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7/T 69-2022 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1507/T 69-2022 Potato integrated pest, disease and wee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6
1507
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
DB1507/T69—2022
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gratedcontrolofpotatodisease,pestand
weeds
2022-06-22发布2022-09-22实施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7/T6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市华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汤存山、姜波、王景顺、王贵平、于晓刚、敖翔、李辉、任珂、于平、刘秩汝、
张晓莉、毕秀丽、庄晓斌、刘莹、陈东、梁春兰、毕晓伟、孙宇鑫、王晓丽、多乐、张秀坤。
I
DB1507/T69—2022
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原则、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和
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呼伦贝尔市马铃薯生产中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38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种类(详见附录A表A.1-3)和
发生特点,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多种方法相结合,降低防治成本,
取得最佳防治效果。药剂应选择GB/T8321.9、NY/T1276和NY/T2383中未被禁用的药品。
5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5.1农业防治
5.1.1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应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如禾谷类、豆类、纤维作物,不应与烟
草、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应在3年以上。
5.1.2应使用优质脱毒种薯,适期播种。
5.1.3精细选种,切刀消毒。种薯无病斑、无虫口、无机械破损,宜选用小整薯播种。切块时切刀可
用0.5%高锰酸钾或75%酒精消毒,随切随消毒。
5.1.4宽肩、大垄、高培土,减少田间局部积水、减轻各种病害的发生。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加强
田间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性。清洁田园,降低病源数量。
5.2化学防治
1
DB1507/T69—2022
5.2.1种薯处理
根据种薯质量和地块主要病虫害选择合适的药剂组合对种薯进行拌种处理,拌种药剂选择参考附录
B表B.1-3。
5.2.2防治方法
根据病害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药剂防治:
——黑胫病、环腐病、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田间拔出病株后,带出田间销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后,用兼有保护治疗作用的杀菌剂,以30m为半径打封闭圈,防治病害
蔓延;马铃薯卷叶、花叶等病毒性病害拔除病株带出田间销毁,并结合防治传毒蚜虫减少田
间病毒病扩散;
——田间主要真菌性病害为早疫病、晚疫病,结合晚疫病预警系统或天气预报,未发病及非适宜
流行气象条件下采用喷施保护性杀菌剂为主,7d~10d一次;发病及适宜流行气象条件下喷
施具有保护及内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5d~7d一次;
——杀菌剂种类及使用方法参考附录B表B.1。
5.3生物防治
主要应用含有多种芽孢杆菌活菌的菌剂拌种或沟施,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疮痂
病等。生物菌剂种类及使用方法参考附录B表B.2。
5.4收获期杀秧
收获前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杀秧:
——收获前10d~15d采用机械杀秧,杀秧后收获前喷施一次铜制剂,如硫酸铜、氢氧化铜等,
以杀死土壤表面及残秧上的病菌,防止病菌侵染受伤薯块;
——化学杀秧,收获前7d喷施20%立收谷水剂,快速干燥植株,促进薯皮老化,减少收获时的
机械损失伤,防控干腐病、晚疫病和早疫病等病原菌的侵染。
5.5收获及贮藏
5.5.1马铃薯收获后应放在背阴、通风地方,通风散热散湿之后再入窖。
5.5.2马铃薯贮藏库使用前用燃烧硫磺法封闭熏蒸48h(硫磺用量5g/m3~10g/m3),通风48h后,
将剔除病、伤薯的种薯或商品薯入库;减少薯块损伤、降低入库早期温度、通风降湿可大幅度降低干腐
病发生。
6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6.1化学防治
6.1.1沟施及药剂拌种
根据地下害虫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药剂防治:
——选用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等杀虫剂与适量土壤、细沙拌匀沟施或拌入底肥中,防控地老
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发生;
——吡虫啉、噻虫嗪拌种,还可以防治马铃薯苗期蚜虫、叶甲、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2
DB1507/T69—2022
——杀虫剂种类及使用方法参考附录B表B.3。
6.1.2田间喷雾
根据害虫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药剂防治:
——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白粉虱应使用吡虫啉、啶虫眯、噻虫嗪等;
——潜叶蝇多在保护地发生,应用烟剂熏杀成虫,每亩用10%敌敌畏烟剂500g,或氰戊菊酯等
其他烟剂,连续用2~3次;
——瓢虫、甲虫、芜菁、双斑萤叶甲、菜青虫等食叶害虫喷施溴氰菊酯、阿维菌素等。
7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7.1农业防治
7.1.1轮作倒茬
应根据农田杂草种类开展轮作倒茬,阔叶杂草为主时,采用油菜-小麦-马铃薯,或大豆-玉米-马铃
薯轮作,禾本科杂草为主时,采用小麦-油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或大豆-马铃薯轮作,并辅以秋整地
深翻。
7.1.2中耕除草
马铃薯起垄栽培,出苗前7d~10d耢蒙头土,除土表杂草萌芽;出苗10%以前,若垄上苗行间有
杂草,则中耕培土覆盖杂草2cm~4cm,后期中耕主要以宽垄高培土,除垄侧杂草。
7.2化学除草
7.2.1土壤处理
马铃薯播后苗前土壤喷雾防除一年生杂草采用5.0%嗪酮·乙草胺乳油,每亩用制剂150ml~200ml,
或采用42%异甲·嗪草酮悬浮剂,每亩用制剂200g~250g。
7.2.2茎叶喷雾
马铃薯苗高5cm~10cm,杂草2~4叶期,采用23.2%砜·喹·嗪草酮,每亩用制剂70ml~80ml。
马铃薯现蕾期以后田间禾本科杂草,采用15%精稳杀得乳油每亩用制剂30ml~60ml,兑水40kg~60kg
均匀喷雾杂草茎叶,或使用高效盖草能、禾草克、烯草酮等。
7.2.3除草剂应用
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方法参考附录B表B.4。
7.3其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AMDI 057-2020 可灭菌剥离袋规格书编写的标准指南 2020-12-31
- T/HBYY 0023-2023 中药材种苗质量 山药芦头 2023-08-24
- T/SPPEA 0001-2021 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指南 2018-04-19
- T/CAMDI 097-2022 用于医学植入物的增材制造聚醚醚酮(PEEK)材料 2022-12-30
- T/AHYY 0001-2018 智慧医院建设规范 2018-09-10
- T/CATCM 012-2021 灵芝(赤芝)及其孢子粉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2021-09-22
- T/CAAM 001-2014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带状疱疹 2014-05-31
- T/CVMA 67-2021 细胞学样本采集及涂片制备技术规范 2021-12-22
- T/CI 071-2023 育龄期女性癫痫诊疗标准数据集建立规范 2023-06-19
- T/QGCML 3103-2024 益生元饮料制造配料装置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