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53-2020 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
DB5308/T 53-2020 Storage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 for Pu'er Tea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景谷茶厂有限公司、 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 、 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普洱茶协会
- 起草人:
- 罗正刚、姜东华、陈保、伍旭东、李俊彦、毛静春、陶波、郎彬昆、刘顺航、刘刚、杜春峄、赵华琼、郑炳基、戚亚辉、包忠华、刘伦、陈佳玮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08
DB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53—2020
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
2020-01-10发布2020-02-10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5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云南
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景谷茶厂有限公司、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普洱茶
厂有限公司、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
普洱茶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正刚、姜东华、陈保、伍旭东、李俊彦、毛静春、陶波、郎彬昆、刘顺航、
刘刚、杜春峄、赵华琼、郑炳基、戚亚辉、包忠华、刘伦、陈佳玮。
DB5308/T53-2020
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贮存条件、贮存管理、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市普洱茶的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茶取样
GB/T9833.1-2013紧压茶第1部分:花砖茶
GB/T22111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30375茶叶贮存
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
SB/T10560中央储备边销茶储存资质条件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21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贮存
对普洱茶进行保护、管理的存放过程。
4贮存条件
4.1入库产品质量要求
4.1.1感官品质及理化指标: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4.1.2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
1
DB5308/T53-2020
4.1.3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
4.1.4微生物:应符合GB/T22111的规定。
4.1.5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4.2贮存库要求
4.2.1贮存库选址
4.2.1.1应选择交通便利、方便调度、远离污染源、危险源,避开泄洪和低洼水患地区。
4.2.1.2应选择地势干燥、具备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
4.2.1.3应具备中转、装卸的条件。
4.2.2贮存库建设
4.2.2.1库区地面整体应高于周边地面,室内地坪应高于库区地坪,应符合SB/T10560的规定。
4.2.2.2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架结构或砌体结构。
4.2.2.3库房主体结构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应符合SB/T10560的规定。
4.2.2.4库房允许建筑面积和防火分区的划分应符合SB/T10560的规定。
4.2.2.5库房层面的防水等级不应低于Ⅲ级,应符合SB/T10560的规定。
4.2.2.6库房内地面应具备防潮层,湿度大的地区库房室内应具备防潮面层。
4.2.2.7库房的门窗应开启灵活,不宜过大,整体密封、防潮、隔热、避光、换气效果良好。
4.2.3贮存库布局
4.2.3.1根据实际需要,宜设置不同辅助功能区,并绘制贮存库布局平面图、茶垛分区平面图、库区
及周围地区平面图。
4.2.3.2根据普洱茶产品的分类及包装不同,宜隔离贮存。
4.3设施设备要求
4.3.1库房设施设备数量与库房面积和吞吐能力应相适应,同时应符合食品生产、消防和安全生产的
有关规定。
4.3.2垫垛:宜选择木制、金属制、食品级塑料等垫板,垫垛高度不宜低于10cm,垛底需要保持通风。
4.3.3温湿度监控设施:应配备可监测控制温度、湿度的设施。
4.3.4照明设施:应配备防爆装置照明及应急照明设施。
4.3.5换气设施:宜配备适宜的换气设施,合理设置进、排气口位置。换气设施应具有防虫设施且易
于清洁、维护
4.3.6人员卫生设施:库房入口处应按需设置换鞋(穿戴鞋套)设施或鞋靴消毒设施。贮存库内不得
设置卫生间。
4.3.7操作设施:宜配备与吞吐能力相匹配的吊机、叉车、运送设备等吞吐作业需要的设施设备。
4.3.8检验设施:应配备相应数量检重衡器,并具有计量器具检定证书。
4.3.9监控设施:宜配备用于监测、控制、记录的全自动监控设施(安全监控等)
4.3.10消防和安全设施:消防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安全设施
设备和器材;应配备避雷设施;电源和开关设置在库房外侧。
4.3.11三防设施:应配备防虫、防鼠、防尘设施。
5贮存管理
DB5308/T53-2020
5.1入库要求
5.1.1入库产品包装要求
5.1.1.1外包装材料要求:宜选用透气性较好且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材料,笋壳应清洁处理,不
得使用虫叶、枯叶、破损叶,大小应均匀;竹筐、竹篾条不得有虫蛀、霉变;同时应符合GH/T1070
的规定。
5.1.1.2内包装材料要求:与茶叶直接接触的内包装材料应符合GH/T1070的规定。
5.1.1.3包装箱标示要求:标签标识应符合GB7718的规定,可根据产品需要标示唛号。
5.1.1.4普洱茶(熟茶)散茶包装:采用食品级纸袋或塑料袋进行内包,采用符合食品包装要求材质
(纸制、木制、竹制、金属材质、陶制等)的容器进行外包装。
5.1.2入库前检查
5.1.2.1包装质量检查:外包装箱完整,无破损,标识清楚,能反映贮存茶叶的真实信息,内包装有
虫眼的需增加开箱检查数量,标签标识应符合GB7718规定。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1690.3-2019 新型纺织纤维成分分析方法 第3部分:石墨烯改性纤维的定性鉴别 2019-12-27
- SN/T 2574-2019 出口蜂王浆中双甲脒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9-12-27
- SN/T 0801.11-2019 出口动植物油脂 第11部分:油脚检验方法 2019-12-27
- SN/T 3847-2019 出口食品中苯二氮卓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9-12-27
- SN/T 5218-2019 出口食品中乙酰蓖麻酸酯含量的测定 2019-12-27
- SN/T 2316-2019 出口动物源食品中阿散酸、硝苯砷酸、洛克沙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2019-12-27
- SN/T 0693-201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烯虫酯残留量的测定 2019-12-27
- SN/T 1594-2019 出口茶叶及代用茶中噻嗪酮残留量的测定 2019-12-27
- SN/T 0654-2019 出口水果中克菌丹残留量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9-12-27
- SN/T 1071.1-2019 出口粮谷中环庚草醚残留量的测定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