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931-2013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DB34/T 1931-2013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Village Evaluation Standard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1931-2019 |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931-201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8-28
实施日期
2013-09-28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术语和定义、评定对象、评定主体、评定内容、评定程序及监督管 理。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中心村或自然村。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黄山市旅游委员会、宣城市旅游局。
起草人:
杨效忠、于天厚、阮文武、周冰、尹寿兵。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931—2013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EvaluationCriteriaforPrototype-VillageofRuralTourism

2013-08-28发布2013-09-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安徽省旅游局发布

DB34/T193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黄山市旅游委员会、宣城市旅游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效忠、于天厚、阮文武、周冰、尹寿兵。

I

DB34/T1931—2013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术语和定义、评定对象、评定主体、评定内容、评定程序及监督管

理。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中心村或自然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村旅游(RuralTourism)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农民(包括牧民、渔民、林场职工等)为主体,以乡村独特

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

度假、餐饮、体验、康体、健身、娱乐和购物等的一种旅游方式。

3.2

乡村旅游示范村(Prototype-VillageofRuralTourism)

乡村旅游示范村是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提供旅游接待服务,并且建立了相应管理

机构,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自然村和中心村。

1

DB34/T1931—2013

4评定程序

4.1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申报原则上以中心村或自然村为单位。

4.2本着自愿原则,乡村旅游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自评得分达800分以上者,可申报安徽省乡村旅

游示范村。

4.2.1申报村按申报基本条件及评定要求组织建设,按申报基本条件提供相关材料;由县(市、区)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评定申请自查报告,上报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省直管县经初审后,提出评定

申请自查报告,直接报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4.2.2市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初评,初评成绩达到800分的申报村可上报省旅游局。

4.2.3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由省旅游局组织评定、批准。

4.3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标志、标牌、证书,由省旅游局统一制作、颁发与监督管理。

5评定内容

5.1评分项(详见表1)

5.2加分项(详见表1)

表1

推荐评定

次分自检

大项分项单位单位

序号评定项目项分计分

分值分值计分计分

值栏栏

栏栏

1规模与效益100

1.1乡村旅游项目投资20

1.1.1100(含)万元以上20

1.1.250(含)~100万元15

1.1.350万元以下10

1.2年接待人数20

1.2.15(含)万人次以上20

1.2.23(含)~5万人次15

1.2.31(含)~3万人次10

1.2.41万人次以下5

1.3.本村农民旅游收入20

1.3.1占本村农民纯收入的30%(含)以上20

1.3.2占全村农民纯收入的20%(含)~30%15

1.3.3占全村农民纯收入的10%(含)~20%10

1.3.4占全村农民纯收入的5%(含)~10%5

1.4乡村旅游经营户占本村居民户比重20

1.4.1高于30%(含)20

1.4.220%(含)~30%15

1.4.310%(含)~20%10

1.4.4低于10%5

2

DB34/T1931—2013

表1(续)

推荐评定

次分自检

大项分项单位单位

序号评定项目项分计分

分值分值计分计分

值栏栏

栏栏

1.5带动本地农副土特产品及手工产品等销售的收入效益20

1.5.130(含)万元以上20

1.5.220(含)~30万元15

1.5.310(含)~20万元10

1.5.410万元以下5

2环境与资源保护100

2.1生态环境质量(30分)

2.1.1林竹花卉草场10

2.1.1.1绿化覆盖率50%(含)以上10

2.1.1.2绿化覆盖率30%(含)~50%8

2.1.1.3绿化覆盖率30%以下6

2.1.2水资源质量10

2.1.2.1水质为二类水,无味、无漂浮物10

2.1.2.2水质为三类水,无味、无漂浮物8

2.1.2.3水质为三类水以下,无味、无漂浮物6

2.1.3空气、声环境质量10

2.1.3.1达到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5

2.1.3.2达到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5

2.2生产、生活环境质量(60分)

2.2.1田园、农家风光10

2.2.1.1田园风光为绿色生态景观、高科技农产品基地等5

2.2.1.2农家庭院、楼房四季花草,房前屋后、菜园地长青常绿5

2.2.2建筑风格10

2.2.2.1民居显示地方特征,村庄整体风貌成景5

2.2.2.2部分农家符合接待游客条件并已经接待游客5

2.2.3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10

2.2.3.1100%,符合《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10

2.2.3.290%(含)以上,符合《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8

2.2.3.380%(含)以上,符合《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6

2.2.4饮水安全10

2.2.4.1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符合GB5749标准10

2.2.4.2小型集中式供水,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