的规定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允许值见附录D。
6.2.2.3检测所属设备、设施、管道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按照GB/T21431-2015
第5.7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6.2.2.4检测系统中电气和电子线路上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层,应按照GB/T21431-2015
第5.7条的规定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允许值见附录D。
6.2.2.5检测系统线路上所安装的电涌保护器(SPD),应按照GB/T21431-2015的第5.8条的规定进
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允许值见附录 D。
6.3供电
推荐标准
- T/CASMES 204-2023 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开槽施工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规范 2023-11-08
- T/TMAC 053-2023 免锚固移动护栏 2023-03-10
- T/CECS G:D61-01-2020 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设计标准 2020-11-11
- T/ZZB 0205-2017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 2017-08-31
- T/CRS C0702-2021 铁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 2021-12-21
- T/CTESGS 03-2022 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补救措施专项设计报告编制导则 2022-12-07
- T/ZJAF 8-2021 电动自行车智能监测记录系统技术要求 2021-07-30
- T/CCIAT 0025-2020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监控信息化管理规程 2020-10-30
- T/WKSX 001-2022 乌鲁木齐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2022-06-30
- T/CSCS 16-2021 钢结构制造技术标准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