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SX 011-2025 鲜食玉米秸秆制作有机肥技术规程

T/QGSX 011-2025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QGSX 011-2025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5-06-26
实施日期
2025-07-1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青冈县蔬菜(鲜食玉米)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鲜食玉米秸秆青冈县种植的鲜食玉米收获果穗后剩余的茎秆、叶片及苞叶等地上部分。3.2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发酵以后的残余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的含碳物料。3.3 发酵腐熟在微生物作用下,鲜食玉米秸秆等有机物料经过生物化学转化,达到稳定化、无害化的过程。4 生产技术4.1 秸秆收集4.1.1 收集时间在鲜食玉米果穗收获后一周内完成秸秆的收集。收集时如遇到降雨,需晴 1 d 以上再收集。收集时如低温霜冻,停止收集。4.1.2 收集方式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收集鲜食玉米秸秆。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把控留茬高度,使其维持在 15 cm 以上。同时,要确保收集过程中不混入泥土等杂质,避免对秸秆质量造成不良影响。4.1.3 水分监控在秸秆收集过程中,应对秸秆的水分含量进行定期检测。秸秆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 60%-75% 之间,利于后续的剪切、粉碎及堆肥发酵。如果秸秆的水分含量超过 75%,则应进行晾晒或机械脱水处理,直到水分含量达到标准范围。4.2 剪切粉碎4.2.1 剪切要求利用机械或者铡草机将收集后的鲜食玉米秸秆剪切成长度在 2-5 cm 的小段,以方便后续的发酵。4.2.2 粉碎控制粉碎后的秸秆应保持适当的颗粒大小,以保证在堆肥发酵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分解,提高有机肥的质量。4.3 堆肥发酵4.3.1堆肥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水源地和居民区的场地作为堆肥发酵场所。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便于翻堆和管理操作。4.3.2 堆肥原料配比将剪切后的鲜食玉米秸秆与畜禽粪便(如鸡粪、牛粪等)按3:1至5:1的体积比混合。同时,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微生物菌剂,以促进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微生物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NY/T 1444 的相关规定。4.3.3 堆肥发酵过程堆肥的堆垛应为长条形,宽 2-3 m、高 1.5-2 m,每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便于空气流通。发酵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堆体的温度,当温度达到 60-70 ℃ 时,保持3-5 d后进行翻堆操作,确保物料发酵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需20-30 d,期间需要翻堆3-4次。4.4 筛分与包装4.4.1 筛分要求发酵完成后的堆肥物料需进行筛分,去除未完全腐熟的物料和杂质。筛分后的有机肥粒度应小于 5 mm,以便包装和施用。4.4.2 包装标识要求包装应符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冈县蔬菜(鲜食玉米)协会、绥化市农业农村局、青冈县农业农村局、黑龙江大董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青冈县万德福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福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青冈县青玉食品有限公司
起草人:
范博文、王智慧、杨凤军、赵立琴、陈伟业、王洪义、历海东、徐洪福、姜树峰、苏靖、高敏、宋伟波、赵英明、高文祥、叶志、尹德才、阮万超、牛玉冰、于德军、魏立安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