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145-2019 木结构 楼板、墙板和屋顶用承重板的性能规范和要求

LY/T 3145-2019 Timber structures—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load bearing boards for use in floors,walls and roofs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3145-201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23
实施日期
202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41/SC 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楼板、墙板和屋顶用承重板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建筑中用作楼面板、屋面板和墙面板的实木板材、定向刨花板和结构胶合板。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贵州大学、凯里学院、满洲里凯润木业有限公司、苏州景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巢居木结构有限公司
起草人:
倪竣、朱旭东、高颖、张苏俊、周海宾、阙泽利、龚迎春、王永兵、沈金翔、倪春、杨春梅、张军、肖忠平、束必清、梁宝富、沈杰、薛莹莹、吕城龙、顾加峰、丁青锋、夏小荣、梁坚坤、吴志刚、姚悦、汤正捷、朱婷婷、丁成程、朱刘浩然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5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9.040

B69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145—2019

木结构——楼板、墙板和屋顶用承重板的性

能规范和要求

Timberstructures—Performancespecificationsandrequirementsforloadbearing

boardsforuseinfloors,wallsandroofs

EN12871:2010,Wood-basedpanels—Performancespecificationsand

requirementsforloadbearingboardsforuseinfloors,wallsandroofs,MOD)

(发布稿)

2019-10-23发布2020-04-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314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

责任。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EN12871:2010《木基结构板——楼板、墙体和屋顶

用承重板的性能规范和要求》。

本标准与EN12871:2010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EN

12871:2010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EN12871:2010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B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

原因一览表。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中,修改EN12871:2010中小数点符号“,”,用“.”代替;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提供了本标准与EN12871:2010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提供了本标准与EN12871:201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分技术委员会(SAC/TC41/SC4)提

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贵州大学、凯里学院、满洲里凯润木业有限公司、苏州景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德华兔

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巢居木结

构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竣、朱旭东、高颖、张苏俊、周海宾、阙泽利、龚迎春、王

永兵、沈金翔、倪春、杨春梅、张军、肖忠平、束必清、梁宝富、沈杰、薛莹莹、吕城

龙、顾加峰、丁青锋、夏小荣、梁坚坤、吴志刚、姚悦、汤正捷、朱婷婷、丁成程、朱

刘浩然。

I

LY/T3145—2019

木结构—楼板、墙板和屋顶用承重板的性能规范和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楼板、墙板和屋顶用承重板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建筑中用作楼面板、屋面板和墙面板的实木板材、定向刨花板和结构胶合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3-2009针叶树锯材

GB/T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GB/T19367-2009人造板的尺寸测定

GB/T22349-2008木结构覆板用胶合板

GB/T4817-2009阔叶树锯材

GB50005-2017木结构设计标准

LY/T1580-2010定向刨花板

LY/T2389-2014轻型木结构建筑覆面板用定向刨花板

LY/T2918-2017木框架墙体软重物撞击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153-2009、GB/T17657-2013、GB/T19367-2009、GB/T22349-2008、GB/T4817-2009、GB

50005-2017、LY/T1580-2010、LY/T2389-2014、LY/T2918-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1

1

LY/T3145—2019

楼面板structuralfloor-decking

水平铺装在支撑搁栅上的木基结构板。

3.1.2

墙面板structuralwall-sheathing

垂直铺装在墙体龙骨的木基结构板,承受空间内3个方向的荷载。

3.1.3

屋面板structuralroof-decking

通常铺装在具有一定坡度的支撑搁栅上的木基结构板。

3.1.4

定向刨花板orientedstrandboard(OSB)

由规定形状和厚度的木质大片刨花施胶后定向铺装,再经热压制成的多层结构板材,其表层刨花沿

板材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定向排列。

3.1.5

结构胶合板structuralplywood

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采用耐水胶黏剂胶合而成的可用作承载结构的三层或多层

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

3.1.6

干态drycondition

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65±5)%条件下,使其达到恒重(每隔6小时称重一次,最

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0g时,即认为试件达到恒重)。

3.1.7

湿态wetcondition

将板材用水喷淋其上表面,连续3天处于湿态,应避免板材表面局部积水或任一部分没入水中。喷

2

LY/T3145—2019

淋后的板材表面可用聚乙烯膜覆盖保湿。

3.1.8

湿后重新干燥re-driedcondition

将板材处于湿态3天后,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65±5)%条件下,使其达到恒重。

3.1.9

使用环境1serviceclass1

每年内,在相对于温度为20℃和仅有几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65%条件的环境。在此环境下,对于

绝大多数针叶材来说,年平均平衡含水率不超过12%。

3.1.10

使用环境2serviceclass2

每年内,在相对于温度为20℃和仅有几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条件的环境。在此环境下,对于

绝大多数针叶材来说,年平均平衡含水率高于12%,但不超过20%。

3.1.11

使用环境3serviceclass3

每年内,木材平衡含水率高于使用环境2条件下的木材平衡含水率,例如构件完全暴露在室外大气

中。对于绝大多数针叶材来说,年平均平衡含水率超过20%。

3.1.12

集中荷载concentratedload

反力作用在一个点上的荷载。

3.1.13

冲击荷载impulsiveload

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大的速度作用在构件上的荷载。

3.1.14

3

LY/T3145—2019

均布荷载uniformload

均匀分布在结构上的荷载,均布荷载作用下各点承受的荷载都相等。

3.1.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timatelimitstate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3.1.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limitstate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中某项限值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3.1.17

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

以相应力学性能指标统计分布具有75%置信度的5%分位值或平均值为特征值。

3.1.18

抗剪刚度rackingstiffness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作用于墙体顶部的剪切荷载和对应的变形之间的比值。

3.1.19

抗剪荷载rackingresistance

结构或构件抵抗剪切荷载的能力。

3.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F——作用于测试构件的荷载,kN;

H——墙体高度,mm;

L——搁栅或骨柱之间的跨距,mm;

MC——含水率,%;

4

LY/T3145—2019

N——跨距数量;

Qk——可变荷载,kN;

R——刚度,kN/mm;

i——试样中试件顺序;

k——变形系数;

def

kdis——加载盘校正系数;

kmod——修正系数;

n——测试试样的试件数量;

t——木基结构板厚度,mm;

v——位移,mm;

w——挠度,mm;

γm——材料分项系数;

γq——荷载分项系数;

ψ2——准永久荷载系数。

4性能要求

4.1一般要求

在建筑中用作楼面板、屋面板和墙面板的实木板材、定向刨花板和结构胶合板的基本性能应满足

GB/T153-2009、GB/T22349-2008、GB/T4817-2009、GB50005-2017、LY/T1580-2010、LY/T2389-2014

的要求。

4.2特殊要求

4.2.1楼面板和屋面板

本标准规定了楼面板和屋面板的变形极限和破坏极限。

4.2.1.1集中荷载下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4.2.1.1.1挠度要求

5

LY/T3145—2019

4.2.1.1.1.1概述

楼面板和屋面板应提供足够的刚度确保震动或者挠度不能影响楼盖和屋盖的使用功能。

对于楼面板和屋面板,在正常使用推荐挠度值(w)范围内,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F)

finSLS

应不小于表1中对应的可变荷载Qk。

表1可变荷载Qk

类别Qk(kN)

住宅、医院病房、旅馆2.0~3.0

办公区域1.5~4.5

学校、咖啡厅、餐厅、阅览室、接待处3.0~4.0

教堂、剧院、电影院、会议室、报告厅、候车厅2.5~7.0(4.0)

楼板博物馆、展览厅、无障碍通道4.0~7.0

歌舞厅、体操室3.5~7.0

音乐厅、体育馆3.5~4.5

一般零售商店3.5~7.0(4.0)

百货商店3.5~7.0

上人屋顶2.0~3.0

屋顶

不上人屋顶0.9~1.5(1.0)

注:表中提供不同使用场合的可变荷载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中下划线的数值为本标准的推荐值。

4.2.1.1.1.2确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

正常使用推荐挠度值应由式(1)确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应由式(2)确定:

L/100

wfinmin(1)

6

Rw

meanfin

F(2)

SLS

1ψk

2def

式中:

6

LY/T3145—2019

w——正常使用推荐挠度值,mm;

fin

FSL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kN;

L——搁栅跨距,mm;

R——刚度平均值,kN/mm;

mean

ψ2——准永久荷载系数,见表2;

k——变形系数,见表3。

def

表2准永久荷载系数ψ2推荐值

类别ψ2

住宅、医院病房、旅馆0.3

办公区域0.3

学校、咖啡厅、餐厅、阅览室、接待处0.6

教堂、剧院、电影院、会议室、报告厅、候车厅0.6

楼板博物馆、展览厅、无障碍通道0.6

歌舞厅、体操室0.6

音乐厅、体育馆0.6

一般零售商店0.6

百货商店0.6

上人屋顶0.3

屋顶

不上人屋顶0

表3k推荐值

def

使用环境

材料

123

实木板材0.600.802.00

结构胶合板0.801.002.50

OSB22.25//

7

LY/T3145—2019

OSB3、OSB41.502.25/

4.2.1.1.1.3要求

在正常使用推荐挠度值范围内,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应不小于对应使用场合的可变荷载:

FQ(3)

SLSk

4.2.1.1.2弹性极限下的使用荷载

4.2.1.1.2.1概述

弹性极限下的使用荷载是指在测试过程中,荷载—位移曲线上出现非连续、不可逆变化时的荷载,

此时开裂或其他破坏现象还不明显。

如果有荷载—位移曲线,弹性极限下的使用荷载特征值(Fser,k)由每个测试值(Fser.i)按照式(13)

计算。

如果没有荷载—位移曲线,弹性极限下的使用荷载特征值可按式(4)计算:

F=0.70F(4)

ser,kmax,k

式中:

Fser,k——弹性极限下的使用荷载特征值,kN;

F

max.k——最大荷载特征值,kN。

4.2.1.1.2.2加载盘校正系数

由于测试中采用不同的加载盘,最大荷载特征值应根据加载盘的面积按照式(5)进行调整:

F

F'=max,k(5)

max,k

k

dis

式中:

'

F——加载盘校正系数调整后的最大荷载特征值,kN;

max.k

k——加载盘校正系数,见表4。

dis

8

LY/T3145—2019

表4加载盘校正系数kdis

加载盘φ25mmφ50mm50mm50mm490mm2A2500mm2

0.650.901.00-4

k1.710A+0.564

dis

4.2.1.1.2.3要求

在弹性极限下的使用荷载应不小于对应使用场合的可变荷载:

FQ(6)

ser,kk

4.2.1.2集中荷载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4.2.1.2.1概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构件承受集中荷载时出现破坏或最大荷载不能持续的状态。

4.2.1.2.2最大荷载特征值

最大荷载特征值为根据式(13)计算出的5%分位值。

4.2.1.2.3确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应由式(7)确定:

Fmax,kkmod

F(7)

ULS

kγγ

disMQ

式中:

kdis——加载盘校正系数,见表4;

kmod——修正系数,见表5;

γM——材料分项系数,一般取1.2;

γQ——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5。

表5kmod推荐值

材料使用环境荷载类型

9

LY/T3145—2019

永久荷载长期荷载中期荷载短期荷载临时荷载

1,20.600.700.800.901.10

结构胶合板

30.500.550.650.700.90

OSB210.300.450.650.851.10

10.400.500.700.901.10

OSB3,OSB4

20.300.400.550.700.90

根据荷载的持续时间,荷载分类见表6。

表6荷载类型

荷载类型荷载持续时间举例

永久荷载超过10年自重

长期荷载6个月至10年贮藏品

中期荷载1周至6个月施加在楼板的荷载,雪荷载

短期荷载少于1周雪荷载,风荷载

临时荷载/风荷载,偶然荷载

4.2.1.2.4要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需满足式(8)的要求:

FQ(8)

ULSk

4.2.1.3软体撞击要求

4.2.1.3.1概述

对于楼面板和屋面板,软体撞击试验适用于跨距超过300mm的试件。

4.2.1.3.2要求

4.2.1.3.2.1楼面板和屋面板(上人屋顶)

试验结果满足表9规定的判定指标,则该试样的撞击性能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表7撞击步骤及撞击性能要求

下落高度(mm)撞击能量(J)要求

10

LY/T3145—2019

150455个试件均未出现可见破坏或裂缝,且撞击点残余变形≤1mm

300905个试件均未出现可见破坏或裂缝,且撞击点残余变形≤1mm

450135仅能只有1个试件出现可见裂缝

600180不允许撞击软体通过破坏点

750225不允许撞击软体通过破坏点

900270允许1个撞击软体通过破坏点

4.2.1.3.2.2屋面板(不上人屋顶)

试验结果满足表8规定的判定指标,则该试样的撞击性能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表8撞击步骤及撞击性能要求

下落高度(mm)撞击能量(J)要求

150455个试件均未出现可见破坏或裂缝,且撞击点残余变形≤1mm

300905个试件均未出现可见破坏或裂缝,且撞击点残余变形≤1mm

450135仅能只有1个试件出现可见裂缝

600180允许1个撞击软体通过破坏点

4.2.2墙面板

本标准规定了墙面板的变形极限和破坏极限。

4.2.2.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4.2.2.1.1刚度

参考试验方法5.4.1,对墙体进行测试,并计算刚度试验值Ri,再由式(14)计算平均刚度Rmean。

4.2.2.1.2要求

平均刚度R应满足式(9):

mean

F

RRdi,k(9)

mean

v

式中:

11

LY/T3145—2019

FRdi,k——墙体承载力设计值,kN;

v——容许位移,mm

4.2.2.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4.2.2.2.1最大承载力特征值

参考试验方法5.4.1,对墙体进行测试,并记录最大荷载FRd,max,i,再由式(13)计算特征值FRd,max,k。

4.2.2.2.2要求

最大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式(10):

kF

FmodRd,max,k(10)

Rdi,k

γγ

MQ

式中kmod应参考表5中的临时荷载取值。

4.2.2.3软体撞击要求

试验结果满足表9规定的判定指标,则该试样的撞击性能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表9撞击步骤及撞击性能要求

下落高度(mm)撞击能量(J)撞击次数要求

2401203试件均未出现可见破坏或裂缝,且撞击点残余变形≤1mm

4802401试件均未出现可见破坏或裂缝

5试验方法

5.1宽度、长度和厚度检验

按GB/T19367-2009执行。

5.2含水率和密度测定

按GB/T17657-2013执行。

5.3楼面板和屋面板结构性能测定

5.3.1集中荷载

12

LY/T3145—2019

5.3.1.1仪器设备

试验装置见图1所示。

端部支撑梁应为铁制品或钢制品。

加载装置的精确度应在施加荷载的±2%以内,或当施加荷载不大于最大荷载的10%时,精确度应

在最大荷载的0.2%以内。

百分表安装在固定于支撑构件的刚性三脚架上。当变形为2.5mm以内时,精确至0.05mm;当变形

大于2.5mm时,精确至0.1mm。

加载盘应为钢盘,直径为(25±0.1)mm,加载盘与试件接触的边缘应制成半径2mm的圆形。

1、荷载方向;

2、矩形荷载架;

3、百分表;

4、三脚架;

5、螺杆(调整高度用);

6、加载盘(能自动调平);

7、试件。

图1集中荷载试验装置

5.3.1.2试件准备

楼面板或屋面板试件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条件下达到恒重。恒重的标准为

13

LY/T3145—2019

每隔6小时,两次连续称重的质量相差0.1%以内。

楼面板或屋面板试件的密度和含水率应按照GB/T17657-2013进行测试。

如果楼面板或屋面板试件未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条件下达到恒重,应记录在

报告中。

楼面板或屋面板试件达到恒重后,从温度(20±2)℃、相对湿度(65±5)%取出,应在48小时

内完成试验,且在这段时间内,试件应在温度(20±5)℃、相对湿度(65±20)%的环境内。

试验环境应为温度(20±2)℃、相对湿度(65±5)%,如果采用其他环境,应记录在报告中。

试件数量应不少于13个(其中1个试件用于确定预估最大荷载)。

5.3.1.3集中荷载试验加载点布置

楼面板为实木板材,应按照图2所示安置在组装好的支撑梁上,实木板材端部应夹持固定。

集中荷载施加位置如图2所示。加载点距离端部支撑梁至少300mm。

AA

≥2400C—

A

Ba

梁梁

撑撑撑

支支支

部部性

端端刚

Aa

2

/

a

≥300

A

a跨距,mm

c刚性支撑梁宽度,mm

图2实木板材集中荷载试验加载点布置

楼面板为木基结构板,应按照图3所示安置在组装好的支撑梁上,木基结构板端部应夹持固定。

集中荷载施加位置如图3所示。加载点距离端部支撑梁至少600mm。

当木基结构板边缘为相互企口连接时,连接区域不能施加荷载。

14

LY/T3145—2019

≥2400mm且≥3bA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