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120-2019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女贞属
LY/T 3120-2019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DUS)—Privet (Ligustrum L.)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木犀科女贞属植物新品种的测试。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林业大学、云南云投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辰山植物园
- 起草人:
- 董丽、李晓鹏、吕英民、郝培尧、陈德生、谭广文、李诗纲、胡永红、关海燕、范舒欣、荆瑞、郭加、吴凡、濮阳雪华、贾培义、张启翔、程堂仁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120—2019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
南女贞属
Guidelinesfortheconductoftestsfor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ty—
PrivetLigustrumL.
()
(发布稿)
2019-10-23发布2020-04-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3120—2019
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DUS测试技术要求1
5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3
6品种分组3
7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品种性状特征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问卷14
参考文献16
I
LY/T3120—2019
前言
本标准批照国标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法制这些专利的意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云南云投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辰山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丽、李晓鹏、吕英民、郝培尧、陈德生、谭广文、李诗纲、胡永红、关海燕、
范舒欣、荆瑞、郭加、吴凡、濮阳雪华、贾培义、张启翔、程堂仁。
II
LY/T3120—2019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女贞属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犀科女贞属(LigustrumL.)包括女贞(L.lucidum)、小叶女贞(L.quihoui)、日
本女贞(L.japonicum)、小蜡(L.sinense)、水蜡(L.obtusifolium)及其杂交种在内的植物新品种特
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木犀科女贞属植物新品种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DUS测试技术要求
4.1测试材料
4.1.1由审批机构通知送交测试品种的时间、地点及测试所需要的植物材料数量和质量。从非测试地国
家或地区递交的材料,申请人必须按照当地进出境和运输的相关规定提供海关、植物检疫等相关文件。
4.1.2提交的测试材料应该是通过无性繁殖的至少2年生植株(若为嫁接繁殖,需标注砧木种类)。
4.1.3提交的测试材料数量不得少于15株。
4.1.4提交的测试材料必须为无病虫害感染,生长正常的植株。
4.1.5除审批机构允许或者要求对材料进行处理外,提交的植物材料不应进行任何影响性状表达的额外
处理。如果已经被处理,须提供处理的详细信息。
4.1.6品种申请人在申请时应提交技术问卷。
4.2测试方法
4.2.1测试周期和时间
在符合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测试一个生长周期。
4.2.2测试地点
1
LY/T3120—2019
待测新品种测试地点应该在审批机构指定的测试基地和实验室中进行。
4.2.3测试条件
测试应该在待测材料相关特征能够完整表达的条件下进行,所选取的测试材料至少应在测试地点
定植两年。
4.2.4测试设计
4.2.4.1每个测试必须建立在10株植株的基础上,待测品种应与标准品种和近似品种种植在相同地点和
环境条件下。
4.2.4.2如果测试需要提取植株某些部位作为样品时,样品采集不得影响测试植株整个生长周期的观测。
4.2.4.3植株或植株某些部位的测试数量,除非特别声明,所有的观测必须针对10株植物或取自10株植
物的相同部位及相同方位上的材料进行。
4.2.5同类性状的测试方法
4.2.5.1植株:所有有关植株性状均在生长季进行观测。
4.2.5.2枝条:在生长季,选取测试植株的树冠外围中上部向阳面当年生枝条的中上段(每株测试植株1
个枝条)作为枝条特征的测试材料。
4.2.5.3叶:在生长季,选取测试植株的树冠外围中上部向阳面当年生枝条的中上段着生叶(每株测试植
株1个枝条、每个枝条1片单叶的中上部小叶)作为测试材料。
4.2.5.4花:进入盛花期后(开花数量达到总花量的25%),选取健壮植株、正常生长的树冠中上部枝条
的中上段(每株测试植株1个花枝)作为花特征的测试材料。
4.2.5.5果:进入盛果期后(结果数量达到总果量的25%),选取健壮植株、正常生长的树冠中上部枝条
的中上段(每株测试植株1个果枝)作为果实特征的测试材料。
4.2.6个别特征的测试方法
4.2.6.1叶:主色指叶片上所占面积超过50%的颜色。如果2种颜色的面积各占50%,则以较深的颜色
为主色(附录A,表A.1中序号20,21,24)。
4.2.6.2叶:次色指叶片上所占面积不超过50%的颜色。如果2种颜色的面积各占50%,则以较浅的颜
色为次色。(附录A,表A.1中序号22,23)
4.2.6.3花萼:应该在小花完全开放时观测。(附录A,表A.1中序号29)
4.2.6.4花冠筒:应该在小花完全开放时观测。(附录A,表A.1中序号32)
4.2.6.5花药:应该在花药裂开时观测。(附录A,表A.1中序号33)
4.2.6.6雄蕊:应该在小花完全开放时观测。(附录A,表A.1中序号34)
4.2.6.7柱头:应该在小花完全开放时观测。(附录A,表A.1中序号35)
4.2.6.8果实:形状和颜色应该在果实完全成熟时观测。(附录A,表A.1中序号36,37)
2
LY/T3120—2019
4.2.7附加测试
通过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获得的杂交新品种,如果稳定性测试存在疑问,应附加对其亲本的特异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
5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
5.1总体原则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5.2特异性
如果性状的差异满足差异恒定和差异显著,视为具有特异性。
5.2.1差异恒定
如果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非常清楚,只需要一个生长周期的测试。在某些情况下因环境因
素的影响,使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间差异不清楚时,则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生长周期的测试。
5.2.2差异显著
质量性状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只要有一个性状有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
异性。
数量性状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两个性状有差异,或者一个性状的两个代
码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假质量性状的特异性评价:待测新品种与相似品种至少有2个性状有差异,或者一个性状的两个
不连贯代码的差异,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特异性。
5.3一致性
当进行无性繁殖品种的一致性判定时,根据1%群体标准和95%可靠性概率,9株观测植株中异型株
的最大允许值为1。
5.4稳定性
5.4.1申请品种在测试中符合特异性和一致性要求,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5.4.2特殊情况或存在疑问时,需要通过再次测试一个生长周期,或者由申请人提供新的测试材料,测
试其是否与先前提供的测试材料表达出相同的特征。
6品种分组
6.1品种分组说明
依据分组特征确定待测新品种的分组情况,并选择相似品种,使其包含在特异性的生长测试中。
6.2分组性状
6.2.1植株:主干数量(附录A,表A.1中序号1)
3
LY/T3120—2019
6.2.2叶片:复色(附录A.1性状特征序号19)
6.2.3叶片:夏季成熟叶主色(附录A.1性状特征序号21)
6.2.4花冠筒:长度与裂片长度比(附录A.1性状特征序号32)
7性状特征和相关符号说明
7.1性状类型
7.1.1星号性状(附录A.1被标注‘*’的性状):是指新品种审查时为协调统一特征描述而采用的重要
的品种特征,进行DUS测试时必须对所有‘星号性状’进行测试。
7.1.2加号性状(附录A.1被标注‘+’的性状):是指对附录A1性状特征表中进行图解说明的性状(见
附录A.2)。
7.2表达状态及代码
附录A.1中性状特征描述已经明确给出每个特征表达状态的标准定义,为便于对特征表达状态进行
描述并分析比较,每个表达状态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代码。
7.3表达类型
GB/T19557.1已经提供特征的表达类型: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和假性质量性状的名词解释。
7.4标准品种
用于准确、形象地演示某一特征(特别是数量性状)表达状态的品种。
7.5符号说明
附录A表A.1中出现的符号说明如下:
(*):星号性状,见7.1.1;
(+):加号性状,见7.1.2;
QL;质量性状,见7.3;
QN:数量性状,见7.3;
PQ:假性质量性状,见7.3;
MG:是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测量得到单个记录;
MS:是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进行测量得到多个记录;
VG:是针对一组植株或植株部位进行单次目测得到单个记录;
VS:是针对一定数量的植株或植株部位分别进行目测得到多个记录;
(a)测试方法见4.2.5;
(b-i)测试方法见4.2.6。
4
LY/T3120—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品种性状
A.1性状表
表A.1性状表
标准品种
序号测试方法性状特征性状特征描述代码
中文名学名
1VG/VS
11
(*)(a)植株:主干数量
>1金叶女贞L.×Vicaryi9
QL
2VG直立1
(*)(a)斜展2
(+)植株:树姿平展3
PQ下垂4
匐地5
3MS/MG矮‘金森’女贞L.japonicum‘Howardii’3
QN(a)植株:株高中‘夏安’欧洲女贞L.vulgare‘Cheyenne’5
高7
4VG疏3
植株:枝干密度
QN(a)中5
密7
5MS/MG疏‘洛登’欧洲女贞L.vulgare‘Lodense’3
植株:花序密度
QN(a)中‘圆叶’日本女贞L.japonicum‘Rotundifolium’5
密‘银姬’小蜡L.sinense‘Variegatum’7
6VG灰白‘德克萨花叶’日本女贞L.japonicum‘TexanumVariegata’1
PQ(a)枝干:皮孔颜色灰褐‘大叶花叶’女贞L.japonicum‘ExcelsumSuperbum’2
黄褐‘洛登’欧洲女贞L.vulgare‘Lodense’3
褐色4
7VG/VS当年生枝:被毛疏‘金边’卵叶女贞L.ovalifolium‘Aureum’1
QN(a)密度中金叶女贞L.×Vicaryi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CS 989-2022 建筑室内渗漏修缮技术规程 2022-01-12
- T/TJ 0005-2022 手机信令数据在县域村镇领域的应用技术导则 2022-11-01
- T/SXS 028-2023 建筑幕墙用铝单板设计技术规范 2023-10-10
- T/ZXJY 016-2023 绿色建材评价 预拌透水砂浆 2023-12-16
- T/CECS 1243-2023 民用建筑碳排放数据统计与分析标准 2023-01-16
- T/GAMDPM 008-2020 高速公路ETC门架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2020-12-30
- T/CSUS 04-2019 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 2019-07-09
- T/CECS 674-2020 节约型公共机构评价标准 2020-03-29
- T/CECS 824-2021 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工程技术规程 2021-02-26
- T/SCDA 103-2021 YY硅岩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 应用技术标准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