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
DB34/T 635-2022 DB34/T 635-2022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products Tongling white ging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铜陵市白姜研究会、铜陵市农业农村局、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农村局、铜陵市郊区农业农村局。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01
CCSB3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635—2022
代替DB34/T635—2006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Tonglingwhiteginger
2022-06-29发布2022-07-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635—2022
前言
本文件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4/T635-2006《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与DB34/T635-2006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分等、分级与实物标准样”(见2006版的第5章);
b)增加了“栽培技术”(见第6章);
c)更改了“等级规格”(见7.1,2006年版的7.1);
d)删除了“卫生指标检验”(2006版的7.2);
e)增加了“安全指标”(见7.3);
f)更改了“试验方法”中“等级”(见第8.1,2006版8.1);
g)删除了“试验方法”中卫生指标检验,增加了感官、水分检验(见第8.2、8.3,2006版8.2);
h)增加了“安全指标”试验方法(见8.4);
i)更改了“检验规则”,更改了抽样、结果判断的要求(见9.2、9.4,2006版的9.2、9.3);
j)删除了检验规则中“仲裁”(见2006版的9.4);
k)增加了“交收检验”的要求(见9.3);
l)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藏”,更改了标志、贮藏的要求(见10.1、10.5,2006版的
10.1、10.4);
m)增加了“标签”的要求(见1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铜陵市白姜研究会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铜陵市白姜研究会、铜陵市农业农村局、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农村局、铜陵市郊区
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继贵、李敬明、花桂玲、佘东、王苏宁、汪赛、刘家有、阮雨功、洪曙光、
宋元周。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DB34/T635-2006;2022年第一次修订。
I
DB34/T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铜陵白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5/T 152.7-2001 白茶标准综合体 低产茶园改造 2001-09-01
- DB35/T 148.5-2001 绿茶标准综合体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范 2001-09-01
- DB35/T 148.2-2001 绿茶标准综合体 茶树品种 2001-09-01
- DB35/T 146-2001 霞浦晚熟荔枝 2001-09-01
- DB35/T 141-2001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2001-08-01
- DB35/T 152.17-2001 白茶标准综合体 白茶 2001-09-01
- DB35/T 152.14-2001 白茶标准综合体 白茶初制技术规程 2001-09-01
- DB35/T 143.1-2001 福鼎白色双孢蘑菇标准综合体体系表 2001-08-15
- DB35/T 152.12-2001 白茶标准综合体 评茶术语 2001-09-01
- DB35/T 139-2001 德化新世纪梨 200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