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587-2021 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DB52/T 1587-2021 Pipafriificant regulation of main soilborne diseases control techniques for potatoes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587-2021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3-23
实施日期
2021-07-01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87—2021

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trolofpotatosoil-bornediseases

2021-03-23发布2021-07-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587—2021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防控原则.........................................................................................................................................................2

5防控措施.........................................................................................................................................................2

附录A(资料性)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的病原菌及危害症状...................................................................4

附录B(资料性)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防控推荐使用药剂及使用方法...................................................7

I

DB52/T158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安顺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恩发、夏忠敏、李飞、雷尊国、尹旺、曹贞菊、唐健波、黄轶、李恩宏、乐

俊明、唐虹、谭体琼、顾昌萍、蔡甫格。

II

DB52/T1587—2021

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黑痣病、疮痂病、粉痂病、黑胫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18133马铃薯种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铃薯土传病害potatosoil-bornediseases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发生,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传播,造成马铃薯产量损失、块茎质量和品质下降

的主要病害的总称,包括黑痣病、疮痂病、粉痂病、黑胫病等病害。

3.2

马铃薯黑痣病potatoblackscurf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植株的幼芽、

茎基部及块茎,造成缺苗,植株下部叶片发黄和形成气生薯等。识别与危害详见附录A。

3.3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commonscab

由放线菌属疮痂链霉菌[S.acidiscabies,S.scabies和S.turgidiscabies等]侵染引起的马铃薯病害,主

要为害马铃薯块茎,在块茎表面形成近圆形至不定形木栓化疮痂状淡褐色病斑或斑块。识别与危害详见

附录A。

1

DB52/T1587—2021

3.4

马铃薯粉痂病potatopowderyscab

由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subterranea(Wallr.)Lagerh.]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识

别与危害详见附录A。

3.5

马铃薯黑胫病potatoblackleg

又称黑脚病,主要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rwiniacarotovorasubsp.atroseptica

(VanHall)Dye]侵染引起的,导致马铃薯植株茎基部变黑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识别与危害详见附录A。

4防控原则

4.1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重点预防前期,控制中后期。

4.2选用优质抗、耐病品种,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措施,优先采用生物农药,适时进行化

学防治。

5防控措施

5.1农业防控

5.1.1选用抗(耐)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种植适宜当地的抗、耐病马铃薯品种,根据不同地区发生主要病害的差异,选择适宜

的抗、耐品种。如中薯3号、云薯304等抗马铃薯疮痂病,抗疫1号、胜利1号等抗马铃薯黑胫病,青薯9

号、底西芮等抗马铃薯黑痣病。

5.1.2种薯选择

按照GB/T18133执行。剔除病薯、烂薯、杂薯和缺陷薯,宜选用小整薯播种。

5.1.3土壤调理

播种前,亩用1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g与底肥混合均匀撒施。酸化土壤增施糖醇钙镁

土壤调节剂20kg/亩或生石灰250kg/亩。

5.1.4合理轮作

宜与禾谷类、豆类等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重发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冬作马铃薯宜实行水旱轮

作。

5.1.5健身栽培

推广聚垄栽培方式;根据品种特性合理选择密度;合理施肥参照NY/T496执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

壤,增施磷、钾、钙肥提高作物抗性;合理控水,排水通畅;中耕培土2~3次,及时除草;及时拔除病

株,集中处理病残体。

2

DB52/T1587—2021

5.1.6适时收获

马铃薯植株60%的叶片变黄时晴天收获。收获前1~2周进行杀青处理,晾晒地块,收获时注意减少

机械损伤,薯块晾晒2h~3h后装袋。

5.1.7贮藏期预防

贮藏前应清库消毒,入库前剔除病烂薯和有缺陷的薯块,阴凉通风处堆放3d,入库后缓慢降温至4℃

左右,贮存量控制在贮库容量的2/3以内,贮藏期间注意通风和加湿,湿度不高于75%。种薯储藏可喷施

种子处理剂等。

5.2消毒处理

5.2.1切刀消毒

50g以上的种薯宜进行切种,准备2把以上切刀,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一刀一种薯交替

进行。

5.2.2种薯消毒

种薯播种前需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B。

5.2.3土壤处理

针对不同区域主要土传病害的差异选择药剂进行处理,具体药剂、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见附录B。

5.3药剂防控

5.3.1防治适期

马铃薯田间始见病株开始防治。

5.3.2药剂选择

具体药剂、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详见附录B,农药安全使用按照GB/T8321.10、NY/T1276执行。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