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291-1998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要求

LY/T 1291-1998 Transportation regulation of live wildlive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291-199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8-09-22
实施日期
1998-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国家林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起草人:
景松岩、许青、徐艳春、于洪贤、周宏力、王槐
出版信息:
页数:100页 | 字数:18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B65

备案号:2109-1998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291一1998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要求

Transportationregulationoflivewildlive

1998一09一22发布1998门2一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1291-1998

目次

前言·····”····”·”····”·”··”··”········“··““··”“·”············”·”········“·“··““··“·····”·”·,

1范围”···”······“···“·“···“·”·“·“·····”·”···”···”·价··“·“·“·“·“·“····”·“·····”·”··”一1

2定义“··“··“··········”···”·”·”·”·”····”·”.”······“·····”·”·”··””·”···”··””·”..·...……1

3托运者守则“·“·“·“·”·”···”·”·”·”·”·”··········”····“···“·“·“·”··””·”·”·”··””·”·”··……1

4承运者守则··“···“·“·“·”·”·”·”····”··””·”·”··。··········“···“·”···”·“·”···”···,”····”…3

5运箱途中对活体野生动物的健康保护措施····“···“·“·“·“·”·”·”·”·”··.·..·..·..·..·..·.·...·……3

6运枯途中工作人员的保健措施”·····“·····“·“···“·“·“·····”·”·”·”·”·”·”·”·”··.·.·.·一4

7装载和卸载“···“·“·“·“·”·“···”···”·”·”·”·····””··””······“···“·“····“·“·“·“····”·”……4

8运输单位不承担的责任”···“···”···”·”·”·”·”·”·”·”········“·····“···“··...·..·..·.”...……4

9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及运输途中的照料通则“··““·“······”·“···”···”·”·”····.·.··“.“.……4

1。哺乳类运输要求···“·“·“·“·“··““····““····””·“·”·”·”···,”·”··””一,.”·.··“···..·……5

10.1喃乳类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5

10.2发运前的准备”·“···”···”·”···”·”···”·”···”·”·”·”·”···············..·“·“·.,·“·……5

10.3运轴途中的照料和装载··················“··““·“·“·“·“·”·”·“·”·“·”·”·”·”·”·”··”.”.”.“:5

10.4哺乳类运翰容器“·“·”·“·“··”“·“·····”·”·”·”·”·”·”······”··········“·.,··..·..·.·...·……5

11鸟类运输要求·””·”·····················“·“·“·“···“·“·”·“·”·”·“··””·”···”·”·”·”·“一22

11.1鸟类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一”一22

11.2发运前的准备··········“·“···“·“····“·”···“···”······“·”····”·”··”·””·”·”··”··”··一22

11.3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23

11.4鸟类运枪容器“·············”·”·····”···”···“·”·-,·“·“···“···“·“·“·······“·”··…23

12爬行类运输要求”·”·”·”·”·”···”·”···”·····“·.,·“···“一”34

12.1爬行类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34

12.2发运前的准备“·“····“·“·”·“·“·”····”·”·”·”····”·······“···“··““········“··“··“·“……34

12.3运枪途中的照料和装载”·”·”·”··”··”···“········““·“·“·“···“·····”·”·“··..·..·……34

12.4爬行类运抽容器····“·“···“···”·“·”·····”·”·”···”·····”·.,,····”·······“···“·“…34

13两栖类运翰要求··”·”·”·”·····”·········“·····“····“·”·“·“··”“····“·”····”··”·...·..·..·”.…37

13.1两栖类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37

13.2发运前的准备”·”·····”··”········”···”·”··”··”···“·“·······“·“···“·“·”·“·“··…37

13.3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37

13.4两栖类运输容器··“·“·“·“·“···“·”·”·”···”···”·”····”·”·”··,·.,··”······“·········“.,·37

附录A(标准的附录)哺乳类名录””·”·····“·“·········“·····“·”·“·“····“·”···”·”··””···……40

附录B(标准的附录)鸟类名录”·”·”·”·”·”··”·””·。·”····”···················“···“·“··“··“··…49

附录C(标准的附录)爬行类名录··”·····”·”···“·“·“·“····“··“·““·“·“·“·“··“”·”·“...·..·……63

附录D(标准的附录)两栖类名录””·”··”·”·”·”·”····”····””··”·····················““·“··““一67

附录E(提示的附录)动物名录使用说明··“·“·“·“·”·“··”“·“·“·“·”··””·”·”·”·”·”·”·”·”一69

附录F(提示的附录)运输证明格式“”··”·”·”···”····”·”·””·····”·”·”·”··········.·...·..·……70

附录G(提示的附录)动物名称中文索引·····”·················““·.,~·..·..·..·……73

附录H(提示的附录)动物名称拉丁文索引”·”··””·”·”·”···”·”·”··””···”·”···”·”·····”二85

LY/T1291-1998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制定的《活动物运输规则》(1996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国际贸易公约(CITES)秘书处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1980年联合编制的《活体野生

动植物装运准备及运输规则》的主要条款和中国对活体野生动物运输的有关规定而制定。为了使本标准

与国际标准接轨,重点采用了上述两个规则中有关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运输途中在应急情况时对动物

的照料,运输容器上的标签和标志,以及对活体动物运输过程中世界各国均应遵守的规则等。在我国境

内运输活体野生动物时,如本标准与国际有关标准抵触时,应按本标准执行。非中国产活体野生动物的

运输要求,按国际标准执行。

活体动物名录中注明了动物的分类地位、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

约》(简称《公约》)附录中的级别,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凡运输公《

约》附录I、附录I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活体动物,必须按《公约》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景松岩、许青、徐艳春、于洪贤、周宏力、王槐。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291-1998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要求

Transportationregulationoflivewildlive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活体野生动物的运箱要求和运抽中所使用的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结构和规格等。

本标准适用于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活体野生动物在中国国内的空运、海运、陆运和国际联

运。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野生动物

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然状态的,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

各种动物。

2.2哺乳类

身体被毛,温血,胎生,喃乳的动物.

2.3鸟类

身体被羽毛,前肢为具,温血,卵生的动物。

2.4两栖类

皮肤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动物。

2.5爬行类

皮肤干操,有角鳞或骨板,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或近于二心室的动物.

2.6伴送人

在运输活体野生动物时,与动物同行,了解其习性,能照料其正常生活,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做必要处

理的人。

3托运者守则

3.,托运者守则

托运者必须按有关运枯活体野生动物的国家或国际标准提交有关文件和齐备的手续,承运者方可

受理托运业务。

3.1.,必备的文件

3.1.1.1运抢证明

托运人或其所授权的代理人,必须在托运活体野生动物前提交填写清楚的下列证明:

国内运输:提交由国家林业局统一印制编号的“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出省运艳证明气此证一式三

联,第一联存根,第二联承运单位存,第三联随动物同行。其标准格式见附录F中表F1,

出境运输:活体野生动物出境运翰时,必须提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签发

国家林业局1998一0099一22批准1998一12一01实施

1

LY/T1291一1998

的出口或再出口证明书。如被运输活动物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物种,必须出

具“允许进口或出口、再出口证明书”,见附录F中表F3。如属非上述物种,可出具野“生动植物允许进口

或出口、再出口证明书”。其标准格式见附录F表F2a

活体野生动物的名称要填写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

当活体野生动物作为行李运输时(公路运输除外),托运委托书应根据承运单位的要求填写。

3-1.1.2托运单:应按承运部门的有关规定填写托运单,如出境运输时托运单必须用英文填写。

3-1.1.3活体野生动物在国内运输时,必须提交动植物检疫机关签发的证明其健康的检疫证明书。

3-1.1.4活体野生动物出境或再出境运输时,必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口岸动植物检疫局签发的

出口检疫证明。

3.1.2托运人和伴送人应对活体野生动物的正常行为和由于运输过程中对动物产生的某些应激反应

有详细的了解,将由于运输对活体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1.3只有健康、适合于旅行到最终目的地的动物方可托运。患非传染病的动物运往异地治疗时,必须

有合格的兽医或训练有素的看护人员与动物同行。不宜运输临产期和还需要母亲照料的动物,要求托运

人出具怀孕的哺乳动物适合长途运输,并在途中不能产仔的证明。

3-1.4要为动物备足饲料和饮水。应根据动物的种类来决定动物运输前和途中的喂食和饮水。

3-1.5在运输过程中禁止给动物使用镇静剂。

3.1.6不同物种动物不应放到同一容器中运输,特别是扑食性动物或用于实验的动物不应与一般动物

同笼运输或相邻放置,以保证安全或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

3-1.7在运输发情的雄性动物时,尽量避免与性成熟的雌性动物同行,如需同时运输时,应使它们之间

保持最大距离。鹿科动物处于发情期不应运输。

3.1.8处于哺乳期的雌性动物不宜与幼仔同笼运输。它们应与同种成年动物分笼装运,但装载时应相

互靠近。

3-19有些国家禁止某些活动物和运输容器中作为铺垫的植物进口,所以在出境运输前应查阅《国际

空运运输规则》(InternationalTrafficRules),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2标签和标志

3.2.,托运人应在运输容器外牢固地拴贴上标签,其上清楚、耐久地注明收货人的姓名、详细地址和电

话号码。

3-2.2在每个运输容器外至少应贴上一个“活体动物标志”,标志的最小尺寸为10CMX15cm,其上字

母高2.5cm,标志的底色为浅色,其上的动物图案和字母为亮绿色(图1),

3.2.3在运输容器的四面应贴上“向上”的标志,以指明运输容器的直立方位。标志的最小尺寸为10

cmX15cm,底色为浅色,其上的图案为亮红或黑色(图2),

3.2.4装运可能将人咬伤而中毒的活体野生动物的运输容器外面,应用中、英文黑体字标明“有毒”、

"POISONOUS”字样。

3-2.5运输带有细菌、无特定病原体((SPF)或病毒的实验动物时,必须使用具有过滤装置的运输容器。

其上应贴上实验动物标志。标志的底色为浅色,其上的图案为亮红色。标志的尺寸为10cmX15cm,见

图3,

3.2.6装运活体野生动物时,必须按标记所指“向上”的方向将运输容器水平放置,尽量避免由于旅途

的颠簸影响动物的健康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LY/T1291一1998

弓舌体动物

对诀

娜卜协

卜口卜

内软:

图1活体动物标志图图2方向标志图

实验动物

团立

忿}协

过滤式运墉容器

不论何种目的必须检查容器时,

必须在托运人的指导下完成,否

刚动物将受到伤害。

注寒不要打开运怡容器喂食或饮水

图3实验动物标志图

4承运者守则

4.1活体野生动物应优先于其他货物运输,不应使用货到收款的方式。

4.2接受运输活体野生动物的原则

4.2.1承运者只运输具备必须运输文件的健康活体动物,所需文件见3.1.1。实际运输的动物种类和

数量,必须与运输文件相符。

4.2.2检查是否使用符合本标准设计的标准运输容器。

4.2.3检查运输容器上是否已经贴好标签和标志。如发现标签或标志丢失或不清楚时,必须要求货主

更换。

4.2.4预定好运输路线后,各中转站应作好转运的准备工作。始发承运单位应通知各后续单位下列事

项:运输单号码、件数、托运物的重量、体积、活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始发站、中转站和最后目的地站、运

输日期、收货人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装卸动物所需的设备。

5运输途中对活体野生动物的健康保护措施

5门长途运输活体野生动物(特别是国际运输)时,不可将动物暴露在高温、低温或强风中。

LY/T1291一1998

5.2尽量避免在节假日运输活体野生动物,如必须运输时应事前与目的地运输单位联系,以免由于时

间耽搁影响动物的健康。一旦出现未预料到的延误,应请求当地有关机构和兽医帮助照料动物。

5.3在运输途中需要伴送人员时,必须得到承运单位的许可。伴送人员应该是合格的兽医或训练有素

的专业人员。在铁路、公路、水路运翰活体野生动物时.伴送人员不能擅离职守,要备齐必要的抢救器械

和工具。

5.4对在运输途中死亡的动物应留在原运输容器内,只有在到达目的地或中转站时才能从运输容器中

移出,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5在运输途中出现动物危及人们生命情况,需要采取人道的处置措施时,应该十分慎重。必须取得机

长(船长、车长)、专业人员或伴送人员的同意后,方可处置。

6运输途中工作人员的保健措施

6-,搬运动物时应戴可消毒或一次性厚橡胶长手套,搬运后及时用灭菌剂洗涤手和手套。

6.2搬运对人类有威胁的鸟类时,工作人员要戴面罩。

6.3在被动物伤害后,要及时向医生报告,迅速处理伤口。

6.4为了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人应尽量减少与动物的直接接触。尽量避免动物的血或排泄物污染皮

肤或衣服,如被污染应及时消毒、洗涤.

6-5接触动物的有关人员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装载和却载

了.1活体野生动物在启程前装载完善即可,不必要提前很长时间,以免影响其健康。

7.2活体野生动物绝不可与有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对动物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毒气、千冰或被毒物污染的

物质同时运输。

73不可超量装载,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动物正常呼吸.运输容器的通气孔要保证畅通。不可将

动物放置于热源附近.

7.4运输容器应直立呈水平状态装载。

了.5在活体野生动物运达目的地后,承运人应立即通知收货人。如果动物退运或运期延误,运输部门应

通知中转地或目的地。

7.6负责装卸单位应有必要的搬运活体野生动物的设备和工具。

8运愉单位不承担的资任

8,运输途中动物由于自然原因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伤害或死亡。

8.2由活体野生动物本身或其他动物的本性或行为(如咬、踢、抓、角抵等)所造成的伤害或死亡。

8.3由于活体野生动物的行为或动作对伴送人员所造成的伤害或死亡。

8.4伴运人员不正当的照料所造成的动物死亡.

8.5如发生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应根据有关规定和法律裁定。

9运翰容器的设计原则及运输途中的照料通则

9-,运输容器应设计成关闭式。所使用的材料应坚固、轻便、就地取材,诸如木材、竹材、塑料、硬质纤维

板、金属等,但必须是无毒的。

9.2运输容器的结构要合理而坚固,应根据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设计出保证其健康和安全的运输容

器,并方便管理人员给动物以必要的照料而不致受到其伤害。

9.3由于我国动物种类繁多,本标准所设计出的运输容器结构是以某一分类阶元物种为标准,使用时

可根据该分类阶元内各物种的体长、体重不同等因素对其大小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应保证动物以自然状

4

LY/T1291一1998

态站立、转身或躺下。运物容器的尺寸,应小于各种交通工具的门。

9.4运抽容器内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使动物正常呼吸,并在其三个面上设有通气孔,其大小应不致使动

物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容器,通气孔外应罩以金属网。

9.5为了保证活体动物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运输容器的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可有钉子等突出物。若需要

涂刷油漆或防腐剂时,不可使用有毒或对皮肤有刺激的物质。

9.6为了便于某些动物的排泄物落到不透水的托盘内,运箱容器的底面采用板条、钥筋或带网眼的结

构。板条、钥筋间的距离和网眼大小因动物种类而异,以不使动物的脚陷入为宜。

9.7运输大型猛兽或猛禽的运枪容器应使用钢筋或金属网加固.

9.8为避免动物窒息和便于搬运以及防止其他货物堵塞通风孔.运物容器上应安装把手并在其四周或

至少在两侧设间隔栅栏,其木方厚5cm以上。

9.9必须设置喂食和喂水的容器,其边缘应圆滑,所用材料对动物无毒副作用。

9.10鸟类和某些神经质的哺乳类动物适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运输,可在运输容器外或门外筱盖粗纺制

品的覆盖物,但不可堵塞通气孔。

9.11运输容器的门最好设计成滑动门,以便于控制动物的进出和防止其逃跑,并应有安全的门门装

置。

9.12出境运输中,许多动物需要在运输容器底部放铺垫材料,如使用稻草等时需要提前申报,因为有

许多国家禁止上述材料进口。

9.13在我国境内或转口运抽非中国产的活体动物时,所使用的运艳容器应遵照国际航空运翰协会

(IATA)制定的活《动物运输规则》进行设计。

10喃乳类运输要求

哺乳类的运输除了满足第9章通则中的要求外,还应遵循如下要求:

10.1哺乳类运输容器的设计原则

10.1.1运输容器要坚固,在搬运中不致损坏.也不会被动物以牙、角、蹄、爪等破坏。喃乳类中有许多大

型动物,应尽量使运翰容器轻便。

10-1.2运输容器的底部应采用板条或铁网结构,板条间隙或网眼大小既可使排泄物漏下,又不致使动

物脚陷于其中。在板条底的下面,还应设置不漏水的粪盘,并在粪盘内放置足够的强力吸湿性材料,以保

持运输环境的清洁。某些运输容器的底也可以拼接严密,内铺强吸附性材料。

10-1.3大型有蹄类、大型食肉类动物的运抽容器的大小应使动物既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不能撞击或踢

咬),又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小型兽类应可以在运输容器内自由活动。

10.2发运前的准备

10.2.1发运前几天,应尽量使动物熟悉运输容器,减少戒备情绪,以便在装入运输容器后不产生强烈

的暴怒和反抗。绝不允许给以任何刺激。

10-2.2发运前1-2周,不应饲喂过多或饲喂难消化的饲料。

10.3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10.3.1哺乳类可以耐受24h以上的饥饿,大型哺乳类的耐受性更强,原则上在运抽途中少喂食,但必

须保证饮水。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可以多汁饲料代替饮水。食肉动物长途运输也可饲喂鸡、兔等活饲料.

10-3.2在应急条件下,由于未预见的延迟超过24h,则可以喂食和饮水。但必须根据动物的食性、年

龄、体况来决定饲料的种类和投与量。水应充足。一般情况下的喂食计划由托运人提供。

10.3.3运输中,除运输容器必须防漏以外,还要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清理哺乳类的排泄物。

10.4哺乳类运输容器

适合附录A中的所有物种。

10.4.,第1号运输容器

LY/T1291一1998

适用于亚洲象。

10.4.,.1材料

硬木、角铁、钢管、钢筋。

10.4.,.2设计原则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4,

人口门(拉门

板条顶壁

或校游门)出口门(校链

硬木板门或拉门)

金属框架

通风口

回国

木质侧璧

钥筋姗栏

图4第工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1.2.1以相当坚固的角铁或钢管作为框架,硬木板作为容器顶和侧壁,在入口和出口处设置大强

度的钢筋栅栏,栅栏外装备木制拉门或铰链门。木门的上三分之一处应设置通风孔,在动物头部及肩部

的顶盖应采用整块的木板,而在其他部位以板条即可,以便通风。

10.4.1.2.2入口和出口的门必须设置足够数量和足够强度的门栓,用以抵御动物的冲撞,人口和出口

应有清楚明确的标志。

10-4.1-2.3容器底部必须用至少2.5cm厚的木板条以槽口拼接,且表面不宜光滑。容器的底和四壁

底边应防漏。

10.4-1.2.4由于亚洲象的年龄、体型、力量和性情的不同,运输容器的大小和强度应当足以控制并约

束其行为。但又必须给动物以足够的空间以使之不致过于拘束。运输容器上只用螺栓和螺帽,不能使用

其他组装用品。

10.4-1.2.5在运输容器正面,即出口门的下部必须设有供给水和食物的投食口。配备金属水槽,而且

应足够大以便动物饮水。

10.4.1.3发运前的准备

除满足10.2中的有关要求以外,运输容器底部必须铺足够的强吸附性材料,如刨花等。

10.4.1.4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除满足10.3中的有关要求外,还要求有专业人员伴送。下面列出象的年龄与体重的对应关系,以便

在运输中参考:

6月龄225kg

12月龄225kg-450kg

18月龄450kg-900kg

18^36月龄900kg-1800kg

10.4.2第2号运输容器

适用于大型食肉动物,如虎、黑熊、大熊猫等。

10.4.2.1材料

LY/T1291一1998

硬木和钢焊网、钢筋、角铁、俐板等金属,厚胶合板。

10.4.2.2设计原则

除了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5.

砚风孔(布

钧盆个门)

图5第2号运翰容器设计图

10.4.2.2.1运轴容器的框架应采用坚实的木材或金属,以厚胶合板、木板或其他合适的坚固材料做顶

和侧壁。若使用胶合板.,内面应衬以铁皮,必须设里拉式或校链式入口和出口门。正面出口门应由钥焊

网或坚固的钢筋做成。网眼大小或钥筋间距要以能防止动物把腿伸出笼外为宜。两扇门必须坚固。

10.4-2.2-2必须保证容器的通风性能,即在不同高度上设置通风孔,以使动物在各种姿势下,特别是

仰卧时,能够得到良好的通风。通风孔直径不小于2.5cm,按图5所示的位贵设里通风孔,孔外可以硬

以坚固的防护铁网。为了防止对动物的干扰和保证人员安全,可以在出口门的匆焊网或俐筋栅栏外设

有轻木制的百叶窗,也可以在出口门上三分之二处安置板条,间距7cm.

10.4.2.2.3该运输容器在高度上应允许这些大型食肉动物伸颈直立,长度上应允许其以完全仰卧的

姿势躺着。宽度上应允许动物站立,周围至少有10c。的空间,可允许其转身。

10.4.2.2.4运输容器内可不放水、食槽,如长途运输可另备水、食槽。

10.4-2.3发运前的准备

在托运前2-3天应减少喂食量。发送前可少量喂食。

10.4.2.4运翰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除满足10.3中的有关要求外,还要注意如下事项:

10.4.2.4.1动物应在黑暗或半黑暗的环境下运翰.同时应尽量降低周围的噪声或偶尔发生的巨大声

响,否则它们将会烦操甚至处于攻击状态。

10-4.2-4.2由于未预见的延迟而需要喂食或饮水时,可每日喂1次,最好在傍晚时分喂食和饮水。每

20kg活体重喂。.5kg肉,长途运输时应准备些活动物如鸡、兔等做饲料.大熊猫可投与鲜嫩竹枝或配

合饲料,投食量需由伴送人员或托运者给出参考值。

10.4.3第3号运输容器

适用于大型有蹄类,如野马、骆驼(野生或家养)、驼鹿、马鹿、林胳、赤斑羚、耗牛等。

10.4.3.1材料

角铁、钢板、木材、胶合板、麻袋布或帆布等。

LY/T1291一1998

10.4-3.2设计原则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

间距为2.5-的板条或百叶

窗.位x高于动物眼叻

图6第3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3.2.1运输容器的框架必须是坚固的角铁、钢板或木材,容器壁采用厚的胶合板或其他较坚固的

材料,必要时,其顶部可以用麻袋布或帆布塞以软的材料,如刨花或纤维等进行防护性处理。

10-4.3-2.2容器四壁在动物直立时眼部高度以下应用拼合严密的整块木板,在这一高度以上才可以

用板条或设置带护网的通风孔。必须注意,动物的角绝不能伸进板条间隙。板条的最大间隙应为

2.5cm.

10.4.3.2.3对于有角的动物来说,运输容器的高和宽必须足以让动物以自然直立状态站立,头可伸

直,容器顶应采用整块木板和板条。此外,四壁和顶的通风狭缝必须选择恰当的位置,防止动物的角夹在

其中。若运输容器的内壁使用了防护铁网,则网上所有的峰尖都应加以处理以防伤害动物,且网眼要小

到足以防止角穿过。

10-4.3-2.4容器底应采用粗糙木板或者板条,以防止动物打滑。

10-4-3-2.5投食口应设在正面出口门的下部,且大小应足以放人大的水盆或大量的饲草。投食口须有

铰链门予以封盖。

10.4-3.3发运前的准备

除满足10.2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0.4.3.3.,动物可喂以正常日粮,但不要喂得过多。

10.4.3.3.2在运输中可能引起牛科和马科动物的膀肤损伤,所以,须在进入运输容器以前2h饮水。

10.4-3.4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除满足10.3中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0.4.3.4.1由于未预见的延迟需要喂食和饮水时,应当供给草料,但注意不要喂得过多。

10-4.3-4.2某些从野外捕获的动物可能需要使用长效镇静剂处理,但用药名称、投药时间和剂量必须

由托运人提供,并将用药详情与托运人出据的用药证明书一起备案。

10-4-3-4.3对于有蹄类动物,噪声或偶发的强烈声响会使其惊惧而造成自我伤害,因此应尽量降低或

避免噪音及尖锐声响。

10.4.34.4对于神经质的动物,如庭鹿、野马、河鹿等可以将2只以上动物放在同一运输容器中运输,

8

LY/T1291一1998

牛科动物和雄性鹿科动物的角上最好套以橡胶管或塑料管,或者将鹿科动物的干角据掉,以防相互伤

害。

110-4.4第4号运翰容器

适用于野猪。

10.4.4.1材料

金属和木材或其他合适的坚固材料。

10.4-4.2设计原则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7,

出人门(水平或垂直

的拉门成狡健门)

板条结构的顶璧

回国

防.的雇

又车间隔垫方一~一闷少

四欲下部30-密封

图7第4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4.2.1运输容器的框架必须是由坚实的木料或金属制成,四壁是坚固的木板或者其他坚固的材

料.内面衬以铁皮,其底和四壁下部应密封至少30cm高,以防排泄物溢出。四壁和顶也可以使用坚固

的板条,以利通风。板条间隙要使动物不能把鼻或腿伸出。

10-4.4-2.2运输容器的高度必须保证在动物自然站立时高出背部至少15cm,

10-4.4-2.3运输容器背面必须设置拉门或铰链门,并有可靠的装置以防意外打开。其底可以用板条,

同时配置粪便盘,也可以用表面粗糙的木板紧密拼合,其上铺以厚厚的铺垫材料,如刨花等。

10.4.4.2.4在运输容器前部应设置饮水槽。饮水槽须便于加水。

10.4.4.3发运前的准备

除满足10.2中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发运前喂以正常日粮,但不宜过多。

10.4-4.4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除满足10.3中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野猪特别易于中暑和呼吸困难,必须特别注意尽量保持通风和凉爽。

10-4.5第5号运输容器

适用于体型较小的食虫目动物,如缺齿服;也适用于穿山甲。

10.4.5.1材料

木材或至少1.5cm厚的胶合板和金属丝焊网。

10.4.5.2设计原则

LY/T1291一1998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8.

出人门

观寮和喂食门

观寮/通风窗

直〔径1o}m1

把手/间隔木方

回国

门内侧设钢丝网

门的下部不用钢丝网

封闭以便投食和饮水

用钥丝网防护的通风孔

图8第5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5.2,运输容器必须用坚固的木质框架,四壁、顶和底用木板或胶合板制成。在背面必须有铰链

门或拉门以及可靠的门门装置。运输容器正面须装有金属丝焊网,在金属丝焊网下部与底之间须留有一

定的空间,以便由此投食或给水。金属丝焊网外面还应设置一铰链门或拉门用以防护。防护门上部至少

有2个10cm直径的观察及通风孔。

10-4.5-2.2壁和顶及出入口门上必须留有至少2.5cm直径的通风孔若干,并由铁网防护.既利通风,

又使动物处于半黑暗环境中。

10.4.5.2.3其底应是整块且防漏的木板,上面铺以刨花等吸收材料.

10.4.5.2.4须配置适当的食槽和水槽,最好是圆形的.

10.4-5.3发运前的准备

参见10.2,

10.4-5.4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除满足10.3中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0-4.5-4.1尽量减少对动物的各种干扰。

10.4.5.42若需喂食,则可投给肉末混以牛奶和生鸡蛋。但注意不应喂得过多。若某些动物有特殊需

求时,则可根据托运者的意见安排喂食。

10-4.6第6号运输容器

适用于鳍脚目动物,如海狗、北海狮、髯海豹等。

10.4.6.1材料

坚固的金属丝焊网和木材。

10.4-6.2设计原则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9.

10-4.6-2.1运输容器四壁下部须用30cm高的木板,其余部分和门应是坚固的金属丝焊网,网眼要足

够小以防动物把鼻伸出容器。在容器一端应设置铰链门或拉门。门也由金属丝焊网充当,但必须坚固且

有可靠的门门装置。左右两壁中部还要装有带把手的木方,一方面加固容器,另一方面便于搬运。

10.4.6.2.2底部应铺有一层软的吸附力强的铺垫物,厚度至少10cm。顶壁用金属丝焊网制成,上面

还须盖以胶合板或麻袋布。

10

LY/T1291一1998

簇有把手的运.容县下部

间隔木方

用木板封闭

图9第6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6.3发运前的准备

参见10.2,

10.4-6.4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除满足10.3中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0-4.6-4.1鳍脚目动物虽可长时间地留在水外,但须保持凉爽,绝不可使之直接暴露于阳光和气流

中。如果需要,应及时喷水降温。

10.4.6.42在运输中这些动物可能攻击人,应特别小心。

10-4.6-4.3在未预见延迟而需喂食的情况下,不宜给很多水,只投给鱼即可,但必须遵守托运人的说

明。

10.4.7第7号运输容器

适用于翼手目动物,如小伏翼、大棕蝠等。

10.4-7.1材料

金属网、木材或胶合板和遮盖材料。

10.4.7.2设计原则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10,

10.4-7.2门运输容器应由木板或胶合板制成,各个侧壁及顶均应有通风孔,孔径约2.5cm,且以金属

网防护。运输容器正面设有拉门,并有牢固的门门装置。门上也应有通风孔。在容器内应安装用金属网

制成的第二道顶和后壁,分别距顶和后壁1cm,以便于在运输中动物倒挂在网上。

10.4.7.2.2容器的大小要使动物可以自由活动。

10.4.7.2.3容器前面必须放入遮盖材料以减少光线。应在容器内配置食槽和水槽。

10.4-7.3发运前的准备

参见10.2.

10.4-7.4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参见10.3。但必须注意,蝙蝠的运输除了有经验的人以外,绝不能打开,因为它们会严重地伤人。典

手目动物多有群栖习性,装载密度可稍许加大,但必须保证每一个体的足够通风和活动空间。

LY/T1291一1998

通风孔

金属龚便盘

图10第7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8第8号运输容器

适用于灵长类动物,如蜂猴、称猴、白臀叶猴、金丝猴等。

10.4.8.,材料

金属、木材和金属丝网。

10.4.8.2设计原则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当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11,

通风孔

粪便盘

图11第8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8.2.1运输容器是木质结构,仅在正面留有进出的拉门或铰链门。门的下三分之一是金属丝网,

上三分之二是整块的木板。

12

LY/T1291一1998

10.4.8.2.2沿左右侧壁的下部和上三分之一处、后壁和前门上三分之一处、以及顶的前部设置通风孔

若干。通风孔直径2.5cm.

10.4-8.2-3在容器后部应设置一休息平台,平台占容器长的三分之一。

10.4.8.2.4食槽和水槽须设置在一定高度处,使动物不能在其上休息。投食孔的设计要谨防动物逃

跑。

10.4.8.2.5地板底部应严密防漏,其前部设置门槛,并铺以吸收材料,以防粪便和尿外滋。下面设置可

移动的粪盘.

10-4.8-2.6成年动物应单只装箱,或者以隔板隔开。若已习惯于相处的也可不用隔离。

10.4.8.3发运前的准备

除满足10.2中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014.8.3.1注意检查运输容器的牢靠程度,以防灵长类动物在禁闭条件下,破坏运翰容器后逃跑。

014.8-3.2若雄猴和发情的雌猴同时运翰时,必须将其分装于不同的运输容器中,并尽量在装载时使

之相距较远,否则将会引起雄猴的烦燥或伤害.

10.4-8-3.3同一物种的相同大小的个体,只有已往有共处历史且关系和谐的条件下才可以装于同一

运输容器,否则应完全分开。在装载时幼猴应距离较近。

10.4.8.3.4若喃乳期的母猴和幼猴同时运输,则必须使母子分隔开,但相邻放置,使之可互相看到。

10.4.8.4运输途中的照料和装载

除满足10.3中的有关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0.4.8.4.1由于未预见的延迟而需要喂食或饮水时,应当给以谷物或适合灵长类的食物,如面包和非

柑枯类水果等.但必须注意不可喂之过多。饮水后应将饮水器取走。

10.4.8.4.2在运输过程中及长时间的中途停留时,必须努力使动物处于较舒适的温度范围内,也应避

免气流。否则可能导致动物死亡。

10-4.8-4.3灵长类常携带许多与人共患的传染病。因此,即使已经检疫,也要尽量避免与动物身体接

触。

10-4.8-4.4来自不同大陆的活体动物托运物,无论在货场内还是在运输途中,都必须完全分开存放或

装载。

10-4.8-4.5实验用灵长类托运物必须与其他任何灵长类托运物隔离。

10-4.9第9号运输容器

适用于灵长类实验动物,如称猴等。

10.4.9.1材料

金属、木材。

10.4.9.2设计原则

除满足10.1中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设计原则,设计图参见图12,

10.4.9.2.1运输容器由木板制成,在四壁的上部使用双层金属丝焊网,两层网间隙1cm,并且网眼错

开,以防动物将指(趾)伸到外面。

LY/T1291一1998

双层金属网的内部间隔在板条下有加水口双层金属网

双层金月网

侧的通风窗

(金月网间

橄为lcm)

箱砚之

金月网制的底

把手

双层金属网双层金属网制成的内部隔板

的通风窗

两层金属网之

间间隔为1c

拉门

t.和水相

内部间俩网正面观背面观

舞便盘

金属网的箱雇把手/间隔木方

图12第9号运输容器设计图

10-4.9-2.2饮水和投食口设在前壁的上部,动物出入口设在下部。

10-4.9-2.3底采用金属焊网,下面配置不漏的粪盘。

10.4.9.2.4容器内设置隔板,隔板最顶部设有双重网的通风开口,开口应在距顶2.5cm处,以便空气

流通,同时动物也不会相互看到。

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