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790-2018 乡村旅游区(点) 服务评定规范

DB12/T 790-2018 Servic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ural Tourism Zones (Points)

天津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2/T 790-2018
标准类型
天津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07
实施日期
2018-07-08
发布单位/组织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天津市旅游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旅游村以及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各类经营主体。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天津市旅游培训中心、天津市旅游局产业发展处
起草人:
刘桂明、何永忠、段建斌、张彩莲、冀建勇、卢政营、苏立、孙旭、冯伟、姜兆一、张腾腾。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2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790—2018

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评定规范

Serviceassessmentcriterionforruraltourismattraction

2018-06-07发布2018-07-08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790—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乡村旅游等级及标志................................................................2

4.1等级划分依据..................................................................2

4.2乡村旅游区(点)符号标志......................................................2

5乡村旅游区(点)等级划分..........................................................2

5.1AAAAA级乡村旅游区(点).......................................................2

5.2AAAA级乡村旅游区(点)........................................................4

5.3AAA级乡村旅游区(点).........................................................5

5.4AA级乡村旅游区(点)..........................................................6

5.5A级乡村旅游区(点)...........................................................8

6评定标准..........................................................................9

附录A(规范性附录)《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评定规范》评分表.........................10

I

DB12/T79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旅游培训中心、天津市旅游局产业发展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桂明、何永忠、段建斌、张彩莲、冀建勇、卢政营、苏立、孙旭、冯伟、姜

兆一、张腾腾。

II

DB12/T790—2018

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评定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旅游村以及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各类经营主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0001.1-2012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5971-2010导游服务规范

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9-2010农村防火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乡村旅游ruraltourism

利用农业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

闲、度假、养生、健身、娱乐和购物等服务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体验。

3.2

乡村旅游资源ruraltourismresources

能吸引旅游者前往,为旅游业所利用,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结合,包含物质和非物质要素于一

体,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乡村旅游载体。

3.3

乡村旅游区(点)ruraltourismattraction

以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地理较为集中的乡村房屋、建筑设施,多以家庭为接收单位,利用田园景观、

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及农民生产、生活等资源,以乡村体验为特色的旅游活动点。

1

DB12/T790—2018

4乡村旅游等级及标志

4.1等级划分依据

本标准从综合效益、服务设施、旅游环境、智慧旅游、商业配套体系、活动项目、综合保障七个方

面进行评定,把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评定规范等级划分为五类,等级越高,表示乡村旅游区(点)的

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文化主题越突出、创新创意越领先、综合带动等方面功能越强。

4.2乡村旅游区(点)符号标志

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评定规范等级用A级表示,从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AAA级、AAAA级、AAAAA

级乡村旅游。AAA级及以下乡村旅游区(点)服务等级由天津市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并报备市旅

游行政主管部门;AAAA级和AAAAA级乡村旅游区(点)服务等级由天津市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乡

村旅游区(点)服务评定规范等级标牌应挂在景区入口的显著位置,且由天津市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

一制作。

5乡村旅游区(点)等级划分

5.1AAAAA级乡村旅游区(点)

5.1.1综合效益

5.1.1.1以乡村休闲体验活动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效益显著,收入来源多样化。

5.1.1.2能够有效拉动就业率。

5.1.1.3具有三种以上民俗文化资源;国内市场具有知名度。

5.1.2服务设施

5.1.2.1具有二级及以上公路或航道连接或具有旅游专线等便捷交通工具;主要交通道路通往乡村旅

游(区)点有交通标识,道路景观良好。

5.1.2.2旅游内部游线设计合理,进出口分设,具有特色游步道。

5.1.2.3有生态停车场及备用停车场;停车分区,设停车线,车场内有方向引导指示标志,专人值管。

5.1.2.4区域内有游客中心,位置醒目;具有5种以上的公共信息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宣

传促销资料、音像制品和导览图等;宜提供旅游自助咨询、宣传品、价目表、重要物品保管、小件寄存、

雨伞、紧急救助室和网络服务等项目。

5.1.2.5区域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5566要求设置;具有三种及以上语言标识解说系统;设

计标识能反应景区主题。

5.1.2.6景区内备有为老弱病残游客提供的便利服务设施;如残疾人步道、残疾人厕所、代步工具等,

设施可以正常使用;具有智能识别设备。

5.1.2.7区域内使用清洁环保能源的交通工具。

5.1.2.8乡村旅游整体区域内无线网络覆盖;信号良好。

5.1.3旅游环境

5.1.3.1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均达到国家标准。

5.1.3.2主体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烘托乡村环境,具备缓冲区。

2

DB12/T790—2018

5.1.3.3旅游景观与环境美化措施多样,效果好,具有民俗、人文生态活动样貌,保留乡村传统生活

样貌。

5.1.3.4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

机制。

5.1.3.5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需要,标识醒目美观,有防滑设施,建筑造型景观化;所有

厕所具备水冲、盥洗、通风设备,可以正常使用,有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具有文化气息。

5.1.3.6垃圾箱的数量与布局适当合理,标识明显;造型能够体现景区主题;垃圾箱分类设置;有流

动清扫人员。

5.1.4智慧旅游

5.1.4.1设有官方宣传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平台数据信息发布非常及时;所发布信息真实有效,

能做到实时更新,具有良好的营销作用。

5.1.4.2配有健全的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如景区实时监控、电子票、智能门禁、游客定位等功能;自

助服务设施齐全。

5.1.4.3可以实现在线预订、特产定制、购买与支付等形式;有其他购买网站链接;有至少3种支付

方式,产品支持物流配送。

5.1.5商业配套体系

5.1.5.1住宿环境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具备个性化服务;住宿床位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并配备有

足够的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客房内配备独立卫生间和洗浴设施,遮光窗帘、彩色电视机、床、桌椅等

客房配套设施,床上用品齐全;客房被褥、枕巾等用具统一收集、统一清洗消毒。

5.1.5.2餐饮服务设施规模能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区域内有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的房间;地面

铺装有特色,餐厅内装饰应体现乡土文化特色;灯具灯光设置能衬托就餐氛围;菜品种类丰富多样,可

以提供10种以上当地乡村特色菜点。

5.1.5.3拥有配套规模的商品购物体验中心;有10种以上当地乡土特色产品供应,归类摆放整齐;具

有地方特色,地域品牌突出,吸引力强。

5.1.6活动项目

5.1.6.1有6种以上的乡村休闲体验项目,娱乐体验项目参与性、体验性强;活动具有研学功能。

5.1.6.2经常邀请专业团队,举办主题性活动项目,节事活动频繁,规模盛大,种类丰富。

5.1.6.3有6种以上休闲娱乐项目,游乐设施环保、安全、可靠;配有专业的场馆或场地。

5.1.7综合保障

5.1.7.1服务人员持证上岗;着装有当地特色,态度热情,服务优良,注重人性化服务;全体从业人

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5.1.7.2具有个性化导游服务;讲解词科学、准确、有文采,导游服务质量达到GB/T15971的要求。

5.1.7.3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并有完整记录。

5.1.7.4设立医务室,并配备专职医务人员,具有急救担架、医用药品等医疗条件。

5.1.7.5建立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设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

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5.1.7.6有3名以上的专职旅游咨询服务人员,其中至少1名咨询人员可用外语回应咨询要求,业务

熟练,服务热情;有接待服务标准及规范要求;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接听及时;在入口集

3

DB12/T790—2018

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游客意见并及时分析,进行相应服务提升;建立游客意见档

案管理机制。

5.1.7.7线上旅游咨询、投诉机制健全;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

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诉必复;能及时有效解决旅游消费纠纷,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2AAAA级乡村旅游区(点)

5.2.1综合效益

5.2.1.1以乡村食宿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效益显著,收入来源多样化。

5.2.1.2能够稳定拉动就业率。

5.2.1.3具有两种以上民俗文化资源;国内京津冀地区具有知名度。

5.2.2服务设施

5.2.2.1有三级及以上公路或航道连接或具有旅游专线等便捷交通工具;路口有交通标识。

5.2.2.2旅游内部游线设计合理,进出口设置合理,全部采用生态游步道。

5.2.2.3有专用停车场,高峰期周边有辅助停车场;设停车线,车场内有方向引导指示标识,专人值

管。

5.2.2.4区域内有游客中心,位置醒目;具有4种以上的公共信息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宣

传促销资料、音像制品和导览图;宜提供旅游自助咨询、宣传品、价目表、小件寄存、雨伞、紧急救助

室和网络服务等项目。

5.2.2.5区域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5566要求设置;具有中英文语言标识解说系统;设计标

识与景观相协调。

5.2.2.6景区内备有为老弱病残游客提供的便利服务设施,如残疾人厕所、残障通道、代步工具等,

可以正常使用。

5.2.2.7区域内使用清洁环保能源的交通工具。

5.2.2.8乡村旅游基本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信号良好。

5.2.3旅游环境

5.2.3.1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均达到国家标准。

5.2.3.2主体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可设置隔离带。

5.2.3.3旅游景观与环境优美,对乡村基本生活环境保存完整。

5.2.3.4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

5.2.3.5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需要,标识醒目美观,且有防滑设施,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

相协调;所有厕所具备水冲、盥洗、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提供有第三方无性

别厕所。

5.2.3.6垃圾箱的数量与布局适当合理,标识明显;造型有设计感,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垃圾箱分类

设置;垃圾日产日清。

5.2.4智慧旅游

5.2.4.1设有官方宣传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所发布信息真实有效,定期更新,具有参考价值。

5.2.4.2配有相对健全的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如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等。

5.2.4.3可以实现在线预订、特产购买与支付等形式;有至少2种支付方式,产品支持物流配送。

5.2.5商业配套体系

4

DB12/T790—2018

5.2.5.1住宿环境具有特色;住宿床位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并配备有足够的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

所有客房内配备独立卫生间和洗浴设施,遮光窗帘、彩色电视机、床、桌椅等客房配套设施,床上用品

齐全;客房被褥、枕巾等定期清洗消毒。

5.2.5.2餐饮服务设施规模能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区域内有可同时容纳150人就餐的房间;地面

铺装良好,餐厅内装饰应体现乡土文化气息;采光通风良好,灯光照明充足;菜品种类丰富多样,可以

提供8种以上当地乡村特色菜点。

5.2.5.3拥有配套规模的商品购物体验中心;有8种以上当地乡土特色产品供应,归类摆放整齐;具

有地方特色,吸引力强。

5.2.6活动项目

5.2.6.1有4种以上的乡村休闲体验项目;活动能体现乡村风貌,有农事体验及创新性。

5.2.6.2定期邀请专业团队,举办主题性活动项目,规模适宜,类型多样。

5.2.6.3有3种以上休闲娱乐项目,游乐设施环保、安全、可靠;配有场馆或场地。

5.2.7综合保障

5.2.7.1服务人员持证上岗;着装统一,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

全等相关培训。

5.2.7.2讲解词科学、准确、有文采,导游服务质量达到GB/T15971的要求。

5.2.7.3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

5.2.7.4设立医务室,并配备医务人员。

5.2.7.5建立必要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

准确、齐全。

5.2.7.6有2名以上的专职旅游咨询服务人员,其中至少1名咨询人员可用外语回应咨询要求;且设

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接听及时;在入口集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游客意见

并分析,进行服务提升。

5.2.7.7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

诉必复;能及时有效解决旅游消费纠纷,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3AAA级乡村旅游区(点)

5.3.1综合效益

5.3.1.1乡村旅游具备基本接待活动能力,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5.3.1.2能够拉动就业率。

5.3.1.3具有至少一种民俗文化资源,在天津本地市场具有知名度。

5.3.2服务设施

5.3.2.1连接或具有旅游专线等便捷交通工具;进出便捷。

5.3.2.2有游览线路,主要游步道采用生态游步道。

5.3.2.3有停车场;设停车线,有工作人员负责引导管理。

5.3.2.4区域内有游客中心(咨询服务点),位置醒目;具有3种以上的公共信息资料,如科普读物、

宣传促销资料、音像制品和导览图。

5.3.2.5区域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5566要求设置。

5.3.2.6景区内备有为老弱病残游客提供的便利服务设施,如残疾人厕所,可以正常使用。

5

DB12/T790—2018

5.3.2.7乡村旅游游客活动场所有无线网络覆盖。

5.3.3旅游环境

5.3.3.1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均达到国家标准。

5.3.3.2主体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

5.3.3.3旅游景观与环境优美。

5.3.3.4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有生态保护措施及负责人员。

5.3.3.5公共厕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标识醒目;全部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

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厕所内有文明提示用语。

5.3.3.6垃圾箱的数量与布局适当合理,标识明显;垃圾能做到定期清扫。

5.3.4智慧旅游

5.3.4.1设有官方线上宣传平台或依托其他网站进行宣传营销,所发布信息真实有效。

5.3.4.2配有智慧旅游导览系统。

5.3.4.3有线上预订平台;支持至少1种支付方式。

5.3.5商业配套体系

5.3.5.1房间通风采光良好、照明正常,清洁、卫生、安全;住宿床位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并配

备有足够的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所有客房有独立的卫生间,彩色电视机;客房床上用品能做到一客一

换。

5.3.5.2餐饮服务设施规模能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区域内有可同时容纳80人就餐的房间;餐厅地

面经过硬化处理,餐厅内装饰与旅游环境相协调;采光通风良好;可以提供6种以上当地乡村特色菜品。

5.3.5.3拥有购物点;有6种以上当地乡土特色产品供应,归类摆放整齐。

5.3.6活动项目

5.3.6.1有3种以上的乡村休闲体验项目;活动紧密结合乡村生产。

5.3.6.2有活动策划方案,举办规模适宜的主题性活动项目。

5.3.6.3有自制的乡村旅游特色的娱乐活动;有活动场地。

5.3.7综合保障

5.3.7.1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安全等相关培训。

5.3.7.2导游(讲解)服务质量达到GB/T15971的要求。

5.3.7.3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

5.3.7.4设立医务点,有常用药品。

5.3.7.5建立有必要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

5.3.7.6有2名以上咨询人员;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在入口集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

箱),定期收集游客意见并分析。

5.3.7.7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

5.4AA级乡村旅游区(点)

5.4.1综合效益

5.4.1.1乡村旅游具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6

DB12/T790—2018

5.4.1.2解决基本家庭就业问题。

5.4.1.3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

5.4.2服务设施

5.4.2.1有硬化道路或水路连接,进出便捷。

5.4.2.2部分游步道采用生态游步道。

5.4.2.3周边有停车场;有工作人员负责引导管理。

5.4.2.4区域内有咨询服务点,位置醒目;具有2种以上的公共信息资料,如科普读物、宣传促销资

料、音像制品和导览图。

5.4.2.5为老弱病残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

5.4.2.6部分区域内有无线网络。

5.4.3旅游环境

5.4.3.1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均达到国家标准。

5.4.3.2主体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与乡村环境相协调。

5.4.3.3有一定的旅游景观。

5.4.3.4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有生态保护措施。

5.4.3.5公共厕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标识醒目,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70%以上厕

所具备水冲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厕所内具备无障碍通道。

5.4.3.6垃圾箱的数量与布局适当合理,标识明显;垃圾能做到定期清扫。

5.4.4智慧旅游

采用微信等新媒体营销方式。

5.4.5商业配套体系

5.4.5.1住宿房间内配备有简单娱乐设施;客房床上用品基本能做到一客一换。

5.4.5.2餐饮服务设施规模能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区域内有可同时容纳50人就餐的房间;餐厅地

面经过硬化处理;采光通风良好;可提供3种以上当地乡村特色菜点。

5.4.5.3有购物点;有4种以上当地乡土特色产品供应。

5.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