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408-2013 计算机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GB/T 30408-2013 Muti-Function computer control household sewing machin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0408-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31
实施日期
2014-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的产品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维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恒强针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工(申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起草人:
叶普昌、卢锦军、应建平、钱毅、周玉竺、张健、陆坚勇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1.080

Y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0408—2013

计算机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Muti-Functioncomputercontrolhouseholdsewingmachine

2013-12-31发布2014-12-01实施

GB/T30408—2013

■ir■■i

刖吕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维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恒强针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工(申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普昌、卢锦军、应建平、钱毅、周玉竺、张健、陆坚勇.

T

GB/T30408—2013

计算机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的产品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控制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515—2008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T4518—2013家用缝纫机缝料层潜移量测试方法

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6836—2007缝纫线

GB/T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BB/T0036—2006缝纫机包装

QB1175—2004家用缝纫机曲形线缝锁式线迹机头

QB/T1177—2007工业用缝纫机噪声级测试方法

QB/T1514—2011家用缝纫机机针

QB/T1572—1992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型式

3.1型式

本机系筒台型机体,采用连杆挑线、针杆摆动、摆梭钩线、内置式电动机驱动、缝纫采用送布牙下送

料、刺绣采用由计算机控制绣框进行X、了方向的送料机构,形成按GB/T4515-2008规定的301及

304线迹。自带LCD显示或配置计算机可直观实现刺绣信息跟踪、花样管理、编辑及设计,可进行单色

或多色刺绣(自动提示手工换色),输入花样采用标准通讯接口。

3.2基本参数

产品的基本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最高缝纫速度:直形、曲形线缝:不低于600针/min,刺绣缝纫:不低于300针/min(针距2mm时);

)最大线迹长度:不小于3.6mm;

c)最大线迹宽度:不小于4mm;

1

GB/T30408—2013

d)压脚提升高度:不低于5mm(附属压脚除外);

e)数据编码方式:二进制;

0绣框尺寸:164mmX134mm或285mmX168mm(可选);

g)采用机针:Nm75〜NmllO(按GB/T1514—2011);

h)采用缝线:14.5tex/3SZ〜7.5tex/3SZ棉缝纫线或类似涤纶缝纫线(按GB/T6836—2007)

1)工作环境

——电源电压:AC(220±22)V/AC(110±ll)V;

电源频率:(50/60±1)Hz;

——环境温度:5°C〜40°C;

——相对湿度:40%〜80%(无冷凝水)。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机头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涂层附着牢固,色泽基本一致;

)机壳外表的主要易见部位应无明显的起泡、流漆、脱漆及其他影响外观的现象;

c)装饰图案和文字应清晰、位置正确,应无明显伤痕、断裂等现象;

d)塑料件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基本一致,无明显伤痕。

4.1.2电镀件镀层表面应符合QB/T1572—1992中的6.1.1规定。

4.1.3凡与缝线、缝料接触的零件表面应光滑无锐棱。

4.2机器性能

4.2.1最高缝纫速度

最高缝纫速度,应符合3.2a)的规定。

4.2.2最大线迹长度、最大线迹宽度

最大线迹长度、最大线迹宽度应符合3.2),3.2c)的规定。

4.2.3针板、推板开闭灵活.针板不低于机头工作面

凡有推板(翻板)装置机型的推板(翻板)应开闭灵活,针板应不低于机头丁作面。

4.2.4机针与针板容针孔的间隙

机针(NmllO)在运动时,不应碰擦针板容针孔的边缘。

4.2.5松线作用

压脚提升应灵活,当压脚提升到极限位置时,应能起放松针线张力的作用。

4.2.6停车精度

正常停车时,机针应停在上针位,重复停车精度应不大于±2.5°。

4.2.7上、下停针位切换

停车时,按动上、下停针位选择按纽,机针应能在上、下停针位切换,且位置正确。

2

GB/T30408—2013

4.2.8断线检测

针、梭线用完或断线时,应能自动停车。

4.2.9自动调速

刺绣速度应能在刺绣过程中自动调节。

4.2.10绕线器性能

绕线器性能良好,绕线均匀。凡有满线装置的绕线器,绕线至梭心外径75%〜95%时应能自动停

止绕线。

4.2.11调节机构

线迹长度、线迹宽度,针、梭线的张力和压脚压紧缝料的压力,应均能调节;调节后不应有自动改变

位置的现象。

4.2.12针迹间宽度最大时,左、右针迹对针基点的对称度

针迹间宽度最大时,其左、右针迹对针基点的对称度应不大于0.4mmo

4.2.13针基点的偏移量

针基点的偏移量应不大于0.1mm。

4.2.14顺、倒向线迹长度相对误差

线迹长度在3mm时,顺向与倒向送料的线迹长度应基本•致,其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5%o

4.3计算机控制功能

4.3.1显不功能

刺绣缝纫时,计算机应能正确显示相关的工作参数和状态。

4.3.2镜像变换

应能进行花样的垂直和水平镜像变换。

4.3.3花样缩放

花样应能整体或分别沿X,Y轴方向缩小、放大。

4.3.4花样旋转

花样应能在平面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按45°旋转。

4.3.5花样编辑

应能对花样进行复制、分割和删除等编辑。

4.3.6换色停车

刺绣过程中,花样需要换色时,应能自动停车。

3

GB/T30408—2013

4.3.7手动移框

停车时,框架应能在刺绣范围内移动至任一位置。

4.3.8框架退回

刺绣结束后,框架应能退回到设定位置。

4.3.9退针

刺绣中断时,框架应能根据需要一针一针地退回。

4.3.10复位功能

开机或绣完后按初始化键,应能复位至初始状态。

4.3.11暂停功能

接到暂停指令后应能立即停车。

4.4缝纫性能

4.4.1普通缝纫

普通缝纫时不应有断针、断线、跳针及浮线等现象。

4.4.2薄料缝纫

薄料缝纫时不应有断针、断线、跳针及明显起皱等现象。

4.4.3厚料缝纫

厚料缝纫时不应有断针、断线、跳针及送料卡阻等现象。

4.4.4层缝缝纫

层缝缝纫时不应有断针、断线、跳针及浮线等现象。

4.4.5密缝缝纫

密缝缝纫时不应有断针、断线及跳针等现象,线迹排列应整齐均匀。

4.4.6装饰性缝纫

装饰性缝纫时不应有断针、断线及跳针等现象,每个周期的花样应一致。

4.4.7锁钮孔缝纫

锁钮孔缝纫时不应有断针、断线及跳针等现象,线迹排列应整齐均匀。

4.4.8锁钮孔缝纫时顺、倒向线迹长度相对误差

锁钮孔缝纫时顺、倒向线迹长度应基本一致,其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2%。

4.4.9普通刺绣

普通刺绣时不应断针、断线、浮线、跳针,刺绣花样应与输入花样相符。

4

GB/T30408—2013

4.4.10薄料刺绣

薄料刺绣时不应断针、断线、浮线、跳针,试料应无明显皱缩,刺绣花样应与输入花样相符。

4.4.11连续刺绣

连续刺绣时断线应不超过3次,刺绣花样应与输入花样一致。

4.4.12缝料层潜移量

缝料层的潜移量在500mm长度内应不大于5mm0

4.5运转性能

4.5.1运转噪声

运转噪声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最高转速时,运转应平滑,无异常杂声;

)噪声声压级:

1)直形、曲形线缝空载运转时,噪声声压级(A计权)应不大于75dB;

2)刺绣缝空载运转时,噪声声压级(A计权)应不大于70dB。

4.5.2运转状况

在最高转速时,运转应轻滑,无卡轧现象;

4.6电器安全性能

4.6.1电器装置

电器装置应安装牢固。机头电源线应具有耐油性,不应与运动部件接触。

4.6.2电源线的要求

电线长度规定为:从缝纫机上的插座至脚踏式控制器之间的电线长度应不短于1.2m;从插座至电

源线插头的电线长度应不短于1.9mo

4.6.3脚踏控制器性能

控制器应启闭灵活,接通电源后,控制器从初始状态到电动机转动,应有过渡性的空行程。调速时,

应能平滑地加速或减速。

4.6.4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大于2MQ。

4.6.5耐电压性能

耐电压性能应能经受1min频率为50Hz或60Hz基本为正弦波的电压。基本绝缘1250V,加强

绝缘3750V。耐压试验时漏电流为5mA0

4.6.6电压变动性能

电压变动特性:额定电压在±10%内变化时,应能正常运转。

5

GB/T30408—2013

4.6.7启动特性

启动特性:额定电压在90%时,应能启动缝纫。

4.7附件和备件

每台机头配备的附件和备件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外观质量

在光照度为600lx±200lx光线下,检验距离为300mm,用目测判定。

5.2机器性能

5.2.1最高缝纫速度

按表1的规定,最高缝纫速度在普通缝纫和普通刺绣试验项目中,用非接触式测速仪测试。

5.2.2最大线迹长度和最大线迹宽度

按表1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缝纫,在两层试料上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