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89-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电导法穴位测评
T/CACM 1089-2018 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Electroconductance method for acupoint evalua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ACM 1089-2018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8-09-17
实施日期
2018-11-1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电导法穴位测评是以穴位体表电阻呈低电阻状态为基本理论的经络穴位诊断方法。该方法始于德国Reinhardvoll,他发现皮肤表面特定部位的电阻变化可以反映很多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情况。1950年日本医师中谷义雄利用串联式直流电测定仪检测皮肤表面电阻,发现人体皮肤上存在着呈- -定规律分布的低电阻点,将这些点连接共形成14条连线,称为“良导络”。每条“良导络”均有其代表的“良导点”,这些“良导点”与12原穴分布的位置相似。此后前苏联发展了该项技术并传人中国。经过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该测量方法对健康和疾病人群的穴位电阻特点进行研究发现,通过该测评方法能反映人体经络健康状态,了解脏腑气血的功能,为临床辨证与疾病干预提供参考。虽然目前电导法穴位测评已经被大部分中医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健康养生机构所接受与运用,但尚未见有关统--的操作规范或标准,这样将不利于电导法穴位测评技术的推广应用与研究交流。因此,制定电导法穴位测评对健康状态评估的操作、解读规范,以提高电导法穴位测评作为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为电导法穴位测评在中医治未病领域推广应用中提供参考标准。本规范编写的目的在于为目前各级各类医院、体检中心、养生保健机构提供电导法穴位测评治未病技术临床操作、解读的规范,指导相关医师、护士和保健人员正确使用电导法穴位测评辅助辨识受试者健康状态,使电导法穴位测评应用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需要指出的是,本规范属于推荐性标准,随着对于电导法穴位测评研究的不断深人,新的证据将不断产生,标准也将会不断修订,由于在标准编制中采用的证据本身具有局限性,同时由于被测量者各自自身状况有差别,因此仅作为辅助临床医生判断的参考条件之--
发布历史
-
2018年09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东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 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河北省沧州市中西结合医院、广东省清远市中医 院、惠阳三和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崇州锦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香港智能健康管理有限公 司、大连市中医院、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北京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所、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海口市中医院
- 起草人:
- 杨志敏、原嘉民、黄鹂、徐福平、杨华元、林嫌钊、范琳燕、王召平、尹建平、郑浪花、曹春梅、赵辉、张海 卿、俞虹、陈晓英、王利、周山、徐勰、肖峰、赵红、鲁勇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502/T 142-2024 市政设施管养检测与评定实施导则 2024-10-12
- DB3502/T 150-2024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024-10-12
- DB3502/T 145-2024 环境空气和废气 硫化氢等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开放光程紫外吸收光谱法 2024-10-12
- DB3502/T 151-2024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规程 2024-10-12
- DB3502/T 144-2024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区域划分技术规程 2024-10-12
- DB3502/T 148-2024 中小型水库生产运行标准化管理规程 2024-10-12
- DB3502/T 149-2024 工程建设项目答辩操作规程 2024-10-12
- DB3502/T 147-2024 供水泵站标准化管理规程 2024-10-12
- DB3502/T 143-2024 易涝点治理技术规程 2024-10-12
- DB3502/T 146-2024 轨道交通工程人防设计标准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