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774-2018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自检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DB35/T 1774-2018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control in the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of pressure special equipment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774-2018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5-22
实施日期
2018-08-22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自检质量控制和自检技术资料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质量的自检质量控制要求。承压类特种设备改造、维修单位的自检质量控制要求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福建省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和丰冷冻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起草人:
雷荣开、何锦坤、陈斌、樊继春、曾钦达、张志超、肖惠锦、黄艳萍。
出版信息:
页数:10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20.10

A00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774—2018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自检质量控制

基本要求

Basicrequirementsforspecialequipmentself-inspectionqualitycontrolon

manufactureandinstallation

2018-05-22发布2018-08-22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774—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质量计划控制要求..................................................................2

6自检仪器设备质量控制要求..........................................................3

7原材料及外购件验收质量控制要求....................................................3

8生产过程自检质量控制要求..........................................................4

9自检记录质量控制要求..............................................................5

附录A(规范性附录)质量计划........................................................7

附录B(资料性附录)锅炉制造质量证明文件............................................8

附录C(资料性附录)锅炉安装质量证明文件...........................................2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证明文件.......................................51

附录E(资料性附录)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文件.......................................68

参考文献............................................................................95

I

DB35/T177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1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福建省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和丰冷冻工程

有限公司、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荣开、何锦坤、陈斌、樊继春、曾钦达、张志超、肖惠锦、黄艳萍。

II

DB35/T1774—2018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自检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自检质量控制和自检技术资料质量

控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质量的自检质量控制要求。承

压类特种设备改造、维修单位的自检质量控制要求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3375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NB/T47013(所有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TSGZ0002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

TSGZ0004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查inspect

用人眼或借助于某种目视辅助器材(如照明光源、放大镜、内窥镜)对被检对象进行观察,并分析

和评价被检对象是否符合某种特定功能或标准的质量活动。

3.2

检测detection

采用测量器具或检测设备对被检对象进行测量或试验,以评价被检对象是否符合某种特定功能或标

准的质量活动。

3.3

检验人员inspector

经过企业内部或外部培训,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过程中承担或实施工序质量检查、检测或试验活

动的人员,包括一般检查人员、检测人员和试验人员。

3.4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nondestructivetestingpersonnelforspecialequipment

取得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资格,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前提下,以物理方法为手段,借助相应的设

备器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或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对结

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人员。

1

DB35/T1774—2018

3.5

自检self-inspection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质检部门的检验人员,按照特种设备生产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计划对生产

过程的产品(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检查、检测或试验,以评价其产品(工程项目)质量是否符合某种特

定功能或标准的质量活动。

3.6

外购件bought-incomponent

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从特种设备承压部件制造单位或国内外市场中采购的承压部件、压力

管道元件和安全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封头、平盖、筒节(含变径段)、球壳板、膨胀节、集箱、膜式水

冷壁、压力管道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密封元件、特种元件等。

4基本要求

4.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应按照TSGZ0004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4.2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应根据有关法规和TSGZ0004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

人并授予相应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至少包括工艺责任人、材料责任人、焊接责任人、

检验责任人、无损检测责任人、理化检验责任人、设备仪器责任人、热处理责任人等。

4.3质量保证工程师不得兼任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最多可兼任二个职责互不相

关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

4.4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应设置独立的质量控制质检部门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配置相应的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的数量应满足本单位特种设备生产的需要。

4.5质检部门的质量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专业技术培训。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国家特

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方可从事许可项目范围内的检验检

测工作。

4.6质检部门检验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所用仪器、设备应根据

有关规定经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并在有效期内。

4.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应定期对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

训内容至少包括:

a)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安全技术规范;

b)产品标准及质量控制参数;

c)检验检测技术及检验检测技能;

d)仪器设备使用、调校及维护保养。

4.8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过程中的自检质量记录,其格式应经本单位批准并处于受控状态。

5质量计划控制要求

5.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规范、产品标准

及设计文件和本单位制造、安装工艺的要求编制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格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2质量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全过程(含原材料、外购件验收)的质量控制节点和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等质量控制要求。

5.3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的质检部门,应在生产过程中和完工后,按照质量计划规定的时机、检

验检测项目和检验检测方法,对特种设备各环节的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查、检测和试验。

2

DB35/T1774—2018

5.4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的影响情况,将特种设备生

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环节进行分类。质量控制环节的类别一般分为停止点(H)、现场见证点(W)、文件

见证点(R)三类,含义如下:

a)停止点(H),是指该质量控制环节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密切相关,如设计文件、焊接工艺

评定、耐压试验等。特种设备生产过程到达该环节时,应按产品生产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检测

或试验,检验检测或试验结果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并经相应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和特种设备监

督检验人员现场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b)现场见证点(W),是指该质量控制环节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有较大关联性,如材料验收、标

记移植、组装焊接等,特种设备生产过程到达该环节时,应按产品标准和生产工艺特点的要求

进行检验检测或试验,检验检测或试验结果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并经相应质量控制系统责任

人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人员一般应进行现场抽查确认,如不能及时

到现场进行确认,可对其自检记录进行确认);

c)文件见证点(R),是指该质量控制环节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特种设备

生产过程到达该环节时,应按产品生产的要求进行检验检测或试验,检验检测或试验结果应符

合产品标准的要求,相应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一般可在该质量环节或随后对检验结果进行确

认。

5.5质量计划由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在审查设计文件和制造、安装工艺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特种

设备的结构、材料和制造、安装工艺特点,根据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编制,经相关

责任人审核,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6自检仪器设备质量控制要求

6.1质检部门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精度应符合现行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6.2无损检测用仪器设备除应符合相应法规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NB/T47013(所有部分)的有关

规定。

6.3仪器设备应根据制造、安装单位仪器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编号管理。并对其进行“完好、停

用、报废”等状态标识。

6.4自检用仪器设备应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行业的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校

准或核查,并在有效期内。

6.5使用前,检验人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认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并对仪器设备进行调校。

6.6检验人员应记录所用仪器的内部编号,确保出现检验检测质量问题或质量争议时,能够进行溯源。

7原材料及外购件验收质量控制要求

7.1特种设备生产用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

件。

7.2现行国家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方可制造的原材料、外购件,制造、

安装单位应在采购及验收文件中予以明确。

7.3现行国家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型式试验的特种设备用外购件,其结构形式、规格等应按

相应型式试验规则的规定,经型式试验合格后方可采用。

7.4现行国家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原材料、外购件,包括单独出厂并且

具有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换热管束、锅炉集箱、膜式水冷壁、埋弧焊钢管、

3

DB35/T1774—2018

聚乙烯燃气管道等应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并有监督检验证

书。

7.5锅炉制造材料验收除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JB/T3375的规定。

7.6特种设备用原材料、外购件在入库前,制造、安装单位应根据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经验收合格并

做好标识,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应分区单独存放。原材料、外购件的验收项目应符合相应产品标

准的规定,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

a)质量证明书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b)有制造许可证要求的,应核查是否具有相应制造许可证书;

c)有型式试验要求的,应核查型式试验报告是否覆盖该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规格和型号;

d)有监督检验要求的,应核查监检证书与质量证明书是否对应一致;

e)质量证明书产品标识(炉批号或产品编号、厂名或厂标等)与原材料、外购件实物标识是否一

致;

f)外观质量(裂纹、重皮、折叠、腐蚀、损伤、外观形状等)、颜色等是否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g)型号、规格、材质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h)几何尺寸(内外径、椭圆度、壁厚等)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7.7原材料、外购件验收检验应填写相应的验收检验记录,验收检验记录可参照附件B、附录C、附

录D和附录E,其验收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规定。验

收检验记录应经验收人员签字并经单位材料责任人审核签字。未经材料责任人审核,验收检验记录无效,

该原材料和外购件不得投入使用。

7.8锅炉和压力管道用阀门在安装前,应根据相应安装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项目和比

例,对所用阀门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不合格者应进行标识。阀门检验试验合格后,应填

写阀门检验试验记录,检验试验记录可参照附件B、附录C和附录E,其验收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

合相应产品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验收检验记录应经试验人员签字并经单位材料责任人或检验责

任人审核签字。未经材料责任人或检验责任人审核,验收试验记录无效,该阀门不得用于安装使用。

7.9安全阀、压力表及温度计等指示仪表经有资质的安全阀校验机构和计量器具检定机构校验检定合

格并出具校验、检定报告,经制造、安装单位设备仪器责任人确认后方可安装。其它示控联锁保护装置

(如快开门安全联锁保护装置、液位示控联锁装置、超温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压差联锁保护装置等),

应根据相应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在安装前或安装后,进行功能性试验,合格后方可验收。功能性试验

记录应经相应试验员签字,检验责任人审核。功能性试验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可参照附录C。

8生产过程自检质量控制要求

8.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质检部门应根据产品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和生产质量计划规定的检验项

目、检验方法和抽查比例,在质量计划规定的检测时机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检验

检测,检验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应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8.2当质检部门因条件限制,需要委托协作方进行检测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

行检验检测。制造、安装单位应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资格、检验能力和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合同评审。

8.3当委托第三方检验检测时,质检部门的相应检验责任人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验结果

(检验项目、抽查比例、检验部位和合格级别等)进行确认。

8.4自检人员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开展检验检测。对无损检测,应根据NB/T47013(所有部分)的

规定制定相应的无损检测工艺卡,经生产单位无损检测责任人审核后,按确定的检测工艺要求进行检测。

8.5特种设备耐压试验和泄漏性试验应制定试验方案,经检验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后,按批

准的方案进行试验。

4

DB35/T1774—2018

8.6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生产过程需要进行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环节的耐压试验方案

应经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人员的确认,试验过程中应有监督检验人员现场见证。

8.7生产过程的自检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a)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追溯与检验;

b)产品焊接试件检验;

c)安装、组对、装配质量检验;

d)焊接过程检验;

e)产品外观与几何尺寸检验;

f)热处理检验;

g)焊缝质量检验(无损检测);

h)耐压试验、泄漏试验;

i)砌筑炉墙、保温质量检验;

j)产品调试、试运行质量检验;

k)油漆、外包装质量检验;

l)阀门压力试验;

m)预制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检验;

n)支承件安装质量检验;

o)隐蔽工程质量检验;

p)安全附件安装调试质量检验;

q)安全联锁示控保护装置装配调试质量检验。

8.8检验发现超过标准规定的缺陷,应按不合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不符合的缺陷处理

后应按原方法重新检验。

8.9生产过程的质量自检记录可参照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未列举的应根据相应产品标准

的要求制定。

9自检记录质量控制要求

9.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各工序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根据产品标准

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编制各个工序、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记录和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施工质

量检查验收记录根据本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产品标准、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参考本标准资料性附录进

行编制。

9.2施工技术记录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的格式应按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进行受控管理,确需修改

时,应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规定的程序进行修订和审批。

9.3在锅炉安装、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单位要求按甲方的格式文件出具施工质量

检查验收记录时,施工单位应审查记录内容的完整性、符合性和可溯源性。符合要求的记录格式应按文

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受控管理。

9.4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应经实施检验或试验的检验人员或试验人员签署,经检验责任人员审核,

方为有效。

9.5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应转换为质量证明文件或竣工资料,质量证明文件或竣工资料除随机移交

给用户或甲方外,还应存入本单位文件管理档案,保存期限应符合相应法规标准的要求,一般不少于设

计使用年限(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的按20年)。

9.6相关产品应根据规范要求制作产品铭牌,铭牌上应具有与产品相符的、不可拆卸的产品编号、钢

印标记,并可追溯相应质量证明文件。

5

DB35/T1774—2018

9.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单位应按照TSGZ0002的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6

DB35/T1774—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的基本格式见表A.1。

本附录规定了质量计划的基本要素和文件审核、批准责任人员。

质量活动环节控制点和控制内容应根据安全技术规范、产品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设计文件要求,

结合设备结构、材质、制造(安装)工艺和本生产单位的特点设定,其节点数量和复杂程度由设备结构

(工程规模)和制造工艺或安装工艺决定。

质量活动环节控制点的类别应根据该控制环节对特种设备安全性影响程度确定。

表A.1质量计划

编号

产品(工程)名称产品(工程)编号

型号(设备类别、级别)图号

规格(管道总长)主体材质

结构(敷设)形式

依据的法规、标准和文件编应形成的文件、记录等

序号质量活动名称节点类别监检类别备注

号见证资料名称

编制:审核:(责任人)批准:(质量保证工程师)

年月日年月日

年月日

注1:节点类别分为停止点(H)、现场见证点(W)、文件见证点(R)。

注2:监检类别分为A类、B类、C类监检项目。

7

DB35/T1774—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锅炉制造质量证明文件

本附录的图B.1及表B.1至表B.12给出了锅炉制造质量证明文件的格式和内容,相关内容参照

TSGG0001-2012和JB/T3375-2002、GB/T16507.1~16507.8-2013编制,是锅炉制造质量证明格式文件

的参考性资料。锅炉制造单位可参考本格式文件编制。

锅炉制造单位可根据所制造锅炉的结构特点增减、选用或编制相应的表格。

8

DB35/T1774—2018

编号:

工业锅炉质量证明

产品编号:

产品型号:

制造日期:

XXXXX公司(制造单位)

图B.1工业锅炉质量证明封面格式

9

DB35/T1774—2018

表B.1锅炉产品合格证

编号:

制造单位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造许可证编号

制造许可级别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产品编号

设备代码设备级别

制造日期年月

本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质量检验,符合TSG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其设计图样、相关技术标准和订

货合同的要求。

检验责任工程师(签章):

质量保证工程师(签章):

制造单位产品质量检验专用章

年月日

10

DB35/T1774—2018

表B.2锅炉产品数据表

编号:

设备类别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产品编号

设备代码设备级别

设计设计文件鉴定日期鉴定报告书编号

情况鉴定机构名称

额定蒸发量(热功率)t/h(MW)额定工作压力MPa

额定工作温度℃设计热效率%

给水温度℃额定出水(油)/回(油)水温度℃

主要锅炉本体水(油)容积L整装锅炉本体液压试验介质/压力/MPa

参数再热器进/出口温度℃再热器进/出口压力MPa

再热蒸汽流量t/h有机热载体锅炉气密试验介质/压力/MPa

燃烧方式燃料(热源)种类

重量t外形尺寸(长×宽×高)mm

主要受压无损检测热处理水(耐)压试验

材料厚度mm

部件方法比例%温度℃时间h介质压力MPa

安全附件数据

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单位

制造监检监检机构名称

情况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构核准证编号

制表:质量保证工程师:日期:年月日

11

DB35/T1774—2018

表B.3主要受压元件材料汇总表

编号:

材料标准质量证明炉批号/验收记录

序号部件名称材料牌号生产单位验收人备注

号书编号出厂编号编号

制表:材料责任人:日期:年月日

12

DB35/T1774—2018

表B.4焊接工艺卡

锅炉型号:出厂编号:

焊接工艺卡编号引用焊接工艺评定编号

设备名称焊接部位

接头型式焊工持证项目

材质规格

接头型式简图技术说明:

1.坡口与组对:

2.引弧

3.焊后表面处理:

4.环境条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