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5137-2025 柴油润滑性评定用高频往复试验机

GB/T 35137-2025 The high-frequency reciprocating rig for diesel fuel assessment of lubricity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即将实施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5137-202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5-05-30
实施日期
2025-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频往复试验机的系统构成和测试原理、技术要求、仪器的核对、检验规则、包装与随机文件、运输和储存及安装条件,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柴油润滑性评定用高频往复试验机。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石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沈阳)、北京朝阳高科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石油石化产品质量安全)]、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公司、辽宁三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润英蓝地计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薛绿林、黄博涛、白书齐、闻环、佟丽丽、文信剑、刘辉、王连竹、张强、崔骁良、周倜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04030

CCSN.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137—2025

代替GB/T35137—2017

柴油润滑性评定用高频往复试验机

Thehigh-frequencyreciprocatingrigfordieselfuelassessmentoflubricity

2025-05-30发布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5137—2025

目次

前言

…………………………Ⅲ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系统构成和测试原理

4……………………2

系统构成

4.1……………2

测试原理

4.2……………2

技术要求

5…………………2

外观

5.1…………………2

测量性能

5.2……………2

环境适应性

5.3…………………………4

安全性能

5.4……………4

试验方法

6…………………4

外观

6.1…………………4

测量性能

6.2……………4

环境适应性

6.3…………………………5

安全性能

6.4……………5

仪器的核对

7………………5

试验球

7.1………………5

试验片

7.2………………5

参考油

7.3………………5

操作通则

7.4……………6

检验规则

8…………………6

检验的分类

8.1…………………………6

型式检验

8.2……………6

判定规则

8.3……………6

包装与随机文件运输和储存

9、……………6

包装与随机文件

9.1……………………6

运输

9.2…………………6

储存

9.3…………………6

安装条件

10…………………6

参考文献

………………………7

GB/T3513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代替柴油润滑性评定用高频往复试验机与相

GB/T35137—2017《》,GB/T35137—2017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润滑性的定义见年版的

a)“”“”(3.1,20173.1);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未校正平均磨斑直径的术语见年版的

b)“”“”(20173.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中磨斑直径的术语见

c)“”“”(3.3);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校正磨斑直径的术语见年版的

d)“”“”(20173.3);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中核对的定义见年版的

e)“”“”(3.4,20173.4);

更改了系统构成和测试原理中系统构成及试验机主机结构简图增加了振动轴杆冲程位移

f)“”,、

传感器隔振基座试验球夹具摩擦力测量台及摩擦力传感器见年版的

、、、(4.1,20174.1);

增加了系统构成和测试原理中使用平均磨斑直径表示的规定见年版的

g)“”(4.2,20174.2);

更改了技术要求中外观的要求见年版的

h)“”(5.1,20175.1);

加严了技术要求中试验箱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容许范围见年版的

i)“”、(5.2.2.1,20175.2.2.1);

加严了技术要求中试验箱内温度相对湿度的调节方式及要求见年版的

j)“”、(5.2.2.2,2017

5.2.2.2);

更改了技术要求中数据测量系统的要求见年版的

k)“”(5.2.3,20175.2.3);

更改了技术要求中重复性的要求见年版的

l)“”(5.2.4,20175.2.4);

更改了试验方法中载荷的试验方法见年版的

m)“”(6.2.1.2,20176.2.1.2);

更改了试验方法中冲程的试验方法见年版的

n)“”(6.2.1.3,20176.2.1.3);

更改了试验方法中频率的试验方法见年版的

o)“”(6.2.1.4,20176.2.1.4);

更改了试验方法中油样温度的试验方法见年版的

p)“”(6.2.1.5,20176.2.1.5);

更改了试验方法中试验时间的试验方法见年版的

q)“”(6.2.1.6,20176.2.1.6);

更改了试验方法中测量温度及相对湿度的位置规定见年版的

r)“”(6.2.2.1、6.2.2.2,20176.2.2.1、

6.2.2.2);

增加了试验方法中数码照相显微镜照片像素的核对方法见年版的

s)“”(6.2.3.2,20176.2.3);

更改了试验方法中重复性的试验方法见年版的

t)“”(6.2.4,20176.2.4);

更改了仪器的核对中试验材料的标准依据见年版的

u)“”(7.1、7.2,20177.1、7.2);

更改了仪器的核对中参考油的规定见年版的

v)“”(7.3,20177.3);

更改了仪器的核对中操作原则的规定见年版的

w)“”(7.4,20177.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124)。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石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沈阳北京朝阳高科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

:()、

司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天津市产品

、、()、

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石油石化产品质量安全中国航空油料

[()]、

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公司辽宁三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润英蓝地计量检测

、、、

上海有限公司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GB/T35137—2025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绿林黄博涛白书齐闻环佟丽丽文信剑刘辉王连竹张强崔骁良

:、、、、、、、、、、

周倜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年首次发布为

———2017GB/T35137—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GB/T35137—2025

柴油润滑性评定用高频往复试验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频往复试验机的系统构成和测试原理技术要求仪器的核对检验规则包装与随

、、、、

机文件运输和储存及安装条件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柴油润滑性评定用高频往复试验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滚动轴承球第部分钢球

GB/T308.1—20131: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6587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

高碳铬轴承钢

GB/T18254—2016

所有部分石油产品检测仪器铭牌编制规则

JB/T11940()

ISO12156-1:2023Dieselfuel—Assessmentoflubricityusingthehigh-frequencyreciprocating

柴油用高频往复试验机评定润滑性第部分试验方法

rig(HFRR)—Part1:Testmethod(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润滑性lubricity

液体的一种特性在施加载荷具有相对运动并伴随摩擦的表面之间液体影响摩擦的能力

,、。

注本试验机是用试验球上的磨斑大小来评价液体润滑性的磨斑的大小用微米表示试验球上的磨斑是试验球

:,。

和试验片完全浸泡在被测液体中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下相互运动摩擦产生的

,。

32

.

边界润滑boundarylubrication

在摩擦面间不完全依靠润滑剂承载还包含其他物质形成的低剪切强度化合物膜的润滑状态

,。

33

.

磨斑直径wearscardiameterWSD

;

试验后试验球上产生的磨斑经过测量后得出的X方向Y方向数值再次计算后所得的平均磨

,,、,

斑直径

34

.

核对check

使用已知量值和扩展不确定度的两种参考油高润滑性参考油低润滑性参考油作为样品进行评

(、)

定将评定结果与已知量值进行比较

,。

注参考油不属于有证标准物质原因在于没有一种标定方法能标定

:,。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