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ETEA 0007-2021 智能户门通用技术要求

T/SETEA 0007-2021 Intelligent door comm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ETEA 0007-2021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1
实施日期
2022-09-2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上海市电子电器技术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能户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及标记、技术要求,是设计、制造、验收智能户门的技术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居民住宅及其他民用建筑使用的智能户门; 主要技术内容:5.1 分类5.1.1 安全等级安全等级分为3级,以S1、S2和S3来表达,分别为基础级、增强级和高安级,分级要求应符合附录A规定。5.1.2 智能化等级智能户门按智能化程度进行分类,共分为4级,以Z1,Z2,Z3,Z4来表达,分别为基础级、增强级、智能监控级、IoT智能中控安防级。基础级,代码为Z1,包含电子门锁和手机联网远程控制管理功能;增强级,代码为Z2,包含电子门锁、手机联网远程控制管理以及远程可视监控功能;智能监控级,代码为Z3,包含电子门锁、手机联网远程控制管理、远程可视监控和本地可视监控功能。IoT智能中控安防级,代码为Z4,包含电子门锁、手机联网远程控制管理、远程可视监控、本地可视监控以及IoT智能联动和安防功能。6.2功能要求6.2.1智能传感智能户门智能传感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a)用户校验识别方式:指纹,密码,智能卡,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或掌静脉识别,声纹或掌纹识别,蓝牙校验识别,远程校验识别,采用CPU加密的NFC,UWB等,智能户门必须具备其中三种或三种以上开门方式;b)状态量检测:应能检测并显示门的开闭状态,防虚掩,机械钥匙插入状态(可选),主锁点和斜舌位置状态;c)安防状态检测:应能检测门外逗留状态,门内/外烟感报警状态(可选),异常震动报警(可选),门内实际温度状态,门铃按下状态;应能进行视频监控(可选),视觉行为分析(可选)。6.2.2智能联动6.2.2.1 智能户门通过联网模块应实现与中控平台消息互动。智能户门采用的直接或间接联网技术可选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6.2.2.2 对于常在线的智能户门消息上传到平台端的时间和中控平台消息下发到智能户门端的时间间隔均应小于3秒,对于不常在线的智能户门消息上传到平台端的时间间隔应小于6秒。6.2.3智能控制通过对本地智能传感或远程联动的消息处理,智能户门可具备相应的逻辑运算处理能力,实现对门的控制。包括本地控制电动开锁或上锁,控制电动开启/关闭通风小窗,控制播放/关闭报警声音等。对于支持智能中控的系统,还能控制其他家居设备,实现智能交互联动功能。6.2.4 应急开启功能当门锁设置在正常锁闭状态时,在户门室内侧应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认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创米数联智能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博网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上海图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盾商贸有限公司、上海家电网、上海菲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志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英德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忠恒集团有限公司、佛山以太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好博窗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如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锐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斫岩、黄冠、何曙、李明明、霍胜力、张如友、田波、陈军、闵浩、刘君、李乐言、刘继顺、刘念、朱林清、卢华升、杨卫君、谢群斐、冯东平、李莉、陈学章、向阳、张石民、李洋、陈磊、李荣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