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965-2019 信息与文献 文化遗产信息交换的参考本体

GB/T 37965-201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A reference ontology for the interchang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7965-201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9-08-30
实施日期
2020-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
适用范围
本标准建立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遗产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指导原则,提供了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文化遗产机构管理的信息。
更详细的定义可以通过定义适用范围(广泛和最大范围的包含通用原则的界定)和实践范围(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博物馆文献标准和实践参考进行定义)进行阐述。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起草人:
毛雅君、肖飞、张立朝、刘俊、孙保珍、王文玲、王菲
出版信息:
页数:107页 | 字数:20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240.30

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信息与文献

文化遗产信息交换的参考本体

Informationanddocumentation—

Areferenceontolofortheinterchaneofculturalheritaeinformation

gygg

(:,)

ISO211272014IDT

2019-08-30发布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目次

前言…………………………Ⅰ

引言…………………………Ⅱ

1范围………………………1

2一致性……………………1

3术语和定义………………1

4结构和描述………………5

4.1属性量词……………5

4.2命名规则……………6

5建模原则…………………7

5.1单调性………………7

5.2极小性………………7

5.3快捷性………………7

5.4不相交性……………8

5.5类型…………………8

5.6外延…………………9

5.7涵盖的适用范围……………………9

6类声明……………………9

7属性声明…………………43

()………………………

附录资料性附录类层级结构

A85

()……………………

附录资料性附录类层级结构

NA91

()…………………

附录资料性附录属性层级结构

NB97

参考文献……………………102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信息与文献文化遗产信息交换的参考本体》。

ISO211272014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修正中个别错误一是和两个属性的父属性误写成其子属性

ISO211272014P145P146

;“():

的父属性误写成子属性二是附录中图中的有特定目的是为了事

P68AA.1E7P20E5

”;,。

件的值域误写成活动三是本标准共定义了个属性误写成个属性

E7138137

———,,。

为了增强易读性在保留国际标准中示例的基础上将部分示例替换为国内示例

———“:,”。

增加了注注释和示例中的类和属性名称均用斜体字表示以区分于正文

3.72

———“”“”。

增加资料性附录NA类层级结构和资料性附录NB属性层级结构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4

:()、。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雅君肖飞张立朝刘俊孙保珍王文玲王菲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引言

,、

本标准提供了一个基于本体的元数据集成概念模型是促进多样化的文化遗产信息源的集成转接

和相互交换的形式本体。

本标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各种异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之间的交换和整合通过提供一种共同的概

,。、

念基础将分散的和不兼容的信息源进行比较并实现交换或集成通过提供通用的可扩展的语义定义

,。

和说明实现将各种分散的地方性信息源处理成一致的全局资源

本标准的具体目标是:

———作为领域专家和开发人员编制需求时使用的通用语言。

IT

———;

作为标识不同数据格式中所包含的共同信息内容的形式语言支持从局部数据结构到全局数

,。

据结构转换过程中自动数据转换算法的应用并确保不损失数据原有的意义此类转换算法

、、。

对数据交换旧系统数据迁移数据信息集成和异构源的转换有帮助

———,。

支持整合资源的关联检索提供基本类及其关联的全局模型来构建关联检索

———为信息系统开发者提供一种概念建模的良好实践指南。

。。

本标准中的本体被表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与定义这种表述类似于叙词表中的术语但

,,。

是本体不是术语标准并不会定义在文化遗产文献中通常被用作数据的术语本标准的内容是完整

,。

的但也有意识地对本体的个类和个独特属性内容进行了压缩和精简为了实现本标准资源交

86138

、,:,

换集成等互操作性目标类和属性标识符需要保持与国际标准ISO211272014一致也同样存在类和

(、、,、、、、、、、、)

属性标识符不连续编号如没有定义和

E23E43E76E88P6P18P60P61P63P64P66P77P85

()。

以及两个废弃属性和的现象虽然本标准并未阐述整个类层级结构中各子类继承的属性

P36P47

(,),()

这将需要数千个属性声明而不是138个但是包含推断并自动生成所有属性包括继承属性的完整

声明所需的所有信息。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信息与文献

文化遗产信息交换的参考本体

1范围

、、,、

本标准建立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遗产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指导原则提供了博物馆图

书馆和档案馆等文化遗产机构管理的信息。

()(

更详细的定义可以通过定义适用范围广泛和最大范围的包含通用原则的界定和实践范围通过

)。

一系列特定的博物馆文献标准和实践参考进行定义进行阐述

。: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被界定为与博物馆藏品有关的异构科学信息的交换和整合进一步阐述如下

———“”,

科学信息旨在说明本标准所处理的描述性信息其描述深度和质量能满足各种学术研究的

。,

需要这不意味着没有提供公众所需要的信息而是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细节和精确度能达到

博物馆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期望和要求。

———“”。、、

博物馆藏品旨在涵盖博物馆及相关机构所藏和展示的所有资料类型包括社会史民族学

、、、、。

考古学美术与应用艺术自然史科技史等领域相关的各类藏品场所和古迹

———、。

藏品的登录包括藏品中个别项目项目集合以及整个藏品的详细描述本标准还包括相关信

(、)。

息如赋予博物馆藏品更多文化意义和价值的历史地理及理论背景

———,。

与图书馆和档案馆进行信息交换确保模式相协调

———,、。

不包括文化机构行政管理所需的信息如与个人账目及参观人数统计等相关的信息

本标准的实践范围是用来指导和验证其发展的一系列博物馆文献参考标准本标准与这些参考文

;,,,

献集合涵盖相同的论域因此任何按照这些参考标准正确编码的数据均可以通过创建一种编码形式

既兼容当前标准又不会造成语义损失。

2一致性

,。

用户需要确保与相关数据结构保持一致性才能利用本标准的语义互操作性一致性指数据在集

,。、

成环境中可访问或者是可传输到其他环境中按本标准定义的类属性和继承规则关系的任意形式化

,。

语言的数据编码均被视为与本标准是一致的

,

本标准并不要求所有局部文献结构与本标准完全匹配也不要求要实现本标准提出的所有概念和

。,。

结构本标准允许捕捉不断丰富的文化信息所需的空间扩展也允许符合经济效益的各种简化某系

,。

统如果支持本标准定义的子类及子属性的子集它就具有部分一致性系统的设计者宜发布其系统能

够支持的详细结构。

,。

本标准的重点是结构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但也适用于非结构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不需要将非

()、。。

结构化自由文本信息转换成结构化逻辑性结构信息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不属于一致性的范围

,,,

任何文件系统无论它使用什么内部数据结构只要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确定性的逻辑算法实现将

,。

系统中的数据转换成一个不损失意义并直接兼容的形式均被视为符合本标准无须假定该算法的性

。“”。

质不损失意义意味着该系统的设计者和用户均满意符合本标准的语义定义的数据表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3.1

类class

具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特征的一组项目。

:。,(

注类的特征可以作为识别项目是否属于该类的标准这些属性不必用逻辑术语表述可以用文本描述在此称为

),。。、

范围注释描述领域专家的共同概念这些特征的总和被称作类的内涵一个类可以是零个一个或多个已

。;

在模型中规范定义的属性的定义域或值域规范定义的属性不一定是其定义域或值域内涵的一部分这些属

。。,。

性是可选的一个属于某类的项目被称作该类的实例类与一个现实开放实例相关联被称作类的外延这

,“”,,()。

里开放的意义是我们无法知道某类在世界上的全部实例未来随时可能产生新的实例开放世界因此

。“”,(

类不能通过枚举它的实例进行定义类的角色类似于名词无须参考任何其他概念就能进行完整的定义与

,)。,“”。“”“”,

属性不同类要有一个明确定义的定义域和值域例如人物是一个类人物可能有团体成员的属性

“”。“”,“”。

但这不是成为人物的必要条件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过去的所有人物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物类通

。“()”。,()

常被组织成一个类层级结构子类和其父类之间的关系被称为是IsA关系例如一艘船是IsA一种交

通工具。

3.2

补集comlement

p

类的补集是所有不属于类实例的父类的实例集合。

AAB

:,。

注根据集合理论某类的补集是其父类的外延减去该类的外延与本标准兼容的任意扩展不需要声明任何类是

,。,,

某个或某几个其他类的补集以免违反要描述一个开放世界的目标例如在有关人类性别的所有可能性中

“”“”,。

男性不必被声明为是女性的补集反之亦然

3.3

不相交disoint

j

任何可能的世界中均无共同实例。

:,。

注如果某些类的外延的交集是空集那么这些类是不相交的

1

:。

注参见

25.4

3.4

定义域domain

一个属性所正式定义的类是该属性的定义域。

:。,

注属性的实例适用于定义域类的实例一个属性需要有一个定义域尽管定义域类可能都会包含没有属性的实

。“”,“”。,

例定义域类的角色类似于主语而属性的角色类似于动词以哪个类作为定义域哪个类作为值域是任

,。,

意选择的就像选择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一样从定义域读到值域时属性名称是有语义意义并且语法正确

。,()。

的当从值域读向定义域时相反的属性名称放在括号内也是有语义意义并且语法正确的

3.5

外延extension

符合某类内涵标准的所有现实生活实例的集合。

:“”。“”,,

注类的外延是一个开放集合开放的意义是我们无法知道某类在世界上的全部实例未来随时可能产生

1

()。,。

新的实例开放世界信息系统可以在任意时间点引用类的某些实例这些就构成了该类外延的一个子集

:。

注参见

25.6

3.6

继承inheritance

某类的属性复制到其子类。

:,,

注从父类到子类的属性继承意味着如果项目是类的一个实例那么的父类的实例所具有的全部属性项

xAA

,,。

目也要有并且的父类的实例所具有的可选属性项目也可以有

xAx

3.7

实例instance

符合类的内涵标准的属性的项目。

2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

注1蒙娜丽莎是E22人造对象类的一个实例属性的实例是符合属性内涵标准的属性的定义域实例和值域

。,“”“”。

实例之间的事实关系例如卢浮宫是蒙娜丽莎的当前所有者是属性是当前所有者的一个实例开放世

。,“”

界假设的一个方面是信息系统中类声明的实例数通常少于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总数例如虽然你是人物的

,“”。

实例但不可能所有描述人物的信息系统中都会提及你

:,。

注注释和示例中的类和属性名称均用斜体字表示以区分于正文

2

3.8

内涵intension

类的实际意义。

:。,(

注类的内涵由该类所有实例共享的若干共同特征组成这些特征并不需要用逻辑术语表述可以用文本描述称

),。

为值域注释描述领域专家的共同概念

3.9

互操作性interoerabilit

py

不同信息系统传递某些内容的能力。

::

注互操作性意味着

1

),/

a两个系统可以相互交换信息和或

)多个系统可以通过一个方法存取。

b

:,。

注一般来说语法互操作性有别于语义互操作性语法互操作性意味着相关系统的信息编码和存取协议是兼容

2

,。,。

的信息可以被准确无误地处理然而只有语法互操作性不能保证每个系统处理的数据与实际意义相一致

,“”,“”。

例如一个系统可能使用一张称作参与者的表而另一系统使用名为代理的表即便两个表的数据可以

,,。

按共同数据格式进行整合如果不建立两个表的语义等价它们仍然不能整合语义互操作要求比兼容数据

。,。

格式要求高本标准假定已存在语法互操作性只关注增加语义互操作性

3.10

单调性monotonic

,。

知识库的单调性是指加入任何其他命题不会减少由既有命题推理得出的结论

:。,,

注单调推理是知识表述领域的术语在实际应用中当专家们在信息系统中输入正确的表述时系统不会认为

1

。,

任何现存的表述都是无效的本标准中的术语被设计为单调推理因此能够在无冲突的情况下整合巨大的知

识量。

:。

注参见

25.1

3.11

多重继承multileinheritance

p

一个类可能拥有多个直接父类。

:。

注有多个直接父类的类外延是其父类所有外延交集的一个子集有多个直接父类的类内涵延伸其所有父类的内

,。,“”,

涵即它的特征比其任何父类都更受限如果使用多重继承所得到的类层级关系是一个有向图而不是一

。,。,“”

个树结构如果用首行缩进列表形式描述某些类会在层级关系中的不同位置重复出现例如人物既是一

“”“”。

个参与者又是一个生物对象

3.12

开放世界oenworld

p

假设知识库中存储的信息相较于实际要描述的宇宙而言是不完整的。

:。,

注开放世界是知识表述领域的术语一个知识库的不完整性可能归因于维护人员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或归因

。,。

于系统领域中更基本的认知问题这些问题是文化信息系统的特点因为我们对过去的记录总是不完整的

,。,,

另外一些项目无法准确归类特别是如果系统中描述的项目没有某个属性不一定意味着该项目不具备该

。,“”,“”,“

属性例如如果一个项目被描述为生物对象另一个为物质对象这并不意味着后者不是一个生物对

”。,,。

象因此一个采用开放世界假设的信息系统无法产生就其父类而言的类的补集

3.13

基本概念rimitiveconcet

pp

,。

被宣布为意义清楚的不能从其他概念派生的概念

3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

注基本概念是知识表述领域的术语例如母亲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有孩子的女性所以母亲不是一个基本概

。“”。。

念事件则是一个基本概念本标准主要由基本概念组成

3.14

属性roert

ppy

,。

类的已命名的特征可对其赋值

:,。“”,,

注属性以内涵为特征通过范围注释表述属性的角色类似于动词需要参考定义域和值域进行定义类似于

“”“”(,)。,,

主语和宾语这点与类不同类可以独立定义以哪个类作为定义域哪个类作为值域是任意选择的就

。,。“

像选择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一样属性可以进行双向解释结果是明确而相关的如E24人造实物描述E1

”“”。(,

实体等于E1实体用E24人造实物描述属性本身可以拥有与其他类有关的属性本模型采用这个功能为

)。,“()”。

的是描述属性的动态子类型属性也可以同类一样被特殊化即子属性和父属性之间的是IsA关系

3.15

查询uer

qy

,。

请求信息系统中已描述的信息以便自动计算反馈

3.16

查询包含uercontainment

qy

,,

针对每个数据库的可能人群而言假定查询的结果集也包含查询的结果集那么查询包含

XYX

另一个查询Y。

:,。

注如果查询和都是类那么将是的父类

XYXY

3.17

值域rane

g

包含某属性的所有潜在值组成的类。

:。。

注指定时段内的属性值是作为属性值域的类的实例一个属性需要有一个值域类可以参照基本命题的主谓

--

。“”,

宾结构与本标准定义的定义域属性值域结构进行粗略的分析值域类的角色类似于宾语以哪个类作为定

--

,,。,

义域哪个类作为值域是任意选择的就像选择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一样从定义域读到值域时属性名称是

。,()

有语义意义并且语法正确的当从值域读向定义域时相反的属性名称放在括号内也是有语义意义并且语

法正确的。

3.18

范围注释scoenote

p

类或属性内涵的文本描述。

:,。,

注范围注释不是正式的建模结构但有助于解释本标准中类和属性的目的意义和应用基本上范围注释指向领

,。,

域专家共享的概念以消除不同可能性解释带来的歧义通常范围注释提供出于解释性目的的类和属性的说

明性示例。

3.19

捷径shortcut

,。

正式定义的单一属性描述本体中数据路径的推理或连接

:。,

注捷径属性的范围注释描述一个相等的推理路径普通文献工作往往仅指向推理后的简化捷径而不是完整路

1

。,“”,。

径例如博物馆通常只记录文物的度量规格而不记录观测它的E16测量本标准允许在缺少详细知识

,。

的情况下使用捷径同时保留它与完整信息的关系

:。

注参见

25.3

3.20

严格继承strictinheritance

不允许出现例外的属性继承。

:“”,。,

注某些系统可以声明大象是灰色的并认为白色的大象是例外根据严格继承规则如果所有的大象都是灰色

,。,;“”,

的那么白色的大象就不是大象显然并非所有大象都是灰色的灰色不属于大象这个概念的内涵而是一

。。

个可选的属性本标准将严格继承作为一种规范化原则

4

/—/:

GBT379652019ISO211272014

3.21

子类subclass

()。

另一个类即其父类经特殊化后的类

:、,()。

注子类除了具有零个一个或多个自身的附加属性外继承了其父类即严格继承的所有属性子类可以有多个

,()。()“()”:,

直接父类因此继承了其所有父类即多重继承的属性子类与其父类们具有是IsA关系根据定义每

()。,“”“”。

个子类的实例也是其父类们的一个实例例如每个人物是生物对象

3.22

子属性subroert

ppy

()。

另一属性即其父属性经特殊化后的属性

:。,

注子属性的所有实例也是其父属性的实例子属性的内涵外延了其父属性的内涵即它的特征比其父属性更受

1

。。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