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SX 009-2025 玉米大豆“1+2”带状栽培技术规程
T/QGSX 009-2025 Corn and Soybean "1+2" Ridg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QGSX 009-2025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5-06-26
实施日期
2025-07-1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青冈县蔬菜(鲜食玉米)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1+2”带状种植种植模式采用在 130cm 规格的大垄上,于垄中间种植 1 行玉米,垄两侧分别种植 1 行大豆的布局方式。4 选地和整地4.1 选地优先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具备方便的排灌条件,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相关规定。4.2 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整地。整地完成后,地表需平整,土壤需细碎,每平方米直径≥3cm 的土块数量不得超过 5 个。垄体应保持笔直,在 1000m 长度范围内,垄体误差需控制在 5cm 以内。5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5.1 玉米品种选择选择正规审定的、适宜本地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的品种。所选品种要求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抗病性好、植株中矮秆、适合密植栽培及机械化收获。种子质量必需符合 GB 4404.1 的有关规定。5.2 大豆品种选择采用通过审定且符合种植区域环境条件的早中熟高产品种,品种需具备耐稀植、耐荫蔽、抗倒伏能力强、株型收敛紧凑的特性,同时要满足机械化收获的作业要求。种子质量必须严格遵循 GB 4404.2 的相关规定执行。5.3 种子处理播种前,玉米和大豆种子分别进行精选、晒种。用符合 GB/T 15671 规定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药种比按照种衣剂使用说明执行。6 种植模式在大垄中央种植 1 行玉米,两侧各种植 1 行大豆,形成“玉米 - 大豆”间作模式。玉米种植行距为 130 cm,玉米与相邻大豆行间距为 30 cm。7 播种7.1 播种时间当 8cm-10cm 深度的地温稳定达到 8℃-10℃ 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间通常在 5 月上旬,具体播种日期需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及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玉米大豆播种与滴灌带的铺设同步完成。7.2 播种深度玉米播种深度 3cm - 5cm,大豆播种深度 3cm - 4cm。7.3 播种密度玉米的播种密度与当地常规种植密度保持一致,可通过调整株距来确保密度达标。大豆应选用耐稀植品种,其播种密度需依据品种特性确定,通常为当地清种大豆株数的 50%-60%。7.4 播种质量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需保证播种均匀、播深一致,播种完成后及时进行镇压,镇压力度要适当,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从而有利于保墒和出苗。8 施肥施肥方法与施肥量参照
发布历史
-
2025年06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冈县蔬菜(鲜食玉米)协会、青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冈县万德福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大董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杨凤军、于复汇、王嘉铭、徐洪福、高文祥、叶志、尹德才、阮万超、魏立安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T 408-2003 农田水利工程灌排渠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2003-04-23
- DB51/T 379-2003 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 2003-06-23
- DB33/T 245.3-2003 江山绿牡丹茶 第3部分:鲜叶与加工 2003-06-20
- DB34/T 318.1-2003 皖麦38号 2003-01-24
- DB51/T 380-2003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2003-06-23
- DB33/T 426.1-2003 无公害肉兔 第1部分:肉兔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2003-06-22
- DB33/T 245.2-2003 江山绿牡丹茶 第2部分:栽培技术 2003-06-20
- DB33/T 426.2-2003 无公害肉兔 第2部分:肉兔兽医防疫操作规程 2003-06-22
- DB33/ 245.1-2003 江山绿牡丹茶 第1部分:苗木 2003-06-20
- DB51/ 378-2003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操作规程 200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