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07-2022 棘胸蛙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DB34/T 2107-2022 Spiny-breasted frog artificial propagation 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107-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6-29
实施日期
2022-07-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民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旌德县旌山家庭农场、宣城市昊尔饲料有限公司、宣城市明云养殖家庭农场、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吴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宣城市宣州区市场监管局、全椒县武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涡阳县水产管理站、望江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宁国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07—2022

代替DB34/T2107-2014

棘胸蛙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OperatingproceduresforartificialreproductionofRanaspinosa

2022-06-29发布2022-07-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210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替代DB34/T2107-2014《棘胸蛙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与DB34/T2107-2014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2章);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将场地选择中最高水温“25℃”更改为“28℃”的表述(见4.1,2014版的3.1)

d)更改了繁殖设施中蛙池的基本建设要求,增加了“防逃墙2m”(见5.1,2014版的4.1)

e)增加了养殖池中建设长条形养殖沟槽的内容,将养殖池水面和陆地面积比由3:1改为1:1(见

5.2,2014版的4.2);

f)删除了亲蛙池、孵化池的表述内容,改为“养殖池作为亲蛙池兼产卵池和孵化池”(见5.2、

2014版的4.2、4.3);

g)增加了养殖池中隐蔽设施,“养殖池沟槽内设石穴、水草,并在部分石头上盖40㎝×60㎝左

右的木板或泡沫板,所有养殖区域防逃墙上覆盖黑色遮阳网”(见5.3);

h)更改了亲蛙来源要求,由“良种场”改为“水产苗种场”(见6.2.1,2014版的5.1.2.1);

i)将亲蛙消毒中用药浓度“30g/m³”更改为“10g/m³”,浸浴时间由“10min~15min”更

改为“7min~10min”(见6.3,2014版的5.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