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264.5-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5部分:协议规范

GB/T 16264.5-2008 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The Directory—Part 5:Protocol specificatio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8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264.5-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8-06
实施日期
2009-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GB/T 16264的本部分规定了目录访问协议、目录系统协议、目录信息影像协议和目录操作绑定管理协议,用以实现在 GB/T 16264.2—2008、GB/T 16264.3—2008、GB/T 16264.4—2008以及ISO/IEC 95949:2005中规定的抽象服务。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起草人:
徐冬梅、郑洪仁、郭楠、胡顺
出版信息:
页数:80页 | 字数:15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35.100.70

犔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代替/—1996

GBT16264.5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

第部分:协议规范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

犐狀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狋犲犮犺狀狅犾狅犗犲狀犛狊狋犲犿狊犐狀狋犲狉犮狅狀狀犲犮狋犻狅狀犜犺犲犇犻狉犲犮狋狅狉

犵狔狆狔狔

犘犪狉狋5犘狉狅狋狅犮狅犾狊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狊

(/:—

ISOIEC959452005InformationtechnoloOenSstems

gypy

—:,)

InterconnectionTheDirectorProtocolsecificationsIDT

yp

20080806发布200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缩略语4

5约定5

6公共协议规范5

7使用OSI栈的目录协议9

8目录协议映射到OSI服务27

9IDM协议36

10目录协议映射到IDM协议43

11协议栈共存44

12版本及扩展规则45

13一致性48

附录(规范性附录)用描述的公共协议规范

AASN.154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附录(规范性附录)用描述的协议

BASN.1OSI57

附录(规范性附录)用描述的目录协议

CASN.1OSI66

附录(规范性附录)用描述协议

DASN.1IDM70

附录(规范性附录)用描述的目录协议

EASN.1IDM73

附录(规范性附录)目录操作绑定类型

F75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前言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包括以下个部分:

GBT1626410

———第1部分:概念、模型和服务的概述;

———第2部分:模型;

———第3部分:抽象服务定义;

———第4部分:分布式操作规程;

———第5部分:协议规范;

———第6部分:选定的属性类型;

———第7部分:选定的客体类;

———第8部分:公钥和属性证书框架;

———第9部分:复制(待发布);

———第10部分:公用目录管理机构的系统管理用法(待发布)。

本部分是/的第部分。

GBT162645

本部分等同采用/:《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协议规范》,仅有编辑

ISOIEC959452005

性修改。

本部分代替/—。

GBT16264.51996

本部分与/—的差异如下:

GBT16264.51996

———增加了对/协议的支持;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TCPIP

———增加了对和/两种协议共存的支持;

OSITCPIP

———增加了互联网直接映射;

———增加了版本及扩展规则。

本部分的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是规范性附录。

ABCDEF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引言

/的本部分连同本标准其他部分是为方便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互连以提供目录服务而

GBT16264

制定的。所有这些系统的集合,连同它们所拥有的目录信息可被视为一个整体,被称为“目录”。目录所

拥有的信息,总称为目录信息库(),典型地被用于方便客体之间的通信、与客体的通信或有关客体

DIB

的通信等,这些客体如应用实体、个人、终端和分布列表等。

目录在开放系统互连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目标是,在它们自身的互连标准之外做最少的技术约定

的情况下,允许下述各种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互连:

———来自不同生产厂商;

———具有不同的管理;

———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以及

———有不同的年代。

本部分规定了两个协议———目录访问协议()和目录系统协议()的应用服务元素和应用上

DAPDSP

下文。DAP供访问目录之用,以便检索或修改目录信息。DSP供链接请求之用,以便对可以拥有相应

信息的分布式目录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目录信息的检索或修改。

此外,本部分还规定了目录信息影像协议()和目录操作绑定管理协议()的应用服务元素

DISPDOP

和应用上下文。将某个中拥有的信息影像到另一个。在对之间提供绑定的

DISPDSADSADOPDSA

建立、修改和终止功能,以便管理DSA之间的关系(例如影像关系或等级关系)。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本部分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其他标准化组织和业界论坛可以定义工业配置集。

在本框架中定义为可选的许多特性,可通过配置集的说明,在某种环境下作为必选特性来使用。ISO/

IEC9594的第5版是原有国际标准第4版的修订和增强,但不是替代。在系统实现时仍可以声明为遵

循第4版。然而,在某些方面,将不再支持第4版(即不再消除一些报告上来的差错)。建议在系统实现

时尽快遵循第5版。

第5版详细定义了目录协议的第1版和第2版。

第1版和第2版仅定义了协议第1版。本版本(第5版)中定义的许多服务和协议被设计为可运行

在第1版下。然而,一些增强的服务和协议,如署名差错,只有包含在操作中的所有的目录条目都协商

支持协议第2版时才可运行。无论协商的是哪一版,第5版中所定义的服务之间的差异和协议之间的

差异,除了那些特别分配给第版的外,都可以使用/—中定义的扩展规则调节。

2GBT16264.52008

本部分使用术语“第版系统”来指遵循国际标准第版的所有系统,即/:版本;

11ISOIEC95941990

本部分使用术语“第版系统”来指遵循国际标准第版本的所有系统,即/:版本;本

22ISOIEC95941995

部分使用术语“第版系统”来指遵循国际标准第版的所有系统,即/:版本;本部分

33ISOIEC95941998

使用术语“第版系统”来指遵循国际标准第版的所有系统,即/:版本的第部分

44ISOIEC959420011

到第部分;本部分使用术语“第版系统”来指遵循国际标准第版的所有系统,即/:

1055ISOIEC9594

2005版本。

/—是参照/:而制定的。我国没有制定与国际标准第版、第

GBT162641996ISOIEC9594199023

版、第4版对应的国家标准。本部分提到的版本号是指国际标准的版本号。

附录是规范性附录,提供了目录协议公共规范的模块定义。

AASN.1

附录是规范性附录,提供了协议规范的模块定义。

BOSIASN.1

附录是规范性附录,提供了目录协议的模块定义。

COSIASN.1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附录是规范性附录,提供了协议规范的模块定义。

DIDMASN.1

附录是规范性附录,提供了目录协议的模块定义。

EIDMASN.1

附录是规范性附录,提供了模块定义,包含了为标识本系列部分中的操作绑定类型而分

FASN.1

配的所有的ASN.1客体标识符。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

第部分:协议规范

1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目录访问协议、目录系统协议、目录信息影像协议和目录操作绑定管

GBT16264

理协议,用以实现在/—、/—、/—以及/

GBT16264.22008GBT16264.32008GBT16264.42008ISO

IEC959492005:中规定的抽象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GBT16264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部分:基本模型(/

GBT9387.119981idtISO

IEC749811994:)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运输服务定义(/:,)

GBT124532008ISOIEC80721996IDT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服务定义(/:,)

GBT151262008ISOIEC83482002IDT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信息技术抽象语法记法一()第部分:基本记法规范(/

GBT16262.12006ASN.11ISO

IEC882412002IDT:,)

/—信息技术抽象语法记法一()第部分:信息客体规范(/

GBT16262.22006ASN.12ISO

IEC882422002IDT:,)

/—信息技术抽象语法记法一()第部分:约束规范(/

GBT16262.32006ASN.13ISOIEC

882432002IDT:,)

/—信息技术抽象语法记法一()第部分:规范的参数化

GBT16262.42006ASN.14ASN.1

(/:,)

ISOIEC882442002IDT

/—信息技术编码规则第部分:基本编码规则()、正则编码

GBT16263.12006ASN.11BER

规则()和非典型编码规则()规范(/:,)

CERDERISOIEC882512002IDT

/—信息技术编码规则第部分:紧缩编码规则()规范(/

GBT16263.22006ASN.12PERISO

IEC882522002IDT:,)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部分:概念、模型和服务的概述

GBT16264.120081

(/:,)

ISOIEC959412005IDT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部分:模型(/:

GBT16264.220082ISOIEC95942

2005IDT,)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部分:抽象服务定义(/

GBT16264.320083ISOIEC

959432005IDT:,)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部分:分布式操作规程(/

GBT16264.420084ISOIEC

959442005IDT:,)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部分:选定的属性类型(/

GBT16264.620086ISOIEC

959462005IDT:,)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部分:选定的客体类(/

GBT16264.720087idtISOIEC

959472005IDT:,)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联系控制服务元素服务定义(/—,

GBT16688GBT166881996

/:)

idtISOIEC86491988

/—信息技术远程操作第部分:概念、模型和表示法(/

GBT16975.120001idtISOIEC

1371211995:)

/—信息技术远程操作第部分:实现远程操作服务元素()

GBT16975.219972OSIROSE

服务定义(/:)

idtISOIEC1371221995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高层安全模型(/:)

GBT179652000idtISOIEC107451995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通用高层安全第部分:概述、模型和记法

GBT18237.120001

(/:)

idtISOIEC115861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部分:鉴别框架(

GBT18794.220022idt

/:)

ISOIEC101812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3部分:访问控制框架

GBT18794.32002

(/:)

idtISOIEC101813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会话协议:协议规范

ISOIEC832711996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联系控制服务元素协议规范

ISOIEC865011996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的表示协议:协议规范

ISOIEC882311994

/信息技术编码规则:编码规则()

ISOIEC88254ASN.1XMLXER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公钥和属性证书框架

ISOIEC959482005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复制

ISOIEC959492005

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公用目录管理机构的系统管理用法

ISOIEC9594102005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ISOIEC106462003UCS

ITUT建议E.1642005:国际公共远程通信编号计划

ITUT建议X.1212000:公共数据网的国际编号方案

IETFRFC7931981:运输控制协议DARPA网际协议DARPA网际程序协议规范

IETFRFC12771991:在非OSI较低层支持操作的网络地址编码

:统一资源地址()

IETFRFC17381994URL

:简单公钥机制()

IETFRFC20251996GSSAPISPKM

IETFRFC22461999TLS:协议版本1.0

: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

IETFRFC22511997v3

:运输层安全性()扩展

IETFRFC35462003TL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的本部分。

GBT16264

3.1基本目录定义

下列术语在/—中规定:

GBT16264.22008

a)目录thedirector;

)(目录)用户();

bdirectoruser

)目录系统代理();

cdirectorsstemaentDSA

yyg

)目录用户代理()。

ddirectoruseraentDSA

yg

3.2分布式操作定义

下列术语在/—中规定:

GBT16264.42008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a)链接chainin;

b)转向推荐referral。

3.3协议规范定义

下列术语在/的本部分中规定。

GBT16264

注:本条定义的术语是通用定义,可适用于和/环境,除非有明确说明。

OSITCPIP

3.3.1

抽象语法犪犫狊狋狉犪犮狋狊狀狋犪狓

使用独立于编码技术的记法规则来表示的数据类型和/或数据值的规范。

3.3.2

应用联系犪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犪狊狊狅犮犻犪狋犻狅狀

狆狆

通过绑定操作建立的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一种协作关系。

3.3.3

应用上下文犪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犮狅狀狋犲狓狋

狆狆

(仅适用于OSI)两个应用实体为了支持某个应用联系而共享的规则集。

3.3.4

应用上下文名称犪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犮狅狀狋犲狓狋狀犪犿犲

狆狆

标识(或命名)某个应用上下文的一个ASN.1客体标识符。

3.3.5

应用层犃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犔犪犲狉

狆狆狔

OSI七层模型中的顶层,用以表示通信语义。

3.3.6国家标准ㅤ可打印ㅤ可复制ㅤ无水印ㅤ高清原版ㅤ去除空白页

应用实体犪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犲狀狋犻狋

狆狆狔

某个应用进程外部行为的一种表示,以通信能力的形式表示。

3.3.7

应用实体标题犪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犲狀狋犻狋狋犻狋犾犲

狆狆狔

某个应用实体,尤其是一个表示目录应用进程的应用实体的目录可辨别名。

3.3.8

应用进程犪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狉狅犮犲狊狊

狆狆狆

系统内的一个进程,该进程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执行信息处理,尤其是处理目录操作。

3.3.9

绑定操作犅犻狀犱狅犲狉犪狋犻狅狀

一种用于建立一个应用联系的操作类型。

3.3.10

目录操作犇犻狉犲犮狋狅狉狅犲狉犪狋犻狅狀

狔狆

一种用于交换目录信息的操作类型。

3.3.11

目录协议数据单元犱犻狉犲犮狋狅狉狉狅狋狅犮狅犾犱犪狋犪狌狀犻狋

狔狆

某种目录协议的数据单元,包括控制信息,一般情况下还包括目录操作所规定的应用数据。

注:环境中的一个目录包含表示层的所有协议元素,并且如果相关的话,除了目录特定的协议元

1OSIPDUOSI

素外还包含ACSE协议元素。

注:术语“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是应用协议定义的一种数据单元。该术语不用于本系列目录规范的

2APDUOSI

第5版本和后续版本。然而,该缩略语可以出现在某些ASN.1元素中。

/—//:

犌犅犜16264.52008犐犛犗犐犈犆959452005

3.3.12

发起者犻狀犻狋犻犪狋狅狉

通过发出一个绑定请求而发起一个应用联系的应用进程。

3.3.13

操作狅犲狉犪狋犻狅狀

两个应用进程之间为了执行一个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交换。它包括从一个应用进程向另一个应用进

程的请求,以及零个或多个响应(结果和/或差错)的返回。一个操作意味着接收请求的应用进程将执行

某种处理。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